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21章 朱老四的短视!岭北的意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1章朱老四的短视!岭北的意义!(第1/2页)
    提到岭北,就不得不提到朱棣。
    这位永乐大帝,曾经也犯下过致命错误。
    历史上朱老四靖难成功之后,为酬谢兀良哈部落出兵相助的功绩,竟选择将大宁卫这片战略要地赐给他们作为驻牧之地,美其名曰“以酬三卫之功”。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中国之险失”——大宁地处燕山山脉与辽河平原的咽喉,是防御蒙古南下的重要屏障,一旦拱手让人,等于给草原部落打开了通往中原的侧门,北方防线从此出现巨大缺口。
    兀良哈部落也就是朵颜三卫,别看他们在靖难中为朱老四效力,骨子里却是正统的蒙古人,其部落渊源可直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期的兀良哈万户,是从大蒙古帝国分裂出来的核心部族之一。
    他们与蒙古本部有着血脉与文化上的天然联系,对大明而言,终究是外族人。
    本身就是蒙古人,而且在靖难中扮演的不过是雇佣兵角色——谁给的好处多就帮谁打仗,又怎么可能对大明真正忠诚?
    所谓的“功绩”,不过是利益交换的产物,一旦时势变化,利益天平倾斜,他们必然会重新选择靠山。
    最后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朵颜三卫很快便暗中与鞑靼、瓦剌眉来眼去,表面上臣服大明,暗地里却频繁与蒙古本部勾结,时不时背刺大明一下——或参与劫掠边地,或泄露军情,与大明展开了数十年“缠绵悱恻”的恩怨纠葛。
    更严重的是,他们后来甚至直接勾结瓦剌,在土木堡之役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仅为瓦剌大军指引路线,还参与了对明军的围堵,最终导致明军主力覆灭、英宗被俘,成为大明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也帮助“瓦剌留学生”一战成名!
    朱老四当年“以地酬功”的短视之举,终究酿成了反噬自身的大祸。
    想到这里,朱高炽就不由嗤笑了一声。
    朱老四啊朱老四,这辈子你都别想当皇帝!
    这突如其来的笑声,看得老朱与太子莫名其妙,不知道小胖墩又在抽什么疯。
    此刻朱高炽的思绪愈发飘远,目光牢牢锁定在岭北草原上。
    原本老朱一次次北伐,核心目标就是彻底覆灭北元残余势力,将岭北这片草原腹地重新纳入版图。
    可惜洪武五年的岭北之役,明军主力遭遇惨败,精锐折损严重,收复岭北的计划就此搁浅,成了老朱心中难以释怀的奢望。
    正因如此,他后来才不惜血本,调动重兵从蒙古蛮夷手中抢下大宁和开平这两块关键之地,随后派遣精锐驻守,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光是在两地修筑城防、囤积粮草,就耗去了国库数年的积蓄。
    他的用意很明确:通过掌控这两个战略要地,形成东西掎角之势,像两把钳子死死卡住蒙古部落南下的通道,从而抵御他们反攻中原的企图。
    大明将大宁和开平牢牢握在手中,其战略价值立竿见影。
    只要这两个据点存在一天,大宁卫和开平卫就会成为抵御蒙古南下的第一道坚固防线——蒙古骑兵若想越过长城,必先突破这两处要塞的拦截;而长城沿线的九边重镇,则作为第二道防线,承担着后续支援和纵深防御的作用。
    在这种布局下,大明的卫所势力得以向长城以北稳步推进,形成一种积极防御的态势——不再是被动坐守长城,而是主动将防线前推数百里,把战场摆在蒙古人的家门口。
    此外,大宁卫还承担着监视东北女真等蛮族的重任,防止他们与蒙古部落勾结,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1章朱老四的短视!岭北的意义!(第2/2页)
    而九边长城防线,更像是大宁都司的后勤基地,为前线提供粮草、军械支援。
    正因为有第一道防线的存在,长城沿边的压力被大大减轻,草原骑兵长途奔袭、蹂躏九边的情况才很少出现,北疆得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安稳。
    结果朱老四为了酬谢兀良哈部落的“靖难之功”,竟将大宁这片战略要地拱手送给蒙古人,后来又以“粮饷难继”为由将开平卫内迁。
    这两步棋一走,等于亲手拆毁了大明苦心经营的北疆第一道防线,原本作为前哨的大宁和开平彻底失守,九边卫所被迫顶上,成了抵御蒙古的最前线。
    大明的防御力量就此从长城以北全线撤退到长城以南,防线硬生生后退了数百里,从此彻底丧失了出塞作战的主动权——想再像洪武年间那样主动出击草原,得先冲破蒙古人在大宁、开平一线的封锁,难度陡增数倍。
    而曾经作为第二道防线的九边长城,如今直接暴露在草原蛮夷的兵锋之下,成了他们南下劫掠的首要目标。
    自此之后,九边烽火常年迭起,蒙古骑兵动辄突破长城隘口,深入内地烧杀抢掠,宣府、大同、延绥等地屡遭蹂躏。
    为了守住这道仅存的防线,大明不得不逐年增兵九边,军费开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光是军饷、军械、城防修缮,每年就要耗去国库大半收入。
    到了中后期,九边军费成了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甚至占到全国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活活拖垮了大明的财政,成了王朝衰落的重要推手。
    当年老朱千辛万苦打下的防御优势,被这几步短视的操作毁于一旦,北疆从此无宁日,后世子孙只能在长城沿线疲于奔命,为这决策失误付出了沉重代价。
    一念至此,朱高炽更是气得咬牙切齿。
    朱老四这个混账,还是流放海外的好!
    即便放在大明,岭北也是绝对不能舍弃的。
    从地缘交通来看,中原想要抵达欧洲,传统路径只能是通过丝绸之路,翻越险峻的帕米尔高原,不仅路途艰险,还受地形限制,通行效率极低;但北方的情景截然不同,随着纬度升高,地貌愈发平整开阔,岭北所在的区域受北冰洋湿润气流影响,草原与戈壁相连,几乎没有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这种地理特性意味着,骑兵从岭北的杭爱山出发,可一路向西快速机动,直抵喀山汗国境内,全程仅三千多公里,甚至比东汉时从首都洛阳到西域喀什的距离还要近。
    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匈奴远遁欧洲、蒙古西征欧洲,看似跨越万里,实则依托北方平坦地形,机动难度与从岭北调兵到杭州相差无几——平坦的地势让大规模骑兵得以昼夜奔袭,补给线也更容易维持。
    这也就意味着,任何掌控岭北的势力,既能以其为基地,右臂直插欧洲,又能凭借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随时南下攻略中原,进退皆具便利。
    而对大明而言,握住岭北,便等于握住了日后进军中亚的最佳跳板——从这里出发,无需翻越帕米尔高原的天险,就能沿着草原通道将影响力延伸至中亚腹地,无论是军事威慑还是贸易拓展,都能事半功倍,这对大明构建更广阔的地缘格局而言,是不可替代的战略支点。
    这就是岭北对大明的意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退圈后养大熊猫幼崽爆红 一人之上清黄庭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宗门新规!徒儿们禁止内卷 东京泡沫人生 武侠网游:比武穆念慈,黄蓉急了 都市至尊魔医 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 盗笔:自闭万人迷养成指南 龙潜苍穹 反派:师尊师姐求你们了 神秘复苏之诡相无间 聊天群:我的北斗神拳不会输! 男模不是黑历史,那是我的来时路 从战锤开始劫掠诸天 穿越妻荣夫贵:绝嗣世子养崽 崩铁直播通万界,开局吓跑无惨 官途: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秦初二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