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69章还请尚书大人教我!(第1/2页)
“不过……”
见曹廷训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杨思义叹了口气:“不过,本官倒有一策,或可解你燃眉之急。”
曹廷训闻言眼睛一亮,急忙行礼道:“请大人明示!”
“京城工坊既吸纳了大量青壮,致使百姓无暇婚育,那……何不从工坊着手?”
杨思义目缓缓道来:“曹大人可奏请陛下下旨,命京城各工坊每月给已成家的工匠十日沐休一日,专为夫妻团聚之日。”
“未成家者,则由工坊主组织,与城中绣坊、织坊等女工居多之处定期联谊。”
曹廷训怔了怔:“这……,工坊主们恐怕不愿平白增加成本……”
现在城中作坊每月给工人放一天假。
这还是工商部出台的保护工人权益法律出台后,才有的。
以前有的作坊一月都不会给工人放一天假。
现在要求那些作坊工厂每月给工人多三天的假期……
那些商人定会削减工钱。
工钱减少,工人不乐意;不减工钱,商人不乐意。
杨尚书这招,真不是昏招?
杨思义微微一笑:“你可联合工部,颁布一道章程:但凡照办的工坊,皆可评为‘优等工坊‘,日后朝廷采购订单优先考虑。此外,每年生育子女达一定数量的工匠家庭,可由应天府授予‘勤勉之家‘匾额,每年发放一些粮油米面什么的。”
“妙啊!”曹廷训恍然大悟,然后兴奋道:“这政策一出,工坊为得朝廷青睐,必争先恐后!”
“不说什么朝廷采购,就这‘优等工坊’就能让他们挣破头。”
商人利润那么高,舍弃一点利润,就能换回象征的荣誉,他们怎么可能不要?
还有,给与百姓米面油的奖励,这些东西既是百姓日常所需,却花不了多少钱,户部粮仓都满仓了,调配一点粮食应该没什么问题。
“正是此理。”杨思义颔首:“再者,可让顺天府组织官媒,定期在工坊外设点。再奏请陛下恩准,于七夕、上巳等节,开放金水河畔等地举办灯会游园,专邀各工坊青年男女同游。”
曹廷训兴认同的点头道:“下官怎就没想到!如此既不需大笔银钱,又能促成良缘!”
杨思义却忽然收敛笑容,低声道:“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曹廷训一愣,正色道:“还请大人明示。”
“想要让百姓多生子,那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百姓所需才行。”杨思义,端起茶杯,微微喝了一口道:“当父母的,最盼望的是什么?”
最盼望的是什么?
杨思义的一句问话,还真把曹廷训给问住了。
有人希望孩子平安长大,娶妻生子。
有的希望子孙满堂,一家团圆。
有的希望孩子有出息能赚到钱,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有人希望孩子有教养;有人希望孩子身体好;还有人希望孩子脑瓜子聪明。
家庭不一样,当父母的愿望也都不一样。
杨思义见曹廷训还没想明白,笑道:“是望子成龙啊!”
望子成龙……
“现在城中百姓,不管是坐家户还是进城打工的,他们每月都能赚到钱,未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杨思义缓缓道来:“他们有了钱,会想让子女能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如果能送孩子去学堂学习,那最好不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9章还请尚书大人教我!(第2/2页)
“百姓想要逆天改命,只有科举这条唯一的道路。”
“而横在百姓面前的,不是高昂的学费,而是买笔墨纸砚书籍这些东西花的钱。”
曹廷训闻言,说不出话来。
望子成龙……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东西在里面了。
杨尚书说得不错,学堂的束脩的确不贵,便宜的一两银子一年,贵的……,那就上不封顶了。
按照现在工厂作坊给的工钱,也就是一家人一两个月的工钱而已。
真正贵的,就是笔墨纸砚!
这些东西都是消耗品,并且价格不便宜。
一个孩童学到二十岁,十几年的时间,最少要花上百两的银子来购买笔墨纸砚。
一百多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那就是天文数字。
所以,上学读书,也就成了许多百姓奢望的事。
“只要曹大人能解决笔墨纸砚的问题,我想百姓会非常乐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学堂念书。”
曹廷训自信道:“百姓有了念头,怎么不会多生孩子?”
“一个孩子不是上学的料,五个,十个呢?”
“总会有一个孩子是念书的料吧!”
“百姓一旦有了这念头,哪怕曹大人什么都不做,他们也会主动多生育孩子的。”
出人头地,鱼跃龙门,自古以来,都是大家最在乎的事情。
不管百姓也好,还是世家门阀也罢,谁不盼望家中儿孙能有一个好前程?
只是……
曹廷训摇了摇头:“杨大人,话是这么说,可做起来难如登天啊!”
笔墨纸砚,书籍等,这些东西是普通人能接触得到的东西吗?
这些商行都是掌握在世家手中。
就连一般的商人都不能插手。
当然,这里说的世家,可不是隋唐那种千年世家。
要谢就要谢黄巢。
黄巢几乎把世家门阀杀绝种。
现在的世家,是官宦、读书人。
他们把持的东西,会做善事般的便宜卖给百姓?
城里的书斋铺子是不少,但进去买东西的,那个是普通的百姓?
哪知杨思义老神自在,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这事说难,的确难如登天,说简单,又是简单至极之事。”
曹廷训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给杨思义行了一个大礼:“还请尚书大人教我!”
杨思义扶起曹廷训,道:“若是靠咱们自己,那这事不用谈了,根本就办不到。”
“曹大人是不是忘了陛下跟太子殿下?”
曹廷训眉头一皱。
瞧着曹廷训还没想明白,杨思义只得附耳轻语道:“曹大人,你是不是忘了王宫能去到后世之事?”
“只要曹大人去找殿下,难道殿下还想不出好办法吗?”
“在咱们看来难如登天的事,在陛下跟殿下面前,那只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情!”
曹廷训瞪着眼睛,随后越来越亮,最后激动道:“杨大人,一语惊醒梦中人,下官这就去找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