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夏京都,开封府西郊小西山大营。
三千侍卫殿前司军士披坚执锐,将整个小西山军营围得水泄不通,不准任何人靠近。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大人物来到了此处,遂远远绕过此地而行。
军营内,随处可见的禁军来来往往,箭塔上,严阵以待的弓弩士鹰隼般的眼睛不断巡视,一个苍蝇也飞不进去。
原本军营的校场,此时也已经搭起了一座棚子,里面贵紫朱红,远远围绕着中间一身明黄龙袍的中年人,正是从科研院移驾来此的白汐。
他靠坐在宽大的御座上,案前摆着数盘瓜果。
左边略低的位子上,便是太子白牧,正与同坐在一旁的弟弟梁王白牲说着什么。
再往下一两排,便是适才跟随他前往科研院的骆明翰、李存孝等大员。
在这闲暇之际,众臣相互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在他们所坐的木椅后面,便是一个个面无表情,斜跨夏制细刀,身着淡黄锦衣的御前侍卫。
这些御前侍卫大多都是宗室子弟,属于殿前司御前营,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向来寸步不离。
“启禀陛下,都准备好了。”
本来有点摇摇欲坠的白汐,听到声音,抬眼看去,正是一身粗麻布衣装扮的刁文高。
他点点头,站起身来,走到台前,太子白牧、梁王白牲随之跟在后面眺望。
刁文高得到同意,朝着身边的弟子高远吩咐了两句,然后老当益壮的快步走到白汐身边,准备随时为圣上解释自己的发明。
得到老师吩咐的高远,立即跑步到不远处的一座小高台,拿起案上的两根三角旗,对着数百步外的实验阵地不断交叉挥舞。
在这个间隙,白汐对着同样来到台前的众臣说道:“平克江南之利,就在其中,诸卿且细看。”
随手拿起身后内常侍阎旭恭敬递过来的,一根镶嵌红蓝宝石的精致铜制‘远目镜’,熟练地将其拉长,对准远处的实验阵地,准备观望。
身后的众臣也有学有样,接过身后内侍托在盘子上的铜制远目镜,看向远处。
在大夏,远目镜已经在军中十分普遍,并且建有专门的手工作坊。
几乎都指挥使一级的中层军官,人人都会标配一根,用作远望敌情。
也正是有此等利器,夏军才能每次都料敌于先,胜率大大增加。
而且此物也跟着大夏的远洋商队,顺着海上丝绸之路远售重洋,在天竺、阿拉、昆仑诸国为大夏赚取了大量的金银。
在大家的远目镜里,九根乌黑乌黑的铁制圆筒,架在木制架台上,好似大号的突火枪。
他们身边的科研员,在得到高远的旗语后,在一名‘才士’级的组长招呼下,忙碌起来。
只见一人朝着铁筒内塞入一个布包,然后两人一组,抬着一个圆球,将其缓慢的塞入筒口内。
又有一人将一根布条插入铁筒后部的一个缺口,再三检查了几遍。
没有问题后,众人散去,离着铁筒数步的距离,蹲在掩体后,捂着耳朵。
只留下一个塞着耳塞的,手持火把的杂役站在原地。
高远又打了一个旗语。
九名被选出来的杂役,看到旗语后,有些紧张,但还是将火把靠近布条。
点燃后,飞也似的原路九根铁筒。
等到他们跑远,没一会儿,铁筒发出震天雷响,接着便是浓烟火光,其后坐力激起层层灰尘。
接着,九根铁筒对着的山丘方向便出现九个大圆坑,激起冲天泥土。
看着这一切,众大臣放下远目镜面面相觑,久久不能平静。
特别是李存孝,他知道若将这个武器搬到战场上,将对敌人造成多大的冲击。
什么坚城,一炮而已。
“如何?”白汐放下远目镜,嘴角噙笑的转身看向众臣。
“这,这,这,臣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敢问陛下,此利器唤为何物?”
白汐看向刁文高,示意他来解释。
“敢教大都督知晓,此物出声如雷,形如爆竹,故取名唤‘炮’。”
随后他又向众人展示了一种小型的火器,正是‘炮’的缩小版。
“此物由‘突火枪’演变而来,我取名为‘铳’,而‘炮’也是由此加大加量而来。”
“火铳可冲击数十步外的目标,火炮可冲击数百步外的目标。”
群臣一边听着刁文高的解释,一边又观看火铳的演示,不断交头接耳,连连点头。
又经过半个时辰,看完所有火器演示的众人,回到观赏棚。
“怎么样,诸卿认为有此二物,可平江南否。”
李存孝早已被火铳和火炮征服,他能够想象到数百门火炮,陈列在坚城外,一齐开火的场景。
只见他满脸通红的对着白汐大拜道:“臣恭贺陛下,有此二物,天下可定,实乃天助大夏。”
其余众臣也反应过来,跟着跪拜道。
“好了,用不着行此大礼,都起来吧。”白汐无奈的看着这群人,一点都不矜持。
随即看向人群中的一名中年武官:“李冰。”
水军都督李冰赶紧走上前行礼道:“臣在。”
“你说,若是将这火炮安置在战船上,如何?”
能来到白汐面前的文武,都不是蠢人,一点就通,当即满脸激动道:
“若能将其安置于战船,万炮齐射,江湖河海,将再也没有阻挡我大夏水军的存在。”
“将来,我大夏不仅可以称霸于陆地,还将称霸于江海。”
“微臣断言,其与我们水军司是最契合的,请陛下恩准,若有数十艘安置此物的战船,南唐水师,不足挂齿,定将唐主献于陛下。”
“陛下。”眼见水军司想要将此利器独吞,步军都督白鸣也坐不住了,出列道:
“火炮不仅能用于水战,一如大都督所言,于陆地攻坚更胜于以往的霹雳车,而且火铳虽说射程不如弓弩,但用在守城上,也颇有建树。”
“臣可以断言,此二物一出,天下攻守之战,将完全发生改变,不亚于当初铁制兵器出来的时候,将是划时代的改革。”
“因此,臣叩请陛下将其拨付与步军司。”
“藉凭此二物,臣可以立下军令状,西北一战,定能一战而下,江南三国,将不再能阻挡陛下的脚步。”
“陛下,我们马军司也一样。”
虽说没有想到这两物对马军有何改变性作用,但新任马军都督童策本着有枣没枣,打上两杆的态度,也不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