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邱健华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之前被忽略的细节突然在脑海里串联起来:粮库的老保管员说“最近半年总有人半夜来查账”,张涛上个月突然把小舅子的公司注销了,赵立东的儿子明明在国内上学,却在国外有房产。
“您是说,他在替别人背锅?”
邱健华看着沈青云,一脸诧异的说道:“或者说,整个粮食系统都烂透了,他只是被推出来顶罪的?”
“要么是替别人背锅,要么是牵扯到更大的利益集团。”
沈青云的手指在桌面上划出一道弧线,......
林墨回到办公室,窗外的日内瓦湖依旧宁静如初,但他知道,这个世界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沈若曦发来的消息:“理事会刚刚召开紧急会议,美国代表提出要对‘意识共识网络’进行国际监管,理由是‘潜在的权力失控风险’。”
林墨看着这条消息,嘴角微微上扬,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他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国际监管”、“权力边界”、“技术主权”。
“他们终于坐不住了。”他低声自语。
不多时,沈若曦敲门进来,脸色有些凝重:“林墨,美国代表在会上明确表示,他们不能接受一个由非政府组织主导的全球治理系统。他们担心‘意识共识网络’会成为某种‘影子政府’,影响各国政策制定,甚至干涉选举。”
林墨点点头,语气平静:“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但问题在于,我们不是要取代政府,而是要让政府更贴近人民。”
沈若曦叹了口气:“问题是,他们不这么看。现在,欧盟和日本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希望我们能接受某种‘国际监督机制’。”
林墨沉默片刻,随后说道:“我们可以接受监督,但必须是开放的、透明的、由全球用户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而不是由某些国家主导的封闭体系。”
沈若曦点头:“我已经让李然准备了一份回应方案,提出建立‘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用户代表组成,负责监督‘意识共识网络’的运行,并定期发布透明报告。”
林墨微微一笑:“很好。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方向。”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而凝重。全球安全理事会的代表们围绕着“意识共识网络”的未来展开了激烈讨论。美国代表杰森?怀特态度强硬:“我们不能允许一个由私人组织控制的系统,拥有影响全球治理的能力。这是对主权国家的挑战。”
沈若曦冷静地回应:“‘意识共识网络’并不是一个私人组织,它是一个开放平台,由全球用户共同参与。我们从未试图控制它,而是希望它成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治理工具。”
“可问题是,你们是它的创建者。”杰森冷笑道,“你们掌握着核心技术,你们决定了算法的运行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权力。”
林墨站起身,目光坚定:“你说得没错,我们是它的创建者。但我们已经将核心算法开源,并设立了‘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个系统真正服务于所有人,而不是成为某个国家或组织的工具。”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后,欧盟代表艾米丽开口:“你们提出的‘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具体如何运作?”
沈若曦迅速打开投影,展示出一份详细的方案:“委员会由来自全球各地的用户代表组成,每个国家至少有一名代表,确保多样性。委员会成员由用户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为两年,可连任一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监督‘意识共识网络’的运行、审查算法调整、提出改进建议,并向全球用户提交年度报告。”
杰森皱眉:“听起来不错,但你们如何确保这些代表不会被某些势力操控?”
林墨淡淡一笑:“这就是我们设计的‘透明审计系统’和‘公众反馈机制’的意义。所有决策都会被记录并公开,任何用户都可以查看和质疑。同时,我们会引入‘用户信任指数’,根据用户对代表的信任度动态调整他们的投票权重。”
艾米丽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创新的尝试。但我仍然担心,这样的机制是否真的能防止权力集中。”
林墨正色道:“没有任何机制是完美的。但我们相信,真正的权力,不是控制,而是责任。我们愿意接受监督,也愿意不断改进。但我们不能接受的是,让某些国家以‘监管’之名,行‘控制’之实。”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最终,杰森缓缓开口:“我们需要时间讨论。”
会议结束后,林墨和沈若曦回到日内瓦总部。夜幕降临,湖面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银光。
“你觉得他们会接受吗?”沈若曦问。
林墨望着湖面,语气平静:“他们会接受的。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变了,他们无法再回到过去那种封闭的、由少数国家主导的旧秩序。”
沈若曦轻声道:“你总是这么坚定。”
林墨笑了笑:“因为我相信,真正的未来,是属于所有人的。”
几天后,全球安全理事会宣布接受“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的提议,并同意在“意识共识网络”中设立“国际监督机制”。这一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一位国际关系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说道,“‘意识共识网络’不仅改变了治理方式,也重新定义了权力的边界。它让全球治理变得更加开放、透明、包容。”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入“政府与共治网络协作平台”。在一次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模拟治理实验中,多个国家的政府、企业和公众代表共同参与,提出了一套综合性解决方案,成功减少了碳排放,并推动了绿色能源的发展。
“以前,我们总是各自为政。”一位参与实验的环保组织代表感慨道,“但现在,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林墨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技术的进步、制度的完善、社会的适应,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和努力。
“林墨,你真的不累吗?”沈若曦问他。
林墨摇摇头:“累,当然累。但我知道,我们正在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愿意坚持下去。”
沈若曦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你总是这样,执着得让人无法拒绝。”
林墨微微一笑:“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未来,已经悄然来临。”
湖面依旧平静,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林墨轻轻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真正的未来,已经悄然来临。
然而,就在“意识共识网络”逐步走向全球治理核心的当口,林墨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匿名邮箱的加密邮件。邮件内容简短却极具冲击力:“林墨,你的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有人已经准备好了,用最极端的方式终结这一切。”
林墨眉头微皱,立刻让李然进行溯源分析。结果令人震惊??邮件的发送地,竟然来自“意识共识网络”内部的一个核心节点,而且是拥有极高权限的系统管理员账户。
“这不是普通的警告。”李然神色凝重,“这是来自内部的威胁。”
林墨沉思良久,最终说道:“我们必须启动‘蜂巢协议’。”
“蜂巢协议”是林墨和李然在系统初期就设计的一个紧急应对机制,用于在遭遇内部威胁时,迅速冻结可疑账户,并启动全网自检程序。整个过程将在不干扰用户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完成,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与此同时,沈若曦也察觉到了一些异常。在一次例行的全球用户信任指数分析中,她发现某些代表的评分曲线出现了异常波动,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地区,部分代表的信任指数在短时间内被大量人为抬升。
“有人在操控信任指数。”沈若曦将数据报告递给林墨,“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他们将获得对‘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的实质控制权。”
林墨眼神一冷:“看来,有人并不打算通过谈判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墨和李然带领技术团队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深度排查。他们发现,有一组隐藏的代码正在悄悄运行,试图绕过“透明审计系统”,修改部分关键算法的权重分配。
“这是高级别的系统级攻击。”李然分析道,“攻击者不仅了解我们的系统架构,还掌握了一定的内部权限。”
林墨当机立断:“启动‘蜂巢协议’,冻结所有可疑账户,并将核心算法的控制权临时转移到‘分布式信任节点’。”
“分布式信任节点”是“意识共识网络”中最核心的安全机制之一,它将关键决策权分散到全球多个独立节点中,只有当超过51%的节点达成共识,才能执行关键操作。这种机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与此同时,林墨亲自联系了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成员,向他们通报了当前的危机,并请求他们协助调查可疑行为。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信任问题。”林墨在视频会议中说道,“我们必须让全球用户看到,我们愿意面对问题,而不是掩盖问题。”
沈若曦则开始组织一场全球范围的公开听证会,邀请各国专家、用户代表和媒体共同参与,就“意识共识网络”的安全机制、信任体系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听证会当天,全球数亿用户通过“意识共识网络”观看了直播。林墨在会上坦然面对质疑,详细解释了当前的危机,并展示了“蜂巢协议”的执行过程和结果。
“我们不是完美的系统,也不是万能的组织。”林墨说道,“但我们愿意接受监督,愿意承担责任,也愿意不断改进。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控制,而是服务。”
会议结束后,全球用户信任指数迅速回升,系统恢复正常运行。而那封匿名邮件的发送者,也在“蜂巢协议”的追踪下浮出水面??竟然是曾经参与“意识共识网络”早期开发的一名核心工程师。
这名工程师名叫周启明,曾是林墨的大学同学。他在被逮捕后接受审讯时,坦言自己并不反对“意识共识网络”的理念,但他认为林墨过于理想化,忽视了现实政治的复杂性。
“你太相信技术了。”周启明在审讯中说道,“但技术终究是人控制的。你以为你能建立一个没有权力的游戏规则,但事实上,你只是把权力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林墨在审讯室外听完这段话后,沉默了很久。他最终对沈若曦说:“也许他说得对。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权力被滥用,就放弃对公平和透明的追求。”
沈若曦看着他,轻轻点头:“你总是这样,把最难的路走成最坚定的方向。”
林墨微微一笑:“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未来,已经悄然来临。”
湖面依旧平静,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林墨轻轻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真正的未来,已经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