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人本就无聊,所以,戚常惜闲着听了一耳朵。
不过,基本上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比如黑羽国大皇子淫乱后宫妃子;昨夜海上风浪掀翻了一艘执意要出港的货船,人财两失;谁家做海盐生意发了横财,却被人嫉妒眼红,栽赃陷害身陷囹圄……不过,听到“东城”这个词,戚常惜不由地多留了个心眼。
她不由地望了过去,只见一个商人打扮的大叔神秘兮兮地对同座说:“贱民出身就是贱民出身,救了皇帝又如何?最后,其他人都妥善安置到了皇陵附近,只有顾家那两口子的尸骨迁到了丞相府的坟山,嗨,死了都要寄人篱下……”
“不过,死了就死了,还管死哪儿,最起码,他们的女儿这不是摇身一变,从平民变成凤凰了吗?倒也值了。”
“呸!寒城谁不知道顾家两口子最惜命了,说不定,当年的事另有隐情,这顾家姑娘自从封了郡主后就再没回来看过一眼,你不觉得奇怪吗?”
“这有什么奇怪,触景伤怀,所以……”
“什么呀,那叫忘本!怕被人戳脊梁骨!再说,她还真以为她是凤凰?”
“不是东城都在传,说她是皇帝内定的皇子妃吗?将来不是嫁给大皇子就是嫁给二皇子……”
“就她?自己什么德性不知道?一没背景,而没身份,你觉得可能吗?平民变皇妃,也就话本里写写吧……”一人嗤之以鼻。
戚常惜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只觉得那两人跟长舌妇无异,顿时觉得索然无味,一边吃面,一边打量着四周。
进出的人,虽然互相不认识,但是,毕竟都住同一个屋檐下,往往都会相互打个招呼。
不过,有一人却是一直低着头,旁人跟他客气地寒暄两句,他基本上不搭理,急匆匆地出去了。
他的手里,应该是着一柄红缨枪。
戚常惜站了起来,扔下碗筷,追了出去。
只见那人急匆匆下了台阶,然后往一条巷子里走去。
这回,戚常惜看清了,是一柄红缨枪。
和当年杀死自己和戚常忆的红缨枪一摸一样。
虽然之前她也暗中花钱请人调查过,但是,毫无头绪。
枪对上了,可是,人对不上!
不是高了,就是矮了,要么就是年纪对不上。’
只不过,这款红缨枪太常见了,几乎每个兵器铺都有售卖。
但是,这个人不一样,年纪对得上,身型对得上。
秉着“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她也跟着钻进了那条巷子。
只要看看那人眼睛上有没有一道贯穿上下眼睑的刀疤……
那道触目惊心的刀疤,她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那人走得极快,戚常惜显然跟不上了,只能跑起来。
最后,终于在府衙门口,把他跟丢了。
正懊恼,只见戚常恒从大门里出来了,见戚常惜站在外面,有些惊讶,走过去问:“三妹怎么找到这里来了,可是等急了?”
“不是……”戚常惜着急地四下望了望。
“三妹在找什么?”
“没,没找什么。”
“现在时辰也差不多了,我直接送你去港口吧。”
“恒哥哥,我不走了。”
“为什么突然又不走了?”戚常恒有些意外,不过,心里还是有些欢喜。
“我……我临时有点儿事……”
“据我所知,这是三妹第一次来寒城吧,三妹在这里能有什么事情?”
“我突然发现这里挺不错的……我想逛逛……”
“撒谎。”
“真的,恒哥哥,你陪我一起逛逛吧!”说着,戚常惜已经拉起了戚常恒的胳膊,拖着他往集市上走去。
戚常惜胡乱买了点儿当地的小玩意儿就准备回去了,只见戚常恒带着她走进了一家成衣店,说:“我最少要在这里呆三天,三妹若是执意留下来的话,还是要准备些御寒的衣服。”
“还是恒哥哥想得周到。”戚常惜说着,然后随便挑了两件袄子。
她正准备掏钱,哪成想,戚常恒已经快她一步掏出来了。
“恒哥哥,我有钱,我自己来吧。”她不喜欢占人家便宜。
“有哥哥在,哪里有要妹妹付钱的道理,我来。”戚常恒把的钱推了回去,语气不容置疑。
戚常惜虽然觉得心里怪怪的,但也只得把钱收起来了。
戚常恒心情似乎不错,没有立刻要回去的意思,他打发了两个侍卫带着东西回去,便带着戚常惜在冷清的集市上逛着。
毕竟寒城太冷,即便是摆摊的人也是东西外头放着,人在屋里坐着烤着炉子,客人要买什么,吆喝一声,主人就出来了。
戚常惜一边翻看着这些来自黑羽国的小玩意,一边问:“你们不怕客人拿了东西不喊你们吗?”
“嗨,也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不值当!”店家笑呵呵地说,“再说,偷盗在这里那可是重罪。”
临近正午,两人人推开矮门,进了一家当地小有名气的面馆,里面暖烘烘的,也很热闹。
因为店主是黑羽国人,所以,摆设风格都是按照黑羽国的习俗来的。
里面的空间不是很大,屋子中心摆着一张十分光滑的长桌,长桌上划了好几道线,有几人正围在桌前看着一个壮汉站在一端推着一个圆柱形陶瓷杯。
四周挤挤挨挨摆着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旁都有个烧着一个暖炉,暖炉上热着酒,直冒热气,而每个炉子上的炉管直通房顶。
戚常恒扫了一眼噪杂的人群,然后对戚常惜说:“要不换一家吧。”
“这里就很好,挺热闹的。”说着,戚常惜走到一旁的空桌上坐了下来,阳光正好透过五彩玻璃窗投射在戚常惜身上。
两人各要了一碗面,再点了些小吃。
“姑娘是要小碗还是大碗?”店家很客气地问。
“大碗吧。”戚常惜琢磨着在东城点的小碗,那碗小的过分了。
反正如今能吃的姑娘也挺多,店家没有说什么,便去准备了。
而戚常惜则一直盯着桌面上滑动的酒杯,她挺好奇怎么玩儿的,只见那些人都兴致勃勃的样子。
只听那酒杯“扑通”一声,掉在地上的软垫上了。
“罚酒!唱歌!”不仅是围在桌旁的那几人,就连在座其他客人也跟着吆喝起来。
壮汉先是豪气的干了大杯,然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轻声唱了起来。
方言语调,戚常惜听不懂,曲调虽然简单,倒是也悦耳动听。
戚常恒盯着戚常惜,说:“歌曲的大概意思是住在海滨一对男女在互赠定情信物,男子送女子比目珠,女子回赠男子一张网。”
“恒哥哥能听懂?”
戚常惜惊叹之余还有钦佩。
戚常恒摇摇头说:“听不懂,但是这首曲子我倒是知道。”
“比目珠是什么?”
“比目鱼的眼睛。”
戚常惜不禁缩了缩脖子:“为什么要送鱼眼?”
“想传比目鱼只有一目,须两鱼相并而行,意思是,”戚常恒抿了一口温酒,然后抬眼看着戚常惜,说,“非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