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二十章 细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父问你,今日到底发生了何事?”
    旁人之言不可信,等坐到了他这个位子,哪还有所谓的真话,大多都是真假参半。
    刘裕虽不好读书,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典故是肯定是知道的。
    谢晦站在刘义符身后,额上被布包了一圈,低着头。
    “谢主簿午时到府上,带孩儿往石头城军营一观,到了路上…………”
    “胡将军赶来之前,司马公就已命麾下侍卫退后…………”
    刘义符从头到尾的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他相信父亲和刘穆之的判断,没有丝毫添油加醋,若是说的多了,反而影响这群人精的判断。
    刘裕正听着时,府外士卒将一叠沾着血色包裹提来。
    “主公,琅琊王府的仆从送来的。”
    六七枚血淋淋的人头就这么摆放在地上,刘义符回头看了看,只觉得肠胃翻滚,一阵恶心。
    堂内众人,哪个没有见过成片的尸骸,区区数枚人头,仿佛如同寻常家具般,对他们丝毫不受影响。
    “这些便是冲上前去推车的王府侍卫?”
    傅亮确问道。
    “正是。”
    得到答复后,傅亮冷哼一声,对刘裕说道。
    “主公,琅琊王只将头颅送来,似有包庇之心呐!”
    徐羡之一直沉默不语,到了此刻,他必须上前请罪。
    “琅琊王府中侍卫混进逆贼,是仆渎职之罪,请主公责罚。”
    刘裕看着徐羡之,轻叹一声,道。
    “这些日子事务繁忙,我屡屡召你至太尉府议事。责罚便免了,但此事,就由你去查。”
    司马德文担任大司马一职,凌于三公之上。
    之前,徐羡之任琅琊内史,后被调为大司马从事中郎,按官职,徐羡之便是司马德文的属官,可二者的地位却截然不同。
    徐羡之算是刘裕安插在司马德文身旁的判官,平日里大小动向,府中侍卫,随从的任命皆是徐羡之这位从事中郎负责。
    这也是为什么刘裕没有第一时间拿司马德文开刀。
    “谢主公不罚之恩。”徐羡之深深行了一礼,瞥眼看向后方后,又道:“主公可否让季友与仆共查此事。”
    徐羡之出身寒微,家中并无才能出众的长辈,因此学识不及傅亮、谢晦二人,他受刘裕信重,便是其品性,遇事沉稳,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颇有些谢安的遗风。
    况且查案一事,不是他的强项,让他一人去做,怕是棘手,可又不能不让他去做。
    刘裕思绪片刻,颔首说道。
    “既如此,宣明、宗文,你二人作羡之的副手,助他彻查此事。”
    “诺(是)。”
    吩咐过后,刘裕便遣散了众人。
    待所有人离开,堂内只剩下刘裕、刘穆之、刘义符三人。
    “怕不是魏国细作?”
    刘穆之冷不丁的说道。
    刘义符听了,若有所思的呢喃道,“细作?”
    那带头冲撞的王府侍卫,居然从一开始便别有用意,自己竟然还看不出来,只觉得琅琊王府中人,自视甚高,嚣张跋扈惯了。
    刘裕心中早已抱有猜测,回道:“阴凉时节,河水尚未消融,他知我此时不敢北上……”
    刘穆之之所以能有判断是北魏细作,便是因为后秦国内自顾不暇,能够挑动生事,安插细作的,暂时就只有北魏具备这种能力,毕竟北方世家大族多数投靠了拓跋氏。
    其中,名声最甚的便是清河崔氏。
    安插谍探一事,让那些鲜卑胡人来做,无疑是强人所难。
    拓跋珪十分看重崔浩,任其担任经学博士国内大小事务每有争议,都加以问之,可以说,崔浩就相当于拓跋嗣的刘穆之。
    三吴之民,多擅水性,晋军能与北魏骑军抗衡,多仪仗水军之利。
    北人耐寒,不耐燥,水势湍急缓和也要看天气,不论是前秦还是北魏,要想南下征伐,都得到秋冬之际,才会举大军南下,平常时节,断不敢贸然出击。
    南方同样如此,即使现在有充足的粮草战船,可还未到那夏季,万一出了变故,则大局有变。
    到了七八月份出兵,刚好逢上秋收之时,后方粮食军需都能得到保障。
    “若是主公今日杀了司马德文,恐………”
    刘穆之与刘裕相视一眼,心中所想不言而同。
    刘裕苦中作乐般笑道:“没想到,车兵也有一日能成为他们的眼中钉。”
    说是这般说,刘裕心中还是清楚,刘义符还没有重要到那般程度,只是今日对方恰巧握住到了时机,被加以利用罢了。
    “真乃多事之春,北伐之事,朝内人尽皆知,筹集军粮,操练士卒诸如此类的动作瞒是瞒不住的,只能赶在夏季到来之前,多做些准备…………”
    刘义符分析局势道。
    正当两人谈的深入之时,刘义符思绪已久,说道。
    “父亲,您可知晓汉武帝所创立的绣衣使者?”
    说到细作谍探,刘义符想到了明朝时的锦衣卫,而他又不能直说,便举了汉时的例子。
    “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亦或是作恶逃逸的贼寇,光靠贼曹追查抓捕,太过勉强,就更别说那各地豪绅,仗着权势为所欲为,受不到管控……”
    刘裕与刘穆之静静的听着,两个半百的“老人”就如此安分的听着少年的高谈阔论。
    “绣衣……”
    刘穆之嘴中呢喃,按照刘裕当今的威望,哪怕是以他的名义设立这等机构,也不是难事,难的在于,那些士族该会如何看待。
    等那些鲜为人知的肮脏被挖出,那披着风流的肚皮被切开,恐怕要比北魏开拨大军南下更难处理。
    “我已将侦捕交予他们二人所做,至于绣衣,往后再说。”
    刘裕仔细想过后,终是觉得不妥,拒道。
    “父亲重用寒门士子,同样也能以寒门子弟担任这新办的谍探机构,如今士族羸弱,父亲若是要做,谢氏、王氏皆不敢有所阻拦……”
    理想终归理想,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些出入,刘义符提出创建与绣衣使者相同的机构,只会适得其反。
    “我不说他人,便说那前秦丞相王猛之孙,王镇恶。去岁,征讨司马休之时,他大败朱襄,停兵不前,只为劫掠蛮夷,等他领兵归来时,为父早已平定了叛乱…………”
    王镇恶贪财之事,人尽皆知,当时刘裕可被他气得不轻,仗还没打完,便停下来劫掠财物。
    当时,王镇恶知晓刘裕必胜,与其赶去与大军汇合,不如在当地将那些蛮夷所劫掠的百姓财物夺回。
    也就是这套说辞,方才使刘裕饶恕了他的罪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纵使刘裕麾下猛将如云,可比肩王镇恶者,又有几人?
    有的时候,不是不想,而是不得
    “车兵,如今行此事,只会适得其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乡村神医好快活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镇龙棺,阎王命 王大力捉奸之后 苏辰苏昊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宁天林冉冉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金殿销香 逍遥四公子 战锤:我的生物爹帝皇和半神弟弟 扶摇九霄传 邪巫BOSS只想低调发育 终极炼金师 寻宝全世界 大明:寒门辅臣 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