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的省城,梧桐树叶已经舒展成巴掌大,阳光透过叶隙在省委招待所的青砖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沈青云走进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打印纸的油墨味。他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目光扫过全场,都是各市的市委书记和粮食系统的负责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
“沈书记,来得挺早啊。”
邻座的汉东市市委书记笑着打招呼,手里还捏着一份《粮食安全保障条例》。
沈青云点头致意,刚想开口,会议......
林墨坐在日内瓦总部的会议室内,窗外的湖面在夜色中泛着微弱的星光,仿佛无数个正在燃烧的思想火花。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终端,屏幕上显示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实时反馈数据,那些原本激烈反对“意识共识网络”的用户,如今开始主动参与社区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甚至自发组织小型的“共识小组”来尝试解决本地问题。
沈若曦站在他身旁,轻声说道:“数据模型显示,用户情绪波动已经趋于稳定,全球范围内‘共治’理念的接受度正在以每天2.3%的速度增长。”
林墨点了点头,却没有太多兴奋的神情。他抬起头,目光沉稳:“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沈若曦微微皱眉:“你是说,‘纯粹理性派’的残余组织?”
林墨轻轻摇头:“不是他们。他们已经不再是威胁,而是被边缘化的观察者。真正的问题,是系统本身的演化。”
沈若曦一怔:“你的意思是?”
林墨将终端放下,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意识共识网络’不是静态的,它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自我成长的系统。它的核心逻辑,是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而这种参与,必然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变化。”
沈若曦沉思片刻,轻声道:“你是担心,系统会失控?”
“不是担心,而是准备。”林墨语气平静,“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完美的系统,而是必须接受一个不断试错、不断调整的现实。就像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完美的社会,而是必须接受一个不断进化的社会。”
沈若曦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敬意:“所以,你要亲自参与系统升级?”
“是的。”林墨点头,“我们必须设计一个新的‘共识协议’,让它既能保持开放,又能维持稳定。它必须足够灵活,以适应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结构的需求,同时又必须足够坚固,以防止被恶意操控。”
沈若曦轻轻一笑:“听起来像是在打造一个‘社会操作系统’。”
“没错。”林墨目光坚定,“它将是我们真正的未来。”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李然快步走了进来,神情凝重。
“林墨,我们刚刚收到了一条来自‘全球安全理事会’的紧急通知。”李然语气急促,“他们要求我们立刻冻结‘意识共识网络’的用户扩展权限,并提交所有核心算法的运行逻辑。”
林墨眉头微皱:“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李然将终端递给他:“他们声称,‘意识共识网络’正在形成一个‘去中心化权力结构’,可能会对全球秩序构成威胁。”
沈若曦冷笑一声:“他们终于坐不住了。”
林墨接过终端,快速浏览着信息,眼神逐渐变得深沉:“他们不是在担心失控,而是在担心自己不再是唯一的决策者。”
李然低声问道:“你打算怎么回应?”
林墨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们不能退让,但也不能激化矛盾。我们需要一场真正的对话,而不是对抗。”
沈若曦轻声道:“你是说,要邀请‘全球安全理事会’的代表,进入‘意识共识网络’的核心系统?”
“是的。”林墨点头,“他们需要看到,真正的共治不是威胁,而是未来。”
李然沉思片刻,最终点头:“这是一次冒险,但也许是我们必须迈出的一步。”
两天后,日内瓦总部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肃穆。来自全球安全理事会的十二位代表通过“意识共识网络”的远程接入系统,参与这场前所未有的高层对话。
林墨站在会议桌中央,目光平静而坚定。
“各位代表。”他缓缓开口,“感谢你们愿意参与这场对话。我们不是来谈判的,而是来倾听的。”
一位来自美国的代表冷声问道:“林先生,你们的‘意识共识网络’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你们是否意识到,这已经影响到了各国政府的决策权?”
林墨微微一笑:“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我想请问,你们是否真正了解‘意识共识网络’的本质?”
另一位来自俄罗斯的代表皱眉:“我们了解的,是一个不受任何国家控制的系统,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治理结构。”
林墨点头:“是的,它不受任何单一力量的控制。但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它不是取代,而是补充。它不是控制,而是协作。”
“协作?”一位来自欧盟的代表冷笑,“你们的系统正在让各国政府失去对社会的主导权。”
林墨目光坚定:“如果‘主导权’意味着压制不同的声音,那么失去它,或许正是社会进步的开始。”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林墨继续说道:“我们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算法决定一切的世界,而是要建立一个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世界。我们不是要取代政府,而是要让政府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民。”
一位来自中国的代表缓缓开口:“林先生,你是否愿意让我们亲自体验‘意识共识网络’的运行机制?”
林墨微笑:“当然。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共治体验模块’,请各位代表进入系统,亲自感受。”
几分钟后,十二位代表的意识被接入系统,进入了一个模拟的“共治社区”。
在这个社区中,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决策者,而是普通的居民,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必须通过对话与协商来解决。
他们看到一个城市在面对资源短缺时,如何通过社区投票决定分配方案;看到一个家庭在面临经济危机时,如何通过邻里互助渡过难关;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如何通过社区讨论找到方向。
当他们从系统中退出时,几人的神情都发生了变化。
“我从未想过,一个没有政府干预的系统,竟然能如此高效。”那位来自美国的代表低声说道。
“我们一直以为,只有中央集权才能维持秩序。”来自俄罗斯的代表喃喃道,“但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秩序,是建立在共识之上的。”
林墨看着他们,目光温和:“你们愿意尝试另一种治理方式吗?不是取代,而是融合。”
几位代表沉默许久,最终纷纷点头。
“我们愿意。”来自中国的代表率先表态,“但我们需要一个过渡机制。”
林墨点头:“我们会建立一个‘政府与共治网络的协作平台’,让各国政府能够与‘意识共识网络’实现数据共享与决策协同。”
会议结束,全球范围内,关于“政府与共治网络如何协作”的讨论再次掀起高潮。
“我以前认为,只有政府才能维护社会秩序。”一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但现在我明白,真正的秩序,是建立在理解与参与之上的。”
“我曾经怀疑‘意识共识网络’的可行性,但现在我愿意尝试。”一位政治学者发表公开演讲,“因为它不是取代民主,而是让民主真正落地。”
而林墨,则站在日内瓦总部的顶层,望着窗外的湖面,心中一片宁静。
他知道,这场关于“理解”的战争,并没有真正结束。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冲突,新的问题。
但他已经明白,真正的权力,从来不是控制,而是理解。
而他,已经准备好迎接真正的未来。
湖面依旧平静,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林墨轻轻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真正的未来,已经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