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事已至此,躲也没用。
乔念站直了身子,看着宇文昊,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讥讽,“深更露重,二皇子不在自己的寝殿好好待着,特意跑来此处堵着我,是何意?”
宇文昊眸光暗了暗,笑容在那张略显虚弱的脸上越发阴森,“本皇子毕竟刚刚经历一场刺杀,自然是要谨慎些。”
“哦?”乔念挑眉,“殿下莫不是怀疑我与此事有关?”
“乔姑娘误会了。”宇文昊轻笑,“我只是担心乔姑娘的安危。”
乔念迎着他探究的目光,唇角的弧度加深了些......
赵婉清一夜未眠,翌日清晨便已穿戴整齐,立于书房之中。她深知今日之事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当,不仅会令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更可能牵连太后与皇帝的安危。
门外传来楚轩低沉的声音:“大人,李承安昨夜召集心腹密谈,今晨便有动作。”
赵婉清点头,缓缓道:“他终于坐不住了。”
果然,刚踏入朝堂,便见李承安早已站在殿中,神色冷峻,目光如刀般扫向赵婉清。
“陛下。”李承安率先开口,语气铿锵,“臣有要事启奏。”
皇帝抬眸看他,神色平静:“讲。”
李承安拱手道:“昨日赵大人所言陈怀远通敌之事,臣已连夜彻查,却发现诸多疑点。那封所谓密信,字迹笔锋与江南叛党惯用书体不符,且落款日期亦有明显矛盾。臣怀疑……此信乃伪造之物!”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赵婉清神色不变,缓步上前,淡声道:“李相此言,莫非是想为陈怀远开脱?可否请陛下下令刑部详查?若有半点虚假,臣愿以性命担保。”
李承安冷笑:“你倒是自信。”
皇帝沉吟片刻,终是开口:“好,就依赵卿所言,命刑部即刻彻查此案。”
赵婉清微微一笑,目光却冷得像冰。
她知道,李承安此举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他必然已经察觉到局势不对,想要争取喘息之机。
但这一次,她不会给他机会。
朝会结束后,赵婉清回到侯府,还未踏入书房,林泽便匆匆迎上前来,低声禀报:“大人,北境传来消息,李将军已按您的吩咐,调动三万精兵,秘密南下。”
赵婉清眼中闪过一抹寒光:“很好。”
林泽迟疑片刻,又道:“另外,属下刚刚收到线报,李承安已于今晨派人前往江南,欲与谢家旧部联络。”
赵婉清嘴角微扬:“终于出手了。”
她转身步入书房,提笔疾书一封密信,交予楚轩:“立刻送去江南,务必在李承安的人之前送达。”
楚轩接过密信,郑重应下,随即迅速离去。
赵婉清独自坐在书房内,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思绪翻涌。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到来。
??
与此同时,皇宫密室内。
沈墨依旧被铁链锁在石柱旁,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突然,门被推开,一名身穿宫装的女子缓步走入。
沈墨抬头看了她一眼,轻声道:“没想到,你会亲自来。”
来人正是太后身边的贴身女官,也是太后最信任之人之一??柳嬷嬷。
柳嬷嬷走到他面前,淡淡道:“沈公子,太后请你去一趟慈宁宫。”
沈墨微微挑眉:“太后终于肯亲自见我了?”
柳嬷嬷没有回答,只是示意守卫解开他的束缚。
沈墨被带往慈宁宫,途中目光微敛,似乎已猜到太后的意图。
慈宁宫内,太后端坐主位,神情平静,仿佛等待已久。
沈墨步入殿中,缓缓行礼:“草民沈墨,拜见太后。”
太后抬眼看他,语气不急不缓:“沈公子,你可知,你现在的处境,已是死路一条?”
沈墨微笑:“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何惧之有?”
太后看着他,沉默片刻,忽然道:“谢家当年的确冤枉,但如今天下已定,若再起纷争,只会让百姓遭殃。”
沈墨轻叹一声:“太后说得轻巧。谢家忠良,却被构陷致死,数十口人命丧黄泉,您一句‘天下已定’,就能抹去他们的血吗?”
太后眼神微动,语气却依旧坚定:“哀家问你,若谢家真有意反扑,你是否愿意劝他们罢手?”
沈墨沉默片刻,缓缓道:“太后是在试探我?”
太后轻轻摇头:“不是试探,而是给谢家一个机会。”
沈墨看着她,似笑非笑:“太后,您是不是忘了,谢家已经不再信任朝廷了。”
太后叹息:“所以,我才希望你能成为桥梁。”
沈墨沉默良久,终是轻声一笑:“太后,您太高估我了。”
太后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随即恢复平静:“既然如此,那哀家也只能采取别的手段了。”
沈墨微微欠身:“草民告退。”
他被带离慈宁宫时,脚步平稳,神色自若。
但他心中清楚,太后已经决定动手了。
而他,也必须做出选择。
??
次日,赵婉清再次入宫,直奔慈宁宫。
太后召见她,面色凝重:“哀家已与沈墨谈过,他不愿劝阻谢家。”
赵婉清点头:“臣预料到了。”
太后望向她,缓缓道:“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
赵婉清沉思片刻,低声道:“谢家残余势力潜伏多年,必有准备。若贸然围剿,恐怕会激起更大变乱。不如先放长线钓大鱼,待其露出破绽后,再一举铲除。”
太后微微颔首:“你的意思是,继续演戏?”
赵婉清目光坚定:“不错。让李承安误以为我们内部生变,放松警惕,然后趁其不备,一击致命。”
太后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赵婉清正欲告退,太后忽然道:“婉清,哀家有一事要问你。”
赵婉清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太后。
太后看着她,语气缓慢却带着几分试探:“你父亲当年为何没有与谢家共进退?”
赵婉清神色微变,片刻后才低声答道:“父亲曾说,谢家虽忠,但行事太过刚烈,若随其赴死,只会让整个朝堂陷入混乱。他选择留下,是为了保全更多无辜之人。”
太后听完,久久未语,最终轻叹一声:“你父亲,是个聪明人。”
赵婉清低头行礼:“臣告退。”
走出慈宁宫,她抬头望天,冬日的阳光洒落在她脸上,却照不进她心底。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已经彻底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
数日后,江南传来消息??
李承安派出的心腹已被截杀,密信成功送至谢家旧部手中。
与此同时,北境大军已悄然逼近京城,随时准备响应。
而在朝堂之上,李承安终于按捺不住,联合几位老臣,联名上奏,要求皇帝彻查赵婉清过往罪行,称其勾结太后,图谋不轨。
赵婉清面对弹劾,神色不动,只说了一句:“臣愿当庭对质。”
皇帝沉思良久,最终同意她的请求。
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峙,在朝堂之上展开。
赵婉清从容应对,步步紧逼,将李承安等人一一驳斥,并当场出示证据,揭露其暗中联络江南、策划兵变的罪证。
李承安脸色惨白,怒吼连连,却无计可施。
皇帝震怒,当即下令将其拿下,交由大理寺审理。
这场政变尚未发动,便已胎死腹中。
??
数日后,谢家旧部果然蠢蠢欲动,试图趁乱起事。
赵婉清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待其现身之际,雷霆出击,一举将其主力歼灭。
沈墨在审讯中终于松口,供出了谢家最后的秘密据点。
赵婉清亲率禁军,直捣黄龙,彻底肃清谢家残余势力。
至此,一场持续多年的阴谋,终于尘埃落定。
??
深夜,赵婉清独坐书房,望着手中的密信,神色复杂。
信中只有短短几句话:
“大局已定,太后安然无恙,皇帝亦对你刮目相看。然人心难测,切记慎行。”
她轻轻合上信纸,望向窗外。
风雪已停,月光如水,洒落在院中。
她缓缓起身,低声呢喃:“这一局棋,终于走完了。”
但她也知道,新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
而她,依旧是那个站在风口浪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