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35章敲山震虎慑江南,妄想破碎终面对
大夏平宁十六年九月
柴荣平南大军奉命北方,屯兵鄂州。
南唐国主李煜得知大夏灭南汉,非常惊惧,派自己弟弟郑王李从善入开封朝贡。
一面恭贺大夏武功,一面以表尊敬,愿意自降尊号,改称“江南国主”,并自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
大夏皇帝白汐对李煜的低姿态很是满意,同意了李煜的所请。
但当李从善请求归国后,却一反常态,以江南国小,何以容纳王公之名。
并且有言江南国主在开封的府邸新建,需要留人提升人气为由,将李从善扣留在赐给李煜在开封的府邸中。
等到江南国使者返回南昌,李煜从副使口中得知此事,只是连连叹息,没有再贸然请求归还郑王。
大夏平宁十七年正月
有商人密告,夏军于湖南建造战舰千艘,其中在湖口水战中大放光彩的新式炮船足有五十余艘。
朝中有大臣认为这是大夏在准备攻打自己的征兆,请求先发制人,派人秘密焚烧大夏战船。
但李煜惧怕惹祸上身,遭受大夏责难,没有批复。
为了缓解内心的忧虑,李煜不得不每日与臣下设宴酣饮,期间悲歌不已。
三月
夏帝白汐遣翰林院学士杨士强出使南昌。
宴会间夸赞南昌的宫室巍峨华丽,建制造型与开封大宋宫一般无二。
又称赞江南君臣贤俊辈出,必是宰相满堂。
并提出想与江南翰林院的诸位学士比一比文学,看看是他这个大夏翰林学士文学造诣高,还是李煜的江南翰林学士文采好。
听到夏使如此说,当即就有江南学子表示不服气,请求与杨士强比拼诗词。
可李煜是何人,立即就听出了使者的指责之意。
先是斥责学子不知天高地厚,然后神色自若的朝杨士强说:
“使者说笑了,江南哪里来的翰林院,只有文学馆而已。”
杨士强一脸莫名的问道:“是吗?”
李煜哈哈大笑:“当然,天下只有一座翰林院,就如天下只有一个皇帝,便是尊上大夏皇帝。”
杨士强听罢也是哈哈大笑:“我醉矣,我醉矣。”
宴会结束,夏室醉醺醺的被扶了下去,只留下会场上一脸悲愤的南唐君臣。
“陛下,大夏辱人太甚,臣请倾全国之力,北伐夏国。”
“是啊,真要是硬碰硬,生死存亡,犹未可知。”
李煜熏红的脸,看着堂下这群只知道诗词歌赋的大臣,终于知道什么才是文人意气,仿佛大夏便在他们嘴中顷刻间烟消云散。
“适才使者告诉朕,大夏皇帝上个月封吾弟郑王为泰宁都督,并又在开封城中赐他一所宅院。”
“腾出了原来的宅院,这是在暗示要朕亲自入开封请降啊。”
群臣听罢,虽然有悲愤,但最多的还是沉默。
李煜失望了,心散了,队伍便不好带了。
“也罢,传朕令,即日起改‘诏’称‘教’。”
“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
“降诸王为‘公’,避讳后夏,以示尊崇。”
三月十日
夏使杨士强准备返北,李煜亲自在将其送至城外。
并表示自己会遣户部尚书冯延鲁为李从善所受封赐道谢,并愿意接受后夏册封爵位,只是请求让自己留在南昌。
杨士强依旧是一脸笑意:“国主的话,在下会带到的,这些日子的经历,也会如实告知圣上。国主留步。”
看着杨士强队伍远去的方向,李煜只觉得疲惫不已,下令回宫,并摆宴,邀请在京的文学名士、青楼名妓入宫与会。
三月二十三日
翰林院学士杨士强回京,当天便奉旨入宫,将在南唐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的告知圣人。白汐听了李煜的所作所为后,一脸轻笑的对太子白牧说道:“这江南李煜还妄想割据江西,秉持国政呢。”
“那江南使者陛下是否还召见?”
“就说朕这几日染疾,身体有恙,让他去东宫,由太子代朕召见。”
“微臣遵旨。”
等到杨士强退下,白汐又再三告知用何种态度对待南使后,才放他离去。
“传令,召吴国供奉使入宫。”
十月
江南内史舍人潘佑深感于国运衰弱,力谏国中贤良李平为司会,主持革新兴国之事。
然被李煜宠臣徐铉、张洎阻止,并说“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
事情愈演愈烈,使得国内百姓都知道又一个李平,想要重振国纲,以抗后夏的强硬派。
李煜考虑到国中后夏安插的奸细,害怕被开封方面借此事兴师问罪,遂下令收捕李平。
最终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亦自缢狱中。
大夏平宁十八年正月
江南国主李煜借为夏皇朝贡之机,上表请求放李从善归国。
白汐以李从善如今是夏臣为由,不许。
九月
夏皇白汐先后派文华院学士梁迥、枢密院学士李穆出使南昌。
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
结果李煜都以托病不从,并强硬回复:
“臣侍奉大朝,只是希望得以保全宗庙而已,想不到竟会走到这一步,事已至此,已经走到如此地步,最终结果便只有一死了。”
得到李煜的消息,白汐大怒,当即遣长沙都督赵匡胤出鄂州,副都督柴荣随后率领禁军南下,水陆并进。
李煜亦筑城聚粮,大举备战。
十月十五日
夏军攻占庐山,击溃南唐北口军,即将抵达德安。
过了德安,再往南便是南昌,不过二十多里。
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后夏年号,改为干支纪年。
与此同时,吴国乘机进犯歙州、信州,威胁南唐东面。
南唐陷入两面夹击的局势。
李煜急忙派人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
然新继任的吴王钱弘俶不答,只是将李煜的书信,连同使者,尽数送至夏廷。
十一月
夏军以强势火力,攻破饶州鄱阳城,夏兵沿着彭蠡湖两边,向南昌包夹而来。
李煜急命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务必要在余干附近挡住柴荣所部。
然夏唐之间的国力悬殊,兵力也相差甚远。
皇甫继勋不仅兵败如山倒,让夏军挺进南昌东。
北面的德安、建昌两座城,也相继沦陷,夏军已经抵达新城镇。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负责内外传诏的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二人,竟然阻隔战败消息。
等到夏军屯兵南昌城北十里处,李煜还尚不知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