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二十八章:黑风前炼道心水泥下埋旧魂(第1/2页)
当宗正少卿嬴腾,和他那几十名同样出身于旧日王侯府邸的“皇家监造处”官员,第一次,真正踏足黑风口那片险峻的工地时,他们才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绝望。
这里,没有咸阳城内那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只有,冰冷的,被暴雨冲刷得湿滑无比的岩壁。
只有,深不见底的,奔腾咆哮的浑浊山涧。
更只有,那如同神魔手笔般,横亘在峡谷两岸的,两道由巨石和“水泥”混合而成的,坚不可摧的天然堤坝。
“这……这……这要如何开山?如何架桥?”一名年轻的官员,看着眼前这,人力几乎无法逾越的天堑,声音都在颤抖。
嬴腾的脸色,更是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知道,他被那个叫墨尘的妖孽,给耍了。
对方,根本就没指望他们能做出任何成绩。他只是,用一道无法拒绝的“圣旨”,将他们这群,他眼中最碍事的“垃圾”,都打包,扔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深山老林之中!
“慌什么!”嬴腾色厉内荏地喝道,“我等奉陛下之命,前来督办!那墨尘,难道还敢,不派人来协助吗?!”
他话音刚落。
两辆由四匹马拉着的,特制的“考工司”马车,便缓缓地,从峡谷的另一头,驶了过来。
车上,走下来了两位老人。
一位,仙风道骨,眼中却闪烁着机关术数的精光,正是公输家族的传人,公输班。
另一位,衣衫朴素,神情古板,却仿佛能看透万物之理,正是墨家最后的钜子,墨班。
嬴腾心中一喜,连忙迎了上去:“两位博士,来得正好!此地工程,还望两位……”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
墨班老人,只是,从怀里,掏出了两卷,比人还高的,巨大的羊皮图纸,以及,一本,厚得如同砖石般的,书册。
“嬴大人,”墨班的声音,古板,不带一丝感情,“墨大祭酒有令。”
“他说,‘皇家监造处’的各位大人,皆是帝国栋梁,学识渊博。我等匠人,不敢妄加指点。”
“故而,他特命我二人,将这‘黑风口大桥’的,一应‘设计总图’,与这本,关于‘应用力学’和‘材料结构学’的,基础‘格物之理’,尽数,交予各位大人。”
“大祭酒说,相信以各位大人之智慧,只需,按图索骥,再辅以此‘至理’,必能,青出于蓝,将此不世之功,尽揽于身。”
说完,他竟真的,将那两卷天书般的图纸,和那本厚得令人发指的“教科书”,往嬴腾的怀里,一塞。
然后,与公输班对视一眼,转身,登车,绝尘而去!
只留下,嬴腾,和他身后那几十名,抱着一堆,他们连一个字都看不懂的“天书”,在风中,凌乱。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嬴腾,这位长平侯的堂弟,彻底崩溃了!
他将手中的图纸,狠狠地,摔在地上!
这,哪里是协助?
这,分明是,最极致的,最不加掩饰的,羞辱!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皇家监造处”的所有官员来说,都如同,活在地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八章:黑风前炼道心水泥下埋旧魂(第2/2页)
王翦,派来了一支“考工锐士”,名义上,是“保护”他们的安全。
实际上,是,监视。
他们,被强制要求,与那些最低等的劳工,同吃,同住。
每日,当那些劳工,在高亢的号子声中,用他们看不懂的器械,开采着石料,烧制着水泥时。
他们,这些往日里的“人上人”,只能,捧着那本,天书般的《格物之理》,坐在冰冷的工棚里,对着那些,如同鬼画符般的图纸,面面相觑。
有几个年轻气盛的贵族子弟,受不了这份屈辱,试图用自己的身份,去呵斥那些“贱民”匠人。
结果,被王翦,亲手,用浸了水的牛皮鞭,当着所有人的面,抽得皮开肉绽,哀嚎着,被拖了下去。
在这里,没有侯爷,没有公子。
只有,墨尘的,规矩。
渐渐地,有人,熬不住了。他们开始称病,开始消极怠工。
但,迎接他们的,是更严酷的惩罚——断食,断水。
终于,在第三日的黄昏。
当嬴腾,看着自己那双,因为饥饿和寒冷而微微颤抖的手,再看看远处,那些,虽然辛苦,却能喝上热气腾腾的肉汤,眼中充满了希望的劳工时。
他心中,那根名为“骄傲”的弦,彻底,断了。
他,第一次,放下了所有的尊严与仇恨。
他,默默地,从地上,捡起了那本,被他丢弃了数日的,《格物之理》。
然后,走到了一个,正在指导劳工们,如何配比水泥砂浆的,年轻的,只有“二级匠人”身份的工头面前。
他,这个大秦的宗室,这个长平侯的堂弟。
对着那个,比他儿子还要年轻的,普通的匠人。
深深地,弯下了腰。
用一种,连他自己,都感到陌生的,谦卑的声音,请教道:
“敢问……这位,师傅。”
“图纸上所言,这‘三合土’之配比,究竟,是何……道理?”
当那名年轻的工头,先是错愕,随即,用一种,看傻子般的眼神,开始为他,讲解这最基础的“化学反应”时。
嬴腾知道。
他,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旧时代,已经,被彻彻底底地,埋葬在了,这冰冷的,“水泥”之下。
而就在嬴腾,于黑风口前,艰难地,学习着如何当一个“小学生”时。
一封,来自遥远的西蜀之地,由阿猛的亲信,用最快的“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被呈上了墨尘的案头。
密报上,只有寥寥数语,却让墨尘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了一丝,真正的,凝重。
——“东家,驰道已通。”
——“蜀中,‘神物’已现,乃是一种,可自燃之黑石,其火,可熔金铁。”
——“然,此物,盘踞于大渡河畔,由一条,自称‘巴蜀龙王’的,千年巨蟒,守护。”
——“其蟒,通人性,晓阵法,手下,更有数千名,信奉其为‘神’的,彪悍山民。”
——“阿猛,无能。三次强攻,皆被其,以地利人和,击退。”
——“损兵,折将,近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