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两千八百六十六章 高端川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六个凉菜之后,就开始上热菜了,按照川菜宴席的习惯一般就是先蒸后焖再汤再炒再甜品。
    头汤开席,是松茸鸡汤,鸡用的整鸡,汤香味美。
    之后是主菜,菜品有卤汁鲍鱼,萝卜烧辽参,鱼唇豆腐,龙虾鸡淖,...
    周至笑着摆手:“那茶饼是李三哥送我的,我可不敢随便给人。你们要真喜欢熟普,我可以带你们去认识一下李三哥。他那里有不少好茶。”
    正说着,刘姐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一进门就喊道:“让各位久等了!“
    “刘总这是又去谈什么大买卖了?“张诚打趣道。
    “可不是嘛!“刘姐一边摘下墨镜一边说,“刚才在隔壁茶馆跟几个港商谈合作,差点耽误了正事。“
    费观起身给刘姐倒茶:“来尝尝这熟普,小周给我们讲了一堆关于普洱茶的故事,听得我都想投资茶叶生意了。“
    刘姐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茶不错啊!比我在港岛喝过的还要醇厚。小周,你这故事讲得怎么样了?接着讲啊!“
    周至笑道:“刚才说到粤省人爱喝熟普,后来还把技术传回了滇中。其实现在市面上的熟普,大多数都是按照当年粤省的技术生产的。“
    “难怪我上次去滇中,发现那边的茶厂都挂着‘传统熟普工艺‘的牌子。“刘姐若有所思地说,“听你说起来,这茶叶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岂止是故事。“周至正色道,“这里面涉及到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你知道为什么滇中会成为普洱茶的主产区吗?“
    “因为普洱市就在那里呗。“
    “这只是表面原因。“周至摇头,“真正的原因是滇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那里海拔高、湿度大、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茶树生长。而且历史上就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
    麦小苗突然插话:“茶马古道?是不是就像丝绸之路一样?我也听说过一些。“
    “差不多。“周至点头,“茶马古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那时候中原王朝需要用茶叶换取吐蕃的战马。到了明清时期,这条商路更加繁荣。特别是民国时期,为了抗战需要,大量物资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内地。“
    “听起来很有意思。“刘姐来了兴趣,“要不要我们几个合伙开个茶文化博物馆?正好现在国家也在提倡传统文化复兴。“
    费观点头附和:“这个主意不错。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果能打造一个集品茶、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场所,肯定有市场。“
    张诚却有些顾虑:“可是做这种文化项目,前期投入太大了。而且现在市场还不明朗......“
    “放心吧老张。“刘姐胸有成竹地说,“我已经联系了几位港商朋友,他们都很感兴趣。要是这个项目做成,不仅能赚钱,还能提升咱们这边的文化影响力。“
    周至听着几人的讨论,突然想起一件事:“说到茶文化,还有一段历史不得不提。建国初期,为了打破西方封锁,国家曾经用普洱茶换过外汇。当时粤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专门成立了工作组,研究如何提高普洱茶品质......“
    众人聊得正兴起,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李三哥抱着一个木匣走了进来,满面红光地说:“听说你们在喝我的茶?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
    “这不是怕你舍不得嘛。“周至笑着起身,“正好你在,刘姐他们打算搞个茶文化博物馆,你这个行家可得帮帮忙。“
    李三哥放下木匣,神秘兮兮地说:“巧了不是?我刚从滇中回来,带回来不少好东西。你们猜怎么着?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澜沧江畔有个叫景迈的小村子,那里的古茶树群落保存得相当完好......“
    就这样,一场普通的茶会,渐渐演变成了一场关于茶文化的深度交流。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随意的聚会,日后竟真的催生出了西南地区第一个现代化茶文化博物馆。而那个叫景迈的边陲小村,也因为这次偶然的发现,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周至看着李三哥带来的木匣,笑道:“三哥又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李三哥得意地掀开木匣盖子,一股浓郁的陈香扑鼻而来。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块茶饼,只见茶饼表面泛着油润的光泽,边缘微微卷起,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是我在滇中收来的老茶。”李三哥将茶饼轻轻放在茶桌上,“你们猜猜,这是哪一年的?”
    费观凑近了仔细端详:“这茶色沉如墨,香气醇厚,至少也有三十年了吧?”
    “哈哈,你这眼力还是那么准。”李三哥笑着点头,“这确实是八十年代初压的熟普,是我在景迈村一个老茶农家里收来的。”
    刘姐好奇地问:“景迈村?是不是就是你说的那个古茶树群落的地方?”
    “正是。”李三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那里有大片的古茶树,据说是从明朝就开始种植的。村民世世代代都靠采茶为生,现在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制茶工艺。”
    麦小苗听得入神:“听起来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确实很美。”李三哥感慨道,“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座吊脚楼依山而建,清晨时分,炊烟袅袅,茶园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那里的生活节奏特别慢,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
    张诚若有所思地说:“如果能把这个地方开发成茶文化体验基地,应该会很有意思。”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三哥一拍大腿,“我已经跟那边的村干部谈过了,他们也很欢迎我们去投资。不过要想真正做好这个项目,还得请几位帮忙出谋划策。”
    费观皱眉思索:“这种文化旅游项目,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原汁原味,不能过度商业化。否则反而会失去它的魅力。”
    周至点头赞同:“确实如此。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比如日本的茶道文化体验,或者台湾的民宿经济模式。让游客既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又能深入参与采茶、制茶的过程。”
    刘姐兴奋地说:“这个主意太好了!我们可以打造一条完整的茶文化产业链,从采摘、制作到品鉴,甚至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的活动,比如传统茶艺表演、茶叶知识讲座等等。”
    麦小苗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听说现在很多人喜欢拍摄短视频,如果我们能在这里设立一些适合打卡的景点,肯定能吸引不少年轻人来玩。”
    李三哥眼睛一亮:“这个建议不错!我可以找几个摄影师朋友过来,帮我们策划一下。”
    几人越聊越起劲,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窗外飘起了细雨,雨滴打在窗棂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更添几分诗意。
    费观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朦胧的夜色:“这场雨下得好啊,正好给茶园降降温。我记得小时候,每当下过雨后,父亲都会带我去茶园采茶,那种清新的空气至今难忘。”
    张诚也走过去,轻声说道:“是啊,那时候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总觉得特别充实。现在的日子是富足了,却少了些人情味。”
    周至泡了一壶新茶,招呼大家回来坐下:“来尝尝这杯茶吧,是我特意留下的老茶头。”
    众人围坐桌前,品着香茗,继续畅谈着关于茶文化的种种设想。茶香氤氲中,一个个创意和想法不断碰撞,渐渐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门被推开,一个满身湿漉漉的年轻人闯了进来。
    “不好了!”那人喘着粗气,“出事了!”
    众人齐刷刷转头看向他,只见他满脸焦急,浑身都在发抖。
    “别着急,慢慢说。”周至递给他一杯热茶,“发生什么事了?”
    年轻人接过茶杯,双手捧着暖了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今天下午,镇上来了几个外地人,说是搞房地产开发的。他们找到了景迈村的村干部,想要买下整个茶园......”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李三哥猛地站起身:“什么?谁给他们这个胆子?那是多少代人的祖业啊!”
    刘姐也皱起眉头:“这些人也太不择手段了,连这样的地方都不放过。”
    费观冷静地分析:“恐怕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景迈村那边的干部不会轻易答应的,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周至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不管是谁在背后推动,我们都不能让这片古老的茶园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张诚点头附和:“没错,这里不仅是一片茶园,更是承载了几百年历史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们。”
    麦小苗担忧地问:“可是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冲过去吧?”
    李三哥握紧拳头:“明天一早我就回滇中,一定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无论如何,我都得保护好那片茶园。”
    周至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三哥,我们都会支持你的。这件事,咱们得好好筹划一下。”
    窗外的雨还在下,屋内的气氛却愈发凝重。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较量,似乎即将拉开帷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就兼个职,你通缉我一千五百万?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开局50灵石和师姐做2小时道侣 机甲大战正酣,你说你已成仙帝? 清冷白月光,御兽治愈两手抓 人在砂隐,分身诸天,开局阿卡姆 重生后,我成了派出所锦鲤 到底谁教你这么当新兵的? 万古第一神 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 神魂丹帝 乱世悍卒:从娶娇妻开始 瞎子捉刀人:开局满级九阳神功 穿成恶毒雌性,俊美兽夫跪地求宠 重生末日,我带猫咪囤货上亿 三角洲:这个主播太CS 僵尸:我是九叔父亲,开局坟被挖 限制级死神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