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235章 【砥平里结束,变换的战线】(4k)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5章【砥平里结束,变换的战线】(4k)
    照明弹的升空,让两方直面,避无可避。
    陡然地爆发,战场瞬间变成了绞肉机。
    近距离之下面对美联邦的机枪子弹扫射,志愿军战士们纷纷投掷出手榴弹,想要攻破美联邦的环形工事。
    但是刚刚投出手榴弹,便被子弹扫射倒下。
    而美联邦这边最外圈全是由坦克,装甲组成的防御工事,落在近前的手榴弹爆炸之下,甚至连摧毁装甲外表都做不到。
    数不清的志愿军战士在冲锋的路上倒下,拼死投掷着手榴弹。
    后方的志愿军火力掩护。
    但是没有火炮的加持,哪怕是机枪的子弹扫射过去,打在美联邦的装甲和坦克上,也只是激起一阵阵火花。
    冲在最前方的志愿军战土,想用生命开路。
    一枚枚手榴弹飞向美联邦的阵地。
    爆炸声此起彼伏,但令人绝望的是始终无法突破美联邦的装甲坦克,手榴弹的威力太小了,只有几枚手榴弹距离稍远。
    飞入了美联邦的坦克和装甲之间的缝隙中,但也没有引爆坦克。
    只有几声美联邦土兵的惨叫,并没有什麽效果。
    照明弹的效果,仅仅持续了30秒。
    但就是这30秒,让进攻的志愿军战士死伤大半。
    随着照明弹的熄灭。
    志愿军战士们松了一口气,趁着漆黑的夜色,快速地靠近逼近美联邦的防御工事。
    但是仅仅片刻后。
    嗖一一枚照明弹又升空。
    战场再次亮如白昼。
    砥平里的战斗艰难,超乎蓝星网友们的想像。
    包括大夏联邦第七特战旅的士兵们虽然之前听参谋长曲光说过砥平里的重要性,这个美联邦没有撤退的变数,可能会成为「第四次战役」的关键点。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战斗竟然会激烈到这种程度。
    因为炮营被美联邦轰炸,使得志愿军的战土只能对着那仅有2.3公里的盆地,发起拼死冲锋。
    可美联邦将全部装甲,坦克,压缩成一个钢铁基地,岂是那麽容易突破的。
    完完全全的是拿命填。
    而当志愿军这边拼死冲到近前。
    轰一一!
    一个又一个的地雷触发。
    给突破的难度又提升了几个档次。
    一夜的激战下来。
    志愿军这边伤亡很大,却只攻破了美联邦的一处阵地。
    而随着天亮到来。
    上百架次的轰炸机袭来,对着砥平里四周的大山就开启了轰炸。
    志愿军这边被迫转入隐蔽防御。
    而那被攻破的阵地,也被美联邦趁机恢复。
    不止如此。
    砥平里中心的美联邦部队,核心处的榴弹炮群也开始发力,一批又一批的炮弹,从早上对着四周的大山开始轰。
    一直轰到天黑。
    有蓝星玩家这边统计,光是榴弹炮群白天的发射的数量,就不下1.5万发。
    这还是只有部分视角。
    如果拥有全部视角,统计的数量或许会更多。
    然而。
    砥平里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第一夜由于仓促进攻,只有两个团抵达预定位置进攻,随着第二夜的到来,志愿军已经有六个团的兵力,集中在砥平里四周。
    更加惨烈的阵地争夺战开始了。
    美联邦一发又一发的照明弹升空,将志愿军的夜晚突袭变成白昼冲锋。
    六个团的进攻。
    却始终无法突破那砥平里中心,仅有1.6公里的阵地。
    这一刻。
    蓝星玩家们是真切地感知到了火力装备,带来的差距。
    没办法。
    就是这麽现实。
    影响战斗的因素,仅仅是一个炮营。
    如果志愿军这边拥有一个完整的炮营,对着盆地中心轰炸。
    战斗绝不会像这样艰难。
    但偏偏志愿军这边的炮营被美联邦轰炸了,就导致只能用步兵进攻。
    而这也是美联邦第一次,找回了对火力的自信。
    美联邦的照明弹隔五分钟一发,根本没有停歇过。
    又是一夜的惨烈战斗。
    而到了白天。
    又是美联邦的主场。
    轰炸机一轮轮地飞过来轰炸,甚至不只是半岛这边的飞机,美联邦还将在日本美联邦基地的飞机,全部调了过来。
    哪怕是经历过【不列颠空战】的蓝星玩家们,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幕。
    上百架次的飞机。
    集中轰炸砥平里四周的几座大山,密集程度远超想像。
    不仅如此。
    砥平里的战斗,也让美联邦其他各部知道了信息。
    也正如之前曲光分析的那样。
    一旦志愿军在砥平里被拦住,或者没有攻破砥平里,那麽周围的美联邦部队,都会得到消息有时间调整。
    就如同现在这样。
    两天时间强攻没有拿下砥平里,已经反应过来的美联邦部队,派出了30辆坦克支援砥平里。
    而骊州方向的南边伪军的第6师丶英属联邦27旅的援兵也逼近砥平里。
    志愿军腹背受敌。
    不止如此。
    蓝星网友们在观看志愿军这边身份的主播视角后,才发现情况更加严峻。
    在经过横城反击战的激战后,马不停蹄杀向砥平里的志愿军8个团,在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后,彻底弹尽粮绝。
    是的。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弹尽粮绝。
    手榴弹扔光了,子弹打光了,乾粮也仅剩一顿的量了。
    现在面对砥平里中心的美联邦部队。
    哪怕是进攻也没办法了。
    没有子弹的步枪只能当棍子用,而砥平里盆地中心的美联邦部队坦克大部分还完好无损。
    两天时间,就连照明弹都没有打光。
    不敢想砥平里中心的美联邦到底有多少弹药储备。
    加上美联邦的支援也即将抵达。
    面对前后夹击的情况。
    围攻砥平里的志愿军最终在第三天的傍晚时分,选择了撤退。
    大夏联邦,第七特战旅。
    休息室内。
    看着逐渐撤退的志愿军部队,休息室内的特战旅士兵都叹了一口气,是真的没办法打啊。
    子弹都打光了,总不能去抢着步枪冲锋。
    还不如保留有生力量。
    只是这样撤退以后,『第四次战役」的局面就不太确定了。
    曲光这边也在休息室内,皱着眉叹了口气:
    「接下来不好打了啊。」
    下面的士兵都期待地看着,曲光这边也调出『实时地图』顺势讲解起来:
    「砥平里战斗没有那些那里的美军,所以东线战场的志愿军部队,已经无法前往西线切西线美联邦部队的后路。」
    「整个东线战场会从进攻,转换为防御状态。」
    「同样的。」
    「西线战场的志愿军,之所以坚守那麽久,就是为了配合东线的突袭。」
    「但是现在东线无法突破,那麽西线的坚守也没有必要再持续。」
    「西线战场的50军,38军已经快打光了。」
    「东线的志愿军向北撤离,西线的志愿军也会向北撤离,渡过汉江。」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砥平里的战斗,暴露了志愿军这边攻坚上的短板。」
    「美联邦接下来的动作,应该会针对志愿军的攻坚短板,进行针对性地调整打击。」
    曲光皱着眉说完,看着地图叹了口气。
    美联邦这边新调来的李奇微,确实与麦克阿瑟不同。
    从战役开始时的「磁性战术」试探出志愿军的夜间行军极限,让美联邦的部队保持20-30公里的距离吊看志愿军。
    再到东线战场被志愿军的穿插战术,打得全面溃败情况下,砥平里的美联邦部队,从师长,到军长都认为该撤退了。
    但撤退的命令硬是让李奇微这个美联邦的司令打回来了。
    并且还下达了死守砥平里的命令。
    不惜从太平洋那边的日本驻军基地调来飞机支援砥平里。
    对战场的敏锐度可见一斑。
    尤其是还守住了砥平里,暴露了前三次战役时被胜利掩盖的志愿军这边攻坚不足。
    可以想像。
    有了砥平里这次的守住之后。
    后续的美联邦部队,哪怕是只剩一兵一卒,也会固守阵地。
    而不是像前三次战役那样,一旦发现没办法,美联邦的部队就会撤退。
    因为有了成功的案例。
    那麽后续的美联邦部队必然会认为,他们或许也能守住呢?
    砥平里的战斗让东线战场,西线战场的志愿军全部北撤。
    也或许是冥冥之中有着气运一说。
    在『第四次战役」开始时,志愿军渡过汉江的前一夜,汉江冰封。
    而在撤离之时,当38军集体渡过汉江的第二天,冰封的汉江便解冻了。
    给了志愿军这边短暂的休整时间。
    同样的因为这次的撤离,志愿军这边退回汉江以北之后,开始了运动防御,弹性防御。
    即白天面对美联邦的部队强攻与轰炸,主动撤离。
    到了夜间反击,重新收服阵地,在一个地点与美联邦反覆拉扯。
    美联邦这边的火力固然强大。
    但是面对志愿军这种全战线的小规模反击,也是被折磨得没有办法。
    而美联邦这边则是在李奇微的命令下,发起「屠夫行动」,目的就是将东西两边不平整的战线迅速找平。
    并且继续向北推进。
    经历半个月的火力打击,每天只推进几百米的情况下。
    美联邦这边终于将东线战场凹凸不平的战线找平。
    并且马不停蹄地发动了「撕裂者行动」。
    这个由李奇微指定,全线进攻,以坦克集群为核心突破中心战线。
    反包围向西线战场汉城的战术。
    只是在已经调整了半个月的志愿军面前,似乎效果并没有想像得那麽大。
    虽然坦克集群集中突破,但每日能推进3公里。
    因为白天的志愿军在反击之后,会在美联邦抵达前撤离。
    阵地上布满地雷,留下反坦克小组阻击装甲部队。
    面对反坦克小组,美联邦的装甲部队每次停下,重新启动前进就需要小半天,更不用说占领阵地后到处都是地雷了。
    而到了夜间后。
    白天撤离的志愿军,还会返回袭扰白天已经占领的阵地,与美联邦部队反覆争夺。
    志愿军的「夜袭昼伏」+「分段阻击」。
    让这听起来很厉害的『撕裂者行动」,核心的坦克装甲集群,平均日推进不过2公里。
    此时。
    美联邦的部队已经逼近三八线,而对于要不要越过三八线,这种敏感性的问题,不论是军方还是美联邦的官方,都不敢轻易做决定。
    因为这并不是简单的战争。
    而是一场政治意味浓郁的战争。
    越过三八线要考虑各方的反应,以目前反击出一些优势的情况,要考虑越过三八线会不会激怒志愿军方面。
    令他们进行拼死战斗。
    还要考虑一旦越过三八线,现在美联邦在打出一点优势的情况下,会不会引得背后的苏维埃出手。
    因为半岛这里本身就是以三八线为界。
    由苏维埃和美联邦在背后各自推动而来的。
    所以在推进过汉江,占领汉城以后。
    打不打过三八线,还是停下调整,美联邦这边内部讨论不停。
    谁都不敢轻易下决定。
    不过.
    有一个人还真敢。
    那就是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
    在军方和官方都头疼的时候。
    麦克阿瑟不止一次地提起要打过三八线,并且要在鸭绿江与半岛之间,设置一条充满核辐射的区域断绝『共和国』的补给。
    【充满核辐射的区域】怎麽设置,毋庸置疑。
    但是没有人会听这个疯了一般的提议。
    真敢扔那玩意。
    可就给了苏维埃藉口。
    而且就志愿军的战斗意志来说,真要扔下那玩意,他们也敢冲过来打美联邦的部队。
    这种情况下遭罪的可不止志愿军。
    他们也跟着受牵连。
    麦克阿瑟的发言太过极端,导致美联邦这边还没讨论出打不打过来三八线呢。
    先给麦克阿瑟一撸到底了。
    直接撤了麦克阿瑟的总司令职位,由在『第四次战役」中,率领美联邦获得胜利的李奇微接任总司令。
    而原本李奇微所在的第8集团军,也迎来了新的集团军司令。
    范弗利特。
    这个名字许多蓝星玩家并不熟悉,不过一些经常体验【诺曼第登陆】战场的蓝星玩家倒是知道。
    在二战时期还是团长的范弗利特指挥部队登陆诺曼第。
    指挥的部队成为几个海滩中,登陆最快,损失最小的部队。
    并且在后续参与了莱茵兰攻势,深入帝国本土,只用了100天便通过战功从团长晋升成了军长。
    而现在二战结束才6年时间。
    这样一个兵锋正盛的将领,加上一个老谋深算的新联合国军总司令,对于志愿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鬼门棺 谁说我是靠女人升官的? 国术!大宗师 九天斩神诀 飞越泡沫时代 我的饭馆通北宋 系统要我成恶母,我非养他成男主 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 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人族镇守使 从每日一卦开始打造长生仙族 炸虫族做美食,震惊全星际! 躺平:老婆修炼我变强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百世飞升 诡道神话 此去直上青云路 我哥不可能是恶堕魔法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