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们可以等!!!】小萨德尔果断给林易回复了消息,他还特地加了几个感叹号,用来表现自己的决心。
对面也很快给了回复。
就一个简单的ok。
收到消息,小萨德尔将手机往兜里一塞,回头看向...
林易盯着高海看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点头:“行吧,你这话说得倒也有道理。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你们要是真能把这个叶片做出来,那可就不仅仅是能接下海军的单子了。”
“不光是海军。”高海笑了笑,目光深远,“蒸汽轮机不只是用在航母上,未来的核电站、大型船舶,甚至工业发电设备都离不了它。我们要是能掌握核心技术,那市场可不止一个瓦良格号。”
林易听得眼睛一亮,但随即又皱起眉头:“可问题是,你现在连设备都没有,怎么加工?”
“设备不是问题。”高海摆了摆手,“我已经联系了几家特种金属加工公司,他们那边虽然没有现成的工艺,但只要参数给到位,重新开模也不是难事。关键还是材料和工艺的匹配。”
低海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忍不住插话:“你说的轻松,可你知道这种级别的叶片有多难搞吗?700c高温、40兆帕高压,还有高速蒸汽冲击……这玩意儿不是拿个普通合金就能顶得住的!”
“我知道。”高海语气平静,“所以我才说,难点在于钱。200万研发费,500万制造成本,七套叶片,良率按30%算的话,勉强够用。”
低海听得眼皮直跳:“你这是把整个项目当赌局玩啊!万一失败呢?”
“失败也赔得起。”高海耸肩,“反正这笔钱本来就是海军批下来的,我不做,别人也未必做得了。与其让研究所拖到明年年底,不如我来试试。”
林易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你倒是敢赌。”
“这不是赌,这是技术积累。”高海笑了笑,“我有系统,有数据支持,只要方向对了,成功率很高。”
曹彬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问道:“老板,你是说……你已经模拟过这套叶片的研发过程了?”
“差不多。”高海点头,“系统已经给出了研发建议,只要投入资金,理论上十个工作日内就能出结果。”
“十个工作日?”低海差点跳起来,“你疯了吧?现在国内哪个研究所敢接这种活?别说十天,一年都不一定能搞定!”
“因为他们没系统。”高海淡淡道,“我有。”
低海一时语塞,只能咬牙切齿地看着他:“你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
“算是吧。”高海也不否认,“从你们找上门来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机会。瓦良格号的改建进度卡在动力系统上,如果我们能提前交付叶片,不仅能赢得海军的信任,还能为后续的合作铺路。”
林易沉思片刻,忽然开口:“你打算怎么做?”
“第一步,先确认材料。”高海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的一串参数,“我需要一种耐高温、耐腐蚀、抗疲劳的镍基高温合金,同时具备良好的焊接性和可加工性。第二步,设计叶片结构,优化气动布局,提升热效率。第三步,加工测试,确保每一片都能承受住极限工况。”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林易皱眉,“你有没有考虑过实际生产中的误差?”
“当然考虑过。”高海点头,“所以我才会预留出500万的制造费用,就是为了应对可能的失败。而且,我还会分批次打样,先做四套,再做三套,确保最终成品符合要求。”
低海听得脸色发白:“你这是要把整个项目分成两次赌?”
“不是赌,是保险。”高海笑了笑,“如果第一批四套成功了,第二批三套就更容易控制成本。如果第一批失败了,我还能及时调整方案,不至于全军覆没。”
林易看着他,眼中多了几分欣赏:“你确实比一般人想得远。”
“没办法。”高海耸肩,“创业嘛,总得有点冒险精神。”
低海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那你什么时候开始?”
“现在。”高海直接打开系统面板,点击【新建项目】。
【军用耐高温耐腐蚀耐高压蒸汽轮机叶片】
【目标:10个工作日内完成七套叶片制造,良率不低于30%,使用寿命高于5万小时】
【所需研发资金:200万元】
【是否确认投入研发资金?】
高海毫不犹豫地点下确认。
【研发投入成功,进入研发阶段】
【预计完成时间:10个工作日】
“好了。”高海合上笔记本,“接下来,我需要跟几家特种金属加工厂谈合作,尽快敲定材料供应和加工流程。”
林易点头:“我可以帮你牵线,江南造船厂那边有不少资源。”
“那就多谢了。”高海笑着伸出手,“希望这次合作,能让我们都赚一笔。”
林易握住他的手:“一定会的。”
低海看着两人握手,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大米重工正式踏入了军工领域,而高海,也将迎来真正的考验。
窗外,阳光明媚,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高海站在办公室窗边,看着楼下忙碌的厂区,心中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蒸汽轮机叶片的研发已经正式启动,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老板,江南那边传来了最新的材料清单。”曹彬拿着一叠文件走进来,“他们推荐了几家特种合金供应商,不过价格都不便宜。”
高海接过文件翻看,眉头微皱:“果然,这种级别的镍基高温合金,国内能生产的厂商寥寥无几,而且每公斤的价格都快赶上黄金了。”
“要不要联系国外的供应商?”曹彬试探性地问道。
“不行。”高海摇头,“海军那边不可能允许关键材料依赖进口,更何况是用在航母动力系统上。我们必须用国产材料。”
“可这样一来,成本就控制不住了。”曹彬叹了口气,“光是这批材料采购,就得花掉一百多万。”
“那就从工艺上下手。”高海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我们可以采用定向凝固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损耗率。”
“定向凝固?”曹彬一愣,“那不是只有少数几家研究所才有能力做?”
“没错。”高海点头,“所以我打算亲自去一趟中科院金属所,看看能不能借他们的设备一用。”
“可人家凭什么帮你?”曹彬有些担心。
“因为他们也需要实际应用的数据。”高海笑了笑,“我们提供实验数据,他们提供设备支持,互惠互利。”
曹彬听得连连点头:“还是老板想得周到。”
正说着,手机响了,是林易打来的。
“高总,我这边刚跟海军那边汇报完你的方案,他们很感兴趣。”电话里传来林易的声音,“不过有几个问题,他们希望你能当面解释清楚。”
“什么时候?”高海直接问。
“今天下午三点,海军装备部会议室。”
“好,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高海看向曹彬:“你帮我准备一下资料,下午我要去海军那边开会。”
“明白。”曹彬立刻开始整理相关技术参数和预算报告。
中午时分,高海带着资料来到了海军装备部大楼。
会议室里,坐着七八个穿着军装的技术专家,低海也在其中,看到高海进来,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各位领导好。”高海将资料分发下去,然后站在投影仪前,“接下来,我将详细讲解我们的研发方案。”
随着PPT一页页翻动,高海开始介绍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测试流程等细节。
“我们采用的是定向凝固+电火花加工的方式,确保叶片内部晶粒结构均匀,表面精度达到0.01毫米级别。”
“为了保证耐高温性能,我们在叶片表面喷涂了一层陶瓷隔热涂层,可以有效降低热应力损伤。”
“此外,我们还引入了先进的振动疲劳测试手段,确保每一片叶片都能承受至少5万小时的连续运行。”
讲完后,高海静静等待反馈。
会议室里一时陷入沉默,几名专家低头翻阅资料,低声交流。
终于,坐在主位的一位中年军官开口:“你们这个方案,听起来确实不错。但我必须提醒你,时间紧迫,如果不能按时交付,后果你承担得起吗?”
“我理解您的顾虑。”高海点头,“但我想强调一点,我们并不是从零开始。之前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燃气轮机叶片,这次只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
那位军官微微颔首:“你是说,你们有经验?”
“是的。”高海翻开一页PPT,展示出之前的项目成果,“这是我们为某型舰艇制造的燃气轮机叶片,经过实测,性能完全达标。”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低海也忍不住开口:“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高海笑着点头,“你们可以派人去验证。”
那位军官沉吟片刻,最终拍板:“好,我们同意你们的方案。但有一点??必须严格遵守时间节点。”
“没问题。”高海坚定地说,“十个工作日内,第一批四套叶片一定准时交付。”
会议结束后,林易送高海出来。
“你真有把握?”林易低声问。
“八成。”高海笑了笑,“剩下的两成,靠运气。”
林易听后哈哈一笑:“你这人,真是胆大包天。”
回到公司后,高海立刻召集团队开会。
“接下来几天,我们要集中力量攻克几个关键技术点。”高海站在白板前,“首先是材料冶炼,必须确保成分精确;其次是精密铸造,误差不能超过0.02毫米;最后是表面处理,涂层厚度要控制在0.1毫米以内。”
“老板,这些要求太高了吧?”一名工程师皱眉,“我们现有的设备恐怕达不到。”
“那就升级设备。”高海毫不犹豫,“我已经联系了中科院金属所,他们答应让我们使用他们的实验室。”
“可那边的排期很紧张……”
“放心,我已经谈好了优先使用权。”高海自信满满,“只要我们能按时完成任务,他们也能获得宝贵的应用数据。”
“明白了!”众人纷纷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研发中心进入了高强度运转状态。
白天,技术人员在实验室里反复调试参数;晚上,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模具。
而高海,则奔波于各大研究机构之间,协调资源,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
第十天清晨,第一套叶片终于出炉。
“老板,检测结果出来了!”曹彬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高海长舒一口气,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干得好!”
窗外,阳光洒满大地,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