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10章 各得其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唐玄用一把红缨枪,告诉了满城百姓,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十余名辽贼慌不择路,只能死战。
    唐玄没有要他们的性命,“把人放下,留你们一条生路。”
    辽贼操着比司南还要流利的河间话,粗声道:“我们凭什么信你?”
    唐玄冷笑一声,把红缨枪扔到一丈开外,背上的弓箭也解了下来,此时的他手无寸铁。
    辽贼面面相觑,犹豫不决。
    司南故意激道:“我劝你们早做决定,别等着郡王耐心告罄,想走却走不成了!”
    辽贼别无选择,只得丢下劫持的小娘子。
    她们的家人不顾铁蹄凌乱,哭着跑了过去,扶起自家女儿。小娘子们靠在父母怀里,娇娇哭泣。
    司南去迎赵灵犀,谁知,赵灵犀却猛地抓起唐玄的缨枪,朝着辽人追去。
    “球球哥放你们走,我不放!”
    “我来助你!”狄咏带着人马,恰好赶来。
    小夫妻两个带着数名兵士,将辽贼团团围住,个个活捉。
    方才那辽贼是怎么抓她的,她就怎么抓回去,是如何拽她、掐她的,她也拽回去、掐回去。
    小娘子们被她的彪悍震惊到,不哭了。
    不知谁带头高喊一声:“姐妹们,上去报仇!”
    只听阵阵娇喝,不单单是方才被抓的女孩,在场的娘子皆一拥而上,对着贼□□打脚踢。
    司南脚步顿住,哭笑不得。
    钟疆退出来,停下了挥枪的手。
    手臂禁不住发颤。
    方才,他是用左手拿枪的。
    自从手筋被砍断,拉不开重弓之后,他一直在偷偷用左手练枪,然而,因为心中始终有障碍,一直练不好。
    方才,生死之际,已经顾不上好不好,只凭着一腔热血在挥舞长.枪,在拦截辽贼。
    被他刺下马的辽人总共五个,救下了三位小娘子。
    事实证明,他是可以用左手挥枪的,且挥得很好。
    在皇城司,没人知道,在学骑射之前,他先学的□□。
    幼时家贫,买不起弓,只拿着一杆枣木棍舞来舞去。他爹磨尖了石头安在长棍前端,他娘扯了红布条系在棍头。
    如果不是遇到了唐玄,他或许会像钱朗一般,入厢军,守边疆。
    这也是他少年时的志向。
    手臂还在抖,不是害怕,而是激动。
    赖大握拳,砸了砸他的肩。
    方才,他就跟在钟疆身边,跟着他一起打辽贼。
    小郭背着玄铁弓,崇拜地看着他们。
    钟疆抹了把额头的湿汗,洒脱一笑,“走,去向狄将军讨酒喝。”
    狄咏正抱着他的小县主,顺毛哄。
    若再不哄,赵灵犀就把那几个辽人打死了。
    还得拿他们跟辽国谈判呢!
    槐树负责把人押走。
    虽然很想留下来吃一碗司南做的面,却不能了,连下马给司南磕个头的机会都没有。
    少年愧疚难言,“师父,我……”
    司南笑,“叫哥。”
    槐树怔了一瞬,改口:“哥!”
    司南笑着拍拍马脖子,“快去吧,小英雄。”
    槐树眼中迸出极大的成就感,重重点头,带着绑成串的辽人,拉着缴获的战马意气风发地回军营了。
    唐玄没走,幽怨地看着司南。
    司南非常清楚他想要的是什么,偏不说。
    “吃面吗?”
    唐玄不吭声。
    “炒的还是煮的?”
    还是不吭声。
    “煮一碗炒一碗可好?”
    打定主意不吭声。
    司南叹气:“看样子,大英雄不想吃面啊!不然,吃火锅可好?”
    唐玄终于露出一个笑模样,“再说一遍。”
    司南不仅说了,还明目张胆勾住他的手,“唐家子玄,司南的大英雄。”
    唐玄勾住他的肩,“面要吃,火锅也要吃。”
    “好嘞!那咱们就吃一道本地特色——驴肉锅,再抻上半斤捞面,保管你吃饱又吃好!”
    少年眉眼含笑,温暖了这个慌乱的冬日。
    这天,整条街的百姓一起吃的驴肉火锅。
    前门驴肉火烧店里新宰的,司南买来许多肉,前一晚用酱油和糖卤好了,带着微微的甜味,原本想烘成肉干拿给唐玄吃,今日用在这里了。
    用煮面的大锅熬好底料,把肉切成核桃大的小块,加驴皮、驴蹄、驴耳朵,加腐竹、豆皮、萝卜干、干豆角、酸白菜,还有一样冬日必备——冻豆腐。
    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雪,积雪一直没化,天寒地冻,把豆腐放在屋顶上,一宿就冻成了硬干干。
    冻豆腐的口感和麻辣烫里的面筋差不多,又比面筋多了股酸酸的风味,在火锅中吸饱了汤汁,一口咬下去……
    “再来一锅,多盛冻豆腐!”一个大兵头笑呵呵地把碗递给小郭。
    非是他自己不愿动,而是动不了,从俊俊面馆到南街口,整条街都蹲满了人,个个抱着大碗呼噜噜地吃着,说话的工夫都没有。
    “我也来一碗!干豆角、冻豆腐都要!”
    “我来碗辣的,多掏姜片和酸白菜。”
    “是是是,这天气还是吃辣的过瘾!”
    司南事先把姜切成片,用蒜头和茱萸,做成锅底后带着股独特的辣味,暖胃又发汗,吃一碗,身子暖和大半天。
    几只碗被一双双手传递过去,小郭放下碗筷,笑呵呵地跑到灶台前捞菜。
    他记性特别好,明明是差不多的碗,愣是能一眼认出哪只是谁的,哪个人又要的什么,从不会出错。
    吃完菜,又就着锅底扯了上百根宽面片——司南原本还说只煮半斤,这下十斤都不够!
    大伙吃得挺开心,一串串的钱往桌上扔。
    司南没收,“今日这顿是燕郡王请大家的,一来,感谢大伙今日仗义出手,护得几位小娘子安然无恙;二来,也想借这个机澄清一件事——”
    他朝唐玄眨了眨眼,“我要自由发挥了。”
    唐玄勾着唇,纵容地点点头。
    司南跳上高台,朗声道:“今日的情形大伙也看到了,辽人伪装成河间军不是一次两次了。千万别觉得他们只是想抢些米面钱粮、调戏调戏小娘子——不!他们分明是想挑拨我大宋军民之间的情分,其心可诛!”
    “其心可诛!”小郭几人跟着喊,业务十分熟练。
    在场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长久以来被欺压、被迫害的情绪终于找到一个宣泄口,一时间群情激愤。
    司南耍了个心眼,把听见过、调查到的那些河间军欺压百姓的事一一安到辽人头上,桩桩件件说得有鼻子有眼。
    直到百姓们气得破口大骂,他才话音一转,扬声道:“不用担心,官家派燕郡王过来,就是为了肃清军纪,护佑百姓,使得河间上下军民一心,同舟共济!”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
    军民一心,同舟共济……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们说这样的话。
    不知谁第一个喊了出来,紧接着,所有人的百姓、在场的官兵全都跟着喊了起来。
    声音顿挫有力,直冲云霄。
    司南并没有就此罢手。
    他组织了一场“陈情运动”,只要曾经受过官兵或者疑似官兵的人欺压的,都可到官衙陈情,府吏会一一记下来,由唐玄核实,惩处。
    司南又找来一批画师,把这些事件画成册子,在百姓与官兵之间分发。
    唐玄没有辜负他的好意,更没有白搭这个虚名,他实实在在地把河间军从上到下都捋了一遍。
    吃空饷的,才不配位的,欺男霸女的,该免职免职,该军法处置军法处置。
    至此,河间百姓真正相信了,“军民一心,同舟共济”并非一句虚话。
    百姓受到鼓舞,陡然硬气起来。
    北境之地,辽人占了一片山林,砍伐木头,种草放牧。
    从前,当地百姓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却硬气起来,烧了他们的木头,赶走他们的羊群。
    若再耍横,便直接抓羊宰牛,刚好过年吃肉。
    因为他们有了靠山,有了后盾,有了底气捍卫自己的林地。
    河间军没让他们失望。
    当辽军的铁蹄踏过边境,唐玄亲自带兵冲入战场。
    槐树和钱朗两位小将担任左右先锋,勇猛迎敌,毫不退缩。
    钟疆第一次披上战甲,真正的、用来抵御刀兵的甲衣,而不是那种为了礼数仪仗做出来的漂亮玩意儿。
    战场持续了不到一天。
    战况并没有十分激烈。
    因为,在宋人观念中彪悍异常的辽军很快就被改头换面的河间军击溃了。
    辽军原本想给宋人一点颜色看看。
    结果,唐玄送了他们一个大染缸。
    兵士们凯旋而归之时,全城百姓夹道欢迎,染血的缨枪、破掉的甲衣、肩上腿上的绷带直直地冲击着百姓们的视线。
    热泪盈眶。
    一位高壮的大婶突然冲到槐树跟前,扯着他的衣裳说:“孩子,脱下来,婶子给你补补!”
    无数大婶受到她的启发,皆冲了过去,衣服破的给补衣服,受了伤的接到家中照料。
    哭哭笑笑,热热闹闹。
    司南专注地看着他的大英雄。
    满眼的骄傲遮掩不住。
    唐玄俯身,揽住他的腰,把他勾到马上。
    司南抱住他的头,众目睽睽之下,毫无顾忌地亲上去。
    围观百姓都惊了。
    继而又释然了。
    算什么呢?
    能好好活着,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很好了。
    一时间,官兵们起哄,百姓欢呼。
    赵灵犀这个小丫头叫得最大声。
    狄咏也不客气,把人一勾,霸道地亲了下去。
    原本伤感的场景突然被大片大片的粉红色覆盖。
    天公作美,华丽的云霞映红了半边天,就像司南的唐玄初遇的那个傍晚。
    ***
    百姓们知道了司南的身份。
    ——他不叫“月俊俊”,而是汴京第一火锅店的东家,燕郡王选中的小王妃,还是官家派来的“巡盐大使”。
    他是来为百姓请命的!
    司南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第一次行使“巡盐大使”的权力,正正经经地给官家写了个折子。
    ……官家没回。
    倒是包拯暗搓搓地给他写了封信,拐弯抹角说了一番话。幸亏司南长着个七窍玲珑心,不然真看不懂老包这狐狸话术。
    为了河间百姓,为了此行的使命,他打算拼一把。
    这一次,他的对手不是辽人,不是官家,不是某个人,而是朝中所有反对废除河北路食盐专卖的官员。
    司南要让他们看到,河北路的百姓是值得的!
    这个冬天,河间府的官兵和百姓本色出演,实实在在地诠释了什么叫“军民一心”。
    兵官在前面抓人,百姓在后方提供线索。
    辽人之前构建的卖盐网络这会儿反而让他们用上了,司南一层层去说服,不管大头头还是小头头,只要主动招认就可保命,揪出背后辽人和走狗还有奖励。
    唐玄亲自带兵,该抓的抓,该审的审,不眠不休,激战半月。比真刀真枪地打仗还累。
    ——河北路的禁私盐活动,效率高得让朝中官员吃惊。
    官家的旨意终于来了。
    是早就写好的,压到了今日。
    他本就相信两个孩子可以完成,这一回,他没有任何偏私,让他们把差事办得体体面面,凭着自己的本事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尊重。
    官家下旨,废除河北路官盐专卖。
    从此,当地百姓可以自由买盐,价高价低,皆凭自愿。
    群情沸腾,普天同庆。
    束缚了几代人的盐务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所有人都在感谢司南,感谢唐玄。
    文人作诗,文人写颂,一篇篇诗文记述着两人的壮举。无数百姓冲进俊俊面馆,不由分说地扔下各种各样的吃食。
    甚至有乡绅联手,送来数头活猪活羊,还有活驴!
    司南没有被迎头砸来的赞颂和尊崇冲昏头脑。
    他十分客观地请人写了一篇文章,把御史中丞包拯、三司使张方平,以及诸位支持废除食盐专卖的大臣们在朝中的斡旋一一说明。
    更重要的是,司南特别指出了官家的仁爱之心,顾全大局,时时刻刻惦记着河间百姓。
    光说还不算,唐玄又以官家的名义,给河间府六十以上的老人、家中有人参军的军属以及孤儿,按人头发放米面肉食,用来过年。
    ——都是从辽人军帐中收缴的。
    一桩桩一件件被人写成文章、记在折子里送往京城,不仅包拯等人满意了,官家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谁家不想有个聪明又争气的崽?
    他不仅有,还买一送一!
    官家当即下旨,让唐玄和司南回京,还非常直白地明示,会有好事。
    狄咏和钟疆皆升了职,分别封为指挥使和副指挥使,驻守河间。
    狄咏的命运从此刻起发生了改变。
    在司南经历过的历史中,狄咏并没有执掌过一方驻军,史书记载他曾担任“带御器械”“閤门使”等职位,明着说是官家亲卫,实际和仪仗队差不多。
    如今,他成为一方驻军长官,离真正的“封疆大吏”只有一步之遥,而他还这么年轻,将来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狄青大将军也未可知。
    钟疆是主动求来的。
    这次的经历唤起了他少年时的梦想,就是像这样执枪策马,戍卫一方。
    皇城司不适合他,御马监更不适合,在火锅店兼职数月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不日,他的家眷将会由官兵护送,来河间随军,与他团聚。
    唐玄卸任前,把钱朗由将虞侯升成了都虞侯,军衔更高,职权更大,更利于他发挥所长。
    和辽军作战时,槐树带着一帮小兵从冰层下潜过界河,给辽军伙食中下药,生擒了整支小队的官兵,立下大功。
    这也成为大宋与辽谈判时最有力的筹码。
    圣旨上没说如何嘉奖槐树,只狠狠夸了一番,等着回了汴京,自有他的大好前程。
    至于赵灵犀……
    她这次得回去,备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当社恐成为警局团宠 娇雌万人迷,顶级雄性夜夜争欢 炉炼苍生薪,证我大道果! 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 觉醒后,虐文女配只想飞升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这就是牌佬的世界吗?亚达贼! 愉悦精灵就变强?那不当训练家了 全民寿命开蛊罐,我能看见提示 拜托,玩雷电的男人也太帅了吧 乡村神医好快活 葬活人,抬鬼棺,我为阳间巡逻人 柯南里的莫里亚蒂 开局被分食,我直接生吞邪崇 简行诸天 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 半岛之我真是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