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长公主似听到了天方夜谭,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是的小继女,如今居然成长到敢跟她叫板了。
谁给的底气?
她那个不孝子给的!
可她还来不及发怒,她心中的不孝子就来了,抱着小公主。
大长公主看到亲孙女,气就发不出来了,收起凌厉眼神,朝小公主喊:“过来祖母这儿。”
萧迟将闺女放下。
小公主哒哒哒就跑过去,扑到大长公主怀里,拉着大长公主的手,“祖母祖母,玩玩…”
要大长公主陪她玩。
说罢就把大长公主往寝殿外拽。
大长公主......
**二百五十八**
春棠和李然的《母亲的梦想:未曾熄灭的光》正式出版的那天,文化馆门前早早排起了长队。人们带着期待与敬意,等待着这本书的面世。有人是为母亲而来,有人是为自己而来,也有人,是为了那些未曾说出口的遗憾而来。
签售台上,春棠和李然并肩而坐,手中是无数封读者来信的复印件。她们知道,这本书不只是她们的成果,更是无数母亲与子女之间情感的交汇点。
“这本书,像是一面镜子。”一位读者拿着书走到她们面前,声音微微颤抖,“我妈妈已经走了三年,但她在书里‘说话’了。”
她翻开书页,指着一张泛黄的画作:“这是我妈妈年轻时画的。她生前从没提过这些画,直到你们展览的时候,我才第一次看到。原来她一直藏着自己的梦想。”
春棠轻轻点头,眼中泛起水光:“谢谢你能分享她的故事。”
“谢谢你们,让她被记住。”那位读者说完,轻轻鞠了一躬,转身离去。
李然看着她的背影,低声说:“我们做的,不只是记录,而是让她们的存在,被真正看见。”
人群缓缓流动,每一个前来签售的人,都带着不同的故事。有母亲亲自前来,捧着书,像捧着自己的青春;有女儿为母亲代领,说要带回去念给妈妈听;还有儿子红着眼眶,说终于懂了母亲为何总是望着远方发呆。
“我妈妈年轻时想当老师。”一位中年男子站在她们面前,手里紧握着书,“她一直教我读书,但我从不知道,她年轻时的梦想,是站在讲台上,教更多孩子。”
他顿了顿,声音哽咽:“现在,我女儿也要上小学了。我决定让她去当老师,替我妈妈完成她未竟的梦想。”
春棠轻轻握住他的手:“她会听见的。”
他点头,转身离去,背影坚定。
签售持续了一整天,阳光从清晨的微光,到正午的炽热,再到黄昏的柔和。风吹过海棠树,花瓣落在书页上,像是母亲们的微笑。
“今天,我们好像真的让她们‘活’了过来。”李然轻声说。
春棠点头:“她们从未真正离开过,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二百五十九**
书出版后,反响比她们想象的更加热烈。媒体争相报道,出版社加印了三次,依然供不应求。有人将书带去巴黎,有人将书带到讲台上,也有人将书放在母亲的墓前。
“这本书,像是一场无声的对话。”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读完后,第一次认真问了妈妈,‘你年轻时想做什么?’”
这条动态下,无数人留言分享自己母亲的故事。有的母亲曾是舞者,有的母亲曾是诗人,有的母亲曾是医生,却因家庭放弃学业。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星星,在夜空中悄然闪烁。
春棠和李然开始收到越来越多的投稿。有人寄来母亲的旧日记,有人寄来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还有人寄来母亲临终前写下的信。
“妈妈走得很突然。”一封信中写道,“她临终前,手里还握着一本旧课本。她说,她梦里还在讲课。她希望,有人能替她站在讲台上。”
春棠读着这封信,泪水滑落。她将这封信收录进下一本书的附录,并在书末写下一句话:“母亲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她们开始策划下一次展览,主题是“母亲的梦想?续章”。这一次,她们不再只是展示母亲们的故事,而是邀请读者们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方式,延续母亲的梦想。
有人为母亲画了一幅画,有人为母亲写了一首诗,还有人替母亲去了一趟巴黎,拍下照片寄来。
“我替妈妈去了埃菲尔铁塔。”一位读者写道,“我站在塔下,大声说,‘妈妈,你年轻时的梦想,我替你实现了。’”
春棠和李然看着这些投稿,心中满是温暖。
“我们不只是记录者。”春棠轻声说,“我们是传承者。”
李然点头:“母亲的梦想,不只是她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
她们站在文化馆门口,看着夕阳洒在海棠树上,花瓣随风飘落,像是母亲们的梦,在岁月中轻轻绽放。
**二百六十**
展览筹备期间,春棠和李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外的信件。信封上写着:“寄给春棠与李然,感谢你们,让我重新看见母亲。”
她们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巴黎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年轻女子,站在埃菲尔铁塔下,笑容灿烂。
“这是我母亲年轻时的梦想。”信中写道,“她一直想去巴黎,但从未实现。我替她去了,我站在塔下,拍了这张照片,告诉她,‘妈妈,我替你来了。’”
春棠看着照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她终于去了。”李然轻声说,“以另一种方式。”
她们将这张照片和这封信收录进展览,并在展板上写下:“母亲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展览开幕那天,文化馆里人头攒动。母亲们带着子女前来,子女们带着父母前来。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带着母亲的青春,带着未曾熄灭的梦想。
一位母亲站在展板前,轻声说:“我年轻时,也曾梦想过这些。”
她的女儿站在她身旁,轻轻握住她的手:“妈妈,你的梦想,我一直记得。”
春棠和李然站在一旁,听着这些话,心中满是敬意与温柔。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梦想,不再被埋藏。”李然低声说。
春棠点头:“是的,母亲的身份太重了,但她们也曾是少女,也曾有梦想。”
她们看着展区内的人群,看着母亲们的微笑,看着子女们的泪水,心中无比坚定。
风吹过海棠树,花瓣轻轻飘落,像是母亲们的梦,在岁月中轻轻绽放。
“你还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吗?”李然忽然问。
春棠笑了笑:“当然记得。我们想让更多人看见母亲的青春,听见她们的声音。”
李然点头:“我们做到了。”
她们相视一笑,心中坚定。
窗外,海棠花开得正好,像是母亲们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二百六十一**
展览结束后,春棠和李然回到文化馆,继续整理新收到的资料。自从《母亲的梦想:未曾熄灭的光》出版后,她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投稿。每一封信、每一张照片、每一页手稿都承载着一个母亲未曾实现的梦想,也寄托着子女们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敬意。
“这些信,真的太感人了。”春棠一边翻阅,一边低声说道。她的指尖轻轻划过一封信的边缘,那封信是用淡蓝色的信纸写的,字迹清秀,像是母亲的手笔。
“这封信是一位女儿写的,”她继续念道,“她妈妈年轻时想成为一位诗人,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诗。她临终前,还在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她说,‘等春天来的时候,我就能看到海棠花开了。’”
李然接过信纸,细细读完,眼中泛起泪光:“她把梦想写进了诗里。”
“是啊。”春棠点头,“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诗,被更多人读到。”
她们决定将这些新收到的故事整理成下一本书的附录,作为“续章”收录其中。这本书的名字,她们已经想好了??《母亲的梦想:未竟的诗》。
“这本书,不只是记录。”李然说,“它是一种传承。”
“是的。”春棠轻声回应,“母亲的梦想,不只是她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
她们开始着手编辑工作,将每一封信、每一张照片、每一页手稿都细心整理,配上文字说明,确保每一个故事都能被完整呈现。她们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唤起人们对母亲青春岁月的回忆,也能鼓励更多人去倾听母亲的声音,去了解她们未曾说出口的梦想。
“你觉得,这些母亲知道我们为她们做了这么多吗?”某天傍晚,李然忽然问道。
春棠望着窗外的海棠花,轻轻一笑:“也许她们知道吧。风会替我们告诉她们。”
李然点头:“是啊,风会把我们的爱,吹到她们的梦里。”
**二百六十二**
几个月后,《母亲的梦想:未竟的诗》正式出版。这一次,她们特意在书中加入了音频二维码,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听到母亲们亲口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
“我们想让母亲的声音,真正被听见。”春棠在序言中写道。
“她们的声音,不该被岁月掩埋。”李然补充道。
书出版后,反响依旧热烈。许多读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母亲的故事,也有人带着书回到母亲身边,为她读出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梦。
“我妈妈已经记不清很多事情了。”一位读者在社交平台上写道,“但当我读她年轻时写的诗时,她的眼里突然有了光。她说,‘这是我写的?’我说,‘是的,妈妈,这是你的诗。’”
这条动态下,无数人留言,分享自己母亲的故事。有的母亲已经离世,有的母亲年事已高,但她们的梦想,依然在子女的心中熠熠生辉。
“这本书,像是一封穿越时空的信。”一位读者写道,“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母亲,也让我明白了,她也曾是追梦的少女。”
春棠和李然看着这些留言,心中满是温暖。
“我们做到了。”李然轻声说。
“是的。”春棠点头,“我们让她们的梦想,重新被点亮。”
她们站在文化馆门口,看着夕阳洒在海棠树上,花瓣随风飘落,像是母亲们的梦,在岁月中轻轻绽放。
**二百六十三**
随着书籍的出版,春棠和李然开始接到越来越多的邀请,希望她们能在全国各地举办母亲梦想主题的展览和分享会。
“我们想让更多人看到母亲的青春。”一位主办方在邀请函中写道,“母亲的身份太重了,但她们也曾是少女,也曾有梦想。”
她们欣然接受了邀请,并开始筹备全国巡展。第一站是南方的一座小城,那里曾有一位母亲年轻时梦想成为舞者,却因家庭放弃舞台。
“她的女儿寄来了她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李然指着一张黑白照片,“她穿着舞裙,站在舞台中央,笑容灿烂。”
“她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春棠轻声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展览筹备期间,她们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信中写道:“我妈妈年轻时梦想成为一位作家,她临终前,还在写一本小说。她说,‘等我写完,就有人能听见我的声音了。’”
春棠和李然读完信,心中满是敬意。她们决定将这位母亲的手稿收录进展览,并在展板上写下:“母亲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展览开幕那天,小城的文化馆里挤满了人。母亲们带着子女前来,子女们带着父母前来。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带着母亲的青春,带着未曾熄灭的梦想。
一位母亲站在展板前,轻声说:“我年轻时,也曾梦想过这些。”
她的女儿站在她身旁,轻轻握住她的手:“妈妈,你的梦想,我一直记得。”
春棠和李然站在一旁,听着这些话,心中满是敬意与温柔。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梦想,不再被埋藏。”李然低声说。
春棠点头:“是的,母亲的身份太重了,但她们也曾是少女,也曾有梦想。”
她们看着展区内的人群,看着母亲们的微笑,看着子女们的泪水,心中无比坚定。
风吹过海棠树,花瓣轻轻飘落,像是母亲们的梦,在岁月中轻轻绽放。
“你还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吗?”李然忽然问。
春棠笑了笑:“当然记得。我们想让更多人看见母亲的青春,听见她们的声音。”
李然点头:“我们做到了。”
她们相视一笑,心中坚定。
窗外,海棠花开得正好,像是母亲们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