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23章 举荐!将门虎子徐允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3章举荐!将门虎子徐允恭!(第1/2页)
    可摆在面前的难题也有很多,最棘手的便是粮草。
    从关内往岭北运粮,千里迢迢,戈壁荒漠、风霜雨雪,无一不是阻碍,运十石粮能到五石就算万幸,光是这损耗就让他焦头烂额,户部的账册上,每年岭北的粮饷支出都像一道醒目的血痕。
    朝臣们更是为此吵翻了天。军方将领拍着胸脯喊“岭北不可丢”,说丢了这里,北疆门户大开,百年基业要毁于一旦;文官们却捧着户部的账册哭穷,一笔笔算给老朱看:“每年运粮的银子,够养三个卫的兵,够赈济两州的灾民,岭北就是块填不满的鸡肋,不如撤了驻军,把钱用在刀刃上。”
    就连一向稳重的太子标,也曾一度劝他:“父皇,岭北眼下是烫手山芋,不如暂时放弃,等国库充盈、国力强了,再挥师收回不迟。”
    老朱每次看到那些主张弃守的奏折,都气得摔杯子——这些人只算眼前的账,哪里懂长远的凶险?
    丢了岭北,就等于给蒙古人留了块跳板,他们休养生息几年,必然卷土重来,到时候再想收复,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迟早要反噬大明!
    可他也知道,臣子们说的是实情。国库就那么多银子,东边要养水师,建设海关港口;南边江南水灾刚过,嗷嗷待哺的灾民等着赈济;西边边军的兵器盔甲早已陈旧,急需更换装备……处处都要用钱,确实顾不上岭北这个“吞金兽”,每年的粮饷调拨,都像在剜他的心。
    老朱甚至已经在偷偷盘算,是不是先撤一半驻军,只留少量精锐守着克鲁伦河、鄂尔浑河这些要害之地,好歹能维持个据点,等将来有了余力再做打算……
    却没想到,朱高炽竟想出了这么个高明的法子!
    用贸易养驻军,让榷场的交易填补粮草缺口;用商路控草原,拿茶叶铁器捆住蒙古部落的手脚;用牧场养铁骑,让岭北自己生出震慑四方的武力……一环扣一环,既不用朝廷额外多花银子,又能稳稳守住岭北,甚至还能从中获利,简直是一举两得!
    “好小子……好小子!”老朱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都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先前积压在心头的愁云一扫而空,眼里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光亮,仿佛看到了岭北未来的繁盛景象,“这法子好!太好了!”
    他站起身,在院子里大步流星地踱着,嘴里不停念叨:“屯田加贸易,自给自足,培养铁骑……对!就该这么办!那些文官不是说岭北是鸡肋吗?朕就让他们看看,这块骨头能啃出多少肉来!”
    “父皇息怒。”太子标笑着劝道,“高炽这法子确实高明,既解了岭北的粮饷难题,又能把草原商路盘活,还能培养一支强悍骑军……将来这条路上的关税、贸易利润,怕是又能抵得上半个国库。”
    “不止半个国库!”老朱大手一挥,语气斩钉截铁,“朕看啊,用不了三年,岭北的驻军不仅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给朝廷上交战马、皮毛!到时候,朕要让那些说‘放弃岭北’的人,一个个都来给朕认错!”
    他看向朱高炽,眼神里满是激赏,连带着语气都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炽儿,这事儿就交给你办!需要多少人手、多少银子,尽管开口!兵部要是敢推诿调兵,户部要是敢克扣钱粮,朕扒了他们的皮!”
    听到这话,朱高炽先是一愣,随即有些傻眼——怎么说着说着,这副重担又落到自己头上了?
    他眨巴眨巴眼,心里飞快地盘算起来:不对啊,咱前阵子刚跟皇爷爷禀明,要在北平办陆军军校,专门培养能带火器营的新式将领,上海那边的海军学院也正等着选址动工,图纸都画了半本了,哪还有功夫去管岭北的事?
    朱高炽小脸一垮,嘴角往下撇着,顿时就带着几分委屈抱怨道:“皇爷爷,您也不能把人当牲口使唤啊!我这手上的事都堆成山了,陆军军校的教材还没编完,海军学院的选址勘察队刚派出去,这时候再把岭北的差事压过来,别说三头六臂,就是长十只手也忙不过来啊!”
    他往后缩了缩身子,头摇得像拨浪鼓:“这事儿您还是另请高明吧,挑一位老成持重的将领过去就是,我过几天就得去上海盯着海军学院,那可是关系到大明水师能不能纵横四海的大事,实在没空去岭北盯着修榷场、练铁骑啊!”
    说着,他还故意挺了挺圆滚滚的肚子:“再说了,岭北天寒地冻的,孙儿这身子骨怕是熬不住,到时候冻出个好歹,耽误了军校和学院的事,那损失可就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3章举荐!将门虎子徐允恭!(第2/2页)
    此话一出,老朱顿时没好气地给了他后脑勺一巴掌。
    “兔崽子,当初偷偷摸摸跑去抓北元大汗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身子骨熬不住?”
    太子标也是哭笑不得,这小胖墩真是太好玩了。
    不过老朱转念一想,相比于岭北行省的筹建,海军学院确实更关乎长远——水师要想代代强,就得有专门培养将才的地方,这是关乎大明海权传承的根基,耽误不得。
    而且朱高炽刚刚从捕鱼儿海大战的前线回京,一路奔波劳顿,身上还带着伤,这时候再派他去岭北那种苦寒之地折腾,饶是老朱向来铁腕,也难免有些于心不忍,毕竟是自家疼爱的孙儿,总不能真把人往死里用。
    所以老朱手指在案几上敲了敲,思索片刻之后,还是松了口,放缓语气问道:“既然如此,也不逼你。那你觉得,眼下朝里谁去岭北主持大局比较合适?得是既懂军务,又能管得好钱粮贸易,还得对蒙古部落知根知底,能镇住场子的才行。”
    朱高炽听后总算是松了口气,随后手指轻点着桌面,认真思索起了人选。
    “老将就算了吧,”他先摆了摆手,语气笃定,“像冯胜、傅友德几位老将军,虽然作战经验丰富,能镇住场面,可毕竟年事已高,岭北天寒地冻,常年奔波劳累,哪经得起这般折腾?这岭北之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少则十年,多则数十年,真把他们派去,万一还没把岭北发展起来,就因水土不服或积劳成疾客死他乡,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者,咱们现在也要注重培养年轻将领。朝廷的勋贵将门里,不少子弟都是跟着父辈在军中耳濡目染长大的,有勇有谋,缺的就是独当一面的机会。若是总让老将军们顶着,年轻一辈得不到历练,将来老一辈渐渐凋零,花团锦簇之后就是盛极难继,那大明可就真要陷入无将可用的尴尬境地了。”
    老朱听后眉头一皱,下意识地反问道:“可任用年轻将领是不是太过冒险了些?岭北关乎朝廷的国政大计,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他们经验不足、冲动行事,把贸易搞砸了,或是跟蒙古部落起了冲突,那之前的谋划岂不是全白费了?”
    “皇爷爷放心,”朱高炽早有准备,从容答道,“我说的年轻将领,可不是那些毛头小子。我举荐一人,定能担此重任——大将军徐达长子,徐允恭(徐辉祖)。”
    见老朱眼神微动,他继续说道:“徐允恭自幼随父从军,大将军南征北战的时候,他就在军帐里听令,跟着学兵法、辨地形,征战沙场多年,大小战役经历了上百场,深得大将军亲传,兵法韬略无一不精。更难得的是,他不仅熟知兵事,性子还老成持重,天性谨慎,这些年随大将军镇守北平,处理边务就滴水不漏,从未出过差错。”
    “您想,岭北既要治军,又要通商,还得安抚归降部落,徐允恭出身将门,镇得住驻军;跟着大将军学过治理地方,打理贸易、屯田的事也能上手;加上他行事稳妥,不会贸然激化矛盾,正是能把军务与政务捏合到一起的合适人选。”
    朱高炽语气恳切,“而且他年轻力壮,经得起岭北的风霜,又感念皇爷爷恩宠,定会尽心竭力。有他在岭北主持大局,既能让年轻将领得到历练,又能保证事情办得稳妥,岂不是两全其美?”
    老朱沉默片刻,徐达的儿子他是知道的,确实如朱高炽所说,沉稳有余,才干也出众。
    甚至于连徐达自己就常说这儿子“有大将之风,不骄不躁”。
    用徐允恭去岭北,既延续了徐家对大明的忠勇,又能让年轻一代挑起重担,倒真是个妥当的安排。
    “好,”老朱终于点头,“就依你,让徐允恭去。”
    “朕这就下旨,命他即刻筹备,先行赴岭北,后续粮草、工匠由户部、工部一路跟进,此外兵部与五府遴选军中精锐骑兵,抽调出来调往岭北,前期就抽调个两万吧。”
    “告诉徐允恭,自行组建五万岭北铁骑,朕把岭北交给他,五年之内,朕要看到一个能自己造血、能镇住草原的岭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崩铁:卡池角色,给玩家发刀 从良 别墅通两界,摆摊的我赚了亿点点 洪荒冥河之血神分身遍天下 嫡姐夺气运?她被未来皇帝宠上天 一个丫鬟的长寿守则 十四亿国民的王国继承人 重生领证前,娇小姐搬空家产随军 修仙指南 潜修十五年,开局一品绝巅! 从纪委科员问鼎权力巅峰 星际兽世:姐魅力跟武力都拉满了 诡目天尊 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家破人亡后我快死了,你后悔了? 眼看他起朱楼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兵王上娘炮综艺,顶流前妻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