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宇文昊一脸恰到好处的惊讶,仿佛第一次听闻:“蚀骨缠?莫非萧将军也中了毒?我不清楚,兴许……是穆家所为?”那茫然无辜的神情,滴水不漏。
乔念缓缓点了点头,并未接话。
宇文昊便顺势追问,眉宇间尽是忧色:“怎么了?萧将军的情况,很麻烦吗?”
“嗯,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乔念如实回答,目光沉静。
宇文昊似乎极为讶异,轻叹一声:“连乔姑娘都这样说,看来,的确棘手万分了。”
话音未落,屋外突然响起通传:“殿下,穆......
赵婉清回到学堂后的日子,并没有因为“玄影会”的覆灭而变得轻松。尽管外界的威胁暂时解除,但学堂内部却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贫苦家庭将孩子送入学堂,希望他们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资源有限的问题开始显现,原本勉强维持的教学条件愈发捉襟见肘。
赵婉清每天天不亮便起床,巡视学堂的每个角落。她亲自检查柴米油盐是否足够,又与老师们商讨如何优化课程安排,以适应日益增多的学生需求。夜晚,当所有人都入睡后,她依旧伏案整理账目,试图找到更多筹措资金的方法。这样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她从未抱怨一句。
一天傍晚,赵婉清正在书房翻阅一本旧书寻找教学灵感时,林修远匆匆赶来。“婉清,出事了!”他神色凝重,语气急促,“有人在城南散布谣言,说你开办学堂是为了聚敛钱财,甚至暗中勾结权贵牟取私利!”
赵婉清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淡然一笑:“这些污蔑之词不过是某些人不甘心失败的手段罢了。我问心无愧,自然不必害怕。”
林修远摇头道:“可是,这谣言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连一些原本支持我们的商户都开始动摇。如果再这样下去,学堂可能会失去重要的资助来源。”
赵婉清放下手中的书卷,沉思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亲自去澄清事实。”她站起身来,目光坚定,“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学堂的存在意义是什么,以及我们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第二天清晨,赵婉清带着几名学生来到城南集市。她站在人群中央,用清晰有力的声音讲述自己创办学堂的初衷和艰辛历程。那些孩子也纷纷站出来,用自己的故事打动听众??有的孩子因为学会识字,帮家里记账;有的孩子通过读书明白了孝顺父母的道理。他们的真诚感染了许多围观者,渐渐地,质疑的声音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赞叹与敬佩。
然而,就在局势稍有好转之时,一封匿名信被送到了侯府楚轩手中。信中提到,赵婉清曾向一位富商借款巨额银两,用于扩建学堂,但至今未还分文。更甚者,信中暗示这笔钱可能早已挪作他用。楚轩看完信后眉头紧锁,立即派人调查此事。
与此同时,赵婉清察觉到学堂周围的气氛有些异样。平日里热情相助的村民突然变得疏远,就连一向信任她的几位老师也露出了怀疑的目光。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主动找楚轩说明情况。
两人在侯府书房见面时,空气显得格外沉重。赵婉清直视楚轩的眼睛,坦然说道:“大人,我知道你在查什么。关于那笔借款,确实存在,但我可以保证,每一分银子都用在了学堂建设上。我可以提供所有账目明细供你查验。”
楚轩盯着她良久,最终叹了口气:“婉清,我相信你。但这件事影响太大,仅凭你的解释恐怕不足以平息众怒。我们需要更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你的清白。”
赵婉清点头表示理解:“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查清楚幕后黑手是谁。既然他们选择这个时候动手,一定有所图谋。”
经过一番细致调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那封匿名信是由“玄影会”残余势力发出的,他们企图利用舆论压力破坏赵婉清的声誉,从而削弱改革派的影响力。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位所谓的富商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借款记录全是伪造的。
得知这一切后,楚轩愤怒不已,立刻下令严惩相关责任人。同时,他公开为赵婉清正名,并在朝堂上提出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支持类似学堂的发展。这一提议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很快便得以实施。
风波平息后,赵婉清重新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学堂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还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连教学质量也大幅提升。
某日黄昏,赵婉清独自坐在学堂后的山坡上,望着远处霞光满天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三年前,她只是一个卑微的奴婢,任人欺凌;而现在,她已经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英雄。这一切变化,源于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不曾退缩。
忽然,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回头一看,竟是楚轩。他递给她一杯热茶,轻声道:“婉清,最近很忙吧?不过,别忘了照顾好自己。”
赵婉清接过茶杯,嘴角扬起一抹温暖的笑容:“谢谢大人的关心。只要看到这些孩子的笑脸,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楚轩注视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婉清,你真的让人佩服。不仅是你的智慧和勇气,还有你那份无私奉献的精神。或许,有一天你会成为比肩古圣先贤的人物。”
赵婉清摇了摇头,认真说道:“我只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至于其他的,我不在乎。”
夜幕降临,星光洒满大地。两人并肩而坐,畅谈未来的计划。他们讨论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普及,如何帮助更多弱势群体摆脱困境。谈话间,彼此间的默契更胜从前。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又是一年。在这期间,赵婉清的学堂逐渐发展成为整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机构之一。许多曾经受惠于此的孩子长大成人,投身各行各业,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赵婉清的名字,也被人们铭记于心,成为一代传奇。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打破了平静。京城传来消息,皇帝病重,朝堂之上党争愈演愈烈。一些反对改革的势力趁机抬头,试图推翻现有的政策体系。作为改革派的重要人物,赵婉清和楚轩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面对新的挑战,赵婉清没有丝毫畏惧。她深知,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只要信念不灭,就一定能迎来光明的未来。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踏上征程,与楚轩携手共进,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
赵婉清和楚轩刚回到侯府,便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朝堂上有人提出废除学堂专项基金的议案。这一议案由几位保守派大臣联名提交,理由是“学堂基金耗费巨大,成效却微不足道”。更令人愤怒的是,他们还借机攻击赵婉清,称她利用基金谋取私利,甚至将部分款项转入私人账户。
楚轩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立即召集亲信商议对策。他深知,这是保守派对改革派的一次蓄意挑衅,若不及时应对,不仅会影响学堂的存续,还可能动摇整个改革阵营的基础。
赵婉清冷静分析道:“这些人故意挑起争议,目的就是要让我们陷入被动局面。但越是如此,我们越不能慌乱。既然他们选择公开较量,那我们就用事实击碎他们的谎言。”
于是,赵婉清连夜整理出学堂基金的详细账目,并邀请几位德高望重的商户作证,证明资金使用完全透明合规。同时,她还安排学生家长录制口述视频,讲述学堂对他们家庭带来的积极改变。这些证据被迅速送往京城,呈递至皇帝御前。
与此同时,楚轩也在朝堂上展开激烈辩论。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他毫不退让,逐一驳斥对方的荒谬言论。他引用大量数据和实例,证明学堂基金的实际效果,并强调教育普及对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这场争论并未轻易结束。保守派不甘失败,又提出了新的质疑:既然学堂基金如此有效,为何其他地区没有类似的机构?他们试图借此暗示赵婉清的成功只是个例,无法推广复制。
对此,赵婉清早有准备。她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教育家,共同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阐述如何因地制宜地建立更多类似学堂。这份报告不仅得到了许多地方官员的支持,还吸引了民间贤达的关注。一时间,支持赵婉清的声音再次高涨。
就在局势逐渐明朗之际,一封来自边疆的急报打破了平静。原来,一些敌对势力趁朝廷内斗之机,频繁骚扰边境,企图制造混乱。皇帝对此极为震怒,下令全面加强边防。而为了筹集军费,朝廷不得不削减多项开支,其中就包括学堂基金。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记重锤,直接打乱了赵婉清和楚轩的计划。如果基金被取消,学堂将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甚至有可能被迫关闭。面对这样的危机,赵婉清没有选择等待,而是主动请缨前往边疆,希望能够通过实际行动争取更多的支持。
她向楚轩辞行时说道:“大人,我虽不懂军事,但愿能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效力。或许,这次经历能让我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楚轩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感动又担忧。他嘱咐道:“婉清,边疆险恶,你务必小心。无论如何,记得按时传回消息。”
赵婉清点头应允,随即启程奔赴前线。在边疆的日子里,她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艰辛。她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将学堂的经验引入军营,提升将士的文化素质,从而增强战斗力。
经过一番努力,赵婉清成功说服了几位将领,在军中试点开设简易学堂。这些学堂不仅帮助士兵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还教授实用技能,如地图绘制、战术计算等。此举很快获得了显著成效,士兵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体作战能力也有所提高。
消息传回京城后,引起了广泛讨论。许多人意识到,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平民子弟,它同样可以成为强军之策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舆论推动下,学堂基金的命运终于迎来了转机。
皇帝亲自召见赵婉清,对她所做的一切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承诺将继续支持学堂的发展。同时,他还下令扩大基金覆盖范围,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申请资助。
赵婉清返回侯府时,受到了热烈欢迎。楚轩迎上前去,笑着说道:“婉清,你又一次创造了奇迹。看来,那些人根本低估了你的能力。”
赵婉清微微一笑:“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真正的奇迹,是这些年来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此时,学堂内外已是一片欢腾。学生们欢呼雀跃,老师们相视而笑,连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村民也纷纷前来祝贺。赵婉清站在人群中,望着这一切,眼中闪烁着满足与欣慰。
然而,她知道,这并不是终点。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信念,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