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230章 怎么治理六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将军,你准备怎么做?”
    看着脸上满是笑容的百姓,李云拍拍手。
    “六安的事,还得六安的人做。朱公,你先统计城内城外,有多少年轻力壮的百姓,男女都可以。”
    朱超低着头,没想明白李云的思路。然而他还是先答应下来。
    “好的,我这两日就派人去统计人口。”
    李云点点头。
    “你发公告,县里要修河道与堤坝。愿意过来施工的,一日可管三顿饭。”
    朱超露出吃惊的神色,急忙劝说:“将军,这样可不行,粮食撑不住的。”
    他也参与不少维修河道的事,往日都是服徭役的百姓,自带干粮,哪有政府管粮食的。
    就算是政府管粮食,也最多一天两顿饭。也不会让他们敞开了吃。
    “朱公稍安勿躁,百姓困苦,无有粮秣。如果依靠徭役征发,他们必有怨言,不尽心劳力!”
    夕阳下,温柔的光束抛洒下来,受到接济的百姓,脸上皆浮现出满足之色!
    “你看,这些百姓,是如此知足,只是一碗不算稀的粥饭,就能安抚他们这几个月的仇怨。”
    “因此我决定,以自愿为原则,愿意疏理河道者,官府管两顿饭!”
    朱超却脸带愁容,欲言又止。
    “有话但讲无妨,我并非不能听取不同意见。”
    “将军大概久不事稼穑,少与黎民接触。超得闻六安周边饥民遍地,土地干旱荒芜。得知将军为修河道,而管饭时,必蜂拥云至,到时这点粮草,恐怕难支撑十天啊!”
    今年干旱之地,遍布庐江,就连隔壁的九江也有影响。百姓流离失所,为求一餐,不惜卖儿卖女,如果听闻此地,一天管两顿饭,必将大量拥挤过来,这的确是个事情。
    按李云的估算,今日所得粮食,按照六安百姓人数,以工代赈的话,大概能够撑半个月。
    只施粥,保证百姓饿不死,能够撑两个月,无他,不干活,不需要消耗那么多热量。
    吃完躺那不动,跟吃完,强劳作一天,所消耗的能量天壤之别。
    “但是,只施粥也会吸引许多的流民迁移过来。”
    这事最大的问题是粮草不够,徐州已经稳定一年以上,然支援李云攻伐江东,粮草也所剩不多。
    拿来赈济百姓的话,到时候袁绍南下,军粮必然不足!扬州更是别说,从建安元年到今日,都没有消停过,所得粮草也只堪用,难以支援其他地方。
    但凡粮草充足,李云都会建议,刘备北上捅袁绍屁股了,难能像如今一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袁绍去灭公孙瓒。
    “难啊,可真难!”
    李云思来想去,都不知道从哪里来扣这部分粮草。
    其他人也静立在一旁,没有说话。
    这个问题他们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做。
    要想治理干旱水灾,必须疏理河道筑堤坝,可做这些活,需要大量的粮食。
    “在下无能,不能替将军排忧解难。”
    朱超觉得都是他的问题,只提出困难,没有给出解决方案,愧对李云的提拔之恩。
    “哎——,朱公说的哪里话,你不提出来问题,就没有问题了?幸亏你提出来了,如果等实施一半时,再发现问题,那可就是死不少人的问题了。”
    见李云不迁怒于他,朱超松一口气,也皱着眉头,思索方法,然无论如何思索,都找不到头绪。
    跟在李云身旁的曹掾秦松说:“我听闻荆州粮草堆积如山,有千万石。主公与荆州牧同属宗亲,以兄弟相称,将军不若求主公找荆州牧相借一些,如何?”
    李云把右手一拳捶在摊开的左掌上,大喜:“文表所言甚是。朱公,你先按照如今的情况,施粥几天,等我明日就回金陵,办好此事,再决定修缮河道之事。”
    朱超俯身称是。
    粮食的来源有了门路,李云心情瞬间大好。
    有亲卫来报,朱桓等人已击败秦阳,正率士兵,押送俘虏和辎重,马上到北门。
    “主公,此地交给你了。”
    李云起身,朝着北门行进。
    到北门后,朱桓甘宁等人看到李云在此等候,纷纷下马拜见。
    众人见礼毕,朱桓把刘馥引荐给李云。
    “我听闻刘先生善于治水,不知道可有此事?”
    刘馥此人在原本的历史上,算得是淮南的奠基人。
    在袁术败亡后,孤身入寿春,收拢流民,建合肥新城,然后开始筑堤坝,修河道,四五年后,淮南大治,成为了抵抗江东的前哨。
    能抓到他,真是意外之喜。
    李云上前亲自拉起他的手,与他同行。
    “馥被俘之人,安敢言能治水?”
    虽受到李云的看重,然刘馥一脸平静神色。
    “先生大才,卫将军肯定不会让明珠暗投。”
    “在下无心仕途,祈愿归乡里,愿将军成全!”
    刘馥实不愿在刘备帐下任职,所以以归乡为由,奢望李云放他离去。
    “先生在庐江有多长时间?”
    历史上刘馥都愿意出仕,李云情知他这是找到借口,要是直接拆穿,肯定会让他难堪,会适得其反,先迂回一下。
    “三月有余!”
    “依先生之见,庐江九江应该如何治理,才能恢复以前的富裕?”
    刘馥脸色有点复杂,他读书那么多,是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的,也有主政一方,名留青史的野望。
    不愿在刘备手下任职的想法有,但是想想此次失败,回归许都,也没办法在曹操那里邀功。
    此生将要蹉跎,老死在民间了。也罢,借此机会,把心中所学一并讲出,说不得,凭借着李云的威势,能在史书上留下只言片语,足慰生平。
    想通此节后,刘馥侃侃而谈,将他对淮南之地的理解,治理方案都讲了一遍。
    听的李云大声喊过瘾,这刘馥如何都不能放走了。
    “刘先生,依你的才能,老死于山泉,是淮南百姓无福啊。你岂能以门户之见,置淮南百万黎民于不顾,你于心何安?”
    大帽子先扣上,别管有用没用,先让他心里产生愧疚感,接下来再谈其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七零,你结婚证上换名,我卧榻换人 疯批黑莲花:顶级财阀大小姐回归 听懂毛茸茸说话,我在末日囤货忙 四合院::开局送易中海去大西北 表姑娘拒绝偏执世子后,被抵墙角了 噬魂真仙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一仙门:从三间茅草屋崛起!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神印:成为骑士后,我是魔族团宠 三界都在谢我?可我在帮反派搞KPI啊 敢让太子受委屈,医妃杀疯了 觉醒系统:我靠拼爹赢了全世界 侯门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东京,我的青梅是怪谈 龙帝七凰噬心劫 被女神甩后,我在末日当囤货海王 斗罗:成为白月光,从千仞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