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凌北市委大楼会议室,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刘萍作为市政法委书记,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市委书记孙宏图的左右手之一,又是市委常委里唯一的女性,一直都是凌北市的风云人物。
对于一个女人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已经是非常不易,没有一些手段,确实很难。
段斌面对刘萍的质问从容应对,“你说的非常正确,没有证据就抓人,那是捕风捉影,滥用权力,督察组不会也无权那么做,既然你要证据,可以给你,今天要让你心服口服。”
段斌使了......
朱远航在皮山县的调研工作接近尾声,但他的思考却愈发深入。固玛镇的走访让他意识到,在民族地区推进治理现代化,既要尊重传统、保护文化,又要顺应时代、推动发展。这种平衡,正是考验基层治理智慧的关键所在。
第四天一早,他带着张文斌和几位助手前往皮山县工业园区考察。这是近年来政府重点打造的产业聚集区,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轻工业制造为主,吸纳了不少本地劳动力。
“园区目前有企业三十多家,带动就业一千五百余人。”园区负责人介绍道,“其中不少是返乡青年创办的企业,他们在政策扶持下逐步成长起来。”
朱远航边听边看,走进一家棉纺厂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操作机器,生产线上井然有序。他与一位年轻的女工攀谈起来。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回家乡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工资也不低。”她笑着说道,“我很满意。”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朱远航点头,“产业发展要能真正惠及群众,不能只停留在报表上。”
随后,他又走访了几家企业,了解他们在融资、用工、物流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并当场指示随行人员将问题汇总后提交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尤其是对边疆民族地区来说,只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才能实现长治久安。”他在园区会议室里对大家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招商引资,而是构建一个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生态体系。”
当天下午,朱远航一行又前往皮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这所学校承担着为当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资金有限,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
“我们希望能引进一些先进的实训设备,并与内地职业院校建立合作机制。”校长向朱远航坦言,“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到实用技术,毕业后也能顺利就业。”
朱远航认真听取建议后表示:“我会联系相关教育基金会,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同时,我们也可以推动‘东西部职教联盟’计划,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基层。”
离开学校后,他特意安排了一次小型座谈会,邀请了几位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参加。他们中有人已经找到了工作,有人还在求职路上挣扎。
“我想留在家乡创业,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一名叫阿迪力的年轻人有些迷茫地说。
“你可以先参加我们即将启动的‘千名乡村治理骨干培养计划’。”朱远航鼓励他,“这个项目不仅提供技能培训,还会安排导师指导你如何规划人生、开展创业。”
座谈会气氛轻松而热烈,年轻人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朱远航一一耐心回应,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夜色渐浓,调研组回到县委党校宿舍。虽然连日奔波,大家都显得疲惫,但内心都充满干劲。
“这次调研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朱远航对张文斌说道,“无论是在偏远牧区,还是在繁华城镇,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五天上午,朱远航召集皮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总结会议。他首先肯定了该县近年来在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出台《高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试点方案》和《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医疗服务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他语气坚定,“这两个方案如果能在皮山县先行先试,取得成效后就可以在全国类似地区推广。”
他还特别强调了干部作风的重要性:“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时刻保持为民服务的初心。我希望你们能带头践行‘四讲四有’标准,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朱远航的讲话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提要求,又给方向,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敬佩与认同。
会后,皮山县委书记紧紧握住朱远航的手:“您这次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政策上的支持,更带来了思想上的洗礼。我们会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不辜负您的期望。”
中午,当地政府准备了一顿简单的午餐,朱远航再次婉拒了宾馆接待,坚持与团队一起在党校食堂用餐。
饭后稍作休息,调研组便启程返回县城,准备结束此次为期五天的调研行程。
临别之际,朱远航站在党校门口,望着远方那片广袤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只是在这里短暂停留,而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却要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真正的治理,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而是要走到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困难。”他对张文斌说道,“只有这样,我们的政策才有温度,我们的改革才有力度。”
车子缓缓驶出党校大门,阳光洒在车窗上,映照出一片温暖的光晕。朱远航靠在座椅上,闭目沉思,脑海中浮现出这几天走访过的村庄、学校、医院、社区……每一个场景,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
他知道,这只是他漫长治理之路中的一个节点。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他已做好准备,继续前行。
风沙依旧,但人心已暖。
朱远航一行离开皮山县后,继续向西行进。他们的下一站是喀什地区泽普县,这里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南依昆仑山,北临叶尔羌河,地理环境相较皮山要温和许多,但依然面临水资源紧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抵达泽普县城已是傍晚时分,天空泛着淡淡的橘红色。与皮山不同,这里的街道整洁有序,绿树成荫,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当地政府安排了简单的接风宴,但朱远航依旧婉拒,只留下几位核心成员进行简短交流。
“我们这次来,重点是调研基层治理中的‘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他对县委书记李明远说道,“听说你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实地看看成效。”
李明远点头:“是的,我们在全县推行了‘三级网格’管理机制,将全县划分为若干个大网格、中网格和小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和服务。”
“这个模式不错,关键是要落实到位,不能流于形式。”朱远航沉思片刻后补充道,“群众的事情无小事,网格员不仅是信息员,更是服务者,必须具备责任心和执行力。”
次日清晨,调研组便前往位于城郊的金湖镇开展实地走访。该镇是泽普县人口较多、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也是“党建+网格化”试点单位。
一走进镇政府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全镇各个网格的位置、人员分布、问题反馈等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他们打造的“智慧治理平台”,实现了信息实时更新、问题及时响应。
“以前遇到问题,群众需要层层上报,效率低不说,还容易遗漏。”一位年轻的网格员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App直接上传问题,并由后台统一派单处理,效率提高了不少。”
朱远航仔细查看系统操作流程,并亲自尝试登录体验了一番。他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平台确实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但要注意的是,技术只是手段,真正的治理还是要靠人。”
随后,调研组分成几个小组,深入社区、村庄,了解群众对网格化管理的真实感受。
在一处居民小区,朱远航遇到了正在巡逻的网格员艾力。他主动上前打招呼:“你好,我是中央调研组的,想了解一下你平时的工作情况。”
艾力热情回应:“我每天都要走遍自己负责的区域,检查环境卫生、排查安全隐患、收集群众诉求。虽然辛苦,但看到大家的生活变好了,我也很有成就感。”
朱远航听后赞许地说:“这就是基层治理的力量。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天下午,调研组又走访了几户家庭,听取他们对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
“以前家里水管坏了,要找好几个人才能修好。”一位老奶奶笑着说,“现在一个电话,网格员就上门了,真是方便。”
“我们家孩子上学的事,也是网格员帮忙协调的。”另一位居民补充道,“这种服务,让人感到温暖。”
朱远航听后感慨道:“治理现代化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服务。只有让群众感受到变化、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
傍晚时分,调研组回到镇政府会议室,召开总结座谈会。朱远航首先肯定了泽普县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网格员培训机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加强群众参与度,建立常态化意见反馈渠道;三是要强化考核激励,确保网格化管理可持续推进。”
他的发言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在场干部频频点头,纷纷表示将认真研究落实。
夜深了,窗外月光如水,洒落在会议桌上,映出一片宁静而坚定的光影。
朱远航翻开笔记本,写下这样一句话:
“治理的温度,来源于对人民的深情;改革的力度,取决于对现实的担当。”
这句话,仿佛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点燃了每一位在场干部心中的信念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