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八十三章乡村旅游(第1/2页)
大哥第一次来到新单位办公室找到我,我很意外,也特别高兴。他看见我来到家乡上班,还坐在这个宽敞明亮的行政办,也特别开心。那是九月二十三日,大晴天。我立即跟大哥泡了茶,让他坐下来等我。这是老大第一次来我学校,这就是离家近的好处,我一下就理会到了。我为自己调进清流乡而欣慰。
临近中午下班,我处理完公务,就带大哥一起回宿舍,准备了午餐。大哥还跟我带来了一包新米,重量有十斤。我还说了:来玩就是,何必兄弟之间还要讲究这个嘛。他说,这是新米,让我煮饭尝尝。
大哥来是路过学校,顺便下船来看我工作的地方。我中午还请大哥喝了点酒,我们红着脸走在路上,再一起上街赶场。顺便把衣服拿到街上缝补了一下,还到粮站办理了从铁钉转过来的粮油手续,那时吃国家粮这是少不了的粮证。跟随大哥去了邮局和供销社。我们都办完了事,就在街上的码头上乘赶场大铁船回去马伏山老家。
这是秋收的忙绿季节。稻谷和稻草到处堆积,满屋子和满院子都是,我本想在自己那间住了多年的宿舍休息,可没有办法住进去。大哥叫我就在他家吃晚饭,也在他家睡觉。两弟兄好久没有在一起,喝酒后,再聊天,很晚才入睡。要不是次日早上还要赶到学校上班,可能还要聊下去。有好多的话要好好说一说。我以前不知道,母亲近期在这阴雨天感冒了,身上没有劲,饭也不想吃。干活都靠父亲一人,很辛苦的。我还批评了大哥,为什么不早些跟我告诉母亲病了的事。这病不能拖下去,我第二天清晨被大哥叫醒,天亮赶路进学,买了药找老乡带回去。这天来不及吃早饭就上班了,接受了校长安排的让我为庆祝老年节写祝贺词。风大又下着雨,我参加了学校全体老师参加的政治学习,过后只好在屋子里做些事,跟铁钉中学的老朋友写信。连续几天秋雨,我原打算周末去宣汉办事,可听说这学校在周日要补课,行政人员也要在岗。我在教务处多年,但这是在中学行政办,诸多不同,当好参谋,搞好协调,抓好信息,做好服务,要有统揽全局的思维。做好学习、调查、建议、实这八个字,必须做到善于请示,及时汇报,主动拜访,定期协调四项要求。这个月以来,我不断地学习新业务,不断地适应新环境。我更意外地收到了开学加班工资39元钱,这是以前在铁钉中学从未有过的事情。
我周一早上上班,翻开台历,才发现昨天是自己的特殊日子,不应该忘记的生日。既已过去,没有办法弥补。我坐在椅子上发呆,自己真是糊涂,连自己一年才一次的生日都忘记了。我慢慢地站起来,为自己原谅,可能是昨天加班的缘故,直到晚上,还在参加学校职工会。会后,太晚了,便把大哥送的新米拿出来煮了一碗,那香味充满整个室内,我没有来的及炒菜,沾一点母亲亲手做的豆瓣酱,就美美地吃起来,这就是我的调进老家过的这个特殊生日的特殊用餐。说来,我来到新单位,也有诸多不甘。在全国著名的职业高中做了那么多,到头来才调进这样的一般中学,还遭到个别老师的嫉妒。再说,在铁钉已经小有名气,要找女朋友选择性大得多。到了这里,就没有多少可选对象。实话说,在那边还有几个姑娘聊天,这里就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未婚女青年。
眼看国庆节就到了。先是完成了老年节贺词,覃书记和黎校长,还有几个班子成员看了初稿,都觉得满意,算是通过了,我才松了一口气。几位领导没有看见过我以前的文章,我估计是他们试一试我的手艺。所以,我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不得不做好准备,把自己的水平拿出来。这天母亲到学校来,我很高兴,她拖着病体,总算愿意来弄药治病。还有半小时,她就找到我所在的二楼办公室。我不解地问:你不识字,怎么找来的?
她笑着说:不识字,还长了嘴巴嘛,不晓得问老师吗?把你的名字一说,他们都晓得。我正在画一张考勤表,母亲一到,我就跟书记和校长打个招呼就回到寝室,为母亲打饭。她说没有胃口,一点也不想吃。我一劝,她还是吃了一点,可能是顺我一个意思。母亲还说了,大哥等会也要来,我便洗衣服等着他。直到中午将尽,大哥才感到,把饭热了一下,让他吃起来。我感觉母亲和大哥都很开心。我在这里上班,至少不会让他们赶场天饿着肚子回家。我给老大买三斤半油支付了7元,还有盐巴,还给他借了十元钱,给母亲送了十元钱,加中午生活费十元,还买了些西药,当日就花费了四十元钱。在新街上还遇到赶场的二哥,我们一起在集市上转悠了一段路。等三位来赶场的亲人们都在码头上坐上船,我在途中下船到校上下午班,继续画职工考勤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三章乡村旅游(第2/2页)
国庆节前放假,我中午参加了我高中的老同学结婚宴。那位是二十多天前,我那位教音乐的老同事王老师跟我介绍过的,当场就被我否决的那个姑娘,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嫁人了,嫁给在区上上班的一位临时工作人员,还是读过大学的男子呢。我不知道,那男子是怎么想的,比女子小三岁,准备抱金砖吧。
这老同学,要是我是外地人,一点不了解她,有可能一见钟情的。戴着一副浅色眼镜,身材苗条,个子高,电脑打字速度惊人,一看就是能力不错的。可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嚼舌头的多事者,编出段子,说她从高中时起就与某老师,后来成为了干爸,有说不请清楚的事。我不相信这些谣言,但一旦与她成亲,就一定成为谣言的牺牲品,这谁愿意呢?所以我拒绝了。可今天跟老同学结婚,估计从认识不到十天,他又是外地人,他人生地不成熟的,能够了解她多少呢?这就是闪婚的缺陷。后来还生了一个聪明的宝宝,再后来夫妇到省城打工,彻底与清流乡割断了联系,安了家。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说他们离婚了。其实,我早就预测到他们会有这样的结果。
还忘记说了,此时的清流乡被定位为汉城后花园的基础上,再次要升级为水上巴黎,要求当地政府利用库区优势,将这个红军之乡、将军故里建成为水上乐园和红色文化旅游地。我在郁闷一个月后,感到了欣慰。外部环境的变化,弥补了学校内部的差距。区位优势明显高于铁钉环境。这里离县城只有十几公里,只是公路被毁走水路,带来诸多不便。几元钱就可以赶汉城,对于我的感情处理相对占优势。我分析总结了回家乡第一个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勉强适应了新的环境。我认为最大的好处,还是解决了亲情。在这里,可以经常性回马伏山老家,还可以经常性地跟下山赶场的亲人在一起交流。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还是亲情,尤其是父母都是奔七十古来稀的老人,多跟他们在一起,多陪他们走一段人生之路,这是应该的。
刚才说到旅游开发,我想到本校是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另外还有将军故居。在学校办公室,时而听见“嘟嘟嘟汽笛声,看见一艏艏大船小船载着游客靠在学校码头上,下来了干部职工还有大批的师生前来接受思想洗礼,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传统教育,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我在这里感到了热闹与人气,再没有铁钉那么安静与偏僻。
这下好了,跟外界接触面增大了,也许我各方面的机会增多。我负责一些与外界的沟通协调,开展一些公关活动,事务的工作会让我在工作中交往一些单位的姑娘,比如去邮局联系报刊的订阅时,就认识了两位姑娘。其中一位姓马,家在汉城,人也长得漂亮,说话温柔大方,身材也是好看的,听见她的同伴介绍,还没有男朋友,就是因为她长得好看,又是城里人,父母都是邮局的职工,有骄傲的本钱,追求的人多,都被她拒绝了。她这一介绍,我在希望中感到了压力。当时,社会上对教师的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尊师重教增强了,但认识还需要慢慢来,尤其是工资收入增长缓慢,与邮局、烟草等创收单位比起,还是有差距。我是这样想的,追求姑娘是我作为一个未婚男子的权利与自由。我该表达的要表达,至少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我不理不追,不去抛出橄榄枝,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于是抽空到邮局去找姑娘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