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69章:北境来信(第1/2页)
册封赵嫣、赵贞为德妃、淑妃的旨意已下,择吉日行册封礼。
前朝余孽王焕等人的凌迟传首,如同最冷酷的宣告,震慑了所有蠢蠢欲动的暗流。
临渊城似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后宫因两位新妃的即将到来而暗涌着新的涟漪,但这一切都在苏渊的掌控和沈幼娘、顾倾城的调和下,暂时归于一种微妙的平衡。
御书房内,苏渊正批阅着江南水患的奏报,眉头微锁。
如今的新朝慢慢的走上正轨,虽然,苏渊是想实现现代的这一套,但很显然,行不通。
那些新来的大臣们,虽然接受了苏渊说的君主立宪制,可一些延续下来的祖制,他们不希望苏渊放弃。
比如,皇宫内院的宫人制度,以及皇权特权等。这位内侍高德全,是洛长风为苏渊挑选的。
用得倒还顺手,苏渊就默许留下了!
内侍总管高德全悄无声息地进来,手中捧着一个异常醒目的物件——那是一个用整块黑玉雕琢而成的圆筒,上面阴刻着盘踞的巨狼图腾,筒口用火漆封缄,漆印赫然是一枚咆哮的狼头。
筒身上还绑着一小卷雪白的、带着特殊纹路的皮子。
“陛下,”高德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躬身呈上,
“北境八百里加急!北辽女帝耶律嫣然的亲笔国书!还有……一封密信。”他指了指那卷白狼皮。
苏渊的目光瞬间从奏折上移开,落在了那黑玉筒和白狼皮上。
耶律嫣然……这个名字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复杂的涟漪。
那个在北境风雪中如同烈火玫瑰般的女子,那个与他有过短暂却激烈交集、最终带着不甘与决绝,看他离去的北辽女帝。
他放下朱笔,沉声道:“呈上来。”
高德全小心翼翼地将黑玉筒和白狼皮密信放在御案上。
苏渊先拿起了黑玉筒,指尖划过冰凉的狼图腾,略一用力,捏碎了火漆封印。
里面是一卷用北辽皇室特制、坚韧如帛的纸张书写的国书,字迹遒劲有力,带着耶律嫣然特有的锋芒。
苏渊的目光快速扫过,越看,眉头锁得越紧,深邃的眼眸中风云变幻。
国书的内容极其震撼!
耶律嫣然以极其正式且前所未有的谦恭姿态,阐述了北辽近年来因天灾、内部倾轧以及与华朝长期对峙导致的国力衰微、民生凋敝。
她痛陈战争带给两国边民的深重苦难,直言北辽已无力也无意再与如日中天的华朝为敌。
然后,她抛出了一个足以震动整个天下的提议:
请求内附!
北辽愿举国并入华朝版图,从此成为华朝北境行省,耶律嫣然愿自去帝号,接受华朝册封!
她恳请苏渊以“天可汗”之尊,接纳北辽万千子民,结束这绵延百年的战火与仇恨,让北境草原与中原沃土、共享太平!
这并非简单的求和或称臣,而是彻底的、史无前例的归附!
苏渊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这是何等巨大的政治胜利!
足以让他青史留名,成就超越历代帝王的伟业!当然,若是民族融合,最终全都归华,那也将是他来这个世界后,完成了第一步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69章:北境来信(第2/2页)
耶律嫣然……她竟有如此魄力与决断?
然而,狂喜与震撼还未完全平复,苏渊的目光落在了那卷看似不起眼的白狼皮密信上。
他解开系绳,展开。不同于国书的正式,这上面的字迹明显柔和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缠绵?
信的开头,依旧是那熟悉的、带着点野性不羁的语气:“苏渊,见字如晤。北境的风,终究吹不到温暖的南方了。”
她简短地诉说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孤寂,谈到了治理北辽的艰难与力不从心。然后,笔锋陡然一转:
“你是个混蛋,也是个让我忘不掉的男人。”
“告诉你一件事,别得意,也别想着推卸责任。我肚子里,有了你的种。”
“而且……是两个。”
“国师说,这是长生天赐予的福气,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我本想带着他们,独自守着这片草原。可看着他们一天天在我腹中长大,感受着那份与你血脉相连的悸动……我忽然觉得,这片冰冷的王座,配不上他们未来可能拥有的天空。
我不想他们生来就背负着仇恨和战火的阴影,不想他们像我一样,在权谋与厮杀中耗尽一生。”
“所以,我做了这个决定。把北辽,连同他们……一起交给你。”
“苏渊,我不是来祈求怜悯。这是交易,也是……一个母亲能为孩子争取的最好未来。
用整个北辽,换他们一个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不被‘异族’身份所困的华朝身份!
换他们……能堂堂正正地叫你一声‘父皇’!”
“国书已发,北辽各部首领虽有不甘,但大势已去,我已掌控全局。你只需点个头,派兵接收即可。善待我的子民,他们亦是你的子民。”
“至于我……随你处置。是囚于深宫,还是放逐草原,都无妨。只求你……善待我们的孩子。”
信的最后,没有署名,只有一点淡淡的、似乎是胭脂留下的印记。
“……”
苏渊握着那卷薄薄的白狼皮,如同握着千钧重担。
他整个人僵立在御案之后,深邃的眼眸中,各种情绪如同惊涛骇浪般疯狂翻涌!
狂喜?北辽主动归附,天下一统在望!
震撼?耶律嫣然,那个骄傲如鹰、宁折不弯的女人,竟为了孩子,甘愿献上整个国家,自缚双手!
恼怒?她竟敢!竟敢瞒着他,怀了他的子嗣!还是双胎!
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几乎打乱了他所有节奏!
怜惜?她信中那看似强硬实则脆弱的剖白,那句“随你处置”,道尽了一个母亲在权力与亲情间挣扎的无奈与牺牲。
头痛?两个孩子!还是北辽女帝所出!身份何其敏感!
后宫刚刚因赵氏姐妹而稍稳,这突如其来的双生子,又将掀起何等波澜?朝野上下,又该如何看待?
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几乎让他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