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四章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呀,黄老师,何老师你们快过来看。好可爱的小狗!”
    何璟他们刚刚把院子逛了一圈,突然看到一只小狗不知道从哪里跑了过来,司彦把它抱了起来。
    “这是柴犬吧?”黄羸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也是我们的家人吗?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妹妹张梓枫也欣喜的看着可爱的小狗。
    “要不叫它‘爱吃’吧?英文名字叫h,希望它可以多吃饭,长得快。”司彦考虑了一会儿建议道。
    毕竟节目多了三个人,不可以再按照黄羸,何璟跟大华的“3h”来给狗子命名,司彦也不想过多的改变一些东西,所以就由他出面给小h命名。
    “好啊好啊,爱吃好!”旁边的彭彭听了莫名的喜欢,立马表示同意。
    司彦微笑着看了一眼彭彭,不愧是彭一碗,在吃方面很有天分的嘛。
    其他人考虑了一会儿,觉得名字挺不错都同意了,再说一个名字也没必要过多纠结。
    自此,蘑菇屋多了一个叫“小h”的狗子成员。
    “好了,既然你们所有人都到齐了,接下来我就要说一下接下来的生活规则。”
    刚给小h起好名,都在逗着小狗,王铮煜慢慢的走过来开始给大家宣布规则。
    “大家都已经看过蘑菇屋的地图了,周围种植了有三十多种作物,你们今后吃的蔬菜需要去那里采摘。而在蘑菇屋,我们的基本计量单位是:玉米。以后不够的食材都需要你们用玉米来换。”
    “对了,咱们的蘑菇屋是租的,房东说了等结束的时候你们需要用1000颗玉米支付房租。”
    王铮煜一点点的把事情给交代清楚。
    面对巨额的房租,黄羸和大华不停的跟王铮煜讨价还价,甚至还打算猜拳降低房租。
    但是黄老师运气似乎并不好,三局两胜输给了王铮煜,不过还是凭借耍赖最终把房租降到了880颗玉米。
    “没事,大家放心,我一会儿就去掰1500个。”
    大华再次展现了他的迷之自信,让一旁静静看着他发挥的司彦不由想起来记忆中大华的精彩表现。
    大华的自信表现直接气的黄羸拿起拖鞋朝他抽了过去,追的大华跑出去老远,就是个不知当家的熊孩子。
    “相信我,我可以的!彭彭,我们可以的对不对!”
    大华跑回来固执的回答,说完还不忘再次拉上彭彭。
    “我们一定要自信!”
    “……”
    看着眼神有所异动的彭彭,司彦不禁卫入坑的彭彭表示同情。
    不过现在原本的三个人变成了六个人,除了妹妹都是男生。司彦倒是觉得结果应该会比记忆里轻松一些。
    “那接下来你们吃的,就得就地取材,自己烹饪。所以你们包里有吃的吗?”王铮煜又朝大家问道,却丝毫不知这是给自己挖坑。
    “茶叶可不可以?”黄羸避免年纪大了,开始注重点养生,没事喜欢喝喝茶,所以自然这么一问。
    “可以,不过需要交个开瓶费。”王铮煜嘚瑟的说道。
    黄羸直接就是一只拖鞋扔了过去。
    还开瓶费,咋想的。
    然后众人又开始征询食材的兑换价格,当王铮煜说一只烧鸡竟然要600颗玉米,众人都拖了自己的鞋递给黄羸。
    连一直安静的梓枫妹妹也不例外,把自己的拖鞋也递给黄爸爸。
    之后几个人讨论今天晚饭要吃什么,大华兴致勃勃的向何老师问道,
    “燕京不是有很好吃的那种面吗”
    “哪种面?”
    “夹…夹酱面啊!”大华期待的回答。
    “大华,炸酱面。”司彦忍不住站在他身后提醒他。
    大华的普通话水平也是个硬伤啊。
    “对,炸酱面。”
    “行,没问题,王铮煜,先给我来一斤肉。”黄羸答应下来,向王铮煜说道。
    “一斤肉200颗玉米。”
    “我要一斤生肉”
    “生肉也是200颗玉米。”
    “那行吧,没问题”黄羸也没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
    那接下来,大家准备开始搭火做饭了,原本院子里是有个土灶的,但是这个土灶接着屋里的土炕。
    所以黄老师决定需要在院子里用废砖哒一个灶。
    看到这里,司彦打算加入搭灶台的过程中去。因为在看节目的时候他觉得黄老师的灶太简单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把黄老师给呛的满脸油腻。
    以前过年回老家,他见过农村的泥瓦工搭建的那种方形的灶台。所以他打算跟黄羸一起做一个好点的灶台。
    “黄老师,我以前拍戏的时候,见过泥瓦工搭建灶台,要不我跟你一起做灶台吧?”司彦走过去对黄羸说道。
    因为现在的身份他从小到大出生在燕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所以只好推脱给拍戏。
    “呦?你还会盘灶台,可以啊。咱们一起做。”演员拍戏会遇到各种情况,黄羸也没多想,当然高兴同意了。
    接下来司彦叫上大华跟彭彭,一起到外边搬砖,来回搬了几趟,又借用大华的篓子运砖的方法,三个人把盘灶台的砖都搬到了院子里。
    然后又一起从外边弄了一堆土,加入麦秸加水和成泥,搭灶台的准备工作完成。
    “好了,那么接下来我跟黄老师准备搭灶台准备做饭。何老师你带着妹妹把院子里里外外收拾一下吧?”司彦跟何老师说道。
    “没问题,妹妹走,咱们两个去收拾屋子。”
    因为之前众人就做好了分工,黄羸做饭,何璟负责生活安排。所以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那大华、彭彭,你们现在准备去掰玉米吧,你们先去,一会儿我帮黄老师搭完灶台过去帮你们。”
    跟何老师商量完,司彦又对彭彭跟大华安排。
    说道这,需要说一下他们六个人的情况。
    在六个人当中,首先辈分最大的自然是黄羸跟何璟。何璟主持这么多年,喜欢提携新人,黄羸是一级演员,又是电影学院老师。两人在娱乐圈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再然后就是司彦了,虽然他比较年轻,但是金龙奖是权威性奖项,娱乐圈国内的最高成就,而他影帝的身份就可以确立他的地位。
    另外,他担任着唐朝国际的非执行董事,更不要忘了他一家子的背景,也算个实力二代了。
    所以哪怕他还年轻,地位也在那。
    也是因为这样,哪怕大华年龄比他大,也是叫他哥。
    娱乐圈从来不是年龄决定地位的,看的就是实力。
    而除了他们以外,剩下三个人的水平就差不多了,没有那么明确的划分。
    不过张梓枫从小拍戏,也算是个“老戏骨”。
    那么这样来看的话,司彦去安排大家的工作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工作安排好,接下来众人开始各自去忙分配到的工作。
    何老师负责收拾院子里的东西,让梓枫把房间给擦一擦。
    毕竟是个女孩,而且年龄还小,所以何老师给她安排的比较简单。
    大华也拉着彭彭推着自行车前往玉米地。
    就剩下了院子里的黄羸和司彦。
    两人先修了呈“冂”字形的三层砖,铺上从工具房里找到的小铁棍,然后继续往上修,修了四层砖,开始用砖在顶上封口,修整出一个圆。
    这样到时候顶上方式铁锅,下方就是一个火膛,用来烧火,底下的那层就可以用来接柴灰。
    最后在火膛后边接上一个出烟的烟囱,这样,一个简单实用的灶台就完成了。
    司彦找了些废报纸,放进火膛点着火,看着烟从烟囱里冒了出来,证明第一个灶台实验成功。
    “黄老师,不错呀!”
    看着烟从烟囱里冒出来,在收拾院子的何璟走过来看个稀奇。
    “没有,这个灶主要还是司彦的功劳,我原本只是打算做个能用的就行,等抽时间再做个耐用的。”
    “黄爸爸跟司彦哥都好厉害!”把房间基本收拾完的梓枫,听到外边的说话声。抱着小h走了出来,看着神奇的灶台,感觉满眼都是小星星。
    一个灶台实验成功,这样几个人一起搭手,把第二个灶台也顺利搭出来。
    等两个灶台搭好,几个人相互一看都笑了起来。
    原来刚才搭灶台,几个人弄的全身都是泥,包括梓枫的脸上也沾了泥,就像个小花猫。
    “呀,何老师,黄老师,彦哥。灶台这是搭好了吗。”
    几个人简单收拾清洗了一下,刚出门就看到彭彭一脸惊奇的看着搭好的炉灶。
    原来搭灶台已经用了一个多小时,彭彭跟大华已经掰了不少的玉米。
    因为只有两个筐,已经满了所以让彭彭先给运了回来。
    值得注意的事,大华他们很聪明的从村民那里借了辆电动三轮车。
    这样就比较轻松了。
    司彦帮彭彭把运回来的玉米搬到院子里,数了一下,大概有一百二十个。
    “何老师,黄老师,我跟彭彭一起去玉米地再去掰些玉米,你们留在家里做饭好了。”
    司彦坐上彭彭的车,跟院里的黄羸跟何璟打了声招呼,一起走了。
    留下何老师帮黄羸搭手做饭。他们担心妹妹不让她干活,她只好抱着小h安静的看着他们忙活。
    王铮煜看到立马抓住这个镜头,感觉到特别安静祥和。
    仿佛这就是最简单最向往的生活。
    然而,院子里一片祥和,玉米地里却是另一番光景。
    “彦哥,你终于来了,掰玉米真的太累!”
    大华看到司彦跟着彭彭过来,立马跑过去像小孩子一样抱着他的胳膊哭诉。
    很多人都觉得大华都三十岁了还跟小孩子一样太做作。
    但是熟悉他的都知道,因为接受的东西方思想理念的不同,加上他对华夏的一些文化不够了解,所以感觉他有些装。
    但其实还真没有,所以司彦也就不在意。
    “大华,是谁说要掰1500颗玉米地?”
    司彦假装嫌弃的推开大华,然后把他之前讲的说给他听。
    到时候剪辑的时候,这一段配上之前的迷之自信的话语,再加上特效。啪啪啪打脸呀…哼哼。
    打闹完了,司彦又给大华鼓鼓气,然后加入到了掰玉米的行列。
    彭彭之前只是运走了一批,地里还有掰下来装不上的,后来大华又掰了不少。
    现在司彦加入进来,司彦跟大华负责掰玉米,彭彭负责玉米装车往家里运。
    等到天开始暗下来的时候,已经好几个人小时过去了,何老师带着妹妹来到玉米地叫他们回去吃饭。
    大华跟司彦收工,两人和新加入的何璟还有妹妹一起。把地里的玉米装筐的装筐,满了就的扔到彭彭的车上,把今天的掰下来的玉米全部都运了回去。
    背对着夕阳,每个人的肩上都背了满满一筐的玉米,大家一起往蘑菇屋走去。
    负责玉米地录制的摄影师,看着他们的背影,完美的拍下来着动人的景色。
    终于回到家里,大家把玉米卸下来,将所有的玉米一起进行计算,最终结果一共963个。
    “何老师,黄老师,今天一共掰了963颗玉米,明天我们再去掰一些,不但可以把我们买肉的钱付了,还可以攒够房租的钱!”彭彭开心的对着两人说道。
    何璟跟黄羸听了,高兴的朝录制区的王铮煜看去,眼神挑衅的瞪了他一眼。让王铮煜下意识后退了一步。
    王铮煜无语的看着这俩人,这才一天,怎么变化这么大!
    而他自己还不知道,某个摄像师已经完美的录下来他刚刚认怂的动作。
    “大华,你们从哪借来的三轮车,用完了现在去给人还回去吧。这样咱们就早点吃饭。”
    何老师见玉米收拾完,一会儿要吃饭了,便跟大华说道。
    “好的”
    “大华等等,今天借了人家一下午的三轮车,给人家拿两箱奶去谢谢人家。”
    看到大华要去送车,司彦想到了一些事情,跟大华说完,跑回屋子拿了两箱“特利苏”纯牛奶递给大华。
    看着离去的大华,何老师满意的看着旁边的司彦。
    今天忙了一下午,差点忘了一些礼节问题。
    而这其实是司彦想起记忆里第一季完结时,节目组给所有帮助他们的人都送了礼物,哪怕“香菜奶奶”也没忘记,却唯独忘了最开始借三轮车的小李。
    有人说是节目组忘了,也有人说是因为拍摄时小李讹诈过节目组。
    具体什么情况不好说,但为了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他还是提前做好预防。
    再说了,牛奶是他们本次拉的赞助,一方面感谢了帮忙的人,一方面又给赞助商打了广告,一举两得。
    等大华送完车回来,黄老师已经把饭菜摆在了桌子上。
    等所有人到齐,所有人举起手中的啤酒(妹妹未成年喝的是可乐),庆祝美好的一天,开始享受晚餐的幸福时光。
    其中这啤酒也是跟节目组换的,今天黄羸说想要啤酒饮料,王铮煜说要用瓜子换。。
    所以黄老师在处理完做饭的食材后带着妹妹去摘了好几个葵花,然后收集瓜子,炒熟。最终成功从导演组换来了啤酒跟可乐。
    今天,所有人开始自给自足的生活,也期待——向往的生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道门风水宗师 暗潮:从成为欧格林人开始走诸天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六零长姐随军后,白眼狼们悔哭了 九时墟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重生之按摩师的自我修养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海贼:从捡到红发断臂开始 超维术士 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我能看穿万物信息 被诈骗不要慌,反手送他沙漠之鹰 疯批病娇?不,是清冷温柔大姐姐 两界:从低武肝出个仙武巨擘 算命太准,外国客户都哭着喊大佬 我以灵宝铸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