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9章耳石复位(第1/2页)
其实在老大夫们给书生诊治的过程中,楚天青发现书生眼球会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的颤动,再加上书生口述的病症,楚天青大概清楚了对方得的是耳石症。
不过,梅尼埃病也会有相同的症状,为了确保诊断准确无误,避免出错,楚天青还需要进一步询问确认一些细节。
“这种眩晕......”
楚天青继续引导性地问道:“是不是主要在你头部位置改变的时候才会突然出现?比如你安安静静坐着不动,或者稳稳地站着不动,眩晕感就会减轻很多,甚至完全没有?”
“对对对!就是这样!只要不动就感觉好多了,一动位置、一改变头的位置就晕得厉害!”
书生激动地回答,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完全理解他痛苦的人。
楚天青笑了笑,接着问。
“还有你刚才提到有恶心感,是只有这种感觉,还是吐出来过东西?”
“就是干呕,没真的吐出什么东西来......”书生回答。
“耳朵里面呢?”楚天青追问:“有没有像知了叫或者嗡嗡响的那种声音?就是耳鸣?”
“没有,耳朵里挺安静的,没那些声音。”书生肯定地摇头。
楚天青点了点头,心里基本可以断定是耳石症了。
因为除了眩晕与体位变化密切相关这个关键点,梅尼埃病通常还会伴随听力下降或耳鸣的问题。
而这位书生能清晰地对答,显然听力是正常的。
再者,梅尼埃病的眩晕发作持续时间通常比较长,不像耳石症这样虽然发作频繁,但每次眩晕的时间相对较短。
楚天青站起身,目光扫那些脸色已经开始变得复杂的老大夫们。
“诸位前辈?病人描述得非常清楚,特定的头部位置改变会诱发眩晕、眩晕剧烈但短暂、没有耳鸣、伴有恶心干呕但无实际呕吐。这,就是典型的‘耳石症’症状!”
“耳石症?”
王大夫、周老头儿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写满了困惑。
这个词他们行医几十年,闻所未闻!
楚天青解释道:“在我们人体内耳的深处,有一些负责管理身体平衡的小颗粒,叫做耳石。有时候,这些耳石会从它们原本的位置脱落下来,滚到不该去的地方,这就会让人产生天旋地转的感觉!这种病,俗称为‘耳石症’!它跟你刚才说的痰湿、肝风内动或者气血亏虚,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王老前辈的针灸推拿手法,或许确实暂时舒缓了书生颈部紧张的肌肉,让他感觉头脑清明了一些。针灸内关、足三里这些穴位,也确实有宁心安神、缓解恶心呕吐的作用,所以他刚才觉得恶心感减轻了。但这只是治标,暂时缓解了伴随眩晕的一些不舒服症状,并没有真正解决最根本的问题——那几颗掉错了位置的耳石!所以我之前才说,你们没找准病症!这眩晕的根子,不在脾胃的痰湿,而在内耳的平衡功能失调了!”
这番解释如同天方夜谭,听得老大夫们目瞪口呆。
内耳?耳石?
这些名词和概念,他们完全没听说过!
“你......你胡说八道!什么耳石掉下来?简直荒谬!”
周老头儿气得胡子直翘:“老夫行医数十年,从未听过此等怪论!王兄的针灸明明有效!”
听到这话,楚天青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知道,单靠嘴说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还得手底下见真章。
他不再理会老大夫们脸上的震惊和质疑,随后转向书生:“兄台,你这病不难治,也不需要喝很多汤药或者扎很多针。我现在用一种特殊的手法,帮你把那些跑错地方的‘小石头’重新复位到正确的位置去,眩晕很快就能好。”
书生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点了点头。楚天青刚才那番闻所未闻的解释虽然离奇,却无比精准地描述了他所有的痛苦经历,让他本能地产生了一丝信任。
“灵儿,准备一下。”楚天青吩咐道。沈灵儿立刻会意,上前稳稳扶住书生的身体。
“兄台,放松身体,完全按我说的做。”
楚天青站到诊床边,开始指导书生。
“来,先坐稳在床边。现在,慢慢向后躺下去,同时把你的头转向右侧,肩膀尽量贴着床沿......对,就是这样,让你的头稍微悬在床沿外.......好,保持住这个姿势,千万不要动,心里默数三十下。”
书生依言躺下,头悬在床边转向右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9章耳石复位(第2/2页)
这个姿势瞬间诱发了一阵强烈的眩晕感,他忍不住“啊”地叫了一声,脸色再次变得煞白。
“坚持住!感到眩晕是正常的反应,这说明耳石正在移动!”
楚天青的声音沉稳有力,心里也明白这是右耳石脱落,他稳稳地扶住书生的肩膀,防止他因为剧烈的眩晕而乱动。
整个病房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
老大夫们更是瞪大了眼睛,想看看这所谓的“复位手法”究竟有什么门道。
王大夫脸色铁青,周老头儿眉头紧紧锁着。
三十秒很快过去。
“好,现在,头保持刚才的角度不要动,身体慢慢转向左侧......对,慢慢转......”楚天青继续指导着。
书生缓缓转动身体,变成了左侧卧位,头依然悬在床边,只是方向变了。
这又是一个会诱发强烈眩晕的姿势。
“再坚持三十秒!”
书生紧闭着双眼,强忍着翻江倒海般的眩晕感,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又一个三十秒过去。
“现在,头还是保持不动,身体慢慢坐起来......慢一点,别着急......”
楚天青和沈灵儿一起,稳稳地将书生扶着坐直身体。
当书生完全坐直后,他下意识地,试探性地晃了晃脑袋,又用力眨了眨眼睛,脸上先是茫然,紧接着被巨大的惊喜所取代!
“咦?不......不晕了?!”他难以置信地小声说道,然后小心翼翼地尝试慢慢左右转头,又试探着前后低头、仰头。
“真的不晕了!刚才那种一动头就天旋地转的感觉没了!”
他激动地看向楚天青,声音都因激动而发颤:“楚大夫!您真是神了!就这么几下就好了?!”
楚天青微微一笑,扶着他站好:“感觉怎么样?再试试慢慢躺下、再坐起来?”
书生依言,动作虽然还有些迟疑,但脸上已满是惊喜和轻松。他躺下,又坐起来,反复试了试:“没事!真的没事了!只有一点点残留的晃动感,但那种要命的旋转感一点都没了!”
病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刚才王大夫针灸推拿了半个多小时,书生只说是“缓解了一些”、“恶心轻了”、“脑子清明了一点”。
而现在,楚天青只用了几个特定的姿势转换,前后加起来不过一两分钟,书生竟然斩钉截铁地说“不晕了”、“没事了”!
这效果,又是一个立竿见影,高下立判!
所有的目光,再次齐刷刷地聚焦在楚天青身上。
学徒们眼中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医女沈灵儿眼中则是了然于胸的骄傲。
而那些老大夫们,包括王大夫和周老头儿在内,脸上的表情复杂得难以形容。
震惊、茫然、羞愧、难以置信......甚至还有一丝对未知领域的本能恐惧。
他们引以为傲的毕生经验、脉象分析、舌苔观察、祖传方剂、精妙针法,在楚天青这闻所未闻的“耳石症”理论和看似简单却立竿见影的“复位手法”面前,显得如此......陈旧无力。
楚天青看着失魂落魄的老大夫们,语气平静,却字字千钧。
“现在,诸位前辈还觉得,这‘耳石症’的根本原因,是痰湿吗?还觉得王老前辈的针法,是真正对症下药了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他们煞白的脸,缓缓说道。
“医道浩瀚无边,我们未知的领域,远多于已知。如果固步自封,抱残守缺,非但不能救人,反而可能耽误病情,害了病人。今天你们眼中的外物与新知,也许就是明天医学的常理与基石。诸位前辈,你们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一次,再没有人敢出声反驳。
周老头儿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颓然地低下了头,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王大夫怔怔地看着自己随身携带的针包,那曾经让他无比自豪的银针,此刻仿佛失去了所有光彩。
其他老大夫更是面如死灰,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说的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响亮的夸赞声。
众人惊讶地转头望去,只见药王孙思邈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