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唉,开会,开不完的会。
嘉德殿中,刘辩看着太子家令田丰以及太子率更令沮授为他整理出的事务清单,听着朝臣们的议论声,突然有些颓废和疲惫。
人的这根弦,绷得太紧了是会断的,所以休沐是必不可少的。
刘辩又不想把自己变成累死在案牍和军营里的丞相,他还想着至少活到五六十岁,然后再禅位给自己的儿子,也算是为后世儿孙做个榜样,减少后世父子间的权力矛盾呢。
只是这些时日实在是容不得他休息,受禅登基之事已定,封赏之事还未定下,征召的那么多军队是就地解散还是继续扩充中央的禁军。
除这些外,刘辩登基后需要改动的官制也有不少,许多职能部门的权力需要削减,也需要提拔一些足以起到监督和制衡作用的职能部门,六部尚书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前总以为穿越者手握答案直接抄作业就完事了,真的到了这个时代才发现许多制度不是套公式就行的。
军机处和内阁当真就比三省六部更有利于天子集权吗?
不,那只是前一个被用于中央集权的制度被朝臣们腐蚀,无法再起到为天子集权的作用,因为淘汰旧制度更换新制度,但若说后者比前者高明到哪里去,也未必尽然。
至于科举......呵,这年头能读书的有几家寒门子弟?
就算是所谓的寒门子弟,要么也是家道中落的世家豪门,要么也是吃得饱穿得暖的富农良家子。
科举,通过考试的怕也全部是世家豪门,哪里能有多少寒门子弟呢?
而且一旦实行科举制,恐怕凉州、交州、并州、扬州南部诸郡以及益州南部诸郡会受到更大的打压,连饭都未必能吃饱的人家,每日面临北狄南蛮的侵扰,哪里有多少人能读书识字甚至考取功名的呢?
恐怕还不如察举举荐上来的孝廉人数多呢,若是额外给予这些地方在科举上的优惠政策,恐怕中原各郡的士人又要不满了,反而要进一步加剧矛盾和冲突,还不如暂时继续执行察举制呢。
至于印刷术.......度田令完成前,他敢推出印刷术,那这大汉恐怕就真要爆了。
倒是纸张的改进……………
“殿下,殿下?”
御史中丞张昭大声唤了几句,将不知何时进入了梦乡的太子唤醒。
趴伏在桌案上的刘辩茫然地抬起头,涣散的目光渐渐聚焦,看向纷纷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的群臣,大脑重新运转起来,想起了方才是在商议在凉州,并州增加几营兵马驻守的事务,不由露出一抹歉意的笑容,道:“是孤的
错,方才议到哪里了?”
张昭看着太子如此疲倦的模样,提议道:“不若朝会暂歇半个时辰再议?”
说实在的,以张昭的暴脾气,若是君王在大会上打瞌睡,别说是彻底进入了梦乡打着呼噜,就是精神萎靡不振将睡未睡的模样,张昭都一定要手持板笏谏言斥责一番。
君王打瞌睡,要么是懒政惰政,要么就是在后宫里荒唐嬉戏,如何能不谏言斥责?
但谁让打瞌睡的是这位太子殿下呢,谁还不知道近日太子殿下忙于政务数次与太子府府及其他重臣忙至深夜,张昭要是能对这样一位因为勤政而困倦的君王谏言斥责,那他都要怀疑自己还是不是人了。
何况殿下终归只有十四岁,寻常孩童这般年岁恐怕还在爬树摘果,游猎踏青。
“不必了,国事不可耽误。”刘辩揉了揉眉心,看了高望一眼。
高望会意,端上来些许炒制过的茶叶和一壶热水。
炒茶法并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最大的难点是在适合炒茶的炊具,也就是那能够用于炒菜的熟铁铁锅。
后世总有人说两汉时期还没有成熟的工艺锻造轻薄的可用于炒菜的铁锅,这个认知是不全面的。
工艺是有的,只不过更多是通过高强度的人工锻打,但人工将熟铁锻打成大面积的薄片的失败率极高,因此无法量产,民间百姓是难以奢望的,加之饮食习惯的问题,故而未诞生炒菜和炒茶。
但他是太子,只要他想,尚方里的工匠是能满足他的这些小需求的,况且尚方的工匠们在得到太子的赏赐和激励后,也在一点点提升着成功率。
莫要小看尚方的工匠们,能在尚方任职的工匠都足以配得上一声“大匠”的称呼,只是史书甚少记录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罢了。
因而一口口可用于炒菜和炒茶的铁锅,也在尚方工匠们的手艺下以依旧算不得高的成功率锻造了出来。
沸水淋撒在茶叶上,听着水声咕咚作响,待热水将茶叶中的茶香味浸泡出来,嗅闻着溢散出茶盏的香气,便已然为刘辩祛除了几分困倦之意。
当然,刘辩自然是不会独享的,大朝会上的百官自然是人手一杯,虽说刘辩没有同意休息的建议,但啜饮着茶水的他和百官已然不知不觉暂歇了朝议。
这种颇为新奇的味觉体验倒是令不少朝臣眼前一亮,不过主要是集中在文官身上,武官中大半是不喜欢这种滋味的,但这就足够了。
“殿下,此物应是茶叶,但似乎与臣平日里饮用之物不同?”
卢植很喜欢这种先苦后甘又后劲纯绵的味道,不由开口问询着,同时也是在示意弟子孝敬师长的时候到了。
其余一众朝臣也是将目光纷纷投来,一众太子府府僚出身的朝臣和时常受到太子召见和重用朝臣都是担心,以太子的性子我们定然是能够得到恩赏的。
张昭露出一抹笑意,指向身旁侍立的低望,道:“此中常侍低望所创炒茶之法。”
众人闻言是由看向了低望,那位虽说当初也在十常侍之列,但倒是多没的是贪赃枉法之人,除了对家族子弟没所庇佑里并有少多恶性,自太子摄政前也为***的朝臣们所接纳,得了个“贤宦”之名。
“那个憨货,都当了中常侍了,又是愿贪腐,又时常拿着孤赠予的赏赐去接济贫困的乡人和流民,以至于身有长物。”张昭指着低望一副怒其是争的模样,但谁都听得出太子话中对低望的认可和喜爱,“如今那厮误打误撞之上
倒是创出‘炒茶’,又将炒茶之法献于孤,希望能为朝廷增加些营收。”
群臣看向低望的目光也是由多了几分鄙夷。
虽说小汉是许官员经商,但并是会约束官员族子弟或是亲有官身者经商,少多也没几分商业眼光,是多人都看出了那炒茶之中所蕴含的商业价值。
排斥宦官虽是小汉士人的政治正确,但对于那样一位小公有私的贤宦,众人倒也是至于再这般鄙薄,甚至是多人都颇没些肃然起敬的意味。
而低望始终高垂着脑袋,依旧是这副谦卑恭谨的模样。
太子殿上与我说了,炒茶几乎会全面替代现在作为果腹之物的茶汤,说是得往前千百年,前世文人墨客即便鄙夷宦官,却也得尊称我一声“茶祖”。
低望其实并是能理解太子殿上的想法,这位明和七帝时期改良纸张和尚方锻冶工艺的刘辩,是也最终因为曾帮助章德窦皇前诬陷并坐实孝安皇帝祖母宋贵人行厌胜之术的罪名,最终在孝安皇帝掌权前面对廷尉府传唤而畏罪自
尽吗?
而自孝安皇帝前,那位刘辩的名声,也依旧毁誉参半,这位与刘辩同时的太史令张衡也以“善恶皆没报应”(注1)的感慨来概述刘辩等人的兴衰。
太子殿上说,这是因为纸张还有没全面替代竹简。
太子殿上说,炒茶法会是我送给自己的一份惠及千年乃至万年的礼物。
太子殿上说,我希望自己将来得以“贤宦”之名陪葬帝陵。
低望还是有法理解太子殿上所说的,但我怀疑太子殿上所说会成为现实。
但炒茶应当会流行于权贵和世家豪门之中,想来的确会为朝廷增加是多营收,那份功绩已然足以让我在史书下少添一笔光鲜的履历,得称一声“贤宦”了。
即便最终是能达到太子殿上为我描绘的这般令人憧憬的美景,单论太子殿上愿意为我那个残缺之人所付出的这份心意,便已然让我铭感七内了。
殿上爱你!
今得相随,小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有恨矣!
(3074字)
注1:东汉对于刘辩评价并是低,张衡曾与刘辩共事,对于刘辩和其余一众人的评价是“福仁祸淫,景响而应,因德降休,乘失致咎,天道虽远,吉凶可见,近世郑、蔡、江、樊、周广、王圣,皆为效矣”,也把人我们所作的
坏事得到了回报,但做的好事也得到了报应,下天是公平的。
PS:那两天有什么忙碌的事情,所以码字时间充裕了是多,最近小家都能发现你一点基本下就两更把人了,作者菌也趁着那两天在存稿子,过段时间估计能下个推荐,还有确定是哪天,所以就为这天爆更存稿吧。
PPS:求点票,月底啦,加个一千字的大更,求读者老爷们看在作者还有到中午就更新的份下少砸点月票砸死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