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事情的发展也如贾平安所料一般,冯大勇如何不佩服。
当然,让他答应与大夏合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现在的晋州还并不完全的稳定。
而如今,贾平安正率着秦军主力在诏州与银州一带,对晋州可谓鞭长莫及。
若是这个时候,他不答应大夏的要求,对方很可能会派兵来攻,这非是现在晋州所想要的。
晋州百姓正在重新分田地,这需要时间。冯大勇假意的答应合作,也是在为晋州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
呼!
于书房之中,将银票放好之......
林远走出驿站,风雪依旧未止。他站在门前,望着天际那片苍茫的山峦,心中仿佛压着千斤重担。五年前的那场战役,像一把利刃,深深插入他的记忆,至今未愈。而今,他终于决定亲自揭开那层被风雪掩埋的真相。
他缓缓转身,对身后的亲信将领李昭道:“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我要亲自巡视北线三座军营。”
李昭一怔,随即抱拳应道:“是,将军。”
林远望着李昭离去的背影,眼神深沉。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早已察觉,北线三座军营之中,隐藏着一个被遗忘的秘密??那正是五年前战败的真正原因。
夜色渐浓,风雪中,驿站内燃起数盏灯火,映照着林远沉思的面容。他坐在案前,取出一卷旧地图,展开在桌案之上。地图上,边关的地形清晰可见,而他手指所指之处,正是当年那场战役发生地??雁回坡。
“雁回坡……”他低声喃喃,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
他缓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日的场景:漫天飞雪,铁骑奔腾,战鼓震天。他与周慎并肩作战,誓死守卫雁回坡。然而,就在战局即将逆转之时,后方粮道突遭袭击,大军断粮三日,最终兵败如山倒。
“粮道……”林远猛然睁开眼,心中仿佛抓住了什么。
他立刻翻阅案头的旧军报,一页页翻过,直到一张泛黄的纸张落入他手中??正是五年前粮道被袭的战报。他仔细阅读,发现其中一处细节极为蹊跷:袭击粮道的敌军,并非北狄正规部队,而是由一队身份不明的黑衣骑兵所为。
“黑衣骑兵?”林远眉头紧锁,心中浮现出一个念头??难道当年的战败,并非北狄所为,而是……大梁内部的背叛?
他正思索间,门外传来脚步声,裴元推门而入,神色凝重。
“林远,你打算去北线巡视?”裴元低声问道。
林远点头:“是。”
裴元沉默片刻,终是开口:“你可曾想过,北线军营中,隐藏着某些你不愿面对的真相?”
林远看着他,目光如炬:“若不愿面对,那便永远无法解开。”
裴元叹息一声:“林远,你可知道,若你真的查出什么,赵景绝不会容你。”
林远淡淡一笑:“我知道。但若我查不出真相,我这一生都无法安心。”
裴元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最终只是低声道:“你小心行事。”
林远点头,目送裴元离去。
翌日清晨,林远率军出发,直奔北线三座军营。沿途风雪未止,天地间一片苍茫,仿佛要将所有秘密掩埋。
第一座军营名为“鹰嘴关”,地处边关咽喉之地。林远抵达时,守将早已率军列队迎接。他并未多言,只是巡视营中,观察军备与粮草储备。一切看似正常,但他心中却隐隐觉得,这里藏着什么。
他单独召见了当年负责粮道的副将??王义。
王义年近五旬,鬓角已白,神色恭敬。
“王义,五年前粮道被袭,你可还记得细节?”林远开门见山地问道。
王义神色一滞,随即低头道:“属下记得,但……当时情况混乱,许多细节早已模糊。”
林远盯着他,缓缓道:“你可曾见过一支黑衣骑兵?”
王义脸色微变,但仍强作镇定:“属下不曾见过。”
林远并未继续追问,而是淡淡道:“你退下吧。”
王义离去后,林远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的雪地,心中却更加确信??当年粮道被袭,绝非偶然,而是有人蓄意为之。
接下来的两日,林远继续巡视第二、第三座军营。他并未直接追问当年之事,而是通过观察军中旧物、查阅旧军报、与老兵交谈等方式,逐渐拼凑出一幅模糊的图景。
直到第三日傍晚,他来到第三座军营??“寒松关”,这里驻守的是一名老将,名叫赵长青,曾是林远旧部。
赵长青见到林远,神情激动,却也带着几分不安。
林远请他入帐,屏退左右,低声问道:“赵将军,五年前粮道被袭,你可曾听闻什么?”
赵长青沉默良久,终是开口:“将军,属下一直有一件事未曾上报。”
林远目光一凝:“什么事?”
赵长青缓缓道:“当年粮道被袭前,属下曾接到一封密信,信中言明粮道将遭突袭,务必加强戒备。但……那封信上,盖着赵景的私印。”
林远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
“赵景……”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冰冷。
赵长青继续道:“属下不敢轻信,也不敢上报。因为若那信是真的,那便是陛下亲自下令毁我军粮道;若那信是假的,那便是有人伪造圣旨,意图陷害陛下。”
林远缓缓闭上眼,心中翻江倒海。五年前的种种疑点,此刻终于串联成线,指向一个惊人的真相??赵景,才是当年那场战役真正的背叛者。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如刀:“赵长青,那封信如今何在?”
赵长青迟疑片刻,终是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递给林远。
林远接过,展开一看,果然见信上盖着赵景的私印,内容正是关于粮道被袭的警告。而落款日期,正是战役前三日。
他缓缓将信折起,心中已有了决断。
“赵将军,此事不可再提。”林远低声叮嘱。
赵长青点头:“属下明白。”
林远起身,走出营帐,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却已燃起一股怒火。
赵景,你竟敢背弃大梁,背弃将士,背弃我林远!
他握紧拳头,心中暗自发誓:这一战,我林远不仅要查清真相,更要让赵景付出代价。
风雪依旧未止,而林远的心,却已不再动摇。
他转身,对身旁亲信道:“传令,明日启程,返回边关大营。”
亲信应声而去,林远却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而这一战,他必须赢。
因为,他要亲手揭开那尘封五年的真相。
而这一次,他不会再让任何人,背叛他。
林远策马返回边关大营,风雪依旧未止。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仿佛要将所有秘密掩埋。但他心中已燃起怒火,五年前的真相如利刃般刺入心头??赵景,竟在战役前便已下令断我军粮道,致使数万将士死于雁回坡!
他紧握缰绳,指节泛白,目光如炬。身旁的亲信将领李昭察觉到他的异样,低声问道:“将军,可是发现了什么?”
林远未答,只是淡淡道:“回营之后,召集所有副将议事。”
李昭一怔,随即抱拳应道:“是。”
风雪中,一行人疾驰而归,边关大营的轮廓逐渐清晰。林远望着那座熟悉的营寨,心中却已翻涌着无数念头。他知道,自己已踏上一条无法回头的路。若要揭露真相,必须步步为营,否则不仅无法扳倒赵景,反而会让自己死于非命。
回到大营,林远换上战袍,坐在主位之上,目光沉静。片刻后,各路副将陆续入帐,皆神色凝重。他们皆知,林远此番巡视北线三座军营,并非寻常举动,而今召集议事,恐怕有大事要宣布。
林远环视众人,缓缓开口:“五年前,雁回坡一战,我军大败,数万将士战死沙场。你们可曾想过,那一战,究竟是为何而败?”
帐中一片寂静,众将面面相觑,皆不敢轻易作答。
林远缓缓取出那封泛黄的密信,放在案上,声音低沉:“昨日,我从赵长青将军手中,得到了这封五年前的密信。信上盖着赵景的私印,言明粮道将遭突袭,务必加强戒备。然而,这一封信,从未被上报,也从未被重视。”
帐中顿时哗然,众将震惊不已。
“怎么可能?”副将韩烈惊呼,“陛下怎会……”
林远冷冷扫视众人,缓缓道:“若这封信是真的,那便是赵景亲手断我军粮道,致使雁回坡大败;若这封信是伪造的,那便是有人胆敢伪造圣旨,意图陷害天子。”
帐中气氛凝重,众将皆知,无论哪一种可能,都足以撼动大梁的根基。
林远缓缓起身,目光如刀:“我林远,曾是赵景最信任的将领,也是他亲手提拔的将军。但如今,我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忠于赵景,还是查明真相,为雁回坡的数万将士讨回公道。”
众人皆沉默,气氛压抑至极。
良久,李昭低声问道:“将军……您的决定是?”
林远缓缓道:“我要查出真相,无论代价如何。”
帐中一片死寂,众将皆知,林远此举,已是对赵景的公然挑战。若赵景得知,必然雷霆震怒,甚至可能下令诛杀林远。
韩烈低声道:“将军,若陛下得知此事,恐怕……”
林远冷笑:“赵景早已知道我会查下去。他之所以将我调来边关,便是要试探我的立场。如今,我已做出选择,他也该知道,我林远,不再是那个任他摆布的棋子。”
话音落下,帐中众人皆神色凝重。他们知道,林远已彻底与赵景决裂,而他们,也必须做出选择。
李昭缓缓抱拳:“将军,属下愿随您到底。”
韩烈犹豫片刻,终是抱拳:“属下也愿追随将军。”
其余副将纷纷表态,皆愿追随林远。他们虽震惊于赵景的背叛,但更明白,林远才是他们真正的统帅。
林远看着众人,缓缓点头:“好。既然如此,我们便从今日起,暗中调查赵景在边关的布置,找出他真正的意图。”
韩烈低声问道:“将军,我们该如何行动?”
林远沉声道:“首先,我们必须查明赵景在边关的暗桩。韩重是他安插在此的亲信,必然掌握着某些秘密。其次,我们要联系北狄,与周慎取得联系。他当年与我并肩作战,若赵景真有背叛大梁之举,他或许掌握着更多证据。”
李昭皱眉:“与周慎联络?可他如今已是北狄将领,我们如何信任他?”
林远淡淡道:“当年雁回坡一战,我曾亲眼见他率军撤离,未曾真正背叛大梁。若赵景真是幕后黑手,或许周慎早已察觉,只是未曾揭发。”
韩烈低声道:“将军,若我们要行动,必须谨慎。赵景在朝中势力庞大,若他察觉,恐怕会提前动手。”
林远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必须在赵景察觉之前,掌握足够证据,让他无法否认。”
他缓缓起身,目光坚定:“从今日起,所有人不得轻举妄动,一切行动听我指挥。若有泄露消息者,军法从事。”
众人齐声应道:“是!”
林远望着众人,心中却知,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深,风雪未止。
林远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思绪万千。他曾以为赵景是明君,是值得追随的帝王,但如今,他才明白,权力之下,没有真正的忠诚,只有利益的博弈。
他缓缓闭上眼,心中却已不再动摇。
“赵景,你背弃将士,背弃大梁,背弃我林远。如今,我便要让你亲手埋下的谎言,彻底崩塌。”
风雪呼啸,吹动他的战袍,猎猎作响。
而在这片辽阔的边关之上,一场真正的风暴,已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