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河间府,静海县域。
并不算宽阔的京杭大运河上铺满了南来北往的船只,密密麻麻,几是难以腾转。
可总有技艺超群的船家,河道刚空出一点位置,长杆一撑,船只便窜上前,又稳稳地停在前方船只的后面,前后船只的距离不过一手,令人惊叹。
沿河东岸,一批百姓正推着推车缓缓而行。
四十余岁的汉子严大瓦精力充沛,一双大眼看向河道上拥塞的船队,笑道:“不愠啊,听说这些船也是要到北平去的,你说他们快,还是咱们快?”
顾不愠甩......
数日后,朝堂之上,兵部尚书蓝玉再次上奏:“陛下,火器司虽已加强训练,然火器兵仍无法形成真正战力,若再无成效,恐误军国大事。”
朱元璋神色平静,淡淡道:“朕已亲自巡视火器司,火器兵训练有素,战力初具。顾正臣若能在半年内完成任务,朕自会兑现承诺。”
蓝玉心中一凛,低头不语。
退朝后,蓝玉回到府中,神色阴沉。
冯胜与傅友德已在府中等候。
“陛下已亲自巡视火器司,看来顾正臣已赢得陛下信任。”冯胜低声道。
傅友德皱眉:“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蓝玉沉思片刻,缓缓道:“既然无法从外部施压,那就从内部瓦解。”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火器司内部,必有不满顾正臣之人。我们可暗中策反,制造混乱,使其无法完成任务。”
冯胜点头:“不错,若火器司内部生乱,顾正臣便难以完成任务,届时陛下也会失望。”
傅友德冷笑:“那就让顾正臣尝尝内忧外患的滋味。”
与此同时,火器司内,顾正臣已察觉兵部的动向。
他立刻下令:“火器司内部加强巡查,所有火器兵不得私自与外界接触,若有异常,立刻上报。”
同时,他暗中安排亲信监视火器司内部动向,以防兵部策反。
数日后,火器司内部果然有人暗中与兵部联络,试图策反。
顾正臣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待其联络时,一举擒获,并连夜审讯。
“是谁指使你们?”顾正臣冷冷问道。
“是……是兵部蓝将军。”男子颤声道。
顾正臣冷笑:“还有谁?”
男子迟疑片刻,终是开口:“冯胜、傅友德皆有参与,他们欲以重金收买火器兵,若火器兵不从,便趁夜突袭火器司,将其焚毁。”
顾正臣心中一震,立刻下令:“封锁火器司,所有火器兵不得外出,火药库加强戒备。”
他随即修书一封,命人连夜送往皇宫,请求面见皇帝。
当夜,朱元璋召见顾正臣于奉天殿。
“陛下。”顾正臣跪地禀报,“兵部蓝玉、冯胜、傅友德三人,已密谋策反火器兵,若不成,便以武力夺权,焚毁火器司。”
朱元璋神色大变:“竟有此事?”
顾正臣取出一封密信:“此乃兵部安插在火器司的细作所写,已被臣擒获,供认不讳。”
朱元璋接过密信,脸色愈发阴沉。
“蓝玉,你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朱元璋怒喝,“朕已明令兵部不得干涉火器司,你竟敢私下策反军中将士,图谋不轨!”
顾正臣拱手道:“陛下圣明,火器司乃大明军制改革之核心,若兵部执意夺权,不仅火器司难以为继,大明军力亦将受阻。”
朱元璋沉思片刻,缓缓道:“好,朕信你。即日起,火器司由你全权统辖,兵部不得干涉。若蓝玉等人再有异动,朕必严惩不贷。”
顾正臣立刻叩首:“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所托。”
退朝后,顾正臣走出奉天殿,迎面便见方孝孺等候。
“顾兄,你赢了。”方孝孺低声说道,“但蓝玉不会善罢甘休,你必须早做准备。”
顾正臣点头:“我明白。”
他望着远处的京城,心中却未有丝毫松懈。他知道,今日一役虽胜,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回到火器司,顾正臣立刻召集众将,下达新令:“火器兵即日起,加强训练,务必在半年内形成战力。同时,火器司加强戒备,以防兵部暗中破坏。”
众人齐声应命。
顾正臣站在高台之上,望着远方,心中默念:“成败在此一举。”
他已踏上一条不归路,唯有向前,方能立足朝堂,掌控军权,真正成为大明不可或缺之人。
夜色降临,火器司灯火通明,工匠们仍在忙碌,打造火器零件、调试火炮、试射火铳,一派繁忙景象。顾正臣站在高台之上,俯视这一切,心中却未有丝毫松懈。
他握紧拳头,目光坚定。他已做好准备,迎接这场更为复杂、更为危险的较量。
数日后,京城外三十里处的兵部军营中,冯胜与傅友德正低声密谈。
“蓝玉那边怎么说?”傅友德沉声问道。
冯胜皱眉:“他让我们按兵不动,说朱元璋已对火器司全力支持,若贸然行动,恐遭圣怒。”
傅友德冷哼一声:“那顾正臣不过一介寒门出身,竟敢与我等为敌。若非朱元璋宠信,他何德何能掌控火器司?”
冯胜叹道:“如今陛下已明令兵部不得干涉火器司,若再有异动,恐怕会引来杀身之祸。”
傅友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就只能等火器司无法如期形成战力,届时便可名正言顺地接管。”
冯胜点头:“不错,半年之期,若顾正臣无法兑现承诺,陛下也会失望。届时,我们再动手,便可名正言顺。”
与此同时,火器司内,顾正臣正亲自监督火器兵的训练。
火铳试射声此起彼伏,火炮轰鸣震动大地,火器兵们在烟尘与火光中不断调整队列,力求在实战中发挥最大威力。
一名火器兵统领快步走到顾正臣身旁,低声禀报:“大人,火器兵训练已初见成效,但若要形成真正战力,还需更多实战演练。”
顾正臣点头:“你安排火器兵分批进行夜间实战演练,务必让每一个士兵熟悉火器操作,熟悉战场节奏。”
统领应命而去。
顾正臣望向远处,心中思索:若要在半年内形成战力,必须让火器兵真正适应战场,而非仅仅纸上谈兵。
他随即召来张成:“你即刻前往京城,暗中联系锦衣卫,查探兵部是否还有新动作。”
张成拱手应命,迅速离去。
数日后,张成带回情报:兵部已暂停策反计划,改为静观其变,等待火器司无法如期形成战力,再伺机而动。
顾正臣冷笑:“蓝玉果然沉得住气。”
他随即下令:“火器兵即日起,每日进行实战演练,模拟攻防战,提升战场应变能力。”
火器司顿时进入高强度训练状态,火器兵们在训练中不断磨合,逐渐形成初步战力。
与此同时,顾正臣开始着手改进火器战术。
他召集工匠与火器兵统领,研究火器兵在战场上的部署方式,力求在实战中最大化火器威力。
“火铳射程有限,需配合弓弩与长枪。”顾正臣指着沙盘说道,“我们可将火器兵分为三排,第一排射击后迅速后撤,第二排接替,第三排准备,如此轮番射击,可维持火力压制。”
火器兵统领们纷纷点头,表示可行。
“至于火炮,”顾正臣继续道,“可设于高处,以远程轰击敌军阵型,打乱敌军节奏。”
工匠们开始按照新战术调整火器布置,火器兵也开始按照新战术进行演练。
训练场上,火器兵们按照新战术轮番射击,火力连绵不断,形成压制性打击。
顾正臣站在高台之上,看着这一切,心中稍感欣慰。
他知道,火器兵虽尚未完全形成战力,但已初具雏形。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朱元璋亲自下旨,命兵部调拨三万精兵至火器司,供顾正臣演练新式火器战术。
旨意一出,朝野哗然。
蓝玉在府中怒拍案几:“朱元璋这是要彻底扶持火器司,将兵权交给顾正臣!”
冯胜脸色阴沉:“陛下此举,分明是要削弱兵部对军权的掌控。”
傅友德咬牙道:“若再不行动,兵部将彻底沦为摆设。”
蓝玉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令下去,兵部调拨的三万精兵中,必须安插我等亲信,务必在火器司内部制造混乱。”
冯胜低声道:“可若被顾正臣察觉,恐会连累陛下震怒。”
蓝玉冷笑道:“顾正臣再聪明,也想不到兵部会借兵权之便,暗中布子。只要火器司演练失败,陛下自然会收回兵权。”
与此同时,火器司接到旨意,顾正臣亲自前往兵部交接三万精兵。
交接仪式上,顾正臣与兵部将领寒暄,目光却始终扫过那些即将归他统辖的士兵。
他心中隐隐生疑:兵部为何如此爽快地交出三万精兵?
回到火器司后,顾正臣立刻召集亲信将领,低声吩咐:“即刻彻查三万精兵背景,尤其是中层以上军官,务必查清其过往与兵部关系。”
亲信将领领命而去。
数日后,调查结果呈上。
顾正臣翻阅密报,眉头越皱越紧??三万精兵中,竟有七名将领与兵部高层关系密切,其中三人更是蓝玉旧部。
他冷笑一声:“蓝玉,你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他立刻下令:“即日起,所有新调入火器司的兵士,全部打散编入原有火器兵队伍,由火器司老将统领,不得单独成军。”
同时,他命人将七名可疑将领调离前线,改任后勤与器械管理。
火器司顿时风声鹤唳,兵部安插的内应虽未暴露,却已失去行动能力。
数日后,火器司开始大规模演练。
顾正臣亲自坐镇指挥,三万精兵配合火器兵,展开实战模拟。
火铳轰鸣,火炮齐发,火器兵按照三排轮射战术,持续压制敌军。
演练大获成功,朱元璋亲自观战,龙颜大悦。
“好!好一个火器战术!”朱元璋抚掌大笑,“顾正臣,你果然不负朕望!”
顾正臣躬身行礼:“陛下谬赞,此战法尚有不足,臣将不断改进,力求火器兵真正成为大明铁骑之利刃。”
朱元璋满意点头:“很好,朕已命兵部不得再干涉火器司事务。火器司自此由你全权统辖,若有异动,可直接上奏于朕。”
顾正臣心中大定,躬身谢恩。
退场后,方孝孺迎上前来,低声笑道:“顾兄,兵部这次算是彻底输了。”
顾正臣却神色凝重:“未必,蓝玉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当夜,兵部密探潜入火器司,试图在火药库中纵火。
然而,顾正臣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密探刚一靠近火药库,便被埋伏已久的锦衣卫擒获。
次日清晨,顾正臣亲自审讯,最终从密探口中得知,兵部计划在火器司演练成功后,趁庆功宴之际,派人混入火器司,制造混乱,甚至刺杀顾正臣本人。
顾正臣冷笑:“蓝玉,你倒是不死心。”
他立刻下令:“火器司加强戒备,所有外调将领不得参与庆功宴,所有宾客需经严格盘查方可入内。”
庆功宴当晚,火器司张灯结彩,鼓乐齐鸣,朱元璋亲临,群臣齐聚。
然而,蓝玉、冯胜、傅友德皆未出席。
顾正臣心中已有定论。
宴会进行至半,朱元璋突然下令:“传朕旨意,兵部尚书蓝玉、副将冯胜、傅友德,即刻入宫述职。”
群臣哗然,皆知这是朱元璋要动手了。
翌日清晨,蓝玉等人被锦衣卫押入宫中,朱元璋当庭怒斥其阴谋夺权、图谋不轨之罪,当即削去兵部三人的兵权,并将蓝玉贬为庶人,冯胜、傅友德流放边疆。
消息传至火器司,众人欢呼雀跃。
顾正臣却依旧神色凝重。
他站在高台之上,望着远方,心中默念:“兵部虽败,但朝堂之上,仍暗流涌动。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夜色深沉,火器司灯火通明,训练场上,火器兵仍在夜训,火铳声此起彼伏,宛如战鼓擂响。
顾正臣转身,走入火器司大帐,案前摆着一卷新拟定的火器战术图。
他提笔蘸墨,写下第一行字:“火器兵改革,当以实战为先,以战术为基,以忠诚为魂。”
笔锋一转,他继续写道:“火器司,当为大明军制之新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