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48章【停战谈判】(4k)
此时。
于锋的直播间内。
许多沉迷极星公司游戏的蓝星玩家,已经养成了类似追剧的习惯。
每天只要有空闲,就会点进来于锋的直播间看看。
因为是双方不断地战斗,所以没有跳过剧情的选项。
于锋这边在蓝星直播一天,游戏内的剧情最快也只走过两三天的时间,因为双方的战斗几乎不停歇。
白天美联邦占领阵地后。
天色一黑志愿军就会打过来,夺回阵地所以根本没有什麽跳过剧情的空闲时间。
而蓝星玩家们,也是亲眼见证着这场战役一步步是如何扩大的。
打到现在。
游戏内的剧情已经半个月的时间过去。
上甘岭前方这个原本只有2个连队镇守的小高地,此时集结了美联邦第7师的主力,以及志愿军15军的主力。
双方开启了惨烈的争夺战。
于锋这边的视角中。
此时远处的上甘岭前方,美联邦的基地内,一辆辆军用卡车正在运输着炮弹物资,准备开启新一轮的进攻。
于锋开口说道:
「美联邦这是把其他地区的炮弹都调过来。」
「根据我这边收集到的内部消息。」
「美联邦这半个月,已经打了不下190万发炮弹,但是依旧没有摧毁志愿军的防御体系,志愿军的防御太强了。」
「美联邦士兵或者高层感觉已经崩溃了吧。」
「谁还记得当初美联邦的目的啊?」
「没错。」
「美联邦这边为了即将到来的联邦大选进行铺垫。」
「美联合部队总司令克拉克,美联邦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弗利特,还有南边伪军总司令,这三个人视察战线数遍。」
「在研究出来这麽一个志愿军防守薄弱的点。」
「本来想夺取阵地进行舆论宣传,但是190万发炮弹都没有摧毁志愿军的防御。」
「这谁能不崩溃啊。」
「还有个消息更离谱。」
「我也是在昨晚才知道的。」
「据说『摊牌行动」开始前,美联邦这边高层给了一个伤亡上限。」
「你们猜多少人?」
看着于锋卖关子的样子,直播间内弹幕纷纷猜测:
【20人?】
【50吧,毕竟志愿军战斗力有目共睹。】
【???】
【你们真不把那18个炮兵营当人看啊?10个吧。】
【轰炸完第一波前往高地的美联邦士兵死了不少,50个吧。】
众人发着弹幕说着。
于锋这边等了一会儿,直到讨论消散一些,才继续笑着说道:
「200人。」
话音落下,直播间内一片寂静,随后满屏的问号。
【????】
【夺少?你说夺少?】
【美联邦对自己的部队这麽没信心吗?200人伤亡名额?】
【卧槽,这有点太保守了吧?】
【18个炮兵营支援啊,打2个连队,居然还有200人的伤亡名额?!】
【太离谱了!】
于锋这边笑着开口说道:
「没错。」
「你们没有听错,就是200人的伤亡名额。」
「在美联邦这边的计划中。」
「18个炮兵营支援,200多架次飞机轰炸,2个团的兵力攻打志愿军2个连队的阵地,美联邦这边可以拥有200人的伤亡名额。」
「只要攻下阵地,并且伤亡数量在200人内。」
「美联邦这边就可以让记者大肆宣扬造势。」
「这是他们的胜利,他们击败志愿军毫无压力。」
「但是过程大家都看到了。」
「他没有成功。」
「现在的情况是美联邦这边下不来台了,不断增援,志愿军那边也是不断增援。」
「伤亡的数量早就超过了200人。」
「仅仅是这半个月,联合部队这边的伤亡人数,就已经达到了3000人以上。」
「炮兵的火力轰炸已经远超二战时期的世界大战峰值。」
于锋这边看着远处的战场,此时双方还在激烈地争夺。
上甘岭前方的两个小高地上,表面阵地已经失守,当然也是真的没法继续防御了,从于锋这边的直播间放大视角看。
上甘岭前方的两个小高地上,在经历过半个月的狂轰滥炸。
表面的岩石层基本已经被炸成了粉末。
美联邦这边的士兵走上去,跟踩在泥潭中一样,一脚能陷进去30厘米的深度,表面阵地的战壕,工事早就被摧毁了。
美联邦这边占领了表面阵地,但是志愿军不知道挖了多少坑道。
每天晚上都会从各处出来,与美联邦这边展开激烈的阵地争夺战。
双方各不相让。
而原本计划的宣传,也一再推迟。
因为就打到现在这种程度,如果没有推过上甘岭的阵地,或者击败志愿军的一个军,已经不算胜利了。
毕竟美联邦这边的伤亡太大了。
原本只是个小战役。
可打到这种程度,必须要完全摧毁对面的志愿军防御战线才算胜利。
但是...
上甘岭前面这两个小高地都没打下来,何谈摧毁战线。
于锋这边继续直播着。
双方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了11月份初才结束,因为11月4日这天正是美联邦大选的日子。
如果在当天能够获得一场胜利,及时传输回美联邦,那麽打到现在的美联邦就不算失败,于是这天上午美联邦的攻势更猛了。
只可惜没有什麽作用。
随着中午时分,美联邦这边的进攻夏然而止。
志愿军那边可能摸不到什麽头脑。
但是于锋和直播间内的蓝星网友门清,因为美联邦的大选在中午结束了,已经出结果了。
这本就是为了大选造势的战役,继续打下去已经没用了。
因为已经输了。
紧接着美联邦这边的部队开始撤离,只不过美联邦这边并不打算就这样走了,毕竟灰溜溜地离开还是太丢人了。
命令南边的伪军部队,继续进攻上甘岭的阵地。
美联邦这边提供炮火支援但是美联邦自己的士兵都已经撤回来了,只留下南边伪军的士兵在美联邦的命令下与志愿军拼命战斗。
看到这一幕。
许多直播间内的蓝星网友,不由得再次感叹战争是大国的游戏。
就像二战时候一样。
哪怕是拥有百万军队的波兰,都是被帝国和苏维埃联邦随意揉捏的存在,甚至帝国失败后,波兰被苏维埃任意拿捏被完全掌控了生死大权。
再看看现在的南边伪军部队。
美联邦一声令下。
南边伪军压根不敢撤退,只能与志愿军死磕,而美联邦自己的士兵已经撤回后方喝着咖啡了。
接下来的战斗,于锋虽然还在继续直播不过更多的是收集资料。
随着时间推移。
在剧情内的美联邦在大选结束一周后,美联邦这边宣布了『摊牌行动」的失败,只不过并没有过多报导。
显然美联邦也知道这是丢人的事。
在美联邦的命令下,南边伪军又是强撑着打了半个月,最终才在美联邦的命令下撤退,上甘岭的战役也至此结束。
回想开始。
美联邦只想用一场胜利支持联邦大选,甚至准备充足到给了200人的伤亡名额,只要在这个伤亡数量内就算胜利。
但是结果。
第三方统计是联合部队总伤亡达到2.4万人以上。
美联邦内部则是宣称加上南边伪军,约有1.9万人伤亡。
虽然美联邦内部统计的少了5000人。
但是他们最初的目的,只是夺取两个小阵地宣传一下,伤亡控制在200人以内,谁也没有想到最后打得比二战时期的硫磺岛战损比还高。
于锋这边的【单人剧情模式】内,也在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回到了美联邦这边。
此时美联邦国内的新任执政人已经上任正在收拾着上任留下的烂摊子。
毕竟本身上甘岭战役就是为了舆论造势发动的,如今失败了,并且伤亡还这麽大,美联邦国内的舆论根本压不住。
于锋这边在报社内,将结束大选后这一个月内的美联邦国内情况收集了一遍,看完之后对着直播间内的蓝星水友说着:
「上甘岭战役的影响还是太大了。」
「都一个多月了,美联邦国内的舆论已经控制不住了。」
「现在美联邦新上任的这位,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扩大战争,继续打下去,直到胜利压制住国内舆论。」
「二是停战谈判,快点谈完结束战争,接着好重新整理联邦内部。」
「根据我了解的信息,第二个选项的可能大一些。」
「毕竟上一届的美联邦就是选择战争,所以才会在大选的时候发动『摊牌行动」想给大选造势。」
「但是他们却在大选中败了,说明美联邦的民众还是站在结束战争的这一边多点。」
「等我开始跳过剧情,很快就出结果了。」
于锋这边说着,直播间内的蓝星水友们也点点头期待着。
很快。
蓝星这边刚刚到傍晚吃饭的时候,于锋这边的【单人剧情模式】内就已经快进到了得到最新消息了。
此时。
于锋的剧情内已经来到了1953年的1月底,美联邦这边的新任联邦总统,也是希望和谈的。
从内部的种种命令来看,已经在推动和谈的进程了。
于锋这边继续跳过剧情。
只是突然一个措手不及的消息,瞬间引爆了当时的『地球」。
随着【单人剧情模式】内的于锋,将剧情跳到了2月份。
苏维埃联邦的执政人,突然逝世了。
这一个消息迅速席卷全球,连于锋都不敢继续跳过剧情了,立即派人收集各种消息,生怕错过一点。
直播间内的蓝星玩家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卧槽。
这引发的动荡,怕是要不亚于帝国元首开启二战啊。
苏维埃自从二战结束胜利之后,对待欧洲大陆各国实行的强硬政策那是有目共睹,而这一切的发起者。
都是苏维埃的那位。
如今陡然逝世,那苏维埃接下来的动作可关乎着全世界的局势。
苏维埃联邦这边还会不会继续维持强硬政策,国内会不会引发混乱,周围的卫星国会不会生起别的心思?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未知数。
于锋这边是加派记者人手,去世界各地收集信息,情报。
同时还利用报社的资金悬赏,收集各种小道消息。
不过虽然动作已经很快了,但还是没有官方的行动迅速,于锋这边安排了一下午,将人派出去后。
还没等到消息呢。
美联邦官方这边的报纸就已经开始舆论宣传了,利用各种舆论猜测,加上美联邦的各种动作进行迷惑施压。
虽然很多看起来都一眼假。
但是这个关键点。
苏维埃没有领导者的时候,谁也不敢赌美联邦下一步会干嘛。
那些假消息也变得半真半假。
成了美联邦这边对苏维埃联邦发起的心理战术。
几天后。
于锋是真的感受到了苏维埃联邦内部的不安,因为之前虽然促成谈判,但是苏维埃联邦并不着急。
但是如今这才过去几天时间。
苏维埃联邦那边的态度就变了,好似要尽快结束半岛战争一样。
也是开始促进半岛的停战谈判。
这下子。
美联邦的新任联邦政府推动停战,苏维埃联邦这边推动停战,共和国自然不用说了本来就是边打边谈的策略。
如今还占据上风,自然是可以谈判。
于是世界各国发现,在这三家的意向一致下,谈判就那麽顺利地恢复了。
一点波澜都没有。
这一幕。
看得蓝星网友是神色古怪。
这.
说到底还是强者为尊啊。
那麽多国家,欧洲的,东亚的,二战胜利国英法联邦什麽的。
推动了两年没有什麽进展的停战。
现在三方目的一致的情况下,谈判恢复得出奇顺利,甚至好似之前的矛盾没有发生过一般。
半岛这边的谈判开始恢复。
苏维埃联邦内部的选举却还没有结束。
因为并没有指定接任者,所以苏维埃联邦选举这段时间,也给了美联邦这边暗中搞事的机会。
而新任的领袖这边虽然也在延续之前的政策。
但是对于欧洲这边的各国,尤其是卫星国的手段却是缓和了许多。
毕竟苏维埃联邦现在也经不起大的动荡了。
而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也让美联邦这边看到了苏维埃联邦内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