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两千二五章 自治计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阿禄迪城之内,烟火四起,哭号震天,失去约束的大食军队烧杀掳掠、奸淫抢夺,见人就杀,见屋就烧,鲜血在街上流淌,所有康国百姓都如同牲畜一般被恣无忌惮的屠杀,早已成为人间炼狱。
    奥夫没心思去管、也管不了,他只是让部队守住城墙、四门,布置好防御。
    至于城内百姓之死活他根本不在意,同娥父子是否背叛也并非这一场惨祸之根由,无论如何,等到大食军队撤走的时候都会是当下这一局面。
    大食军队严重缺乏粮秣辎重,不得不以此等手段将康国上上下下搜刮一空,以供军需。
    甚至在原本的计划之中,等到将唐军阻隔于萨宝水之北、大食军队安全撤离之时,会将萨宝水下游的何、曹、东安、安等昭武九姓之国掠夺一空,以此添补此战之部分损失.......
    城上的斥候通过?望观察到唐军已经分兵,主力部队继续向西追逐叶齐德而去,留下困守阿迪城的唐军仅有三四千,这些部队显然不可能将阿迪城彻底困死。
    奥夫略微松了口气。
    局面果然不出他所料,大唐的战略目的并非攻城掠地,而是要将这支入侵西域的大食军队全部歼灭,首要目标便是哈里发的继承人叶齐德,只要与叶齐德分开,唐军便会分清主次,有所取舍。
    到了傍晚,有兵卒来报,他们在城内一座寺庙之中抓获了康国国王同娥......
    奥夫不以为意,摆摆手下令将其吊死于王宫门前的广场之上。
    背叛大食,必须要付出代价。
    而后传令,将所有从城内掠夺的财货、粮秣、珍宝等物统统上交.......
    大食兵卒痛心疾首,一片哀嚎,却又不敢抗命。
    奥夫在城内紧张兮兮待了两天,待到追逐叶齐德的唐军主力彻底远去,这才在第三日凌晨之时,悄咪咪打开南门,一窝蜂的冲出城去,唐军果然因为人数不足而导致防御稀松,奥夫一马当先率军冲破唐军防线,一路向南夺路
    奔逃。
    王孝杰遵守军令,面对忽然破城而出的大食军队只象征性的拦阻一下,见其人多势众,气势汹汹,遂放开一个缺口任其突围而去。
    拂乎漫很是不解:“敌军虽然人数众多,但贵军装备更好,战力更强,如若全力以赴阻拦,最后纵然敌军依旧突围而出,却也能将其斩杀大部,何以使其如此轻易突围?”
    王孝杰解释道:“人在明知必死之时是会爆发出巨大潜力的,正所谓‘困兽犹斗,这个时候堵住其退路迫使其死战,极不明智。兵法有云‘围三缺一’,便是要给陷入绝境的敌人一线逃生之机会,如此敌人只想着逃走,军心崩溃
    士气低迷无心死战,然后追着敌人身后去打,自是容易得多。当然,若兵力充足当可在其退路之上预先埋设一支伏兵,然后前后夹击,事半功倍。
    “汉人的兵法,那是相当厉害!”
    拂乎漫真心实意的一句,而后看着洞开的城门,问道:“咱们这个时候是否入城?”
    王孝杰道:“你自入城收拾残局,我率军追击敌人务必使其寝食不安、疲惫不堪,至于城池有所损坏,可与稍后赶来的安西都护府官员接洽,商谈重建事宜。”
    虽未入城,但城内的惨状他已经从溃兵那里有所了解,大食人在城内犯下滔天罪行,康国百姓十不存一,房舍毁坏严重,重建是一定的。
    拂乎漫担心父亲安危,看着王孝杰率领唐军有条不紊,不紧不慢的南下追击敌人,而后匆忙入城。
    刚一入城,便得知父亲已经被吊死在王宫之前的广场上......
    再见到城内的惨状,拂乎漫咬牙切齿,恨意滔天。
    在父亲尸体前痛哭一回,便止住悲伤,率领紧余的康国百姓、兵卒将尸体脱去城外挖坑掩埋,否则夏日里温度太高,一旦爆发瘟疫那就万事皆休。
    三日之后,安西军的支援部队抵达阿迪城,随行的还有安西都护府官员。
    官员们答应拂乎漫的请求,马上对阿迪城进行勘测、调查、记录,然后制定一系列城池重建计划,取得拂乎没同意之后,上报安西都护府,请求拨付物资、工匠,帮助康国对阿迪城进行重建。
    与此同时,详细的战报也递送至碎叶城。
    冰冰冰冰冰
    此时的七河流域河流密布、碎叶水波浪滚滚,加之气候炎热、植被茂盛,再有丝路由此而过,碎叶镇之繁华在整个西域首屈一指。
    城中官署之内,一封封战报被陆陆续续送抵于此,房俊、裴行俭等安西都护府官员忙碌一片,禄东赞闲极无聊,时不时也会来此坐坐,喝喝茶,听一听最新的各方消息。
    大唐官员似乎已经将他视为“自己人”,各类战报从无隐瞒,任其听闻翻阅。
    但也正因如此,使得禄东赞在震惊前方连战连捷之余,对于大唐官员的超高办事效率亦是深感敬佩。
    这一日,康国王子夜里搭建浮桥协助唐军渡过萨宝水、攻陷阿迪城的消息传来,官署之中官员正在忙碌,房俊则与禄东赞坐在靠窗的茶几前饮茶,时不时有官员前来请示,由房俊予以定夺……………
    禄东赞看着满堂官员人数众多却井然有序,不由赞叹道:“之前你对吐蕃之评价,老夫曾一度不服,现如今却不得不承认,事实的确如此。”
    他口中所谓的“评论”,自然是房俊言及吐蕃之时所说“吐蕃纵使强盛一时,凌辱大唐,终究也不过是一隅之豪强”......
    房俊正在翻阅一份战报,是康国王子拂乎漫上书请求大唐协助重建禄迪城,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交还给官员:“此乃政务,由装都护定夺即可,不必向我请示。
    官员结果文书,躬身施礼之离去。
    房俊喝口茶水,这才笑着道:“华夏数千年来王朝更迭,兴衰浮沉,有时国势强盛、威凌天下,有时内部纷争,民不聊生,但由始至终从未间断政治上的进化。说一句实在话,论及政治体系、国家结构,华夏足可傲视寰宇,
    吐蕃也好、大食也罢,都不过是华夏玩剩下的。”
    顿了一顿,他又补充一句:“......没有任何一个番邦胡族比华夏更懂得如何治理好国家。”
    历朝历代,华夏之政体都是因地制宜、顺应时势,堪称“最优解”,粗略看去似乎只要有皇帝存在便是“封建王朝”,实则内里却迥然有异,更多制度、律法都在因时因地而改变,更为符合当时之状况。
    当然,懂得治理国家是一回事,愿意好好治理国家则是另外一回事。
    人之私欲无穷无尽,欲壑难填,很多时候有些人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国家、民族、百姓之上,最终导致王朝倾颓,民不聊生,其可恨也......
    禄东赞点点头,他是有见识的,单纯以制度而论,吐蕃如今那种“部落联盟”的形势,放在华夏则需要上溯至遥远的上古“炎黄二帝”传说时期,落后的不是一点半点.......
    他饶有兴致,似乎每一次与房俊聊天都能认知到一些似乎本已合理存在,以往却常常忽略的东西。
    “如今唐军追亡逐北、战无不胜,兵锋已经横扫七河流域、河中地区,却不知这些从大食手中夺来之城池,大唐要如何管理?”
    国家对于土地的贪欲是无穷的,更多的土地能种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而更多的人口可以产生更多的赋税徭役,促使国家更大强大......
    房俊喝口茶水,将手边一封奏疏丢在禄东赞面前:“这是我即将递送长安给陛下的奏疏,大论不妨看一看。”
    禄东赞放下茶杯、拿起奏疏,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半晌,他愕然抬头:“自治区?”
    然后继续低头,又将奏疏从头至尾看了一遍。
    自西域下辖,至遥远边塞,凡“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皆设立都督府,统一归于安西都护府治下。又在各处部族所居之地设立“自治区”,其首领担任“都督”之官职,可世袭。
    中枢不会向这些“自治区”征收贡赋,其内部事务由其自治,但需接受都督府与大都护府的领导,需响应及遵从国家政令.......
    禄东疑惑不解:“不纳赋税,不征徭役、不派官员......如此不过是名义上归附于大唐而已,实则大唐对其全无掌控,今日可归附,明日亦可复叛,取之何用?”
    房俊反问道:“如此蛮夷之地,纵使收纳赋税又能收几个钱?即便派驻官员,难道强敌来袭之时便不会复叛?左右也不过是名义上的归附而已,何必弄得天怒人怨、离心离德?大唐乃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只要番邦胡族愿意
    归附于大唐领导治下,那大唐便海纳百川、无分彼我。若是他日不服大唐之管辖,自可从容退去,大家好聚好散。”
    禄东赞蹙眉盯着房俊,总觉得事情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汉人不仅擅于玩弄阴谋,也更擅于阳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仙魂斗战 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简单修仙:拒绝师妹大因果开始 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 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 战锤40K:我的未婚妻芙格瑞姆 声声小手一挥,整个皇宫萌翻了! 天灾巨龙,从培养骑士家族开始 长夜君主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霍格沃茨的混子教授 山海提灯 魔神还债 太古龙象诀 无限神职 这个高武太癫了 人在漫威单挑复联 从肉体凡胎肝到不死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