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74章神奇的鱼汤(第1/2页)
食堂里,五张大圆桌摆得满满当当。
晨晨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今天收获的鱼做出了十多道佳肴:清蒸鱼、红烧鱼、水煮鱼、酸菜鱼、鱼头豆腐汤、干炸泥鳅、爆炒黄鳝……
“大家尽情吃,管够!”江晚柠举杯,“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今天的收鱼工作圆满成功!”
工人们狼吞虎咽,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赞不绝口。
“这鱼真鲜!自己捞的就是不一样!”
“少臭美了,明明是我们老板养的鱼好。”
“鱼汤太滋补了,喝完浑身暖洋洋的!”
“晨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王铁军被特意安排在主桌,江晚柠当众表扬了他:“特别要表扬铁军同志,第一次负责这么大的收鱼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
在众人的掌声中,王铁军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还要多学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秀英坐在旁边,眼中闪着自豪的泪光。
小雅也有样学样地拍着小手:“爸爸最棒!”
餐后,江晚柠宣布明天的工作安排:“明天我们要更早开工,五点半就要开始捞鱼。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明天继续战斗!”
工人们虽然疲惫,但没有一个人出声埋怨,反而个个斗志昂扬。
他们知道,这样的忙碌意味着农场的兴旺发达,也意味着自己的收入会水涨船高。
……
京市某干休所的食堂内,午间用餐时间刚过,后厨却依然忙碌非凡。
院长李建国亲自站在灶台前,监督着厨师长熬制今晚的特色菜——豆腐鱼汤。
“这鱼可是我从一个特别渠道弄来的,老同志们最近食欲不振,得给他们补补。”李院长对厨师长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也藏着些许不安。
前段时间,他去了趟九峰山,拜访了以前的老领导,为此尝到了他们食堂的饭菜。
以至于他也就知道了江家菜篮子那神奇功效的食材。
但是干休所的供应商不是说换就能换的。
除了品质把控,还涉及到各方利益,于是是否还在江家菜篮子采购食材一事还没有定论的时候,李建国在听说九峰疗养院从江家菜篮子定了2000斤的鱼时,便力排众议,向九峰疗养院转了500斤过来。
当他从决定一次性购买五百斤,每斤五十块钱的一家不知名农场的鱼时,采购部和财务部没少提出异议。
“院长,五十一斤,500斤可不是小数目啊!”
“万一鱼得品质不好,这么多鱼怎么处理?”
质疑声不绝于耳。
但李建国力排众议:“老同志们的身体健康最重要,这点风险值得冒。”
此刻,大锅中的鱼汤已经熬制了整整三个小时,汤色奶白,香气四溢。
厨师长舀起一勺尝了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院长,这汤...不一样!”
晚餐时分,疗养院的餐厅里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同志们。
这些曾经在各自领域奉献了一生的老人们,如今大多食欲不佳,对吃饭这件事提不起什么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4章神奇的鱼汤(第2/2页)
“又是鱼汤啊?”一位穿着旧军装的老爷子皱了皱眉,“现在的鱼都一股子味道,一点不好吃。”
服务人员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鱼汤端到每位老人面前。
起初,大家只是秉持着不浪费食物的原则舀起一勺,但汤入口中的瞬间,餐厅里的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
“嗯?这汤...”一位戴眼镜的老教授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品味着,“鲜甜醇厚,鱼香十足啊!”
旁边一位曾经担任某处领导的老同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鱼汤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吃的味道。”
最让人惊讶的是那位总是食欲不振的赵老爷子。
往常他吃饭总是挑挑拣拣,今天却一口气喝完了整碗汤,还意犹未尽地要求再加一碗。
“老赵,你今天胃口不错啊!”邻座的老友打趣道。
赵老爷子咂咂嘴:“这鱼汤喝着舒坦,感觉浑身都暖和了。”
餐后,老同志们一反常态地没有立即回房休息,而是三三两两地坐在餐厅里聊天。
几位平时总是抱怨腰酸背痛的老人,甚至相约到院子里散步。
“奇怪,今天吃完饭后不但不觉得累,反而觉得浑身有劲。”一位白发老同志惊讶地说。
“我也是,这鱼汤好像特别滋补。”另一位附和道。
李院长站在餐厅门口,看着这难得的景象,心中既欣慰又得意。
第二天一早,更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
几位长期失眠的老首长居然一觉睡到天亮,晨起体检时,血压、血糖指标都比平时好了不少。
护理部主任兴奋地跑来报告:“院长,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
不少老同志的家属知道后,纷纷跑来跟院里了解情况。
“院长,我爸说昨晚食堂做的鱼汤好吃的很,你们食堂换大厨了?”
“院长,我妈今天的精神头也好了不少,都能出门晒太阳了,听说都是那鱼汤的功劳,有没有那么神奇啊。”
“嘿嘿,当然是真的了,不是大厨的功劳,而是那鱼的功劳!”李院长得意完,转头吩咐身边的助理:“把家属的反馈告诉采购部,让他们知道知道那五百斤鱼的钱花得值!同时让他们加快进度,跟江家菜篮子联系。”
不用助理转告,采购部主任已经被家属们围攻了,追着问那鱼的来历。
等开会的时候,都不用李建设开口,采购部主任已经迫不及待发言道:“院长,那鱼...能不能再买点?老同志们的家属,联名要求食堂多做几次鱼汤!”
李院长大手一挥,同意了。
采购部主任当即拨通了江家农场的电话。
“江老板,我是京市蓝山干休所的采购负责人王兴国。你们农场的鱼很受我们院老同志们的喜欢。我们想加订两千斤,不知道方不方便?”
经过一番你来我往,最终他们顺利从订购到了一千斤的鱼。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办公室白领邱吉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