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杀了他!杀了这个老贼!”
“叛国逆贼!千刀万剐都便宜你了!”
“还有那个毒妇!她竟敢谋害宸贵妃娘娘!蛇蝎心肠!该杀!”
“呸!狗男女!死不足惜!”
“……”
震耳欲聋的唾骂声、诅咒声,如同汹涌的浪潮。
烂菜叶、臭鸡蛋、碎石块等,如雨点般砸向柳崇山和沈南乔。
柳崇山紧闭着眼,枯瘦的身体在镣铐下微微颤抖。
沈南乔则毫无反应,任凭污秽之物,挂满她乱草般的头发,只是空洞地睁着眼。
“啧,真是大快人心!定国公府仗着......
**血染宫墙**
柳婉清自东宫旧库归来后,整夜未眠。
她知道,皇帝虽已答应她协理朝政,但那不过是权宜之计。她手中的遗诏,是他心头的一根刺,而她,便是那握刀之人。
翌日清晨,她梳妆完毕,换上象征皇后尊贵的正红朝服,缓步走向凤仪殿。殿外早已聚集了六宫妃嫔与朝中命妇,皆是来向她请安的。她端坐于凤座之上,目光平静如水,嘴角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仿佛昨日那场生死对峙从未发生。
然而,她的心却如绷紧的弓弦。
她知道,皇帝不会轻易放过她。
果然,午后,皇帝召见群臣,于乾清殿议事。她作为皇后,亦被请去旁听。她步入殿中,只见殿内气氛凝重,众臣低头不语,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神情冷峻。
她缓步上前,行礼道:“臣妾参见陛下。”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身上,似笑非笑:“皇后近日辛苦了。”
柳婉清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为陛下分忧,是臣妾应尽之责。”
皇帝缓缓起身,负手而立,环视众臣:“朕近日听闻,有人暗中散布流言,称朕篡位,更有甚者,妄议先帝遗诏,意图动摇国本。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柳婉清心中冷笑,皇帝果然出手了。他这是要借题发挥,试探她,也是在向天下人释放信号??他已察觉有人在利用遗诏之事动摇皇权。
她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众臣,果然见赵德昌脸色微变,显然已意识到皇帝矛头所指。
她缓缓起身,语气平静:“陛下所言,臣妾不解。流言自古有之,不足为信。若陛下真有疑虑,不妨彻查,还朝堂一个清白。”
皇帝目光微沉,缓缓道:“皇后所言极是。朕正有此意,命刑部彻查此事,凡与此事有关之人,皆不可轻饶。”
柳婉清心中一紧,皇帝这是要动赵德昌了。
她知道,赵德昌是她安插在朝中的关键人物,若他出事,她的布局将大受牵连。她必须想办法救他。
然而,此刻她不能轻举妄动。
她只能静观其变。
**暗流涌动**
当晚,柳婉清召见沈昭与萧景和。
“赵尚书恐怕已被盯上。”沈昭低声道,“陛下今日召见刑部尚书,密谈良久,恐怕是要动手了。”
柳婉清眉头微蹙:“赵尚书手中有当年先帝遗诏的副本,若落入刑部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萧景和沉声道:“娘娘,不如让赵尚书即刻出宫,暂避风头。”
柳婉清摇头:“不可。陛下此举,本就是试探。若赵尚书此时避走,反倒坐实了罪名。”
她沉思片刻,缓缓道:“沈昭,你即刻前往赵府,将副本取回,藏于宫中。至于赵尚书,让他主动请辞,以退为进。”
沈昭点头应命。
萧景和却皱眉道:“娘娘,陛下此举,恐怕只是开始。他不会容忍一个能动摇他皇权的皇后。”
柳婉清淡淡一笑:“我知道。所以,我们也要开始行动了。”
**血雨腥风**
三日后,赵尚书请辞,皇帝准奏,命其归乡养病。
众人皆以为此事就此平息,唯有柳婉清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来临。
果然,数日后,皇帝下旨,命兵部尚书李恪为监国,暂理朝政,自己则称病不出,闭门养身。
此举震惊朝野。
柳婉清心中一沉,皇帝这是要架空她了。
她明白,皇帝已不再信任她,甚至,可能已开始策划彻底铲除她。
她不能再等了。
她必须先发制人。
她连夜召见沈昭与萧景和:“传我命令,立刻联络宫中暗线,准备行动。”
沈昭皱眉:“娘娘,陛下已有防备,若贸然行动,恐遭反噬。”
柳婉清冷冷道:“若再等下去,我们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三日后,皇帝将在太庙祭祖,那是他最放松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病’得更重一些。”
萧景和沉默片刻,低声道:“娘娘,这是要……”
柳婉清轻轻一笑:“不是我要,而是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生死一线**
三日后,皇帝前往太庙祭祖。
柳婉清早已安排妥当,宫中眼线遍布,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然而,就在皇帝踏入太庙之时,突见数名黑衣刺客从殿后杀出,直扑皇帝。
侍卫们大惊,纷纷拔刀迎战。
混战之中,皇帝被一名刺客重伤,倒地不起。
混乱之中,柳婉清亲自率人赶到,命人封锁太庙,将刺客尽数擒获。
她跪于皇帝身旁,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陛下,臣妾来迟了。”
皇帝气息微弱,眼中却依旧带着几分冷意:“你……果然……”
柳婉清轻轻一笑:“陛下,臣妾说过,只有您坐稳皇位,臣妾才能真正拥有权力。如今,您若倒下,臣妾也再无退路。”
皇帝闭上眼,良久,缓缓道:“你赢了……”
柳婉清静静地看着他,轻声道:“陛下,臣妾从未想与您为敌。只是,这天下,终究不能只由一人掌控。”
皇帝未再言语,缓缓闭上双眼。
**凤临天下**
皇帝驾崩,享年三十七。
柳婉清以皇后之尊,临朝称制,辅佐年幼的太子登基。
朝堂之上,群臣跪拜,高呼“太后圣明”。
柳婉清立于凤座之上,望着殿外的朝阳,心中却无一丝喜悦。
她知道,这不过是另一场较量的开始。
她已站在权力的巅峰,却也站在了风暴的中心。
她不再是那个温婉贤淑的皇后,而是真正的女帝。
而她,也将以铁血与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完??**
**凤临天下**
柳婉清站在凤仪殿高高的台阶之上,望着殿前跪拜的百官,心中无波无澜。
皇帝的死讯传遍京城,举国哀恸。然而,真正知晓内情的,不过寥寥数人。那场太庙之变,被她以雷霆手段掩盖,刺客皆被灭口,太庙祭祖的记录也被悄然销毁。皇帝的死因,被定为旧疾突发,群臣虽有疑虑,却无人敢言。
她以太后之尊,辅佐年幼太子临朝听政,成为大晟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女帝。
凤仪殿内,香炉袅袅,烛火摇曳。
柳婉清缓缓落座,目光扫过殿中诸臣,缓缓开口:“陛下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哀诏已发,太子年幼,本宫暂代朝政,望诸卿同心协力,共扶新君。”
群臣齐声应诺,齐呼“太后圣明”。
然而,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皇帝虽已亡,但他生前布下的势力依旧盘踞朝堂,尤其是兵部尚书李恪,手握禁军,权势滔天。他虽未明言反对她临朝,却始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柳婉清心中清楚,若不尽快掌控禁军,她的权力便如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崩塌。
她缓缓起身,对身侧的沈昭低声道:“传我命令,命萧景和即刻入宫。”
沈昭应声退下。
片刻后,萧景和匆匆入殿,拱手行礼:“娘娘有何吩咐?”
柳婉清淡淡道:“李恪手中兵权,必须收回。”
萧景和微微皱眉:“可他手中握有陛下亲赐的虎符,若强行夺权,恐怕会引起军中动荡。”
柳婉清轻笑:“所以,我们要让他自己交出兵权。”
萧景和一怔:“娘娘的意思是……”
柳婉清缓缓道:“李恪虽权势滔天,但他终究是臣,而非帝。他之所以能稳坐兵部尚书之位,是因为陛下信任他。如今陛下已逝,他若想自保,便必须另寻靠山。”
她顿了顿,目光微冷:“我要他,主动请辞。”
萧景和沉思片刻,低声道:“娘娘是想……逼他自保?”
柳婉清微微一笑:“不错。他若不愿主动请辞,那便让他不得不辞。”
萧景和点头:“属下明白。”
**暗潮汹涌**
三日后,一封密奏送入凤仪殿。
奏折上,赫然写着李恪私通外敌,意图谋反的证据。
柳婉清看过之后,轻叹一声:“李恪终究还是沉不住气了。”
沈昭站在一旁,低声问道:“娘娘,如今证据确凿,是否即刻拿下李恪?”
柳婉清摇头:“不急。我们要的,不是他的命,而是他的兵权。”
她提笔批阅奏折,语气淡然:“传旨,召李恪入宫,问话。”
李恪接到旨意,神色微变,却依旧入宫面圣。
凤仪殿内,柳婉清端坐于帘后,目光冷淡。
李恪行礼:“臣李恪,参见太后。”
柳婉清淡淡道:“李尚书,可知为何召你入宫?”
李恪神色不变:“臣不知,请太后明示。”
柳婉清缓缓展开奏折,递至殿前:“有人弹劾你私通北狄,意图谋反,你可有话说?”
李恪脸色微变,却依旧镇定:“臣忠心为国,绝无此事。”
柳婉清轻轻一笑:“本宫自然相信你。只是,朝中流言四起,若不澄清,恐怕人心不稳。”
她顿了顿,缓缓道:“你若真无此事,不如请辞兵部尚书之职,以避嫌疑,待查明真相,再行复职如何?”
李恪沉默良久,终是缓缓叩首:“臣……愿辞。”
柳婉清满意地点点头:“李尚书深明大义,本宫甚为欣慰。”
李恪起身,缓缓退下。
他走后,沈昭低声问道:“娘娘,他真会主动交出兵权?”
柳婉清淡淡一笑:“他会的。因为他知道,若不交出兵权,等待他的,不只是辞官,而是灭门。”
**权倾天下**
李恪辞去兵部尚书之职后,柳婉清顺势任命萧景和为兵部尚书,掌控禁军大权。
至此,她真正掌控了朝政与军权。
朝堂之上,群臣再无异议,皆俯首听命。
而她,也终于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然而,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皇帝虽已亡,但他的旧部仍在,朝中仍有暗流涌动。她必须时刻警惕,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她缓步走入凤仪殿,望着殿外的朝阳,心中一片清明。
她不再是那个温婉贤淑的皇后,而是真正的女帝。
她以智慧与手段,一步步登上这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巅。
而她,也将以铁血与谋略,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江山。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