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61章:新旧之争(第1/2页)
王守拙脸上的质疑和愤怒渐渐被一种巨大的震惊和沉思所取代。
他死死盯着那幅架构图,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激烈的思想火花。
作为一代大儒,他精通经史,更清楚旧制积弊之深!
苏渊所言,句句切中要害!
这“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新学育才”…虽闻所未闻,却隐隐指向一种前所未有的、更稳定、更高效、更能约束权力的可能!
另一位以博学刚直闻名的前翰林院掌院学士李东阳,颤声问道:“主上…此制…此制闻所未闻,似效…似效泰西蛮夷之制?我华夏礼仪之邦,千年道统,岂能效法蛮夷?祖宗之法,不可轻废啊!”
“蛮夷?”苏渊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李学士,何为蛮夷?何为道统?昔日赵宋,文明冠绝天下,却被蒙元铁蹄踏碎!
大羽承平百年,却被西维,西庆、北辽轮番侵扰,终至亡国!道统何在?
礼仪何用?
能保国安民,能富国强兵,能开万世太平者,方为大道!
泰西诸国,船坚炮利,其制或有可取之处。然朕所立之制,非效法他人,乃集古今之智,融华夏之基,创最适合我新朝、最能保我华夏子孙万代安宁之新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何来效法蛮夷之说?若祖宗之法固若金汤,大羽何至于亡?!”
“这…”李东阳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渗出冷汗。苏渊的雄辩和强大的气场,让他引以为傲的学识显得苍白无力。
洛长风此时缓缓起身,他环视着那些面带犹疑、震撼、甚至痛苦的前同僚,声音沉雄有力,带着沙场的铁血与沧桑:
“诸位!老夫半生戎马,历经三朝!亲眼看着大羽如何从根子上烂掉!君昏臣佞,党同伐异,兵备废弛,民不聊生!
这旧制,就是个吃人的泥潭!把多少忠臣良将、黎民百姓都陷了进去!苏主上此制,老夫不懂那些大道理!”
他大手一挥,指向那幅《新国体纲略》,“但老夫懂人心!懂大势!这制度,能防昏君!能制权臣!能强国家!能安百姓!能让将士们流的血,换来子孙后代的太平日子!这就够了!
管他新法旧法,能救民于水火,开万世之太平,就是好法!老夫洛长风,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誓死拥护主上新制!”
“末将蓝武,誓死拥护!”
“末将姜缺,誓死拥护!”
两位老帅紧随其后,声如洪钟,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三位军中巨擘的表态,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守旧派最后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王守拙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积郁的块垒尽数吐出。
他整了整旧朝服,对着苏渊,一揖到地,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颤抖与释然:
“老臣…王守拙…愚钝半生,拘泥于故纸陈规,不识天变之道!今日闻主上圣论,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主上之制,非为弃旧,实为鼎新!以分权制衡防独夫之祸,以新学育才奠万世之基,以司法独立护人间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61章:新旧之争(第2/2页)
此乃…此乃真正的圣王之道!老朽…心服口服!愿以此残躯,追随主上,见证此开天辟地之新朝!纵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臣等…心服口服!愿追随主上,开创新朝!”
殿内,无论新臣旧吏,无论心中是否还有疑虑,此刻皆被这宏大的蓝图和无可辩驳的力量所慑服,齐刷刷跪倒一片,山呼之声震动殿宇。
苏渊端坐于宝座之上,目光扫过匍匐的臣工,扫过祖父洛长风那充满欣慰与自豪的眼神,扫过身旁两位妻子沉静而坚定的目光。
他知道,思想上的第一场硬仗,打赢了。旧时代的幽灵,在新时代的曙光和绝对的力量面前,终将退散。
他缓缓起身,声音沉稳而威严,如同定鼎之音:
“既如此,昭告天下!”
“新朝国号——‘华’!取‘华夏永昌’之意!”
“定都临渊,更名‘神京’!”
“朕,即皇帝位!年号——‘启元’!昭示新朝开启,万象更新!”
“册立沈幼娘为皇后,顾倾城为皇贵妃!”
“即日起,颁布《华宪大纲》,依《新国体纲略》,组建国政院、尚书台、大理寺!推行新制!各级官员,依新章履职!”
“凡我华朝子民,当同心戮力,共襄盛举!内修政理,外御强敌,使我华夏之光,普照寰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在承天殿内轰然响起,冲破云霄,宣告着一个崭新时代的降临!
旧的思想藩篱虽已冲破,但将蓝图变为现实的漫漫征途,才刚刚开始。
…………
北辽龙城,深冬。
金顶王帐内燃烧着熊熊的牛粪火堆,驱散着塞外刺骨的寒意,却驱不散帐外呼啸如鬼哭的凛冽朔风。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气息和皮革、毛毡特有的膻味。
耶律嫣然斜倚在铺着厚厚雪熊皮的软榻上。墨紫色的王袍宽松地罩在身上,却依旧掩不住腹部那明显隆起的弧度。
四个月的身孕,让她原本英气逼人的脸庞添了几分柔和的圆润,也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火光跳跃在她略显苍白的脸颊上,那双曾映照过战场烽火与王庭权谋的深邃眼眸,此刻却失神地望着帐顶华丽的穹庐花纹,指尖无意识地、极其轻柔地抚过自己隆起的肚腹。
掌心之下,隔着柔软的衣料,能清晰地感受到那里面蓬勃的生命律动。
有时是轻微的滑动,有时是调皮的踢蹬——她怀的是双胎。这份隐秘的喜悦与沉甸甸的责任,如同冰原下涌动的暖流,在寂静的深夜里格外清晰。
帐帘被无声地掀起,带来一股微寒的气流。
一道穿着深紫色绣银色星月符纹长袍的身影悄然走入。来人面容清丽,看不出具体年岁,唯有一双深邃的眼眸沉淀着智慧与岁月的沧桑,
她正是北辽国师,耶律嫣然的师父——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