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60章东坡肉(第1/2页)
一道一道美味的凉菜从方商的手里诞生,光是放在架子上,就香味十足。
方商洗了个手,一看时间,招呼蒋峰把收拾好的五花肉拿过来,开始做东坡肉了。
提起东坡肉,基本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大概是因为他跟大诗人苏轼有关系吧。
做这道菜也是有讲究的,慢小火,少入水,慢慢炖煮,等它自然熟,火候足的时候自然味道就完美了,所以,想吃到一口正宗的东坡肉,就急不得。
火稍微大一点煮出来,熟是熟了,但味道绝对没有那种文火慢炖的味道香,口感足。
今天的五花肉也是极品,一层肥一层瘦的,数一数,正好五层,方商不得不感慨一句,白大叔越来越会买菜了。
那五花肉漂亮的,哪个厨师看了不是爱不释手。
做东坡肉就这五花肉的选择,就是一个重点,一定要肥瘦相间且均匀的精品五花肉,太肥则吃两口就腻,无法再下筷子,而太瘦了又老柴,难以下咽。
他给锅子打着火,五花肉整个皮下去,在锅里烙了一下,等皮变的焦黄之后,才关火拿出来。
这样做可以破坏皮下的腺体,去除毛腥味。
烙好之后,水里一洗,拿刀子刮掉污垢,那皮也变成了一点微淡的焦黄色。
他给五花肉切成3到4厘米见方的大块,因为刀工好,每一块肉切的都跟丈量过的一样。
一份五花肉切好,旁边的齐一看了方商的演示,刀子噌噌两下,火速给其他的五花肉都切成了这么大的块。
方商转头去找来几个大号的锅,把肉的皮朝下,挨个挨个放在大砂锅里。
这一步就是炖煮了,也是最考验功底的阶段。
他把黄酒和生抽老抽等调味料放入砂锅里,黄酒和酱油的比例,决定了这道菜的醇厚度和鲜香感。
没有加一点水,大火烧开之后,转最小火让砂锅里一直保持微微冒泡的咕嘟感觉,慢炖两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好像看起来很简单是吧,但就冲这道菜方商没有加水,只加了一些黄酒,别人就做不到。
这不加水,火候控制非常巧妙,没那本事的,火大了,水分就干了,稍微一不注意,就炖焦了。
火要是小了,各种调味料的风味无法融入肉里,肥肉的肥油也没有完全被逼出来,一口咬下去的时候,那个油腻感,会让人怀疑自己吃的不是东坡肉,而是吃了一块肥油。
当大锅子里传来东坡肉的绵长香味后,方商又开始去做另外一道菜大煮干丝。
这道菜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鸡火煮干丝,精髓就在于煮,而不是简单的烧开。
用的是顶级的高汤来煨煮的干丝,让寡淡无味的干豆腐吸收了高汤的精华,从而变的鲜美无比。
就是这道菜极为考验刀工,方商想着齐一的刀工会更精湛一点,准备让他试试。
拿起干豆腐对齐一说:“这道菜焦大煮干丝,要求所有的干丝都切成厚度均匀的,不足1毫米的薄片,你可以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0章东坡肉(第2/2页)
齐一听了这话,刀子比划了两下,点头道:“小老板,可以,我先切一点试试,你切个样品我看看就知道标准了。”
“好的!”方商转头拿来干豆腐,把刀横握在手里,从干豆腐的一个侧面切开,运刀的时候很稳,也很平,他用着手腕上的力量轻轻往前均匀的推进。
一片大白干一次能切出20多片,切完后后一拨,薄薄的片整齐的摆在案几上。
齐一自己就是刀工大师,看到方商切菜刀这么稳,依旧十分感慨。
“小老板,你就是个天才,刀工这东西是没有捷径的,只能多练习,但是看到你切菜之后,我发现就算是切菜,也是讲究天赋的。”
方商摆摆手,笑了一声,说实话,没有捷径,他也是在系统空间里狠狠的学了一通的。
看着齐一切的菜,是自己想要的粗细后,方商转头去看大锅里的高汤。
厨房里每天都会煮一大锅高汤,供他炒菜做汤,不过这大煮干丝要求的高汤更加高一些。
所以,他给高汤重新加了一只老母鸡,半斤猪骨头,和火腿肘子进去,熬煮了这么久,也已经融入了汤汁里,一揭开锅盖,全是高汤的醇香感,但低头一看汤,那高汤还是清澈见底的样子,像是白水一样。
这就是高汤最完美的样子。
他给锅里注入高汤,加入焯过水的干丝,这里的干丝光是焯水就要做两遍,第一遍去除豆腥味,第二遍让干丝变的更加柔软且还有韧性。
除了干丝,还搭配了上好的鸡丝和火腿丝,这里跟做东坡肉不一样,东坡肉小火煨煮,这里则需要大火迅速沸煮,迫使汤里的鲜味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每一根干丝的纤维里。
但时间一定要短,汤一滚,蛋刀干丝变的柔软饱满就可以。
这就要考验眼力劲儿的,方商扫了几眼,感觉可以了,马上让季师傅把大锅端走。
不要小看这道大煮干丝,他可是被舌尖上的美味承认过的,以最普通的随处可见的食材,通过极致的刀工,加上美味的汤汁,做出来的极致鲜美的菜肴。
等菜入了大汤盆,方商觉得闻着鲜香十足,还专门拿了碗,舀了一点尝起来。
一口下去,不愧是被点评过好吃的家常菜,汤汁鲜香美味,豆干柔软嫩滑,那个嫩滑感,舌尖一触碰到,就觉得爽滑。
他在厨房里忙碌着,另一边,李青云一家也正在忙,忙什么呢,忙着找他家儿子李名扬。
毕业季,大家都在努力学习,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天赋的。
一个班级的人,有第一名就有最后一名,这是正常的。
但李名扬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压力大极了。
大家学习都那么好,尤其是他住的小区里,随便问一个学生,好像都是学霸学神级别的,随便考个试,都是全班前几名。
怎么一到他这里,次次都是倒数,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所以,李名扬厌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