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姜糖:“陈叔,关键时候,你千万别掉链子啊。”
陈老四满头都是汗:“姜糖,你说的这些我记住了!”
姜糖:“这事比其他事都重要,优先解决这事,要不以后就是隐患。”
陈老四:“行,这事你提醒的对,我、我这两天就让人抓紧处理这事……”
姜糖想了想:“这要处理起来,是个大工程,要不我让我厂里会计帮着你单位的会计一起看看账?”
“我单位的杨会计原本是在县里大厂里当会计的,后来因为个人原因来了我厂里,业务能力一般人比不上,正经学校出身。”
陈老四搓搓手:“不会麻烦人家吧?”
姜糖:“杨会计上有老下有小,一堆人要养,你要是觉得麻烦不好意思,回头你给人家塞点好处,我就当不知道。”
都这时候,陈老四肯定是要为厂子以后考虑的,立刻就答应了,“行!”
于是,杨新城当天就被临时借调到了陈老四的厂子里,帮陈老四厂里的会计一块儿盘账。
杨新城本人确实很有能力,他来了后,很快从一开始的帮忙和被动变成了主要核心力量。
在账目这一块,杨新城比乡下的做死账的会计们在行太多了,别人懂的他懂,别人不懂的他也懂。
工作起来高效又准确,可以说让陈老四厂里的会计大开眼界。
陈老四厂里的会计原本以为是老会计,在陈老四的厂里那么多年,已经够懂账了,没想到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杨新城过来帮忙后,就是之前的税该补的补,该缴的缴。
税务人员还特地上门,给陈老四和他厂里的会计单独做了培训。
对陈老四这么多年没纳税的行为表示批评,同时也对他主动查漏补缺,主动补税的行为进行了表扬。
工作完成后,杨新城就要回家具厂和木材厂上班,陈老四信守承诺,果然给杨新城塞了个大红包以示感谢。
开始杨新城还不要,说是姜厂长安排他过来上班的,直到陈老四说是姜糖授意他给红包,杨新城才收下。
厂里税务没问题的陈老四终于松了口气,这下不怕有人捣乱了!
时间很快到了小孩们翘首以盼的暑假,双胖子也在嗷嗷叫中被邱成光和傅曼华丢到了舅爹舅奶家。
双胖子提着各自装衣服的包站在院子门外,扯着小脖子喊:“舅爹!舅奶!我们来啦!”
哼哼跑过去开门,“爽爽哥哥,朗朗哥哥!你们来啦!”
双胖子行李都不要了,冲进去:“我们放假啦!”
哼哼:“我也放假啦!”
弯弯被傅曼华牵着手,看到哥哥跑进屋,急的转圈圈:“弯弯来啦!”
牙牙从门口探头,对着弯弯招手:“来玩啊!”
之前傅横江要没开学用品,带着几个孩子进城了一趟,当天就住在傅曼华家,所以孩子们现在还熟悉着。
家里一下子多了仨小崽,一时之间鸡飞狗跳闹声不绝。
于是,姜糖每天一大早就开车上班,小崽子们特别好奇她天天趴那是干什么的,问东问西,姜糖得跟他们解释,这样一天下来,她啥事都干不了。
还是得去上班才能做成事。
姜糖手里傅曼华从别人那借来的国内外家具的书籍,姜糖最近一直在认真看书,看看外国人的家具是怎么做的,看看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还有就是王玉珍得知姜糖今年想要参加考试,她就去了隔壁村认识的老乡那儿,把人家已经毕业的高三孩子的书和各种复习资料要了回来。
如今姜糖卧室里的书堆了厚厚的一叠,就是为了姜糖复习用的。
姜糖晚上回家,有事没事就拿书翻。
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方面,很多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不认真那题是真不会做啊!
到了家具厂,还会有些其他需要做决断的事需要姜糖处理。
有些家具的零部件需要采购,家具厂的几个女业务员还需要持续培训。
其中吕小梅那边的事最多,因为她不知从哪儿淘到一本小学一年级的书在学认字。
偏偏家具厂里认识字都是稍微年轻些的男同志。
吕小梅知道自己名声不好,当初就是以为你学写她自己的名字,才闹出那么大的事,她怕影响到别人的家庭和声誉,她不敢乱问人。
就只能趁姜糖来家具厂的时候,她拿着书去问姜糖。
她一努力,连带着跟她一块儿跑业务的两个小姐妹也跟着想学。
姜糖就干脆每天早上抽半小时的时间,给她们仨上课。
许桃红听说后,也拿个小本过来学习。
弄的姜糖不得不临时设了个“扫盲半小时”的早晨时间,最后,就连厂里的张师傅都准备了一个小本,过来听课了。
时间一长,每天扫盲半小时,大家都习惯了这个课程。
姜糖:“……看来吕小梅同志的学习劲头,把大家都给感染了啊!”
好在姜糖讲课的时候,没有按照一年级的课本讲,而是把跟家具相关的字摘出来,挨个教大家。
毕竟系统学习的周期太长,成年人学习的能力也没那么强,只抓重点对大家来说才是最好的。
最起码,看到跟家具相关的字认识,也能对大家本身的能力有所帮助。
所有人学习的人中,来来去去好几轮,只有吕小梅和许桃红是一直坚持学习的。
许桃红这么认真的原因,是她听说吕小梅第一次拿的工资金额比老周上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十块,可把她眼红坏了。
许桃红就想向吕小梅学习。
吕小梅不认识字都能跑下业务,她要是认识字了,不是更厉害?
许桃红觉得自己兴许没有吕小梅那么会赚钱她只要一点厉害也行啊。
她现在就觉得,干啥都没有跑业务赚钱。
会跑业务的人,真是太了不起了。
再看厂子里头,自打吕小梅跑下来大业务订单后,厂子里的工人师傅再看到吕小梅,态度都不由自主的严肃了几分。
这年头,谁赚钱谁就有本事,谁能谈下业务,谁就受尊敬。
吕小梅虽然早先是干发廊的,被人看不起。
但是如今,她谈下两单业务后,终于让厂里的师傅们对她刮目相看了。
第一个月的工资,除了还了预支的工资,她还有结余。
吕小梅终于有钱带着小妞妞租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