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穆尚雪微微俯身,凑近乔念的耳畔,灼热的气息喷吐在她冰凉的耳垂上,说出的话却让她如坠冰窟:“你不是想知道楚知熠的下落?不是想救萧衡?甚至……不是想救梦雪吗?”
乔念的身体瞬间绷紧,心脏狂跳,死死盯着他近在咫尺的眼睛。
穆尚雪看着她眼中骤然升起的希望与警惕交织的光芒,唇角的笑意加深,带着一种残忍的戏谑:“那就……安、分、等、着。”
他直起身,恢复了那副清贵公子的姿态,眼神居高临下,如同宣判:
“三日之......
赵婉清离开皇宫时,天色已晚。夜风微凉,吹拂着她鬓角的碎发,她站在宫门前,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京城街道,心中却毫无轻松之意。
谢云澜死了,可她知道,这场风波并未真正平息。
太后对谢家旧情未了,皇帝虽表面上信任她,实则仍在试探她的底线。而朝中那些蛰伏已久的势力,也绝不会因为一个谢云澜的死就偃旗息鼓。
她必须更谨慎。
回到侯府已是深夜,府中一片寂静,唯有书房内还亮着灯。她推门而入,林泽正坐在案前翻阅一份密报,见她进来,立刻起身行礼。
“情况如何?”她问。
林泽神色凝重:“属下刚刚收到消息,谢云澜被处死后,北境军营中有两名副将连夜逃亡,李将军并未追捕。”
赵婉清眉头微蹙:“他果然在等时机。”
林泽点头:“不仅如此,京中几大家族近日频繁往来,似乎也在暗中串联。”
赵婉清缓缓坐下,目光沉静如水:“看来,有人已经坐不住了。”
林泽低声道:“大人,我们是否要先下手为强?”
赵婉清思索片刻,摇头道:“不急。他们既然要动,那就让他们动一动。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等到他们露出破绽之时,再一举铲除。”
林泽应声退下后,赵婉清独自坐在书房中,烛火摇曳,映照出她眉宇间的疲惫与冷峻。
她知道,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谢云澜这样的复仇者,而是那些隐藏在朝堂深处、窥视权力巅峰的人。
而她,如今正是那个被所有人盯上的棋子。
---
次日清晨,赵婉清便收到了一封密信。
信是楚轩从边关传来的,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
【谢云澜之死震动军心,李将军态度不明,恐有异动。请大人早做准备。】
赵婉清看完,将信纸投入火盆,看着它化为灰烬。
她没有立即回信,而是提笔写下一道命令,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北境。
命令的内容只有八个字:
【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写完后,她轻轻合上笔盒,抬头望向窗外,晨光洒落在庭院中,映照出一片宁静祥和。
可她知道,这份平静之下,早已暗潮汹涌。
---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表面依旧繁华热闹,但赵婉清敏锐地察觉到,许多昔日低调的世家开始频频露面,甚至主动派人拜访侯府,试图与她建立联系。
她一一接见,言语间滴水不漏,既不拒绝合作,也不轻易承诺任何事。
直到第七日,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登门。
来者是户部尚书之女??苏婉儿。
她曾是赵婉清在闺学时的好友,后来因家族联姻,嫁入权贵之家,二人多年未曾相见。
“婉清,别来无恙。”苏婉儿踏入书房,笑意盈盈。
赵婉清起身相迎,语气温和:“多年不见,苏小姐风采更胜往昔。”
两人寒暄几句后,苏婉儿忽然收敛笑意,压低声音道:“婉清,我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赵婉清不动声色地看着她:“哦?何事?”
苏婉儿犹豫片刻,终是开口:“你可知晓,太后近来频繁召见几位老臣,似有意扶持二皇子夺嫡?”
赵婉清心头一震,面上却依旧平静:“此事,倒是头一次听闻。”
苏婉儿轻叹一声:“我知道你在朝堂上位高权重,但有些话,我还是想提醒你一句??若你不愿卷入夺嫡之争,便需尽早抽身。否则……迟了。”
赵婉清静静看着她,良久才缓缓开口:“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苏婉儿苦笑:“因为我相信你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盘棋一旦下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赵婉清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你说得对。只是……我早已无路可退。”
苏婉儿深深看了她一眼,最终叹息着起身告辞。
待她离去后,赵婉清站在窗前,久久未曾动弹。
太后欲扶持二皇子?
她早该想到的。
皇帝年岁渐长,太子虽已立,但性格懦弱,难以服众。而二皇子素有野心,一直觊觎储君之位。
如今太后插手,恐怕朝堂局势将更加复杂。
而她,作为皇帝最倚重的大臣之一,自然成了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
她必须尽快做出抉择。
否则,等待她的,不只是失败,而是死亡。
---
当夜,赵婉清召集亲信,在书房密议。
“太后欲扶持二皇子,皇帝对此知情。”她开门见山,“你们怎么看?”
林泽率先开口:“若陛下默许太后此举,说明他对太子已生疑虑。”
楚轩皱眉:“若二皇子得势,必然会对大人不利。”
赵婉清缓缓点头:“不错。我们必须确保太子稳固,才能自保。”
林泽沉思片刻,低声道:“大人,或许我们可以提前布局,让二皇子失去靠山。”
赵婉清眼神微闪:“你的意思是?”
林泽低声说道:“太后之所以支持二皇子,是因为她相信二皇子能替谢家讨回公道。若我们能让她彻底失望,她就不会再继续支持二皇子。”
赵婉清微微一笑:“好主意。”
她站起身,目光坚定:“那就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让太后明白??二皇子,并非她可以依靠之人。”
---
数日后,一则流言在京中悄然流传。
传言称,二皇子曾在私下嘲讽太后偏袒谢家,甚至扬言若他登基,定要清算谢氏残党。
此言一经传出,太后震怒,随即削减了对二皇子的支持。
而与此同时,赵婉清暗中安排,让太子在一次朝会上展现才华,赢得百官赞誉。
皇帝看在眼里,对太子的态度明显缓和。
局势,悄然发生变化。
---
一个月后,皇帝正式下旨,宣布加强太子监国之权,同时削减二皇子府的封赏。
朝堂之上,风云突变。
二皇子气急败坏,却无可奈何。
而太后,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之后,终于选择淡出政事,专心奉佛。
赵婉清站在御花园中,望着春日盛开的牡丹,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她赢了。
至少,这一局,她赢了。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没有人能真正停下脚步。
她必须继续走下去。
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只有掌控命运的人,才有资格活着。
而她,从来就不是失败者。
赵婉清回到书房,夜色沉沉,烛火摇曳。
她缓缓坐下,手指轻轻摩挲着案上的奏折,目光却落在窗外那片幽深的夜色中。
太后虽已退居幕后,二皇子也失去了靠山,可她知道,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皇帝对她的态度越发微妙,既倚重又防备。而朝堂之上,那些蛰伏已久的势力仍在暗中窥视,等待时机。
她必须更谨慎。
林泽轻声走入,将一封密信递到她手中:“大人,北境传来消息。”
赵婉清接过信,展开一看,眉头微蹙。
“李将军近日频繁调动军队,似有异动。”信中写道。
她沉思片刻,抬眼看向林泽:“你可曾派人查探?”
林泽点头:“属下已安排人手潜入军营,但尚未发现确切证据。”
赵婉清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再等等。”
林泽迟疑片刻,低声道:“大人,若李将军真有异心,我们是否该先发制人?”
赵婉清淡淡一笑:“现在动手,只会打草惊蛇。我们要等他露出破绽。”
林泽不再多言,躬身退下。
待书房恢复寂静,赵婉清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一轮残月,心中思绪万千。
谢云澜死了,但她留下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
她太清楚了,有些仇恨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死亡而终结,反而会在暗处生根发芽,等待时机再次爆发。
而她,如今正是那个被所有人盯上的目标。
---
翌日清晨,赵婉清照例入宫议事。
刚踏入大殿,便察觉气氛异常凝重。百官神色各异,低声议论,而皇帝则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冷峻。
赵婉清上前行礼:“臣参见陛下。”
皇帝目光落在她身上,声音低沉:“赵卿,朕刚刚收到一封密报??北境军营近日频繁调动兵力,李将军疑似有谋反之意。”
赵婉清心头一震,面上却不显分毫:“陛下,此事尚无确凿证据,还请慎重。”
皇帝冷笑一声:“慎重?朕已经忍让太久,不能再纵容这些野心家肆意妄为。”
赵婉清垂首道:“陛下所言极是,但若贸然处置,恐引发军心不稳。不如派遣使者前往调查,查明真相后再做决断。”
皇帝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赵婉清拱手应命,退出大殿。
然而,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封密报绝非偶然。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试图逼迫皇帝提前出手。
而她,必须找出幕后之人。
---
回到侯府后,赵婉清立刻召见楚轩。
“查出是谁送来的密报。”她开门见山。
楚轩点头:“属下已经在查,初步怀疑是户部尚书苏文忠。”
赵婉清眼神微闪:“是他……看来,他已经开始行动了。”
楚轩皱眉:“大人,若是苏文忠,那说明朝中已有不少人开始倒向太子。他们想借机削弱您的影响力。”
赵婉清轻笑:“他们倒是聪明,可惜还不够。”
她站起身,目光坚定:“传令下去,让北境那边密切监视李将军的一举一动。同时,我要掌握所有与苏文忠有往来的官员名单。”
楚轩应声而去。
赵婉清独自站在书房中,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思索着下一步棋该如何走。
她知道,自己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若不能掌控局势,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而她,从来就不打算失败。
---
数日后,一封来自北境的密信悄然送至侯府。
赵婉清拆开信,只见上面写着:
【李将军已与边关某股叛军取得联系,似有意联合对抗朝廷。】
她看完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终于,李将军按捺不住了。
她提笔写下一道命令,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北境:
【即刻封锁边境,若有异动,立即上报。】
写完后,她将信纸投入火盆,看着它化为灰烬。
这一局棋,她已经布好了陷阱。
接下来,只需等着猎物自投罗网。
而她,将亲手了结这一切。
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胜者为王,败者连生存的机会都不会有。
而她,从来就不是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