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40章太子妃入宫(第1/2页)
李璘低声自语。
他原本以为,平定了李克用之后,剩下的,就是一场场枯燥的,碾压式的征服。
却没想到,这个女帝,又给他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
他喜欢这种挑战。
“陛下……”
袁天罡的身影,在他身后悄然浮现,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这个女帝,不简单。她这是在用阳谋,逼陛下您手下留情。”
“朕知道。”
李璘的嘴角,勾起玩味的笑容,“她想活命,还想保全幻音坊。所以,她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变成了一个最无害,最值得同情的角色,然后主动跳到朕的面前来。”
司马懿也走了上来,低声道:“陛下,此女心机深沉,绝不可留。不如将计就计,等她到了长安,便寻个由头,将其秘密处死,以绝后患。至于岐国的土地和军队,我们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接收。”
司马懿的想法,很直接,也很符合他毒士的风格。
但李璘,却摇了摇头。
他内心的想法是:杀了?
太便宜她了。
这么一个有趣的玩具,朕还没玩够呢。
朕倒要亲眼看看,这个能把天下人都算计进去的女人,究竟长什么样子。
她以为她是在赌朕的脸面,呵呵,她不知道,朕最不在乎的,就是脸面。
但是,朕喜欢看猎物在掌心挣扎的样子。
“不必。”
李璘淡淡地开口,声音重新传遍大殿。
“女帝深明大义,知错能改,朕心甚慰。”
他看着下方惊愕的群臣,朗声说道:“传朕旨意,岐王女帝既有心归唐,朕,便给她这个体面。”
“着礼部与鸿胪寺,立刻准备迎接事宜。朕要以最高规格的礼仪,来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另外,告诉女帝,朕准了她的请求。朕,就在长安,等着她来‘请罪’。”
李璘特意加重了“请罪”两个字的读音。
大殿下的百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更深的迷惑和恐惧。
他们发现,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位陛下了。
杀伐果断的是他,宽宏大量的也是他。
他的心思,如渊似海,深不可测。
而随着皇帝的旨意再次传出,整个长安城,都开始为迎接那位传奇女帝的到来,而忙碌了起来。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等待着。
他们想看看,当今世上,最强势的男人,和最聪明的女人,相遇之时,将会碰撞出何等激烈的火花。
皇嫂情深,姑姑心忧当整个长安城,乃至整个天下,都因为李璘的雷霆手段和女帝的惊人决策而风起云涌之时,大明宫的深处,却有着一方与世隔绝的宁静。
东宫。
这里曾是太子居住的宫殿,金碧辉煌,气派非凡。
但自从李璘发动神武政变,登基为帝后,这里便冷清了下来。
原本的太子,也就是李璘的皇兄,如今成为了忠王,整日不见踪影。
有人说他死在了政变当晚,也有人说他被新皇秘密囚禁了起来。
但无论真相如何,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符号。
而住在这里的,只剩下了一位身份尴尬的女人。
前太子妃,当今皇帝的皇嫂,张良娣。
张良娣出身名门,是前朝宰相的嫡女,自幼饱读诗书,温婉贤淑。
她此刻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卷书,目光却失神地望着窗外,那精致的眉眼间,带着一抹化不开的忧愁。
她在担心李璘。
虽然他已经贵为天子,虽然他刚刚取得了平定晋阳的赫赫战功,但在她心里,他始终还是那个会跟在皇兄身后,调皮地叫她“皇嫂”的少年。
这些天,外面关于晋阳之战的传闻,她听到了太多。
什么血流成河,什么人头滚滚,什么诛灭三族。
每多听一句,她心中的担忧就更重一分。
她怕。
她怕那个曾经在她眼中还有几分少年气的璘儿,会彻底被权力吞噬,变成一个只有杀戮和威严的冷酷帝王。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两道雍容华贵的身影,走进了殿内。
“又在发呆呢?”
来人是当今陛下的两位亲姑姑,也是先帝李隆基的女儿,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
这两位公主,是前朝的硕果仅存,也是如今皇室中,辈分最高的人。
她们经历过太多的大风大浪,对权力的更迭,早已看淡。
如今她们唯一在乎的,便是李氏江山的稳定,和她们这个唯一的侄子,李璘的安危与名声。
“姑姑。”
张良娣连忙起身行礼,脸上挤出笑容。
“坐吧,自家人,何必多礼。”
金仙公主摆了摆手,她在张良娣身边坐下,拉着她的手,轻声问道:“看你这几日茶饭不思,魂不守舍的,可还是在为陛下的事担心?”
张良娣的眼圈一红,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玉真公主在一旁叹了口气,她性子比姐姐要柔和一些,说话也更委婉。
“我们知道你心善,也知道你和陛下从小的情分。但你要明白,他现在,是皇帝了。是这天下的主宰。他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我们能揣测,更不是我们能干预的。”
“我……我明白。”
张良娣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我只是……只是怕他……”
“怕他变得太狠,失了人心,是不是?”
金仙公主接过了话头,她的眼神锐利,能看穿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0章太子妃入宫(第2/2页)
张良娣浑身一颤,默认了。
金仙公主冷哼一声:“妇人之仁!如今这天下,是什么光景?藩王割据,外族环伺,牛鬼蛇神,层出不穷!若没有雷霆手段,如何能镇得住这帮豺狼虎豹?他若是不狠,死的,就是他自己,就是我们整个李氏皇族!”
她的话,说得又急又重,像是在教训张良娣,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玉真公主见状,连忙打圆场:“姐姐,你也别太激动。也是一片好心。我们这次来,是想商量个事。”
她看向张良娣,柔声说道:“陛下亲征归来,劳苦功高。我们身为他的长辈,理应去探望一下,为他接风洗尘。你身为皇嫂,也该一同前去,也好让他感受到一些家人的温暖。这冷冰冰的皇宫里,能真心待他的人,不多了。”
听到可以去见李璘,张良娣的眼中,瞬间亮起了光芒。
她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和他说过话了?
自从他登基之后,每一次见面,都是在正式的场合,隔着君臣之礼,隔着遥远的距离。
她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期待:“好,我……我这就去准备。”
……
甘露殿。
李璘刚刚处理完一批紧急的奏折。
内容大多是关于如何接收岐国土地,以及如何处置那批被“诛三族”的李克用党羽的。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当皇帝,有时候,也挺累的。
尤其是,当他需要扮演一个“圣明君主”的时候。
就在这时,内侍前来通报。
“启禀陛下,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携前太子妃,前来探望陛下。”
姑姑?
皇嫂?
李璘有些意外。
他有多久,没见过这几位亲人了?
自从政变之后,他便刻意与这些前朝的旧人保持着距离。
不是因为不信任,而是因为没必要。
但此刻,听到她们来了,李璘的心中,竟然泛起了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暖意。
或许,是杀人杀得太多了,连他自己,都有些厌倦了那股血腥味。
“宣。”
很快,三道身影,出现在了殿门口。
为首的两位公主,依旧是那般雍容华贵,岁月没有在她们身上留下太多痕迹。
而跟在她们身后的张良娣,穿着一身素雅的宫装,未施粉黛,却更显得清丽脱俗。
她低着头,不敢直视龙椅上的李璘,那紧张的模样,像个初次进宫的小宫女。
李璘看着她,心中没来由地一软。
他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脸上那属于帝王的冷漠,也悄然褪去了几分。
“姑姑,皇嫂,你们怎么来了?”
他的声音,带着家人间的熟稔,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缓和了下来。
张良娣听到这声熟悉的“皇嫂”,身体微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
她缓缓抬起头,迎上了李璘的目光。
四目相对,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陛下亲征归来,我等身为长辈,理应前来探望。”
金仙公主率先开口,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她虽然心中对这个侄子充满了敬畏,但表面上,依旧维持着长辈的仪态。
“是啊,璘儿,”
玉真公主的声音则要温柔得多,“你在外征战,我们这些做姑姑的,在宫里也是日夜为你祈福。看到你安然无恙地回来,我们就放心了。”
李璘笑了笑,那笑容里,难得地带上了几分真诚的暖意。
“让姑姑们挂心了。不过是去北边走了趟,算不得什么征战。”
他轻描淡写地说道,平定晋阳,不过是一场轻松的郊游。
他的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良娣。
“皇嫂,你瘦了些。”
一句简单的话,却让张良娣的眼眶瞬间红了。
她强忍着泪水,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臣妾……臣妾不敢。陛下为国操劳,日理万机,才是真的清瘦了。”
她这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模样,让李璘的心中,生出莫名的烦躁和怜惜。
他想起了很多年前,他还是那个不受待见的永王,而皇兄还是意气风发的太子。
那时候,整个皇宫里,除了母妃,便只有这位皇嫂,会真心实意地对他好。
会给他送来亲手做的糕点,会在他被父皇责骂后,偷偷地安慰他。
那份温暖,是这冷酷的皇权斗争中,为数不多的亮色。
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皇兄没了,他成了皇帝,而她,成了前太子妃。
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两人之间。
“都坐吧。”
李璘收敛心神,指了指一旁的软塌,“这里没有外人,不必拘礼。”
宫女们奉上了香茶和点心。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坐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李璘聊着一些宫中的琐事,试图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
但她们的余光,却始终在悄悄地观察着李璘和张良娣。
张良娣坐在离李璘最远的位置,低着头,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一句话也不说。
而李璘,虽然在和两位姑姑说话,但他的目光,却总是不经意地,会飘到张良娣的身上。
空气中,弥漫着微妙而尴尬的气氛。
两位公主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
她们都是过来人,哪里看不出这两人之间那点不同寻常的情愫。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