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06章赵俣赢麻了
…
耶律延禧也已经知道萧奉先把萧夺里懒和萧贵哥送给了赵俣。
对此,耶律延禧很伤心。
耶律延禧自觉,他对萧奉先一家一直宠信有加,他想不通萧奉先为什麽落井下石,将他的皇后献给赵俣也就算了,怎麽会将他最爱的萧贵哥也献给赵俣?
对此,耶律延禧很伤心。
伤心之馀,耶律延禧开始后悔。
后悔像藤蔓,缠得他骨头都发疼。
他望着窗棂外那方被切割得狭小的天,喉间涌上一阵腥甜的苦涩。
当初若不是被萧奉先等人的花言巧语蒙了心,怎会任由他们构陷忠良?耶律余睹本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却被诬陷谋反,硬生生逼得投了金国;还有那些直言进谏的老臣,被他当作聒噪的蝉,轻则贬斥,重则赐死。那时他只当耳根清净最重要,却不知堵住的是国家的活路。
他不该整日沉湎于围猎,把朝堂扔给一群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前年冬天,东京被围,急报雪片似的飞来,他却在庆州的猎场里,为了追一只白狐,让信使在风雪里等了三天三夜。那时他满脑子都是猎获白狐的炫耀,哪曾想过城墙上浴血的将士,城郭里惶恐的百姓?
他竟从未真正把辽国的江山当回事。国库空了,便加征赋税,逼得百姓流离失所;灾荒来了,他就躲起来狩猎,却不顾农田荒芜,饿殍遍野。那时他总以为,辽国的根基深厚,经得起他折腾。却不知千里之堤,早被他亲手凿得满是蚁穴。
打不过赵宋王朝,他就往北跑;打不过女真,他就往南跑。他总以为,辽国东到日本海;东北包括黑龙江丶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丶外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沟河和山西北部,包括燕云十六州,幅员万里,广阔无边,总有他避难之地。却不想逃避究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今想来,萧奉先把萧夺里懒和萧贵哥送给赵俣,又算得了什麽?归根结底,是他这个君主无能,护不住自己的子民,护不住自己的枕边人。那些被他弃之不顾的百姓,在战火里流离失所时,怕也是这样绝望吧?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辽国士兵,看着他沉迷享乐时,心里该是何等寒凉?
他曾以为帝王就该随心所欲,以为祖宗留下的基业固若金汤。直到城破那日,他骑着快马仓皇出逃,身后是火光冲天的上京,耳边是百姓的哭嚎,他才惊觉自己亲手毁了这一切。
耶律延禧闭上眼睛,眼前竟浮现出少年时随爷爷巡猎的场景。那时他还曾立志要做个励精图治的君主。
若是重来,他定会把萧奉先这种奸佞踢得远远的,让那些敢说真话的臣子站在朝堂上;他会日日查看奏章,关心粮草收成,让百姓能有一口饱饭;他会亲自去边关,看看将士的甲胄是否单薄,让他们知道君主记得他们的劳苦;他不会再逃避,不论敌人是赵俣,还是完颜阿骨打……
可窗外的风卷着枯叶掠过,发出呜呜的声响,像在嘲笑他的妄想。他终究是那个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昏君,如今沦为阶下囚,连后悔的资格都显得多馀。此刻,那些被他辜负的人和事,化作尖刺,一下下扎在他的心上,痛得他连呼吸都觉得艰难。
就在这时,一众辽臣敲响了耶律延禧的房门。
耶律延禧连忙擦乾眼泪,让还在忠于他的耶律棠古放一众辽臣进来。
萧奉先并不在其列。他也无颜见耶律延禧。
因为来的人太多了,耶律胡卢瓦回头看群臣,让他们往后站一站,省得全挤进房中,不成体统。
耶律延禧主动问耶律胡卢瓦:「太叔此来,有何事奏禀?」
耶律胡卢瓦说:「今我大辽已穷途末路,不知陛下可有良策?」
耶律延禧道:「然,奈何?」
耶律胡卢瓦说:「先前臣自梦中见到太祖,太祖言,我大辽尚有一线生机,旋即梦到晋王率我等大败女真复国,臣尝私解之,太祖借臣之梦请陛下禅位给晋王也。」
耶律延禧沉默不语。
耶律胡卢瓦又说:「陛下既晓所谓,臣不避万死,请陛下出禅位诏书,及教燕京九大王等迎接新君圣旨,保我大辽社稷不绝。」
耶律延禧依旧沉默不语。
见此,耶律胡卢瓦催促道:「陛下能定计,则宗社长安;不能定计,则恐不免于颠覆。宗社之安危,在陛下今日。」
略作停顿,耶律胡卢瓦继续劝道:「陛下若早定计,以臣观之,若前线溃败,我大辽大军不在,彼时,陛下再想传位亲子,无益也,大宋岂会救已无利用价值大辽?」
一旁的太保萧特母哥也劝道:「女真已吞并我大辽大半疆土,五京夺其三,大宋先夺西京,又对燕平地区势在必得,陛下已困于大宋,我大辽唯望晋王卧薪尝胆丶重振朝纲。陛下若能以社稷为重,禅位于晋王,或可保我大辽一脉不绝,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顿了顿,萧特母哥又说:「晋王,陛下亲子也,血浓于水,且天性纯孝,他日若能重振我大辽,岂会不孝敬陛下?」
其他辽国大臣也都在劝耶律延禧,可耶律延禧就是不说话。
躲在门外的萧奉先有些心急。
这时,李处温走了过来,将一道檄书交给萧奉先。
这道檄书是金国给辽国的檄书,上面多有不逊言语,指斥耶律延禧昏庸无道,李处温压低声音说:「不若以檄书进呈,用激圣心,冀得求言之诏亟下尔。」
萧奉先从之,让人将檄书交给耶律胡卢瓦丶萧特母哥等人,让他们拿给耶律延禧看。
耶律延禧接过一看。上写:
大金元帅府下所部檄书:
辽主阿果,昏庸暴虐,失德丧邦。沉湎酒色,滥杀忠良,不修德政,民怨沸腾。自恃天命,屡启边衅,祸及邻邦,实乃苍生之蟊贼。
我大金奉天承运,兴师问罪,惟诛首恶,以安万民。凡辽地官民,若能认清天意,弃逆归顺,即官复原职,军民安堵,轻徭薄赋……
耶律延禧看完檄书,果然涕下无语,只是说:「休休,卿等晚间来商量。」
对于大臣们的用意,耶律延禧心里很清楚,知道他们这是在给他施加压力。也是在告诉他,不仅赵宋王朝要废掉他这个辽国的皇帝,金国更是不会放过他。
而从金人檄书中可以看出,金人的入侵,很明显是针对着他而来的,他想逃避责任都不可能。
辽国大臣又暗示耶律延禧,禅位并不是推卸责任,恰恰相反,禅位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
——耶律延禧此时禅位,其实质就是引咎辞职。
为稳定朝廷和民心,为保全大辽帝国的社稷江山,耶律延禧已别无选择,只能禅位。
关键,耶律延禧已经看明白了,所有人都把他抛弃了,他要是不体面,肯定有人帮他体面。
稍稍平静了一些,耶律延禧开始跟辽国的一众大臣讨价还价,比如他禅位的原因,是身体病了,不是昏庸无能;比如他禅位以后,要称他为太上皇帝;再比如,诏书中要有他之所以禅位,是因为上承天意,次安宗庙,下为百姓,是为辽国上千万生灵做出的巨大牺牲,等等……
对此,一众辽国的皇室丶宗室丶大臣全都答应下来,同时,连逼迫,带恐吓,再威逼利诱。
如此种种,到底是让耶律延禧写下禅位给耶律敖卢斡的禅位诏书。
禅位诏书全文如下:
「朕以不德,获奉宗庙,赖天地之灵,方内乂安,十有二年。恭惟累圣付托之重,夙夜祇惧,靡遑康宁,乃忧勤感疾,虑壅万机。断自朕心,以决大计。皇子敖卢斡聪明之质,日就月将,孝友温文,闻于天下。宜从亲王,付以社稷。天人之望,非朕敢私。皇太子敖卢斡可即皇帝位,凡军国庶务,一听裁决,予当以太上皇号退居旧宫。予体道为心,释此重负,大器有托,实所欣然。尚赖文武忠良同德协心,永底予治。」
耶律延禧看了看诏书,在诏书的结尾处写上:「依此,甚慰怀。」
同时,耶律延禧又在给燕京的辽臣的诏书上签了字。
至于用玺的事,就用不着耶律延禧了,辽国的传国玉玺早已经被赵俣交给萧普贤女保管了。
拿到了耶律延禧的禅位诏书和给耶律淳等辽臣的圣旨,萧奉先和李处温立即进宫去见赵俣。
赵俣看过了这道诏书和这道圣旨之后,让萧奉先和李处温去跟萧普贤女和萧瑟瑟商量。
四人商量过后,由萧奉先和李处温带队,带上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得非常积极的耶律胡卢瓦丶萧特母哥等十几个在辽国有地位丶有声望的人快马加鞭前往燕京,让耶律淳等人做好迎接辽国新君的准备,再准备一下辽国新君的登基大典。
萧奉先和李处温领命了之后,转天一大早就带人出发,快马加鞭赶到了燕京。
萧奉先丶李处温一行见到了耶律淳丶张琳等人,便将耶律延禧的禅位诏书和给耶律淳等人的圣旨拿了出来。
直到这时,耶律淳等人才知道,耶律延禧「病重」,准备传位给耶律敖卢斡,并且,在萧普贤女和萧瑟瑟的斡旋下,宋辽两国真的要结盟,赵宋王朝的皇帝赵俣马上就要率领百万大军同辽国新君耶律敖卢斡一块北上,抵御金军的进攻。
面对这样的消息,要说耶律淳等人不怀疑,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在辽人看来,这是目前形势下,对他们最有利的发展趋势。
而且,萧奉先丶耶律胡卢瓦丶萧特母哥等人的身份地位都没问题。
关键,萧奉先等人带来的诏书丶圣旨也都没有问题。
耶律淳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奉召,并开始按照「耶律延禧」的圣旨做准备。
七天后,耶律淳等人就收到,十几万赵宋王朝的西军已经在居庸关前集结了,同一时间,赵宋王朝的北辅军丶虎贲军分别到了涿州和易州。
这足以说明,宋军真的北上了。
这让燕地的辽人既紧张,又期待。
又过了半个多月,赵俣在东辅军丶西辅军丶神机前军丶神机中军丶神机左军丶神机右军的护卫下北上,来到了雄州。
三日后,经过宋辽两国的充分沟通,由耶律淳亲自率领燕京的番汉大臣丶僧道父老前来宋辽边境迎接辽国的新君耶律敖卢斡以及东西太后萧普贤女和萧瑟瑟。
此时,耶律淳等人其实已经知道了,是赵俣逼耶律延禧禅位给耶律敖卢斡的,并且知道了赵俣准备用萧普贤女和萧瑟瑟治理辽国,还知道赵宋王朝要收复燕地五州丶平滦营三州以及居庸关等关,才会助他们辽国收复失地,他们甚至知道了,赵俣霸占了萧夺里懒丶萧贵哥等辽国重要的女人。
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对此,耶律淳等人肯定憎恨赵俣和赵宋王朝趁火打劫,以及欺人太甚。
不过,与此同时,一直对宋辽联合将信将疑的耶律淳等人也终于是将心给放了下来。
因为这才说得通,不然,辽国对赵宋王朝又没有恩,只有仇,赵宋王朝凭什麽帮辽国?
而现在好了,大家是出于各自的利益,才进行的联合,这才是辽国真正的机会。
所以,尽管知道了这一切,但耶律淳等人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顺势将耶律敖卢斡丶萧普贤女丶萧瑟瑟以及一众已经向赵宋王朝投诚甚至已经跟赵俣建立了外戚关系的辽臣接到了燕京。
为了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中,赵俣还将自己的亲军神机前军交给萧普贤女和萧瑟瑟,让她们带去保护自己。
同时,赵俣带来的「百万大军」开始操练耀兵,给辽国施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耶律敖卢斡在燕京登基,成为辽国的第十位皇帝,号「天锡帝」。
耶律敖卢斡登基以后,封耶律延禧为太上皇,封萧普贤女为东太后丶萧瑟瑟为西太后,任命耶律淳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任命李处温为宰相,任命萧奉先为北院枢密使,张琳为太师,刘彦宗为南院枢密使,萧干为东路军都统,耶律大石为西路军都统,左企弓为司徒,虞仲文参知政事,李处能知枢密院,李奭为少府少监,驸马都尉萧旦知枢密院事等,改元建福并实行大赦,同时招兵买马,准备派大军北上去增援奚王府事萧遐买丶北府宰相萧德恭丶太常衮耶律谛里姑丶归州观察使萧和尚奴等路辽军……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