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红袍军入城了。
夕阳将京师的城墙染成血色,魏昶君远远看着皇宫之外。
老旧的棉袄在寒风中矗立,像一面不落的旗帜。
大明的降臣们匍匐如蚁,额头紧贴地面,官帽歪斜。
“红袍万岁!万岁!”
谄媚的声浪一波接一波涌来,似乎生怕落于人后,一个比一个吼叫的卖力。
魏昶君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幕,忽然觉得可笑。
几年前自己来到京师,也是这样一群人,轻蔑的看着自己这个青州府同知,高高在上。
甚至随意一个五品官,就敢指着自己的鼻子,怒斥自己。
就是眼前这些人,对皇帝一次又一次上奏,要求剥去自己的官袍。
他们绝不肯接受,向一个寒门出身的蝼蚁妥协,尤其是在自己抢占了来县铁矿之后,更是触怒了他们的逆鳞一般。
可现在呢?
他们就跪在城门外,甚至不敢抬头看自己。
难怪历史上李自成入京师,甚至没有遭遇到像样的抵抗,难怪之后的大清,敢自信的说出那句,自有大儒辩经。
他们,本就没骨头,怎么守得住汉家的土地。
青石子如今从飞鱼服换回了道袍,这个和魏昶君年岁相差无几的青年道士,平静将一本蓝皮名册呈到魏昶君面前。
“里长,这是京官中暗中行贿的名单,共一百零四人,后面附有每人献上的金银数目。”
匍匐在地上的京师朝臣终于敢大着胆子抬头看一眼,他们谄媚的盯着青石子手里的账本,眼底满是感激。
有银子开路,他们不相信天下有做不成的事。
如此一来,红袍军总不至于为难他们。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魏昶君没有接。
他想到了原本的历史。
如果没有红袍军,按照历史的发展,就在不久之后,同样的场景会在这座城门前重演,只不过跪拜的对象会换成大清。
而现在,时光正在他手中扭曲变形。
那些屈辱映衬在这群谄媚笑着的京师重臣脸上,看起来格外让人愤怒。
魏昶君的目光越过跪拜的群臣,落在远处的街道上。
红袍军之前空投的食物还在地上散落,降落伞像蒲公英一般散开,落入城中至此,也不过一天的时间。
面黄肌瘦的小女孩抢到半个沾土的馒头,立刻塞进怀中婴儿嘴里,自己却贪婪地舔着掌心的馒头屑。
满头白发的老妪佝偻着腰,跪在地上抱着一个馒头不看撒手,飞速吞咽,只是吃着吃着,就哭出了声。
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也在吃随着箭矢落入的肉片,和着泥沙尘土,一边吃,忽然便流下泪来。
他颤抖着将自己手里的肉放到身后背负的孩子嘴边,声音发抖。
“小柱子,快吃啊,爹抢到了。”
“吃,快吃。”
只是魏昶君看的分明,那孩子面色发青,早已没了气息。
他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死的,青石子就在不久前,才刚刚给他汇报过。
红袍军围了京师,可除了皇帝崇祯之外,根本没有任何人着急。
这些京师的大明重臣们一个个自觉送了银子到青石子处,即便城破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影响。
于是他们开始借着城防的由头疯狂从京师的百姓处榨干粮食,直接野蛮的派遣家奴护卫,甚至兵马入户劫掠。
更荒诞的是,这些人打着的旗号是,诛灭反贼。
“里长......”
青石子顺着魏昶君的目光看过去,突然觉得心酸的厉害,一时间原本想要说的话竟哽咽住了。
那些狼狈的抓着地面上的粮食吞咽的百姓,让他想到了许多年前的自己。
在跟随里长之前,他和观里的一群道士,也是如此。
最苦,不过百姓。
京师,这座雄踞北地两百余年的城池在这一刻恢弘矗立。
魏昶君收回目光,记忆中的历史画面与眼前重叠。
李自成的大顺军入京后,大顺军肆意劫掠,欺压百姓。
清军破城时,扬州,嘉定,济南......而现在,他手下的红袍军士兵正将馒头分给老人和孩子。
魏昶君忽然松了一口气,像是在绝望深渊中找到一缕光。
他看着一个红袍军拉着怯生生的孩童,将手里的粮食递过去,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脑袋。
像是在村子里摸自己儿子的模样,温暖,和善。
于是魏昶君欣慰的转头,想到最初创建红袍军的时候。
他曾经发誓,不仅要让红袍军成为这片山河最稳固的城墙,也要让红袍军从建立开始,成为百姓们心底最后的城墙。
他们会永远值得相信。
“这些贰臣......”
魏昶君终于开口,他冷冷扫过那些匍匐在京师皇城外的大明重臣,声音轻得只有身边几人能听见.。
李自成来时他们跪过大顺,清军来时他们剃发易服。
魏昶君的手指轻轻划过名册边角。
“青石子,你说人心怎么能卑劣至此?”
青石子知道里长说的是什么。
吃着大明的俸禄,不思报国,暗中贿赂红袍军,是为不忠。
享受着大明百姓的供奉,不思安民,只会欺压劫掠百姓,是为不仁。
满口的仁义道德,忠孝节烈,这些袍服竟看起来有些刺眼。
诚然,他们都知道大明是有忠烈的,只是可惜朝堂晦暗,世道腐朽,无力回天。
京师这群货色,显然配不上忠义。
青石子喉结滚动,还未答话,身后传来甲胄碰撞声。
陈铁唳站在魏昶君身旁。
“里长,这些墙头草留着作甚?不如......”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眼中闪烁着魏昶君熟悉的嗜血光芒。
魏昶君摇摇头,转向城墙另一侧。
几个穿着破旧鸳鸯战袄的老兵缩在墙角,战袄已破开,浑浊的眼睛倒映着红袍军整齐的队列。
其中一个缺了手臂的老卒突然跪下,对着皇宫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解下腰间忠勇二字的腰带,轻轻放在地上。
更多的老卒只是沉默的低着头,看向军容严整的红袍军,像是等待自己被发落的囚徒。
他们知道自己守不住了,眼底只有迷茫和颤抖,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
这一幕刺痛了魏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