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五百五十六章 海外大发现!朱棣的敕封之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更让人不安的是,大家很快发现,不仅是那位向导的指南针出了问题,其他人携带的指南针也无一例外地“失灵”了。
    工业化进程开启后,各项工业制品的价格不再如从前那么昂贵。
    指南针便是如此。
    为了确何万无一失,船队自然配备了不止一只指南针。
    如果说只有一只指南针还可以归结为故障,但所有的指南针都出错,那就有点让人害怕了。
    能过头来辨别方向,是基本的出海常识,所有出海的人,都有这方面的知识。
    两者对不上,就一定有问题。
    “少爷,我们还是尽快离开这里吧。”有人心生退意。
    “海外凶险莫测,总有许多禁忌之地。”又有人开口附和道,“自大明开放海禁以来,各种海外的离奇故事便层出不穷。”
    “是啊,据说海外有奇奇怪怪的恐怖生物,还有各种天然的险地,一旦不慎进入,便极有可能当场丧命。”
    “这里如此荒凉,倒像是生命的禁区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劝退之语。
    勋贵子弟也感到一丝莫名的恐惧,他点了点头,正欲开口说话,却不料脚下被一块凸起的石头绊住,重重地摔倒在地。
    这一跤摔得不轻,他痛苦地闷哼一声。
    众人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勋贵子弟一手撑着地面,另一只手抓起那块绊倒自己的石头,正要将其愤然掷出以发泄心中的怨气,动作却突然僵住了。
    他的双眸猛然瞪大,直勾勾地盯着手中的石头。
    “铁矿!铁矿!这......这是铁矿,全是铁矿!”
    他失声尖叫起来,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
    “是铁矿导致指南针失灵!”
    从大洋洲带回的铁矿石,经过大明科学院的精密测定,其铁含量竟然高达百分之六十五左右。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打个比方,即便是已经锈迹斑斑的废铁,其含铁量也不过在百分之七十上下。、
    换言之,大洋洲的铁矿石,其纯度几乎与纯铁无异,仅含有微乎其微的杂质。
    更令人惊喜的是,其中一部分品质更优的矿石,甚至能达到百分之七十的铁含量。
    与大明本土那些含铁量仅约百分之三十的铁矿相比,大洋洲的矿藏简直是天赐的宝藏,其品质优越令人难以置信。
    如此高品位的富矿,使得冶炼过程变得异常简便,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更令人振奋的是,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那里的铁矿储量简直是天文数字,多到无法想象,几乎可以说遍地都是。
    而且,大部分都是含铁量极高的优质富矿。
    至于含铁量百分之三十的贫矿,那在大明能算是铁矿,在大洋洲,那就是无人问津的“土”,都不配称之为“铁矿”。
    没错。
    那片土地就是如此离谱!
    与此同时,大明的商人们还惊喜地发现,尽管大洋洲远隔重洋,路途遥远,但凭借着海运的巨大优势,将大洋洲的铁矿运往大明沿海的钢铁厂,竟然比从大明内地运输更为便捷高效,且运输成本更低廉。
    继铁矿之后,品质极佳的煤矿也被相继发现。
    全部是露天的高品质煤矿,也远比大明的煤矿品质更好,开采比大明境内那些需要挖洞开采的煤矿容易百倍,且大多都在海岸边,运输也更方便。
    这一连串的发现,彻底点燃了各大勋贵世家和豪绅们开发海外资源的炽热激情。
    一夜之间,大洋洲这个原本荒凉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摇身一变,成为了无数“金山”汇聚的财富之洲。
    眼下的大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快车道上,对煤矿和铁矿的需求量极为庞大。
    大洋洲的矿藏发现,无疑为大明的工业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原料来源,如同为这艘高速前行的巨轮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类似的令人心潮澎湃的一幕幕景象,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也同步上演着。
    鸟粪岛的发现,带来了海量的天然肥料。
    这些富含营养的物质被一般船运回大明本土,为帝国的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大活力,极大地提升了粮食产量。
    与此同时,大明的造船厂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得益于来自南洋的优质木材,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化炼钢厂,造船业所需的木料和钢铁供应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而一支一支不断下海的新船,又进一步刺激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将更多的海外源料运回大明,形成正向循环,
    促进大明的工业腾飞。
    各大勋贵世家和豪绅们所组建的探险队,也终于迎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回报”时期。
    从海外发现的各种稀有矿藏和宝贵资源,如同取之不尽的宝库,持续不断地输送回大明,为这些投资人创造了极其丰厚的利润。
    这股滚滚而来的财富洪流,顺理成章地将大明的海外开发热潮,再次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既然有了大量来自海外的矿产资源,那么大明本土的资源便理所当然地需要得到妥善保护。
    毕竟,矿产资源的开发或多或少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大明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自然要优先保障百姓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确保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于绿水青山之间。
    海外那些“不毛之地”,本身就人烟稀少,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可以放手开发。
    另一方面,本土资源开发还受各种其它方面的制约。
    以煤矿开发为例,尽管大明本土并不缺乏煤炭,山西等地就蕴藏着储量丰富的煤矿。
    但从运输角度来看,山西四面环山,即便现在修建了大量的水泥大道,可穿越山脉的隧道仍在挖掘之中,尚未完全贯通。
    因此,要将山西的煤炭大规模运出,无疑仍然困难重重。
    再者,山西的许多煤矿并非露天开采,而是需要深挖巷道。
    这种地下开采方式极易引发塌方等矿,每一次开采都可能伴随着血与泪,是名副其实的“带血资源”。
    至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不言而喻。
    如今,有了大洋洲丰富优质的煤炭供应,山西的煤矿自然就不必再进行大规模开采了。
    至少,可以大大减少开采量,仅开采少量地表浅层煤炭以作补充,而那些深藏地下的矿藏则先封存起来。
    对于其他的铁矿、铜矿等资源,情况亦是如此。
    朱允?很快便降下旨意,凡大明国内的矿产开采,凡能停止的都要尽量停掉,将这些宝贵的自然馈赠留给子孙后代。
    所有工厂所需的矿产资源,尽量从海外获取。
    当然,也有少数资源是无法完全依赖海外供应的。
    例如制造水泥所需的石灰石和粘土。
    好在大明本土并不缺乏这些资源,再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也能将它们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如今,整个帝国都沉浸在对海外财富的狂热追逐之中,无数的船只和人员如同潮水般涌向未知的远方,只为获取那诱人的“黄金”,实现对财富与梦想的炽热渴望。
    由于拥有充足的富铁矿,配合上大明正快速建设的冶炼厂,让大明的钢铁产量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飞速成长。
    再加上从南洋进口的大量木材,使得造船所需要的木料和钢铁有了充分的供应,更的船舶被制造出来,也让前往海外有了运输工具保证。
    一支支的船队扬帆启航,前往世界各地。
    有了前面的“拓荒”,后面的船队拥有更丰富的水文,地理和气象资料,有更多有经验的船员,也能去更远的地方。
    他们很快就不再满足于大洋洲和南洋,东洋,天竺等地,而是向东前往更遥远的新大陆,向西则远赴波斯和昆仑洲,乃至沿着非洲的海岸线南下再北上,前往另一片文明之地,即欧罗巴。
    地中海
    历经数载漫长的海上航行,朱棣的船队终于抵达此处。
    原本这趟旅程无需耗时如此之久,但在穿越天竺所在的西洋,抵达波斯之后,朱棣曾与妻子徐妙云、儿子朱高炽商议,一度萌生了在波斯定居的念头。
    尽管朱允?的圣旨是将他贬谪至欧罗巴,但实际上,这里早已远离大明,与朝廷的联系也已中断多时。
    大明朝廷也不可能再干涉他们究竟去了何处。就此登陆上岸,从此不再远途航行,而是安居乐业,似乎也并无不妥。
    加之随行船员们在长时间的海上漂泊后,早已疲惫不堪,对继续航行心生厌倦,朱棣担心强行下令可能会激起兵变,因此同意上岸,在海边寻了一处地方聚居。
    由于他们手中掌握着火枪,船上更是配备着大炮,所以这一带的国家对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礼貌”,主动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淡水。
    虽说此地的自然环境相对大明而言略显恶劣,但依靠当地国家的供给,他们的生活也过得还算不错。
    威名越来越大之后,日子也越过越好。
    直到后来,郑和的船队抵达,并与他们意外相遇。
    当得知大明正在加速海外扩张的步伐后,朱棣和朱高炽内心深处的雄心壮志再次被点燃。
    郑和能够率领船队环航全球,他们没理由到不了欧罗巴。
    更何况,波斯与欧罗巴本就相距不远,陆路相通,这里早已流传着许多关于欧罗巴的消息,令人心驰神往。
    当然,他们不可能选择陆路前往,仍然要走海路。
    尽管陆路看似更近,却无法承载大量的物资,这对于一支庞大的队伍而言是致命的短板。
    郑和离开后,朱棣毅然决定重新启程。
    一方面,经过仔细分析和判断,他们认为欧罗巴更为繁华富庶,也应该更适合居住。
    那里不仅商业贸易活跃,文化也更具吸引力,无疑是比波斯更好的落脚点。
    另一方面,朱棣一行毕竟是获罪被贬。
    如果他们滞留在波斯,而非按旨前往欧罗巴,那么随着大明船队日益频繁地出海,他们的行踪迟早会被朝廷发现,这无疑是罪上加罪,后果不堪设想。
    这几年来,朱棣率领的数百兵马,已经与波斯附近几个国家的军队进行过数次“亲切而友好”的较量。
    在亲身体验过大明军队的火枪火炮的强大威力后,这些“爱好和平”的国家和部落,都对大明的人马都表现出了极度友好的态度。
    当得知朱棣他们即将离开时,这些部落和国家更是敲锣打鼓地相送,甚至将各种珍贵的物资装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作为饯别的馈赠。
    就这样,凭借着这些充足的补给,朱棣和朱高炽父子再次扬帆起航。
    他们沿着“昆仑洲”(非洲)的海岸线,先是向南航行,绕过大陆最南端的岬角,随后又调转方向,一路向北。
    沿途,他们见识了无数“昆仑奴”(非洲原住民)的部落与国家,并对其中许多部落和国家进行了“友好访问”。
    数年后,他们终于抵达了昆仑洲与欧罗巴之间的地中海,这片承载着古老文明与商贸繁荣的海域。
    “欧罗巴看起来还挺繁华的。”
    朱高炽站在船头的高处,手持望远镜,眺望着远方大陆上隐约可见的宏伟城堡与错落有致的房屋。
    这几年来,在海上经受风吹日晒,加之饮食起居条件与在大明时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他吃了数不清的苦头。
    原本肥胖的身躯,此时竟已成功瘦身,不再如从前那般臃肿肥硕,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结实、黝黑却也更为健康的体魄。
    不得不说,他身上原本那层丰厚的脂肪,在艰苦的航程中,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多次帮助他抵抗疾病的侵袭。
    如果他本身很瘦弱的话,恐怕早在漫长的旅途中便已一命呜呼了。
    “他们恐怕不会让我们这些外来者上岸居住。”徐妙云有些担扰道。
    “哈哈哈!”朱高炽仰天大笑:“这里可是大明朝廷给咱们的敕封之地,他们都是我们的臣民,敢不让我们上岸?”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人族镇守使 北齐不被骑 妖尸不可食?快,趁热送我家火葬 挟明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复山河 鉴宝财瞳 武逆九千界 渣夫出殡日,京圈太子爷缠欢上瘾 全球极寒天灾,我带崽躺赢 说好体验人生,仙子你怎么成真了 寻宝全世界 傅总,夫人不想当首富太太了 一秒加一瓶矿泉水,拿捏无数女神 名义:我下场后,祁同伟必须进步 人在警界:步步高升 上交犯罪预警系统,我带飞祖国 谍影:命令与征服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