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37章风雪访客(第1/2页)
就在这风雨如磐、肃杀弥漫之际,负责警戒外围的一名巡夜战士顶着风雨,跌跌撞撞地冲上高坡,声音带着急促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族长,有,有客来访,从栖霞谷方向来的,是霓裳族长”
“霓裳”凌渊眉头微蹙,锐利的目光瞬间从西北方收回,转向战士所指的东南隘口方向。栖霞谷与薪火部落虽同处这片山脉,但距离不近,中间还隔着几道险峻的山梁和湍急的冰河。在这个暴风雪即将肆虐的节骨眼上,栖霞谷的族长亲自冒雨前来。
风雨中,几个身影正艰难地穿过被凌渊布下“地听之石”的隘口。为首一人身形高挑,裹着一件深紫色、绣着繁复云霞纹路的厚实皮裘,兜帽拉得很低,但仍能看出其不凡的气度。她身后跟着几名同样包裹严实的强壮护卫,其中一人似乎还受了伤,被同伴搀扶着,脚步蹒跚。他们的皮裘上沾满了泥泞,显然一路行来颇为不易。
凌渊迅速带人迎了下去。双方在风雨交加的隘口相遇。
“霓裳族长”凌渊的声音穿透风雨,带着一丝确认和探究。
为首的女子掀开兜帽,露出一张清丽却带着长途跋涉疲惫的脸庞,正是栖霞谷族长霓裳。她的发髻被雨水打湿了些许,几缕乌黑发丝贴在光洁的额角,更衬得眼眸清亮,此刻这双眼中带着一丝歉意和显而易见的凝重。
“凌渊族长,冒昧打扰,实非所愿”霓裳的声音清越,即使在风雨中也清晰可闻,带着一种天生的从容,“这鬼天气来得太急太猛,我们一行在翻越鹰愁涧时遭遇了冰雹和雪崩的前兆,折损了一头驮兽,阿岩的腿也被滚石砸伤了。”她指了指被搀扶的护卫,继续道:“本想找地方暂避,却远远望见雷云隼王在你们部落上空盘旋警戒,心知必有大事。又听我的驯鹰说(她抬头望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似乎与天上的伙伴有所感应),你们部落上空有不同寻常的‘热流’纹路(指烟囱排烟),便猜测贵部或许有新的御寒之法,才厚颜前来,一是借地暂避风雪,救治伤员;二是若方便,恳请交流一二过冬的急策”她的话语坦诚而直接,将困境和目的和盘托出,目光清澈,带着对同处困境的部族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纯粹好奇。
凌渊的目光扫过霓裳略显狼狈的队伍和受伤的护卫,又看向她那双坦荡清亮的眼睛。雷云隼王的警戒、部落上空的“热流”(烟囱)被驯鹰感知,这倒解释了他们如何在这恶劣天气下找到方向并决定前来。栖霞谷以织造和种植闻名,霓裳本人更是以聪慧和对“纹理”、“脉络”的敏锐感知著称(这点凌渊早有耳闻),她能注意到异常热流并联想到御寒新法,倒也合理。
“风雪无情,同在山脉求生,自当守望相助。”凌渊侧身让开道路,做了个“请”的手势,“伤员要紧,先进部落避雨疗伤。至于御寒之法霓裳族长若有兴趣,稍后自可探讨。”
“多谢凌渊族长慷慨”霓裳眼中闪过一丝真挚的感激,微微颔首,随即示意护卫小心搀扶伤员跟上。
将霓裳一行安顿在石屋旁一处干燥避风的山洞(临时清理出来),阿璃立刻带着草药前去救治伤员。霓裳则被凌渊请进了相对宽敞温暖的主石屋。
一踏入石屋,霓裳的目光立刻被吸引。她并未过多关注屋内的简陋陈设,而是敏锐地落在了墙壁上那些新砌的、散发着温和热量的石台(暖炕雏形),以及石台下方连接着的、通向屋外的陶土烟囱上。她清亮的眼眸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好奇与探究的光芒。
“凌渊族长,这便是那‘热流’之源”霓裳走近暖炕,并未贸然触碰,而是仔细打量着石板的拼接、烟道的走向,甚至蹲下身,感受着地面传来的稳定暖意。“好精巧的设计火塘在下方燃烧,热量被这石台吸收储存,再缓缓释放,烟囱将废气和烟尘引出屋外这比单纯的围坐火塘,不仅温暖持久,更避免了烟熏火燎之苦,妙,实在是妙”她的赞叹发自内心,带着纯粹学者般的热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7章风雪访客(第2/2页)
接着,她的目光又扫过墙角堆放的硫磺矿石、正在阴干的黑色燃料块(松脂木屑硫磺块)以及一小罐调好的深黄色保温涂料(硫磺矿粉粘土浆)。她走近那罐涂料,鼻翼微动:“这是硫磺矿粉混合了粘土,还有草木灰,此物是涂在何处,似乎并非助燃”她敏锐地察觉到了与火炕不同的应用方向。
凌渊看着霓裳专注的神情和精准的判断,心中也升起一丝遇到“同道”的微妙感觉。他并未隐瞒核心思路,简洁解释道:“此物名为‘石肤膏’,涂抹于石壁、木基,意在减缓热量外散,如同给山洞披上一层保温的皮”。
“‘石肤’减缓热散”霓裳低声重复,眼中异彩连连,“以物性锁热这与我们栖霞谷用多层植物纤维编织保暖毯的思路虽异,其‘阻隔’之理却同,凌渊族长竟能将硫磺矿石这般运用,化其‘惰性’为‘阻隔’,这份巧思,霓裳佩服”她的话语充满了学术探讨的真诚欣赏,毫无虚伪奉承。
凌渊也微微点头,霓裳能瞬间理解“保温”而非“助燃”的用途,并点出“阻隔”之理,这份洞察力确实不凡。他指了指燃料块:“此物是尝试将松脂、木屑与少量硫磺混合压制,欲求燃烧更久,释热更稳。”
霓裳仔细看了看那黑乎乎的方块,思索道:“松脂易燃,木屑蓬松,硫磺助燃…混合压制,确能延长燃烧。只是硫磺烟呛人,用于密闭山洞仍需谨慎。”她指出了关键问题,完全是就事论事的探讨语气。
两人在温暖的石屋内,围绕着火炕原理、保温涂料的思路、燃料块的尝试,进行了一场短暂却高效的交流。霓裳的问题切中要害,见解独到;凌渊的回答简洁务实,思路清晰。没有客套寒暄,只有对生存智慧的纯粹探讨。石屋外风雨依旧,屋内却弥漫着一种惺惺相惜的学术氛围。
霓裳并未久留。在确认伤员得到妥善救治,暴风雪有短暂间隙后,她便提出告辞。她深知在如此紧张的时节,长时间打扰并非明智之举。
临行前,霓裳解下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巧精致的皮囊,郑重地递给凌渊:“凌渊族长雪中送炭,救治我族战士,又坦诚相授御寒新思,栖霞谷感激不尽。囊中是几粒‘赤阳藤’的种子,此藤极耐寒,其根茎熬煮的汤药对冻伤有奇效,藤皮纤维亦是上好的保暖材料。小小回礼,不成敬意,愿能助薪火部落度过此寒冬”。
赤阳藤,凌渊和阿璃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这是栖霞谷闻名遐迩的珍贵特产,其种子极少外流。这份回礼,价值不菲,且正中薪火部落当下冻伤防治的急需,霓裳的诚意与细心,可见一斑。
“霓裳族长厚赠,薪火部落铭记”凌渊郑重接过皮囊。
霓裳翻身上了部下拉来的健硕角鹿坐骑,在护卫的簇拥下,最后看了一眼那冒着袅袅暖烟的石屋和远处在风雨中若隐若现的暖炕烟囱,清亮的眼中是纯粹的欣赏与思索。她向凌渊拱手道别:“凌渊族长,今日所见所闻,令霓裳获益良多。尤其是那‘石肤’之理,竟能以物性阵纹(她将涂料的物理阻隔效果理解为一种原始阵纹的应用)锁住无形热力,实在玄妙。待风雪稍歇,霓裳定当修书一封,再向族长请教这‘热能阵纹’的奥妙,保重”
说罢,她一抖缰绳,角鹿迈开稳健的步伐,带着栖霞谷一行人,迅速消失在东南方渐歇的风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