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9章渤海舰队出征(改)(第1/2页)
“赵爱卿,你可不老实啊,之前怎么没跟朕说,那拆迁如此赚钱啊?”
宏丰帝看了户部递上来的账目。
好家伙,户部竟然从赵清虎的拆迁第一期工程中,收了数百万的商税。
十抽三而已,就如此之巨大,还有剩下七成呢?
京兆府都从中分了一杯羹,自己这个皇帝,啥都没得到。
赵清虎笑了,“陛下,国库如今也需要钱财进项,您的内库已经足够多了。”
“是啊,太多了,光吃利息,朕总感觉吃亏,是不是也能拿出一部分来投资一些项目啊?”
大渊皇朝是家天下,皇帝你的内库,说白了,是私库也是公库,拿出来投资一些大项目,倒也不是不行。
“陛下,建造铁舰需要大量投入!”
“铁舰,爱卿的意思,是那蒸汽轮船?”
赵清虎点头,目前对于整个大渊皇朝来说,开拓海外,便是最重要的国政。
蒸汽机做出来了,投入生产,其中最大的一个应用,便应该是改善船舰。
以大渊皇朝目前掌握的工业科技,赵清虎估摸着,等他死的时候,能把铁船铁舰制作出来,再弄一条卧轨火车,便已经心满意足。
他也不是工科男,许多事情也就是知道一个大概,能给工匠们提供的帮助有限。
不过,若是宏丰帝愿意从内库之中拿出大量钱财,不计成本砸进航海技术,以及造船技术之上,肯定会加速这个过程。
“铁舰?”
宏丰帝敲了敲手指,“铁舰的确重要,爱卿的意思是用蒸汽机变成铁舰动力,让铁舰能在汪洋大海上畅通无阻?”
赵清虎点头,“目前蒸汽机的应用,主要就是冶炼跟锻造,还太原始,但是效果不错,咱们如今冶炼的钢铁质量比之先前优越了不少,可以尝试着打造铁舰!”
这个论点,宏丰帝是认可的。
工匠院最新打造出来的铁、钢,他都亲自验证过。
北王见了新的钢铁,都恨不能把辽东大军的盔甲扒下来,回炉重造一次。
足见,这新的钢铁,是比之前的要强大的。
工匠院的研究,利用上蒸汽机之前的钢筋,支撑六七层楼已经是极限。
新的钢筋则不然,不仅质量提升了,而且,锻造也容易了不少,按照工匠院的测算,足够能支撑十层高楼的重量,这是巨大的提升。
有了蒸汽机,煤炭真正发挥了恐怖的效能,成了大渊皇朝上上下下,不可或缺的资源。
北王从辽东草原回来,也带回来不少煤矿消息。
甚至,还发现了露天煤矿,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宏丰帝已经有了决断,不管塞外草原如何寒冷,这些煤矿都要快速开采,让煤炭成为真正的动力源泉。
这些重大的利好消息,宏丰帝甚至都不敢贸然发布出去。
煤炭商会如今可是大量出售股票的,一旦有了利好消息,股价怕是要飞涨。
这可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
就跟改良版的纺纱机、织布机一样,帝后夫妻二人,到现在也没有下定决心,是否要全面推广。
没有用上蒸汽机,那改良版的纺纱,便是寻常女工的十倍效率。
工匠院已经在实验,用蒸汽机改善纺纱机。
赵清虎记得,历史上利用蒸汽机改良的纺纱机,是珍妮纺纱机,其效率是一个女工的七千五百倍。
如此恐怖的生产力提升,自然是巨大的好消息。
但是帝后考虑的不一样,这东西一旦出来,势必会破坏,维持大渊皇朝整体安定的小农经济。
何为小农?男耕女织!一旦新的纺织机推广,势必要破坏男耕女织之中的女织。
王皇后是怕此举,会更加打击女子地位,产生祸端。
宏丰帝则是怕破坏了这个广大的社会基础,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帝后两人的考量,赵清虎自然知道,这件事情,他并没有出面阻止,但是推动纺织技术提升的事情,他可不会退步。
江南制造局已经开办好几个月了,甚至是京城内,也有纺织局。
一旦蒸汽机应用上,他还会大力拓展这个项目。
男耕女织,虽然是封建小农经济的基础。
但是,这基础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效率太差。
把妇女劳动力,从低效率的纺织之中解放出来,又不是让妇女们自此不劳动了,她们还可以干其他的,一样可以创造价值。
帝后有帝后的考量,赵清虎有自己的计划,反正,双方都默认了,这件事情上,互不干扰。
生产力一旦有了蜕变,先进生产力的普及跟发展,是很难压制的。
“让国库投资不行吗?”
宏丰帝想了想,自己的内库存款不少,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皇室要实封封国,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这个政策不会变。
随随便便,封一个封国,要么是儿子,要么是侄子,他这个当皇帝的,也是皇室当家人,自然要从内库拿点钱,给补贴补贴。
武王的武国,宏丰帝寄予厚望,可是给了不少补贴的,花钱如流水,而且,目前还持续在花钱。
“陛下,您要是用国库内的银钱能跟内库一样自由,臣就不提了。”
宏丰帝一噎,朕怀疑爱卿在嘲讽朕!
陆帧是好用,这个铁公鸡,很好的帮着朝廷守住了国库内的财产,至少在宏丰帝看来,没有丝毫浪费。
但是,有这个拦路虎在,便是宏丰帝,想要动用国库内的银钱也不容易啊。
“那这个铁舰制造,是个无底洞吧?”
“投资期限有点长,但是回报是丰厚的,陛下你都舍不得出钱,那就没人愿意出钱了。”
大渊皇朝可是你们家的家天下,你都舍不得长线投资,谁来投资?
教育、科研,这些可都是我之前截留银钱半成的。
如今新的商税开始试行,此外,煤炭商会、雪花盐业也都上了市,赵清虎也不能随便截留大量利润,不合规矩。
只能是宏丰帝来投入,或者,授权给皇家银行,让皇家银行来作为投资人。
工匠院虽然有钱,可铁舰制造,这是军火买卖啊,跟火枪有的一比,谁敢碰啊?
还是皇帝自己出钱吧,保险!
日后造船赚了钱,也是宏丰帝留下的一个大产业不是?
“好吧,朕让大伴去工匠院走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9章渤海舰队出征(改)(第2/2页)
“陛下英明!”
“留在宫中用午膳吧,北王也要来,刚好说一说渤海舰队出海的事情。”
留在宫中吃午饭,对于赵清虎来说不是大事。
御膳房的厨艺,他算是品鉴了一遍的。
说实话,没有他们家的味道好。
毕竟是皇宫内的饮食,处处都透着小心翼翼,味道也很少有大开大合的,跟赵清虎的现代口味有点不对付。
可这也不妨碍,御膳房的味道,的确不错,是大渊皇朝首屈一指的。
宏丰帝若是愿意,以御膳房的名义在京城开一个酒楼,绝对是日进斗金。
不知不觉,刚刚送走了朝廷的舰队,渤海舰队就要出海了。
灭倭国,赵清虎可太有兴趣了。
不管如何,来到大渊皇朝一趟,这个麻烦,赵清虎是一定要扼杀的。
不得不说,皇室很争气,都不用自己刻意去做些什么,宏丰帝已经准备开启第二次灭国之战。
倒是高丽,愿意伏低做小,在宏丰帝以及满朝文武的感官之中很不错,目前是动不了的。
等倭国四岛拿下来,高丽这个半岛作为跳板,都不用赵清虎再去说些什么,满朝文武也会看着他碍眼。
赵清虎估摸着,到时候,高丽王室会比安南的阮有机更加听话,宏丰帝一道圣旨,对方怕就是要纳国来降。
毕竟,倭国四岛拿下,辽东草原平定,整个西伯利亚都要纳入大渊皇朝的版图,你一个高丽夹在中间,没理由啊。
此次出兵,北王统帅的,可不仅仅是海上舰队,还有陆上部队,就是从高丽走的。
顺带手,高丽这个麻烦就有可能被解决。
如今的高丽,地小国贫,只有数百万百姓而已,连大渊皇朝三十八路之一都比不了,根本就没有抵抗能力。
北王对于此次出征,信心满满。
不仅是天津港内庞大的舰队,还有兵强马壮的辽东大军。
这一次,他可是要出动十万大军,十万辅兵,不仅有两万全甲骑兵,还有一千条火枪。
后勤供给充足,根本就没有战败的理由。
不仅是骑兵全甲,步兵也有两万重甲。
或是长枪兵,或是重斧、铜锤,都是杀人重器啊。
倭国那些浪人,在全甲士兵面前,就是土鸡瓦狗。
全套扎甲的防御力是十分恐怖的,寻常刀剑,根本就砍不进去。
一个全甲的步兵,绝对可以对付十几个半甲的敌人。
倭国可没有甲胄技术,半甲的士兵都没几个。
一旦北王大军登陆,接下来基本就是横扫一切的架势。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宏丰帝的怒火有多大,对倭国的灭国之战,要打多狠。
反正赵清虎早就准备好了,灭国的大战他不擅长,可消灭一个文明的手段,他可太熟悉了。
焚书坑儒,来一场大渊皇朝版本的,也无不可。
对于封建皇朝的手段,赵清虎还是给予了很大信任的。
犁庭扫穴,亡族灭种,这都是常用手段。
渤海舰队出征的日子定了下来,中秋之后,八月二十。
是钦天监选的日子,主杀伐的,作为出征日,有大好处。
对于此次北王出征,赵清虎还是颇为期待的。
别的也就罢了,那金山银山挖掘出来,大量金银的处理,他可是满怀期待。
“我正在城楼观风景---”
哼着小曲回到家,秋高气爽,赵清虎躺在临窗的罗汉床上,很快,书香就端了茶水点心过来。
“腐败啊!”
内心感慨一句,对于送到嘴边的食物,赵清虎乐呵呵张嘴。
吐鲁番来的葡萄种子,暖棚内种植的,甜份很足。
只可惜,大渊皇朝没有吴奶奶,没人几十年如一日,想着改善西瓜品种,自家种出来的,最甜的西瓜,都没有记忆中的口感好。
“咱们家种植的甜瓜存了多少了?”
“老爷,冰窖内保存了三千多斤,足够吃到明年春天。”
“好!”
瓜果蔬菜是好东西啊,如今赵清虎的饮食,都有太医院太医帮着调整的,荤素搭配,讲究营养均衡,养生没毛病。
“老爷!”
正当赵清虎吹着秋日凉风,昏昏欲睡之时,外面响起了顾凌轩的声音。
“进来!”
顾凌轩像个贼猴子一样,先是从门口探头探脑查看了一下,见里面没啥情况,这才推门进来。
赵清虎乐了,这小子,像是永远长不大一样。
“怎么了?”
“今日董大夫来请平安脉。”
赵清虎一拍额头,忙完了日子了,从宫中回来,自己把这件事情彻底完了。
“快,我去看看。”
董大夫是他们家的府医,除此之外,还在京城医学院兼职。
“董大夫,赎罪赎罪,来晚了。”
“爵爷客气了,不晚的。”
不得不说,董大夫的确养生有道啊,来京城几年了,依旧是原本的老模样,这一点是赵清虎最为佩服的。
来请平安脉的人不少,因为董大夫的身份特殊,家里面除了孕妇外,其余的都是到了日子,便主动来医堂。
赵清虎家有一些规矩,也有一些不寻常的规矩。
就比如请平安脉,除了他们这些主子外,下面的佣人也能来。
平日府上的人有个头疼脑热,基本上都是董大夫处置,费用走的都是公账。
给赵清虎请了脉,董大夫捋了捋胡须,满意点了点头。
“爵爷身体不错。”
“最近的确顺遂,吃得好喝的好睡得也好。”
“如此,足够了。”
人生大事,吃喝二事!
留下董大夫,一起吃了晚饭,赵清虎喝了点小酒,晚上他们家茶话会的时候,都有些晕乎乎的,没怎么听清楚。
大郎、大丫两个当家主事的,见此情景,快速交换了眼神,三两句话就结束了今晚的茶话会,送赵清虎回房休息去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赵清虎整个都很清闲。
没办法,没啥大事,小事情倒是一箩筐,都处理不完,他也懒得管了,直接交给顾凌轩几个。
难得有兴趣,这一日赵清虎来到了煤炭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