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8章 “车神”的文治(北宋历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雍熙北伐失败不仅在士卒、物资方面的损失,更在人心方面的损失,北宋朝廷有些人对辽国产生了畏惧情绪。
    实际上,宋军并不比辽军差,两次战败完全是宋军主将之过。
    始皇道:“此战后,宋廷想要再对辽国硬气起来,只怕难了。那‘澶渊之盟,又是何物?也是赵光义时签立?”
    李念摇头道:“澶渊之盟非赵光义签订,而是与他儿子有关。这一位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
    见李念神情古怪,始皇等人便知道这“赫赫有名”大概不是啥好名声,又是一位宋朝的“豪杰”。
    但李念并未立即讲说宋真宗,他道:“虽说在武功方面,赵光义有所不足,可在文治一道,赵光义的确很有才能,南北宋能存续三百多年,赵光义功不可没。”
    在武功方面,“驴车战神”、“高粱河车神”的确耻辱,但不能否定掉赵光义在文治方面的一些建树。
    “在政治方面,赵光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对朝廷中央和地方进行了改革,在晚唐时,藩镇节度权力太大,使得朝廷中央无威信。”
    “宋立朝自然会避免唐之旧事重演,赵光义听取右拾遗李瀚的建议,使宋之州郡皆由朝廷直辖,不再沿用节镇领支郡的旧制。”
    晚唐时,节度使地方军政一把抓,节镇领支郡,支郡官员听令于节度使,让节度使等若当地的土皇帝,节度使造起反或不遵朝廷号令,变得很容易。
    北宋吸取了这些教训,让各州郡受朝廷直辖,州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
    就算有州官想仿效节度使旧事,将治下州郡变为一家之地,可其他州官不想,一封奏疏送到朝廷,便会破灭。
    何况,宋廷还有其他手段防止官员做大。
    “对宋廷内的部门,赵光义采用多设机构,分割权力等办法构建了一套相当繁复的官制,部门与部门间互相制衡,官员与官员间互相制衡。”
    “这办法的优缺点同样明显。通过这套方法,让官员的权力被分散削弱,宋廷内很难出现一个强权部门,但这也让宋廷各部门职权存在重叠,且官员数量增多,办事时反而很难集中力量。”
    始皇等人一想便明白怎么回事,部门多且职权重叠,在一件事上,似乎是多个部门有权可管,实际上是都可以不管,且还可以互相拖后腿,下绊子。
    这应当是宋朝皇帝想看到的,让官员们互相制衡,他们的皇权才更能高枕无忧。
    至于这可能会影响国家发展,那并非首要,皇权更重要。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赵光义改革了当时的地区划分,改道路,将三百多个府、州、军、监分为十五路。
    这种划分不是在地图上随意乱分,而是很有讲究,将强势的地方削弱,对弱势的地方补强,而非让强者更强。
    像某地很强,但出入不易,那就把其与外界交通联络的要地给划分到隔壁行政区去,以此对其进行限制。
    “但赵光义对北宋,准确说是对两宋最大的影响是他提倡文治,完善科举,将文官地位拔高。这让两宋有三百年国祚,让两宋出现了诸多文豪名士,更有华夏四大才女之一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李念在这补充了一句:“以臣个人愚见,四大才女中以‘易安居士’才华最高。”
    这让始皇等人来了极大兴趣,能成为华夏四大才女之一就已经很不得了,这位居然还是四大才女中最有才华的一位。
    华夏最有才的才女生于宋朝,由此也可见这宋的文治可能真有些东西!
    “赵光义提倡文治,完善科举,虽有为朝廷选才,让天下英杰尽入其彀之意,但其主要目的是为扭转自唐末五代以后武人当政的风气,好巩固赵宋江山。”
    “扭转唐末五代后武人当政的风气,这本身没错,唐末五代,有兵便是王,天下大乱与那些武人脱不开关系。”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赵光义深知武人当政的祸患,会生出提倡文治,扭转这种风气的想法,颇为正常。”
    “可问题是矫枉过正,从本来的‘重武轻文’变为了‘崇文抑武,甚至有言为‘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
    “此言便是指当时科举殿试后,皇帝会亲临东华门宣读新科进士姓名。”
    王翦、蒙恬几人这时才明白,原来大秦咸阳大考搞的那套源于后世的宋。
    蒙恬道:“宋皇亲自宣读姓名,于那些宋朝进士而言,乃莫大荣誉,时人见之,也会逐渐形成在东华门被皇帝唱名是至高荣誉,从而更愿读书科举,而非参军入伍。”
    “如此一来,本‘重武轻文”之风气会被扭转。只是这般作为,天下才智之士多参与科举,而军中少贤才,赵宋军队当会因此而衰。”
    蒙恬这波分析倒错了,宋廷是宋廷,宋军将士是宋军将士,虽说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但宋军战斗力还真没想的那么弱,也有名将。
    李念笑道:“赵宋虽‘崇文抑武”,但宋军战力还算不错,可惜在宋廷带领下,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宋军若没实力,早已为辽、金所灭。”
    “那东华门唱名之制正是始于赵光义的雍熙二年。在宋朝前的科举并不规范,有诸多漏洞可钻,且基本为官宦子弟垄断,但赵光义在位时,对科举进行规范,使科举真真实实成为王朝最重要的选才之法,没有之一!”
    “像糊名法,虽在唐时便已有,但是在赵光义时才被普及于科举,让科举选才更加公正,再如锁院制度,也是在宋时被确立。”
    “宋时科举确立的某些政策甚至一直沿用到后世。”
    科举虽出现的时间挺早,但真正被当作一响重要的治国政策,还得是在宋朝,隋唐时的科举和后来众所皆知的科举根本不能算一回事。
    “赵光义不仅规范了科举,还增加了科举的录取名额,参加科举并取得优异成绩者,会被从优授官,且能比以其他方式当官的人拔升更迅速。”
    王绾笑道:“此举亦是在拔高科举地位,鼓励人们参加科举,以求达至万般皆下品,唯有科举高’。”
    想要人们对一件事物感兴趣,去追捧这件事物,就要拔高这件事物的地位,并要让参与这件事的人得到巨大好处,不管是物质上的好处,还是荣誉上的好处。
    这才能让参与的人感觉自己做这件事高大上,愿意去做,尽管做到这件事的人百中未必有一,也依旧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参与。
    显然,赵光义做到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重生团宠:京圈皇太女是满级大佬 港雾 提前登陆游戏世界,开局联姻女帝 神仙阙 星露谷的世界树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重生后我换个老公虐前夫 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今天也在军营卷死战友 我靠捡钱发家致富 开局神级隐藏技能!我已看透一切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 历史国战:开局黄巾起义 全家穿越!我在荒年流放路上封神 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万族战场,F级英雄的我照样无敌 疯书生无敌剑 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