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瑞王不仅是来送丹药的,还带了两个异域美人来。
他进来后,关于朝政的事一句都没问。
只恰到好处地恭维安王,说些安王爱听的话。
安王从高高在上的姿态,逐渐被恭维得放下几分傲慢,瑞王又适时拿出丹药孝敬给安王。
安王服用后,不久便飘飘欲仙,想做些什么。
瑞王轻拍了拍手,两名异域美人对视一眼,立即上前。
一个软声叫着王爷给安王倒酒,一个依偎到安王怀里,伸出纤纤玉手就从安王胸口往下摸…
安王兴奋得不知天地为何物,当......
**二百四十八**
展览筹备初期,春棠和李然便意识到,这次的主题比以往更具挑战性。母亲的青春,不像母爱那样直观、温暖,它更像是一道被岁月磨得发亮的光,需要细细擦拭,才能看见它原本的模样。
她们决定从母亲们年轻时的信件、照片、日记入手,去挖掘那些被生活掩埋的梦想。她们在旧书市、跳蚤市场、私人收藏家中翻找,甚至在一些老宅的阁楼、箱底发现被遗忘的青春。
有一次,她们在一位老妇人家中找到了一本尘封的日记。日记的封面已经泛黄,边角卷起,但翻开第一页,字迹清秀,语气热烈:“今天,我考上了师范学院,父亲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可我还是偷偷报了名。我想成为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教孩子们认识世界。”
春棠读着,心中泛起一阵酸涩。她问:“您愿意把这本日记捐出来吗?让它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老妇人抚摸着日记本,眼神有些恍惚:“这是我十八岁写的。那时候,我还有梦想。”
李然轻声问:“后来呢?您成为老师了吗?”
“没有。”她笑了笑,“我嫁人了,生了孩子,然后就忘了。”
春棠将日记本小心地收好,轻声说:“但我们不会让您忘了。”
展览的筹备比想象中更艰难。母亲们的青春,不像母爱那样容易被理解,它更像是一种隐秘的存在,需要被唤醒,需要被讲述。
她们拜访了一位曾经是舞蹈演员的母亲。她已经七十多岁,腿脚不便,但一听到音乐,身体便会不自觉地轻颤。
“我年轻时跳舞,跳得可好了。”她坐在轮椅上,眼神闪着光,“那时候,我在文工团,跳《天鹅湖》,跳得比谁都好。”
她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她穿着舞裙,站在舞台中央,笑容灿烂。
“这是我最骄傲的一刻。”她轻声说,“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天鹅。”
春棠看着照片,心中满是敬意。她问:“您愿意把这些故事写进书里吗?让更多的母亲知道,她们也曾是舞台上的光。”
她点头:“当然愿意。我希望天下的母亲,都能记得自己也曾年轻过。”
**二百四十九**
展览的布置比以往更加细腻。她们在展厅中央设置了一面“青春之墙”,墙上贴满了母亲们年轻时的照片、信件、日记,甚至还有她们曾经的梦想清单。
春棠和李然站在墙前,看着一张张照片被贴上去,仿佛看见母亲们的青春在眼前一一绽放。
“你看这张。”李然指着一张照片,“这是她十八岁生日时写的愿望清单:‘考上大学,去远方旅行,认识一个爱我的人,跳一支属于自己的舞。’”
春棠看着,轻声说:“她做到了吗?”
“她考上了大学,也跳过舞,但旅行和爱情,她都没能实现。”李然低声说,“但她把所有的希望,都给了她的孩子。”
展览的开幕当天,文化馆里人头攒动。母亲们、女儿们、儿子们,甚至还有年轻的女孩们,纷纷驻足在“青春之墙”前,看着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梦想。
“我以为我妈年轻时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一位中年女子站在一张照片前,轻声说,“没想到她也曾是文工团的演员。”
“我妈妈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些。”另一位女孩看着母亲年轻时的信件,眼眶湿润,“原来她也曾经梦想成为老师。”
春棠和李然站在展厅角落,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感动。
“我们不只是在记录她们的青春。”春棠低声说,“我们是在帮她们找回自己。”
李然点头:“是啊,母亲的身份太重了,重到她们自己都快忘了,她们也曾是少女,也曾有梦想。”
展览的高潮,是一场特别的演出。她们邀请了几位年迈的母亲,让她们在舞台上跳一支舞,唱一首歌,讲一段故事。
第一位上台的,是一位曾经的舞蹈演员。她拄着拐杖,缓缓走上舞台,音乐响起,她轻轻抬起手,脚尖轻点,身体随着旋律轻轻旋转。
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年迈的母亲,而是舞台上的天鹅。
台下掌声雷动,有人低声啜泣。
“她跳得真好。”春棠看着,眼眶湿润。
“是啊。”李然轻声说,“她跳的不只是舞,是她的青春。”
第二位上台的,是一位曾经的歌手。她年轻时在文工团唱歌,后来因为家庭放弃了一切。
“这是我年轻时最爱的歌。”她站在麦克风前,轻轻开口。
音乐响起,她缓缓唱起那首老歌,声音略显沙哑,却依旧动人。
“她唱的是她的青春。”春棠低声说。
李然点头:“是啊,母亲的青春,藏在一首歌里,一段舞里,一封信里,一张照片里。”
**二百五十**
展览结束后,春棠和李然再次坐在文化馆门口的长椅上,看着夕阳洒在海棠树上,树影斑驳,像是母亲们的微笑。
“你觉得,这次展览,她们会记得多久?”李然轻声问。
“也许只是一瞬间。”春棠回答,“但那一瞬间,足以让她们想起自己也曾年轻过。”
李然点头:“是啊,母亲的身份太重了,但她们也曾是少女,也曾有梦想。”
她们沉默了一会儿,风吹过海棠树,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母亲们温柔的回应。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整理母亲们的青春故事时说的话吗?”李然忽然问。
“记得。”春棠轻声说,“我说,母亲的青春,藏在一张泛黄的照片里,藏在一封未寄出的信里,藏在一本旧日记里。”
李然接着说:“她们也曾是少女,也曾有梦想,也曾渴望远方。”
“而我们,只是那个愿意记得的人。”
她们相视一笑,心中坚定。
**二百五十一**
几天后,她们开始筹备下一次展览和下一本专题书。
“这次,我们做‘母亲的梦想’。”春棠在笔记本上写下,“不是为了缅怀,而是为了让她们知道,她们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
“是啊。”李然点头,“母亲的梦想,往往藏在一句未说完的话里,一个未完成的计划里,一段未实现的旅程里。”
她们开始联系愿意分享母亲梦想的人,有读者寄来母亲年轻时的画作,有母亲亲自写信讲述自己未曾实现的渴望,还有子女写下母亲未曾说出口的遗憾。
“我妈年轻时想成为画家。”一位读者写道,“她临终前,还在画画,她说,那是她年轻时最爱的颜色。”
“她曾经梦想去巴黎。”另一位读者写道,“她临终前,还在看巴黎的照片,她说,那是她年轻时最想去的地方。”
春棠读着这些信,心中满是感动与敬意。她轻声说:“母亲的梦想,不只是她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
李然点头:“但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梦想,不再被埋藏。”
她们开始整理这些故事,准备出版下一本专题书??《母亲的梦想:未曾熄灭的光》。
窗外,海棠花开得正好,像是母亲们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二百五十二**
春棠和李然坐在文化馆的办公室里,窗外海棠花已经开得繁盛,风吹过,花瓣轻轻落在窗台上,像是母亲们轻轻落在岁月里的梦。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母亲的梦想。”春棠翻着手中的信件,声音温柔,“她们的梦想,有些实现了,有些被生活搁浅,但它们从未真正消失。”
李然点头,将一封泛黄的信轻轻展开:“这是一位母亲写给女儿的信,她年轻时梦想成为医生,后来因为家庭放弃学业,嫁人、生子,把全部的精力都给了孩子。”
她念道:“‘妈妈没能成为医生,但妈妈希望你能替妈妈完成这个梦想。你要努力读书,不要像妈妈一样,被生活困住。’”
春棠听着,眼眶微红:“她把梦想藏在信里,也藏在女儿身上。”
李然轻声说:“我们得让这些梦想被看见,被记住。”
她们开始走访更多家庭,寻找母亲们未竟的梦想。有人梦想成为作家,却在婚后再也没有动过笔;有人梦想成为舞者,却因怀孕而放弃舞台;有人梦想环游世界,却一生未曾踏出家乡。
“我妈妈年轻时最爱画画。”一位读者寄来一本旧画册,里面是她母亲年轻时的作品,“她说,她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办一场个人画展。”
春棠翻看着那些色彩斑斓的画作,心中满是敬意:“她画的不只是风景,是她未曾走过的世界。”
李然将画册小心地收好:“我们得为她办一场展览,哪怕只是一小块角落,也要让她知道,她的梦想,有人记得。”
她们在展览中设置了一面“梦想之墙”,墙上贴满了母亲们年轻时写下的梦想清单、画作、旅行计划,甚至还有她们曾经写过的诗。
“我曾经梦想成为一名诗人。”一位母亲在信中写道,“我写过很多诗,但从未发表过。我把它们都收在抽屉里,每次翻开,都觉得年轻。”
春棠读着,心中泛起一阵温柔。她将这些诗整理成册,放在展览的一角,旁边放着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上的她,眼神清澈,笑容明媚。
展览开幕那天,许多人驻足在“梦想之墙”前,有人低声念着母亲写下的诗,有人抚摸着母亲年轻时的画作,有人站在梦想清单前,轻轻落泪。
“我以为我妈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一位中年男子站在一张泛黄的纸前,声音哽咽,“没想到她曾经梦想成为医生。”
“我妈妈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些。”一位年轻女孩看着母亲写下的梦想清单,眼里含着泪,“原来她也曾经渴望远方。”
春棠和李然站在展厅角落,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感动。
“我们不只是在记录她们的梦想。”春棠低声说,“我们是在让她们的梦想,重新被点亮。”
李然点头:“是啊,母亲的身份太重了,重到她们自己都快忘了,她们也曾是追梦的少女。”
展览的最后一天,她们邀请了几位母亲来到现场,让她们讲述自己的梦想。
“我曾经梦想成为画家。”一位年迈的母亲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幅画,“我临终前还在画画,我说,那是我年轻时最爱的颜色。”
她将画作赠予展览,轻声说:“我希望,天下的母亲,都能记得自己的梦想。”
“我曾经梦想去巴黎。”另一位母亲站在台上,声音温柔,“我临终前还在看巴黎的照片,我说,那是我年轻时最想去的地方。”
她将一张巴黎的明信片放进展览的纪念册中,轻声说:“也许我没能去,但至少,有人替我去了。”
春棠和李然站在一旁,听着这些话,心中满是敬意与温柔。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梦想,不再被埋藏。”李然低声说。
春棠点头:“是的,母亲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她们站在展厅中央,看着夕阳透过玻璃洒在“梦想之墙”上,墙上那些泛黄的字迹、褪色的画作、斑驳的信纸,仿佛在这一刻,重新焕发出光芒。
风吹过海棠树,花瓣轻轻飘落,像是母亲们的梦想,在岁月中轻轻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