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五十四章圆满完成任务(第1/2页)
他那好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他那位好三弟接到了冬衣的生意,是指望他那好三弟在这个生意上一炮打响,让族里刮目相看的。
只不过,他那好父亲要失望了。
即便他为了家族将他从西疆收的这批上好的棉絮双手奉送,一文钱不取,他那好三弟都不会用的。
他那好三弟只会拿着这一批上好棉絮卖个大价钱,然后用劣质的棉絮充当上乘的棉絮去做冬衣。
若是这罪名被揭露,那狗东西还会反咬他一口,说那劣质棉絮是从他这个长兄手上买过来的……
让他这个长兄替他顶罪,他也能将徐家的控制权从自家手中夺走。
呵呵,多么好的一石数鸟之计。
“多谢郡主提醒,徐某心中有数,不会被家族之人算计的。”
徐大公子拱手表达谢意。
秦如茵摆手,“您太客气了。”
紫苏半夏这些大丫鬟们带着人仔细查验,这批棉絮的质量没有问题。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徐大公子再次道谢。
想了想,又询问秦如茵如何找到那么多能制衣的制衣匠。
秦如茵也没瞒徐大公子,将她的打算说了出来。
徐大公子闻言眸中异彩连连。
这果然是个好法子。
不但解决了制衣的问题,还能为许许多多京郊农人家庭带来一笔丰厚的收入。
这样一来,京郊那些农人家庭,今年也能过个好年了。
事实上他也知道,这位善嘉郡主开的这食品作坊招收许多做工的人,已有不少家庭因此脱了贫,吃的了饭,穿的了衣了。
且,他也想和善嘉郡主合作做生意。
就是那香脆面的生意。
秦如茵见徐大公子想和她合作做香脆面的生意,当然答应下来了。
她的食品作坊已经扩大了很大的规模,想要养住工人,自是要扩张生意的。
否则产能过剩,麻烦就大了。
徐大公子主要做的是远洋海上贸易,这生意的潜力就很大了。
徐大公子见秦如茵就这样干脆的答应下来,也很满意。
秦如茵也和他说了,香脆面的供货近来有些紧张,她即便扩大了生产规模,也得过了这个冬天才有余力供给徐大公子这边。
香脆面这边,整个冬天的出货量是要优先保障兵部那边的采购的。
徐大公子也猜出来了为何秦如茵只能到明年春季才能为他供货。
他是聪明人,也不多问。
想了想,还是询问了肉脯干的供货是否紧张。
秦如茵这边肉脯干的供货倒不如香脆面紧张。
毕竟肉脯干这边价钱高,兵部那边受户部卡他们的银钱影响,采买的数量和香脆面不是一个量级的。
徐大公子一喜,立即问道:“敢问郡主,肉脯干如今可有存货?”
秦如茵就笑了,回道:“存货倒是有一些,但要看徐大公子需要多少。”
徐大公子想了想后,问道:“郡主,那肉脯干保存得当的话,可否保证三月不坏?”
三个月内不坏的话,他的大商船便可在南海周边岛国转一圈了,不愁销路。
秦如茵笑着回道:“若真能保存得当,半年也不会坏。只是,我得提醒一下徐大公子,您若是想做海上贸易,海上风浪大,湿气重,可不能保证。”
徐大公子也笑了,谢过她的提醒后,笑道:“徐某做了这么多年的海上贸易,如何防潮防寒的窍门还是有一些的。”
“既是如此,那徐大公子第一批想要多少斤?”秦如茵含笑询问,还好心建议他第一批少买一些。
徐大公子则道:“您有所不知,我们做海上贸易的,这量还真不能少,若是行销,这少了可是很吃亏的。”
“而托郡主的福,之前送了一些给徐某,徐某尝过之后,便知这肉脯干不管卖到哪里,都是顶顶行销的紧俏货!”
“徐某先提香脆面的生意,是怕肉脯干这样好吃的吃食比香脆面更好买,怕您的作坊没存货。”
秦如茵便和他说:“肉脯干的价钱太贵,生意好是好,却不如香脆面消耗的快。”
徐大公子恍然大悟的点头,随即开口:“那么,郡主可否先卖二十万斤肉脯干给徐某?”
一开口就是二十万斤!
还是在自己提醒他第一批少买一些的前提下。
秦如茵心中感叹。
不愧是大应朝的顶级皇商!
昨日长嫂家的四娘盘点过,肉脯干如今的存货也就八万多斤。
她原本是想着将这批存货通过大运河运送到南方售卖的。
徐大公子这边一下就要定下二十万斤,她的食品作坊还得加班加点的做呢……
秦如茵答应下来,就按五百文钱一斤。
圣上当初规定她家的肉脯干不得少于五百文一斤,青龙大街售卖的时候,已经涨价不少。
但和徐大公子做生意,她也不想占他便宜。
就给了最优惠的价格。
徐大公子高兴不已,弯腰道谢。
在商言商。
他当下就要求签订供货契约。
秦如茵也高兴。
徐大公子大气,当下就付了总价值一半的定金,五万两的银票。
想来他也是见秦如茵接下了朝廷那边的冬衣生意,如今正是用钱的时候。
……
接下来的日子,秦如茵更忙了。
连带着整个姜家女眷们也都跟着忙的热火朝天。
姜大夫人方氏是真的脱不开身。
但姜二夫人殷氏,姜五夫人郑氏连刚出生几个月的儿子都顾不得了,都过来帮秦如茵的忙。
再接下来,就连姜家的几位堂婶子们也都来帮忙了。
再后来那些隔房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来帮忙了。
可以说,姜家后院的女眷们有一半都忙的热火朝天。
秦如茵也不白让她们帮忙。
工钱是必定要给的。
还不吝啬的用圣上赐给她的翠玉原石打了首饰作为谢礼。
这还是托了徐大公子办的。
徐大公子名下有大应朝最好的金楼银楼,首饰铺面。
也养着许多玉匠大师和金银匠大师。
她带着圣上赐给她的最小的那一块翠玉原石去找的徐大公子。
徐大公子看到她的翠玉原石后,也被震撼的久久不能言语。
还请她卖了那块翠玉原石的四分之一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五十四章圆满完成任务(第2/2页)
然后建议她将剩下的四分之三的翠玉原石优先掏翠玉镯子,再大件的边角料可以做头面首饰。
小的边角料可以做各色小首饰,用来送人。
秦如茵就是用那些小边角料做的小首饰送给帮她忙的隔房的姜家女眷们。
为此,那些得了她礼物的隔房女眷们心里不知道多高兴。
而对自家侄女和妯娌们,秦如茵每人先送的单只的翠玉镯子。
大房的四娘和五娘拿着镯子给她们的母亲方氏看的时候,方氏惊得差点跌了一跤。
随即就直接将两个闺女的镯子收了去。
并对她们说:“你们四婶母给你们俩的翠玉镯太过贵重,一只能顶母亲为你们准备的五套上好的首饰头面!”
“这样贵重的首饰还是母亲先替你们收着,待你们出阁那日,母亲再还给你们……”
而殷氏和郑氏得了秦如茵给的翠玉手镯后,也都万分珍重的拿去压箱底去了。
殷氏想着,她这辈子是没有闺女了,这样好的镯子她怎么舍得戴?
还是留着将来给嫡长孙女吧。
郑氏有云姐儿,自是为云姐儿留着了。
再金贵,再价值连城的东西,这一旦多了,也就不稀罕了。
秦如茵拿出来的那最小的一块翠玉原石都能掏出来五十多个翠玉镯子。
而还是卖了四分之一的料子给了徐大公子的前提下。
徐大公子也出了高价。
就凭这个卖玉料原石的银子,秦如茵都能做上百万件冬衣了。
徐大公子付了银子给她时,她当即就用十万两银子和徐大公子又定下了一百万斤上好的棉絮。
她请的那些农家巧手大姑娘小媳妇们做的冬衣十分暄软暖和,她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可爱的人都说这冬衣穿到将士们身上,一定就冷了……
这让秦如茵更坚定了要买质量上乘的棉絮做冬衣的打算。
她从朝廷那边接到的冬衣数量虽只有十七万件,可她可以多多的做。
哪怕不挣钱,哪怕亏本,可万一别家做的冬衣出岔子了呢?
又或者,有些皇商家没完成冬衣的任务呢?
那她这边多做的就能解燃眉之急了。
有时候,宁愿多在那里烂了,也不能少了!
少了,是会出大事的。
人命关天,岂能儿戏呀?
且,她请的这些农家出身的姐姐妹妹,婶子嫂子们手这般巧,做出来的冬衣除了花样上比不上那些巧手衣匠们,针线可真是一点不逊色。
她们得知她们做的冬衣是给出征的将士们的,宁愿每日少做一件,针脚上也不愿意太快太粗糙了。
这些冬衣,不是她秦如茵的功劳,是大应朝女子们为出征的将士们送去的最好的礼物,最诚挚的期盼和祝福!
在众姊妹们的努力下,秦如茵用了二十日完成了十七万冬衣的任务。
她进宫去和太后娘娘以及孙皇后说这个好消息时,太后娘娘和孙皇后都不敢置信。
才二十日,十七万冬衣就都做好了!
这也惊动了圣上。
秦如茵进宫也带了她制衣作坊做出来的冬衣,出自不同人之手,一共带了二十套来。
圣上亲自去验看甚至试穿了那些冬衣。
圣上满意至极!
得知秦如茵还在继续雇佣那些农家姊妹们做冬衣时,不由红了眼睛。
太后娘娘和孙皇后也热泪盈眶。
不用问,也不用解释。
他们都知晓秦如茵为何在超前完成任务后,还继续雇佣人制作冬衣。
圣上直接对她说:“善嘉你放心,你那制衣作坊做出来的冬衣好极,今年你做多少,朕让户部收多少!今年够用了,那就留着明年用!”
太后娘娘也抹着老泪说,“这样好的冬衣,就算搁了三年再穿依然暖和!”
圣上也由衷道:“这样好的冬衣,我大应朝历年来都少有啊!”
圣上又将秦如茵带进宫的二十件冬衣带到了朝堂上。
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亲自试穿后,兵部尚书就直接表示,这才是他想要的冬衣!
户部尚书没说话,但秦如茵的十七万冬衣的银子隔日就收到了。
前面几个月就开始交付冬衣的几家皇商可还没见到一个子儿呢。
西北边疆那边有一个地区今年冬季气温低到历史最低点,守边的六万多将士们新收到的冬衣都顶不住那严寒。
兵部收到急报后,上报朝廷。
经过商议,圣上最终拍板将秦如茵制作的那批冬衣调七万件过去。
而秦如茵的制衣作坊因还在继续制作冬衣,朝廷又紧急和她定了十万件冬衣,用最快的速度补发给姜九霄那支大军了。
因她再次立了大功,这回圣上又赐了八块翡翠原石给她当礼物。
这回的原石里面,不但有翠玉,还有红翡原石。
姜九霄那边也陆续收到了冬衣。
他也知道这一批冬衣是他家茵茵紧急接了任务为他和他的这支大军制作出来的。
他家茵茵给他的家书中也说明了这些冬衣是请了那些农家姊妹一针一线的制作出来的。
那些农家姊妹们里面就有将士们的姊妹!
这个消息,对将士们来说,是个极激励人心的消息,在战场上会有大用……
冬衣的任务完成了,秦如茵给徐大公子的肉脯干也交货了。
时间已经来到了腊月底,很快就要过年了。
长姐如锦那边一切都好,胎儿已经坐稳了。
大姐夫陈三公子当真是将长姐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陈家太夫人和大长公主对如锦的照顾也十分精心。
胎儿坐稳了后,陈家就去紫荆胡同秦家报喜了。
李氏喜的当即热泪盈眶,秦大老爷也红了眼睛,整个秦家像是过年一样。
没几日,如锦有喜三个多月事传到了韩家那边。
韩徵此时并不在京都,他的上峰派他去追查一件大事去了。
韩父韩母得知如锦有喜三个多月,算了算日子两人脸都黑了。
韩母这会才真正后悔起来,觉得若是当初不那么着急,再等一等,说不定如锦和韩徵也有了孩子了。
于是就怪韩父起来。
韩父自是不服。
两个加起来一百岁的夫妻大打出手……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这日,秦如茵突然觉得心慌的厉害,晚上怎么睡也睡不着,总觉得要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