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30章陈平下饵,酸儒上钩(第1/2页)
郑茂听着刘盈这番推心置腹、毫无保留信任的话语,眼眶瞬间红了。
他再次重重跪下,以头触地,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
“陛下…陛下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之!陛下放心!”
“绣衣使者在微臣手中,只会是悬在贪官污吏头上的利剑,绝不会成为祸乱朝纲的毒瘤!”
“微臣在此立誓,此生此身,皆奉献于陛下,若违此誓,天诛地灭,人神共弃!”
“好!起来吧。”
刘盈欣慰地点点头,“此事机密,你暗中协助陈平,先熟悉起来。待机构初成,朕便正式下旨。”
郑茂激动地起身,他知道皇帝这是在为他铺路。
随着天下逐渐平定,战事减少,他这样的宦官确实需要转型。
而绣衣使者,虽然凶险,却无疑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权力核心中的核心,陛下这是将他真正视作了臂膀。
陈平拿着刘盈特批的、足以堆成小山的五万金,开始了他的“缺德”操作。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让心腹手下,在长安乃至周边郡县,秘密物色了一批容貌姣好、心思玲珑、且急需钱财的妙龄女子。
许以重金,进行简单的训练后,便给她们分配了“任务”。
目标,正是那些平日里在朝堂上、在太学里,声音最大、道德旗帜举得最高的老儒生们。
这些女子,或被安排“偶遇”,或被送入某些老儒生常去的酒楼、诗会作为侍酒女。
她们的任务很简单——用尽浑身解数,接近目标,灌酒,套近乎,极尽奉承之能事。
在目标醉眼朦胧、志得意满、甚至开始动手动脚之际,她们便会“不经意”地透露,自己是某位仰慕其“**亮节”的富商派来的,特意送上“润笔之资”或“束脩之礼”,以求能得到大儒的只言片语或提携。
然后,便将早已准备好的、装有金饼或珠宝的匣子,“强行”塞进老儒生的怀中,或者趁其不备,藏匿于其书房、卧榻的隐秘角落。
陈平原以为,这些自诩清高的老儒生,至少会假意推辞一番,甚至要反复送上几次,才会在巨大的诱惑面前逐渐动摇,露出贪婪的尾巴。
然而,现实却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甚至让他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超过七成被他列为目标的老儒生,在美色奉承和美酒的作用下,面对那黄澄澄的金子、亮闪闪的珠宝,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
许多人只是假模假样地推辞一两句,眼睛却死死盯着财物,喉咙里发出吞咽口水的声音。
更有甚者,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一把抓过塞入袖中,脸上还故作矜持地表示“下不为例”、“此乃雅事”。
那副见钱眼开、道貌岸然的虚伪模样,让暗中观察的陈平手下都感到一阵恶心。
“丞相…这也太…容易了。”
心腹回禀时,表情古怪,“根本没用上后续的手段,一次就成了!亏得您还准备了五万金,这…这才花了不到一万,就抓了一堆人的把柄了!”
陈平听着汇报,先是愕然,随即脸上露出一种极其复杂的神情,有嘲讽,有鄙夷,还有一丝淡淡的悲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30章陈平下饵,酸儒上钩(第2/2页)
他摇了摇头,嗤笑一声:
“呵…圣人门下,尽是些…罢了罢了!也好,省了老夫许多手脚。”
“将所有证据——时间、地点、人物、财物数量——全部详细记录在案,人证物证务必确凿!”
“准备好…该请陛下看一场好戏了。”
陷阱已经布下,猎物已然入彀。
一场针对朝堂清流的大清洗,即将以最讽刺、最不堪的方式,拉开帷幕。
——
长安城的清晨,原本该是市井渐醒的时刻,却被一桩惊天丑闻彻底点燃。
京兆尹的府衙大门还没完全打开,就被一群哭哭啼啼、打扮得花枝招展却又显得狼狈不堪的妙龄女子给堵了个水泄不通。
她们不像寻常喊冤者那样畏畏缩缩,反而一个个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声音又尖又利,瞬间吸引了无数早起百姓的围观。
“青天大老爷!您可得给我们姐妹做主啊!”
“呜呜呜…没天理了啊!朝廷的大官,睡了咱们姐妹,玩了还不给钱!”
“何止不给钱!还偷!偷了咱们的血汗钱就跑!简直是老不要脸,为老不尊!”
“对!就是那群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老学究!表面上一本正经,背地里尽干些男盗女娼的勾当!”
“请陛下圣裁!还我们一个公道!”
女子们七嘴八舌,声音一个比一个高,不仅指名道姓,还将过程描述得绘声绘色,细节丰富到令人面红耳赤。
她们口中的“苦主”,赫然是朝中那些以清流自居、动辄引经据典教训人的老儒生!
这些人,不少都是当年跟着辩士郦食其,为高祖刘邦造势摇旗的“从龙功臣”。
虽然能力平平,但资历老,脸皮厚,又抱成一团,俨然成了朝堂上一股顽固的保守势力。
刘盈念及旧情,且其中牵扯到已被烹杀的郦食其,以及自己的恩师韩信,一直未对他们下狠手。
谁知这群人给脸不要脸,反而变本加厉,屡屡对新政指手画脚,早已让刘盈忍无可忍。
京兆尹一听涉及这么多朝中老臣,头瞬间大了三圈。
他哪里敢接这烫手山芋?第一反应便是官官相护,试图将这些女子轰走,或者胡乱搪塞过去。
“胡说八道!诸位大人皆是德高望重之辈,岂容尔等污蔑!再敢喧哗,乱棍打出去!”
然而,这些女子仿佛早有准备,非但不走,反而哭闹得更凶,声音传得更远。
更可怕的是,不知从何处涌来一群“仗义执言”的闲汉和说书人,开始在现场乃至整个长安城的茶楼酒肆,添油加醋地传播这桩“朝廷大儒嫖娼盗窃案”!
内容香艳离奇,细节逼真,极具传播力。
背后,自然是陈平在冷笑推波助澜。
五万金,可不是白花的。
舆论如同野火,瞬间燎原,烧得那些涉事老儒生们焦头烂额,闭门不出,名声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