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作为朝廷重臣,马寻也少不了要参加一些重要的典礼。
比如说亲耕前的祭祀先农坛,一身朝服的马寻表情肃穆,和其他一些大员一起陪伴皇帝祭祀。
祭祀结束,那可就是朱元璋的发挥时刻了,他的另一项看家本...
马祖回到学院,陈之栋已经等得有些焦急,见他进来,忙迎上来说道:“国舅爷,您可算来了,我们几个都快把图纸翻烂了,还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
马祖摆了摆手,笑道:“你们先别急,慢慢来,火绳枪这东西,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是要理清楚思路。你们先说说,哪里不明白?”
陈之栋挠了挠头,道:“主要是这枪机部分,我们几个反复看了好几遍,还是觉得有些复杂。这底火、火门、击锤,这些零件到底是怎么配合的?”
马祖点了点头,拿起一张图纸,一边指着一边解释:“这枪机其实就是一个联动装置,火门是装火药的地方,底火则是用来引燃火药的,击锤则是触发火门的关键。扣动扳机的时候,击锤下压,火门被触发,底火的火药就被点燃,然后引燃枪管里的火药,子弹就发射出去了。”
陈之栋听得连连点头,又问:“那这火绳的位置怎么安排?是不是要固定在某个地方?”
“对,火绳要固定在击锤上,扣动扳机的时候,击锤带着火绳压到火门上,火药被点燃,整个过程就完成了。”马祖一边说,一边在图纸上画了几笔,“你们看,这个位置,就是火绳的固定点,火绳要足够长,而且要耐烧,不能太容易断。”
另一个工匠插嘴道:“那这火绳怎么点着?是不是每次发射前都要重新点?”
“没错。”马祖点头,“火绳在发射前必须一直燃烧着,但也不能烧得太快,否则还没等扣动扳机就烧完了。所以火绳的材料要选好,最好是那种经过处理的麻绳,浸过硝水,烧得慢,但又不会熄灭。”
陈之栋皱眉道:“那这样岂不是每次发射前都要提前点着火绳?这样会不会太麻烦?”
“确实有点麻烦。”马祖笑了笑,“但这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火绳枪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连续射击,士兵不需要每次发射前都去点火,只需要扣动扳机就行。虽然比不上后来的击发枪,但在现在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
工匠们听得连连点头,纷纷开始动手修改图纸,准备试制。
马祖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心里也有些感慨。他知道,火绳枪的出现,虽然在后世看来并不算什么高科技,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革命性的武器。它不仅提高了射击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不过,”马祖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火绳枪在雨天使用的问题?火绳要是被雨水打湿了,会不会失效?”
陈之栋一愣,随即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们也想过,确实是个隐患。我们打算在火门上加一个遮挡的盖子,防止雨水直接打到火绳上。”
“不错。”马祖赞许地点了点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火绳枪的长度和重量。你们有没有计算过,如果加长枪管,会不会影响士兵的携带和使用?”
“这个我们也考虑到了。”陈之栋答道,“我们打算将枪管加长到一米左右,这样既能保证射程,又不会太重。至于护木,我们打算用硬木制作,既防烫手,又不会增加太多重量。”
马祖满意地笑了笑:“很好,你们能想到这些细节,说明你们是真的用心了。不过还有一点,就是火药的装填问题。火绳枪是后膛装弹,但装填的速度和火铳相比,会不会慢很多?”
“这个问题我们也讨论过。”陈之栋答道,“我们打算在枪管下方加一个装填口,士兵可以更快地装填火药和子弹。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测试。”
“好。”马祖点头,“你们先按照这个思路去试制,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记住,火绳枪的试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一步步来,不能急。”
工匠们纷纷点头,开始忙碌起来。
马祖看着他们,心里也有些期待。他知道,火绳枪的出现,将会改变整个战场的格局。虽然现在还只是初步的设想,但只要一步步走下去,总有一天,大明的军队将会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
他转身走出学院,外面的阳光正好,微风拂面,带着一丝暖意。他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却有些沉重。他知道,火绳枪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个时代的开始。而这个时代,将会带来更多的战争和杀戮。
但他也知道,自己无法阻止这一切。他只能尽自己所能,让这个时代的战争少一些伤亡,让大明的士兵少一些牺牲。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心里默默发誓:无论如何,我都要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强大,让百姓过得更安稳。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马祖转头一看,只见一群孩子正围着一个小摊贩,争先恐后地买着什么。
他走近一看,原来是糖球。孩子们一个个拿着铜钱,争先恐后地排队,脸上洋溢着笑容。
马祖看着这些孩子,心里也有些温暖。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平安长大,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摸了摸口袋,掏出几枚铜钱,也买了一串糖球,咬了一口,甜味在口中弥漫开来,仿佛也冲淡了心中的沉重。
他笑了笑,转身朝皇宫走去。他知道,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但他也明白,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朱元璋在乾清宫召见马祖,脸色有些凝重,“国舅,火绳枪之事,朕已听闻。然则,此事牵涉甚广,需谨慎行事。”
马祖拱手行礼,道:“陛下放心,臣已与工匠们商议妥当,火绳枪虽有诸多难点,但并非不可攻克。臣以为,火器乃大明强军之本,若能改良火铳,使之更易操控、更精准,我大明将士在战场上便可少些伤亡。”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国舅所言有理,然则,火绳枪若成,必然牵动朝中各方势力。你可知,朝中已有不少人对你此举颇有微词?”
马祖微微一笑,道:“臣自然知晓。然则,臣所做之事,皆为大明江山社稷,非为一己之私。若陛下信得过臣,臣愿继续推进此事,若陛下有所顾虑,臣亦可暂缓。”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缓缓点头,“好,朕信你。然则,火绳枪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务必稳扎稳打,切不可因小失大。”
马祖躬身道:“臣明白。”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下去吧,朕还有要事需与徐达商议。”
马祖退出乾清宫,心中却并未轻松。他知道,火绳枪的研制虽已获得皇帝的许可,但真正实施起来,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
回到学院,工匠们仍在忙碌,陈之栋见他回来,立刻迎上前来,道:“国舅,火绳枪的初步试制已完成,但有几个问题尚未解决。”
“哦?说说看。”马祖问道。
陈之栋道:“一是火绳的燃烧速度问题,我们试过几种不同的麻绳,但燃烧速度都不够稳定。二是火门的密封问题,若火药密封不严,发射时容易跑气,影响威力。”
马祖点头,道:“这两个问题确实关键。火绳的燃烧速度必须可控,否则士兵在战场上难以掌握时机。至于火门的密封,我们可以尝试在火门处加一个金属盖子,发射时再打开,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火药受潮。”
陈之栋眼前一亮,道:“这个办法可行!”
马祖又道:“另外,枪管的长度和重量也需要重新计算。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射程,而忽略了士兵的携带和使用便利。”
“是,臣等会尽快调整。”陈之栋应道。
马祖看着他们,心中稍感欣慰。他知道,火绳枪的研制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一步步来,终有成功之日。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道:“国舅爷,陛下召您速去乾清宫。”
马祖心中一紧,连忙赶往皇宫。
乾清宫内,朱元璋脸色阴沉,徐达站在一旁,神情凝重。
“国舅,朕刚刚收到密报,北边有异动,元鞑子似乎有南下的迹象。”朱元璋沉声道。
马祖心头一震,道:“陛下,若元鞑子真有南下之意,我大明需早做准备。火绳枪若能尽快研制成功,或许可在战场上派上用场。”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朕已命徐达调兵遣将,加强北疆防御。但火绳枪之事,仍需谨慎行事。朕不希望此事成为朝中争斗的借口。”
“臣明白。”马祖躬身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下去吧,朕需要与徐达商议军务。”
马祖退出乾清宫,心中却更加沉重。他知道,火绳枪的研制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大明的安危。而他,也必须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回到家中,马秀英正在哄孩子睡觉,见他回来,轻声道:“今天怎么这么晚?”
马祖叹了口气,道:“朝中出了些事,火绳枪的研制恐怕要加快了。”
马秀英皱眉道:“你可要小心,别让那些人抓住把柄。”
马祖点头,道:“我会的。”
夜深人静,马祖坐在书房中,望着窗外的月亮,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关系到大明的未来。而他,也必须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坚定。
他拿起笔,开始写下新的火绳枪改进方案。他知道,这条路虽然艰难,但他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