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78章226兵变,日本政坛动荡(第1/2页)
原本陈立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个吃瓜群众,可没想到如今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
如今第二联队的人大部分都在新京,但东京也还有不少。
陈立便直接命令手下将剩余士兵全部调过来,免得那群疯子带兵冲进陆军大学。
他是有这个权力的,当然这个举动也是很快吸引了陆军大学其他人的注意。
同时,陆军大学里响起了枪声,不止有人来杀陈立,还有人竟然冲到了一个教官的宿舍,将之枪杀,最后被卫兵击毙。
陆军大学整个沸腾了。
陈立第一个站出来告诉其他人,恐怕是有军人叛乱,他自己要立刻通过电话上报这事!
当然,如果不是陈立提前派人将电话线剪断的话,藤田刚恐怕就信了。
“糟了!电话打不通,被叛军剪断了电话线!!”
陈立一副着急的样子,其实心里安稳得很。
第二联队的士兵已经来了,将陆军大学都围住了,这里安全得很。
其他人却慌的不得了。
“藤原大佐!我们应该立刻去向陆军省,向天皇陛下报告!”
看着倒在陈立宿舍前的两个持枪学生,其他人群情激愤。
这可是军人政变要杀长官!
看着这两人的行动,想来应该是有东京其他人在指挥,他们得上报啊!
但很快被陈立阻止。
“诸位!还是稍安勿躁,他们一定是有预谋,有组织的!我虽然调兵守住了陆军大学,可谁知道叛军是不是就这几个?”
“为了我们的安全,还是先待在这里,等待命令!”
陈立强行将所有人拦了下来,以安全为理由,不让他们离开陆军大学。
真是个好大佐!
Ok啊家人们,以上都是陈立的鬼话。
事实上,陈立在发现叛军的第一时间就决定隐而不报。
他直接让手下剪断电话线,装作是被叛军剪断的,然后派兵守住陆军大学。
以安全为名义,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也尽力阻止其他人上报情况。
能拖一会是一会,让皇道派的人在东京闹吧!
这个理由很合理,毕竟陈立也是为了安全。
陆军大学里居然都有好几个疯子士兵,谁知道大街上有多少?
这可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藤原大佐的恩情还不完!
这个时候,有直接性兵权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陈立二话不说就调了两百多士兵,他完全可以事后再通报。
陆军大学里的其他人只能干瞪眼。
就在陈立这里苟住的时候,整个东京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变。
整整一千五百名皇道派士兵在青年军官的带领下,冲进陆军省,冲进内阁官员家里,甚至是海军省!
一顿屠杀!
短短几个小时后,甚至在陆军大学里的人都开始依稀听到一些枪声。
但还好这里是安全的。
但东京许多官员就不安全了。
财政大臣高桥是清、内大臣斋藤实、首相冈田启介。
甚至是天皇身边的近臣,侍从长铃木贯太郎都遭遇了刺杀。
鹅毛大雪中,一千五百名士兵打着“尊皇讨奸,昭和维新”的名义,在东京掀起了一场“下克上”的运动。
临晨,天皇终于得知了皇道派兵变的事情,气的差点没当场晕过去。
他的心腹大臣啊!被叛乱士兵当成鸡仔一般,一个个宰杀当场!
这些士兵打着为了天皇的名头,但却不干为了天皇的事!
只因为他们杀的都是他裕仁的心腹臣子!
天皇立刻下令平叛,陆军部也是劝了,但皇道派的人根本不听,他们要求让政府彻底洗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8章226兵变,日本政坛动荡(第2/2页)
要让皇道派的领头人当首相,并且要还推翻多个政府机关。
如果做不到,他们就继续尊皇讨奸!
这言论和行为简直震惊了东京,就连陈立都听说了。
但陈立早就知道,这次兵变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因为皇道派这帮人简直就是在挑战天皇的底线。
如今的天皇之所以大力扶持政府,是有原因的。
当初陆军部也曾经政变,但那时候,天皇需要依靠军部来支持他对别国开战,所以就默认支持了。
但后来军部又因此尾大不掉。
所以如今天皇扶持文官集团,就是想用政府来制衡军队。
而且光是政府还不够,裕仁还在不断扶持海军出身的人。
就比如冈田启介就是海军出身。
你皇道派又是推翻内阁,又是要让陆军省和海军省洗牌,这就算了,你还逮着海军的人一顿杀?
这不是想让裕仁被陆军部彻底架空吗?
他能答应就有鬼了。
这场叛乱持续了几天,最终在各方不断施压下,又有天皇派人发传单,这场兵变终于是结束了。
和陈立猜的没错,皇道派失败了。
失败的很彻底。
领头的军官连公开法庭都没有机会上,就直接被枪决。
统制派的人借着机会直接开始了大清洗。
甚至在陆军大学都有人被当场带走。
值得一提的是,陈立在发生兵变时,及时反应并保护陆军大学其他人,还被天皇嘉奖了一次...
只是皇道派这一次算是彻底完了。
连着几天,只要是皇道派的人,绝大部分都被调到一些边缘岗位,整个被排斥了。
意外的是,首相冈田启介和侍从长铃木贯太郎居然没死。
是的,这两个被刺人员中身份顶尖的人反倒是没死。
冈田启介是心腹扮成他的样子,替他死了。
铃木贯太郎更是中了三枪后硬生生被救活了。
这气的陈立在宿舍里捶胸顿足。
废物啊!
这帮皇道派真踏马废物!
拿着照片能找错人,杀人也不知道补刀,怪不得不能成事呢,纯纯废物!
226兵变造成的影响很大,首相冈田启介下台。
广田弘毅正式接手内阁。
但广田弘毅接手内阁后的一系列作为,却是让军部开始可以直接插手内阁。
一直到37年,广田弘毅被迫辞职。
接任他的,是林铣十郎。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林铣十郎仅仅在任四个月,内阁再次倒台。
终于,一个似乎“可以”调和军队与文官集团矛盾的人出现了。
在政治元老西园寺公望的推荐下,1937年6月,近卫文麿奉命组建近卫内阁。
近卫文麿的政治手段还是让他赢得了一次机会。
在此之前近卫文麿主张的“新体制运动”,与军部“举国一致”的战争策略符合。
与此同时,在这段时间以来,近卫文麿一直处于一个“中立”的态度,并未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这让如今争论不休的各个派系都有意让他作为首相,来调停争斗。
近卫文麿很高兴,他等的就是这一天。
这说明他的想法是对的。
但当初陈立做的事情也不是白费,终究还是给近卫文麿埋下了雷。
(预告一下,下一章,过渡将会彻底结束,主要是三四年时间,跨度太大,详细写写不完,不写吧,跨度太大又影响观感,所以就用这几章做个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