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70章:只赏不罚(第1/2页)
早朝的喧嚣终于散去。
赵凌踏出宏伟的咸阳宫大殿,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了眯眼,心头那场关于连坐的激烈交锋余波未平。
他没有停留,径直走向了章台宫。
嬴政独自一人,躺在铺着兽皮的老爷椅上。
他背对着门口,正对着悬挂在墙上的那幅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
“散朝了?”嬴政的声音响起,平淡得像在问天气,身体纹丝未动。
赵凌走到他身侧,同样将目光投向那幅令人心潮澎湃的地图。
图上,大秦的疆域被朱砂勾勒得格外醒目,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
“嗯,散了。”赵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昨晚熬夜批文书,基本通宵,吃了点东西便上朝,能不累吗?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寂,只有更漏滴水的声音。
嬴政依旧沉默,他的心思似乎还盘旋在那些山川河流,异域方国之上,并没有再说什么。
赵凌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在殿内回荡:“父皇,朕打算废除连坐制度。”
嬴政的眼皮终于微微动了一下,但依旧没有看向儿子,只是从鼻腔里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轻哼,语气淡漠得听不出情绪:“如今你是皇帝,龙椅是你坐着。你想废便废,何必来与我说道?”
赵凌眉头下意识地皱紧。
他是穿越者,脑子里装着后世更文明的律法理念,但他不是傻子。他深知历史惯性,时代土壤的差异。
直接把后世的“无罪推定”、“个人责任”那一套生搬硬套到刚刚统一,六国余孽未靖,社会结构迥异的大秦?
那绝对是灾难性的。
步子迈太大,会扯着帝国的蛋。
“四种连坐,其实……朕认为长远来看,都可以取消。”赵凌斟酌着词句,语气变得沉凝,“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连坐之制在大秦运行数十年,早已深入人心,成了维系帝国运转的一根重要链条。若骤然一刀全斩断,恐怕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动荡。”
嬴政似乎对“废除连坐”本身兴趣缺缺,他缓缓转过头,那双历经沧桑、锐利不减当年的眼睛,第一次真正落在了赵凌身上,带着洞悉一切的光芒:“哦?听你这意思,心里头……已经有打算了?”
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赵凌做一件事,应该都是预谋挺久的吧。
“是。”赵凌迎上父亲的目光,坦然道,“朕想先从邻里连坐和官职连坐下手。这两条涉及面最广,民怨最深,且最易被地方官吏滥用,成为勒索良善,制造冤狱的工具。”
嬴政的嘴角似乎牵动了一下,像是想笑又没笑出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老爷椅的硬木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目光却像鹰隼般锁住赵凌:“小子,你记住。在这片土地上拆掉一堵墙,光拆不行。你得赶紧找根新柱子,或者砌堵新墙,把窟窿补上!否则,房子迟早要塌!”
“大秦,是靠什么立起来的?靠的是军令如山!律法就是放大了的军纪!令行禁止,赏罚分明,一丝一毫都不能懈怠!”
“正是这股子狠劲和执行力,才铸就了今日的强秦!连坐,就是焊接这庞大帝国机器每一个齿轮的铁箍!你贸然把它撬掉,却不准备新的铆钉?等着看机器散架吗?”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过来人的冷酷和现实。
赵凌却坚定地摇了摇头,眼神里闪烁着一种与父亲截然不同的光:“父皇,儿臣以为,未必就非要立刻补上一条新律法来替代!关键在于,要让天下百姓觉得日子有奔头,活得下去,活得好!”
他向前一步,皱眉道:“您想想,告奸之赏难道还不够丰厚吗?告发犯罪行为,等同于在战场上斩获敌首,立下军功!举报者能拿到被告发者一半的家产,或者直接领赏金!举报谋反,赏金千两!举报私藏兵器,赏百两!生擒一个盗贼,等同于战场上砍两颗脑袋,赏十四金!这还不够吗?这些实实在在的重赏,足以让任何知道内情的人动心!”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用连坐这把钝刀子,去威胁,去株连那些可能毫不知情,只想安稳种地的无辜邻里和亲属呢?难道重赏的吸引力,还比不上恐惧的鞭子吗?”
嬴政被儿子这番天真的言论给实实在在地气笑了。
他原本以为赵凌能说出什么高深莫测、弥补漏洞的新制度,没想到竟如此简单粗暴。
废了就废了,靠重赏激励就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0章:只赏不罚(第2/2页)
他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目光锐利如刀,直刺赵凌:“呵!只赏不罚?赵凌,你不觉得这想法……太可笑,太儿戏了吗?”
他直呼其名,显露出内心的不满。
“为何不可?!”赵凌的声音也陡然提高了几分,“父皇!您睁开眼睛看看!这么多年来,大秦的黔首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活在无时无刻的恐惧里!”
“出门怕邻居犯事,回家怕亲戚连累!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这根弦,绷得太紧了!太久了!是时候该让他们喘口气了,让他们能安心地种地、生子、过日子!”
“至于告奸,这习惯早就刻进他们的骨头里了!看到罪犯,知道举报有大好处,他们自然会去告发!根本不需要再用连坐这把悬在所有人头上的剑,去威胁那些只想活下去的平民百姓!”
赵凌越说越激动,胸膛起伏,他直视着嬴政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质问道:“父皇!您可曾算过?这么多年来,因为这该死的连坐制度,有多少无辜之人枉死刀下?”
“多少勤勤恳恳的农夫,可能只是埋头在地里侍弄庄稼,就因为隔壁住了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谋逆,结果全家老小,甚至三族之内,都被拖去砍头!这些人,他们做错了什么?!就因为倒霉做了邻居?就活该被牵连,被砍头?您摸着良心说,他们不无辜吗?!”
嬴政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眼中寒光闪烁,他猛地一拍扶手,声音冷得像冰渣子:“无辜?邻里谋反,岂是朝夕之间就能成事?既是朝夕相处的邻里,他又如何能全然不知情?”
“知情而不报,便是同谋!便是心存侥幸,意图观望!这等行径,与谋逆何异?谈何无辜!”
在嬴政的视角里,帝国的稳固高于一切。
为了维护大秦的统治,为了震慑潜在的叛乱,死一些可能知情的贱民,是必要的代价,是微不足道的牺牲。
统治者的棋盘上,平民不过是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
赵凌看着父亲冷漠的侧脸,心中一片冰凉。
他终于清晰地意识到,他和他父皇之间,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理念鸿沟。
他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带着一丝悲愤和警告:“父皇!您有没有想过,如果天下人永远都生活在这样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恐惧之中,就像一根被拉到极限的弓弦!”
“一旦……我是说一旦!帝国稍显疲态,露出哪怕一丝虚弱的迹象,这根绷到极限的弦,会怎样?它会嘣地一声断掉!”
“那些被恐惧压抑了太久的怨气,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他们会不顾一切地反抗!到那时,您引以为傲的连坐铁律,非但没能保护大秦,反而成了点燃燎原烈火的火星!”
赵凌咬牙道:“打天下时,连坐制度像一副猛药,能让军队和百姓的执行力飙升到极致,无往不利!”
“因为那时候,所有人都有个共同的目标!但如今呢?战争结束了!天下初定!我们需要的是长治久安,是休养生息!如果还把这副猛药当饭吃,还让所有人时刻处于战争的紧绷状态,这无异于在帝国的根基下埋藏了一颗巨大的祸根!”
“终有一天,它会炸毁您一手缔造的大秦帝国!”
这番话,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了嬴政的心坎上。
他不在乎个把黔首的死活,但他毕生的心血追求的目标。
大秦的统一与千秋万代的延续,是他的逆鳞,是他的命根子!
赵凌的警告,精准地刺中了这个要害。
嬴政沉默了。
这一次的沉默,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长,都要深。
他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里,翻涌着复杂难明的情绪,有被冒犯的愠怒,有对儿子天真的不屑。
但似乎……也有一丝被触动后的深思。
他依旧没有明确认可赵凌的说法,但也没有像刚才那样激烈地反驳。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地、用一种听不出喜怒的平淡语调开口,目光重新投向了墙上的《坤舆万国全图》,仿佛在对着那片辽阔的疆域说话:“你既已决定,那便试试吧。”
在嬴政看来,只是废除邻里和官职连坐,而且只在部分领域减轻株连,范围有限,影响可控。
就算真如赵凌所说,有点小乱子,以如今大秦的国力,也完全镇压得住。
况且现在赵凌才是皇帝,今天能跟他讲讲这些,也是对于他这个父皇的尊重罢了。
嬴政也想看看,这只赏不罚的新路子,能走出个什么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