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4章(第1/2页)
刘备稍稍加重了语气,继续劝道:“如果兄长担心蔡氏家族权力过重,不妨想办法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过分溺爱幼子而立下他为继承人。”刘备一脸凝重地看着刘表,郑重地说道。
刘表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若有所思地品味着刘备的建议,沉默了一会儿。
刘备抬起头,感叹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我已日渐衰老,然而却未能建立起一番功业……”
说罢,他不禁流露出一丝惆怅和无奈。
二人又各自斟满酒杯,一饮而尽。
刘表放下酒杯,微笑着对刘备说:“我听闻贤弟在许昌时,曾与曹操一同青梅煮酒,共论天下英雄。”
刘备点了点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嘴角微微上扬。
刘表接着说道:“当时贤弟列举了众多当今名士,可曹操却唯独断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他顿了一下,看着刘备,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以曹操如此之权势,尚且不敢自居贤弟之上。”
刘表端起酒杯,向刘备敬了一杯,然后缓缓说道:“贤弟又何必担忧功业难以建立呢?”
刘备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的烦闷难以排解,他闷头又灌下一碗酒。
随后,刘备情绪激昂地说道:“我刘备一直以来都苦于没有人和土地啊!”
他接着说:“兄长啊,不瞒您说,如果我有自己的基业,那么这天下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根本就不值得我去忧虑!”
刘表听完这番话后,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刘备说完后,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于是他赶紧岔开话题,说道:“兄长,我们还是喝酒吧。”
然而,刘表的脸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刘备见状,心中有些不安,他连忙又补充道:“在下我,年纪都快五十了。”
他一边说,一边无奈地叹息着:“我至今身无寸功,连一寸土地都没有。”
“唉,只剩下这一身赘肉了啊……”刘备继续感慨道,“我如此庸庸碌碌,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最后,他像是自言自语般地问道:“像我这样的人,真的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吗?”
话一出口,刘备就觉得有些不妥,他连忙笑着对刘表说:“玄德刚才只是开个玩笑,兄长您千万不要多疑啊,来来来,我们喝酒喝酒。”
而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蔡夫人听了个正着,她随即将听到的话,传给了荆州将军蔡瑁。
蔡瑁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怒不可遏,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吼道:“刘备这个家伙,野心竟然还没有死!”
接着,蔡瑁咬牙切齿地说道:“今晚三更,我会派人把刘备的馆舍包围起来,绝对不能让他逃脱!”
蔡瑁恶狠狠地想着,等抓住刘备后,一定要先杀了他,然后再去禀报自己的姐夫刘表。
蔡夫人在一旁听着,连忙嘱咐道:“这件事情千万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半夜时分,刘备正在熟睡中,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玄德公,玄德公!”
刘备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惊醒,他迅速从床上坐起来,披上衣服,然后快步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只见伊籍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刘备见状,急忙上前扶住他,关切地问道:“先生,您为何如此惊慌啊?”
伊籍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道:“玄德公,您还被蒙在鼓里呢!蔡瑁已经调集了大批兵马,今晚就要对您下毒手,请您速速赶回新野!”
刘备听了,顿时一脸茫然,他实在想不明白蔡瑁为何要突然对自己动手。
伊籍稍稍缓过气来,继续说道:“这件事情刘表还并不知晓,蔡氏是想先斩后奏,等杀了您之后再去禀报刘表。”
““玄德公不可迟疑啊!”伊籍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他看着刘备,眼中满是忧虑。
刘备站在床边,似乎还在思考着什么,他的眉头微皱,显然内心正经历着一番挣扎。伊籍见状,心急如焚,他快步上前,一把将刘备挂在床前的外衣取下来,迅速地往刘备身上套。
刘备被伊籍的举动吓了一跳,但他并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接过外衣,仍然犹豫不决地说道:“未辞景升,如何便去。”
伊籍见刘备如此优柔寡断,心中更加焦急,他连忙解释道:“若去辞行,必遭蔡氏兄弟加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4章(第2/2页)
刘备听了伊籍的话,心中一紧,他知道伊籍所言不假。蔡氏兄弟一直对他心存敌意,如果他去辞行,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经过一番短暂的思考,刘备终于下定决心,他向伊籍深深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先生之恩,日后必报。”
说完,刘备转身吹灭了蜡烛,房间里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他趁着黑暗,快步走到门口,猛地拉开门,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蔡瑁带领着士兵们匆匆赶来,他们冲进房间,四处搜寻,但房间里空空如也,根本不见刘备的踪影。
“何人走漏了消息,刘备跑啦,快快去追!”蔡瑁怒不可遏,他大声吼道。
“是!”士兵们领命后,迅速分头去追。
蔡瑁在房间里焦躁地走来走去,他一边踱步,一边思考着刘备可能逃跑的方向。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快步走到案几前,似乎在寻找什么重要的线索。
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在竹简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一首反诗。只见那字迹苍劲有力,犹如游龙走蛇,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情感。
诗的内容如下:
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
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写完之后,蔡瑁小心翼翼地将这卷写有反诗的竹简拿起来,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然后,他快步走到刘表面前,毕恭毕敬地将竹简呈递给刘表。
刘表接过竹简,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瞪大了眼睛,紧盯着那几行字,仿佛要把它们看穿一般。过了好一会儿,刘表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猛地将竹简摔在地上,怒喝道:“如此无义之徒,我誓杀之!”
蔡瑁见状,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却装作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附和道:“姐丈所言极是,刘备这等逆贼,实该千刀万剐!”
刘表在屋里来回踱步,心中的愤怒难以平息。然而,当他走到那卷被摔在地上的竹简前时,却突然停下了脚步。他缓缓弯下腰,将竹简重新捡了起来,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迹。
刘表看着竹简,眉头微皱,摇了摇头道:“我与玄德相处多时,深知他为人忠厚,不曾见他有作诗之才。”说罢,他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蔡瑁听后,赶忙走到刘表面前,谄媚地说道:“姐丈,正所谓人心难测啊。刘备此去,犹如放虎归山,日后必成大患。”
刘表闻言,心中略作犹豫,他深知蔡瑁的话不无道理。然而,他毕竟与刘备有过一段交情,对于是否要立刻捉拿刘备,他还是有些迟疑。
蔡瑁见刘表犹豫不决,连忙趁热打铁,进言道:“姐丈,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时不速往新野捉拿刘备,更待何时?以免夜长梦多,后患无穷啊!”
刘表沉默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说道:“不可造次,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蔡瑁满脸焦急地对刘表说道:“姐丈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一旦错过,恐怕就再也没有了!”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似乎对这个机会充满了渴望。
刘表却瞪了他一眼,似乎对他的急切有些不满。蔡瑁见状,心中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叹了口气说道:“唉,今日若是放虎归山,日后必定会追悔莫及啊!”
然而,几天后,刘表却突然又给刘备送去了一封书信,信中邀请刘备代替他来主持襄阳的丰收盛会。这让刘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去参加这个盛会,很可能会被蔡瑁等人设下埋伏加害;但如果不去,又会引起刘表的怀疑。
刘备苦思冥想,始终拿不定主意。就在这时,赵云站出来说道:“主公不必忧虑,我愿带领三百名精壮士兵与主公一同前往,定能确保主公的安全。”
刘备听后,心中稍安,点头道:“如此甚好,有子龙在,我便放心了。”
终于,丰收盛会的日子到了。这一天,荆州九郡四十二州县的官员们都纷纷登场,场面异常热闹。而蔡瑁则早已暗中调集了大量的兵马,准备在东、南、北三门设下重兵,一旦刘备出现,就立刻将他斩杀。
由于西门有檀溪这道天然屏障的阻隔,所以西门处并未设置伏兵。
在盛会的现场,蔡瑁命令文聘和王威两位将领在外面的庭院里另外安排了一桌酒席,专门用来招待武将们,这样就将刘备和他的部将们分隔开来了。
不仅如此,蔡瑁还在城内预先埋伏好了五百名士兵,等待合适的时机一举斩杀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