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二百七十章 历历有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言蔽之。
    责任和权力要等同。
    要历历有据,要事事留痕,要记录在案。
    当今之世,已经是沸沸扬扬,乱花渐欲迷人眼。
    不同的是,有人从中看到了当今之世乃前所未有之大变。
    他们既能仰看满天星斗,也能俯瞰农家石磨,实心用事,于大节不亏。
    而诸如张四维、徐阶之流,乃至于以何心隐为代表的飞升派,自私自利到了极点。
    他们是举起百姓当火把,照亮己身。
    随着晋党的瓦解,松江徐家的破灭,朝廷里明目张胆的反对份子死的死,降的降,不成气候。
    徐阶的党羽门生死伤惨重,仅仅松江一地就是查处了上百名官吏。
    槛送京师的囚犯依旧在官道上络绎不绝。
    山西地方,几乎是家家白事。
    如他们懂得大义二字,也不至于此。
    考成法就是一条鞭子,督促着一切政务的进行。
    于朱翊钧而言,再合适不过了。
    一家苦,好过百家苦;百官苦,总好过百姓苦。
    乾清宫内,朱翊钧回到金座,闭目凝神。
    这些时日,祂俯瞰半个大明,接受万万生民之信仰,可谓是大开眼界。
    士大夫之中良莠不齐,其实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民们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多识了几个字。
    只能说他们聪明,但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其着眼于当下,目光浅薄,算不上智慧。
    朱翊钧的举动,无异于为世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向着太一祈祷时,便仿若置身于宽广温暖的海洋之中,情不自禁的将自己的苦闷和烦恼尽情的倾诉。
    朱翊钧这个皇帝是君父、君师、君国三位一体具象化。
    人受委屈了,就会情不自禁的在这里寻求安逸和解脱。
    人生来就是物质的,但若是在物质生活中,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为富贵权势摸爬打滚之后,倘若一旦触及到精神殿堂,并能一窥其中风采,便久久不能忘怀了。
    皇帝不再是一个具象化的符号。
    而是众人的精神归宿。
    令朱翊钧感到诧异的是,大部分能放开心怀接受皇帝的,反而是大部分青年人,是贫苦之人,是郁郁不得志的士人。
    没有接受过苦难的人,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屑于此。
    还有另一种人,他们经历的太多,已经失去了彼此沟通交流的能力。
    即使是张居正也多半是流于形式,是例行公事一样的祈祷。
    朝中公卿大臣,对祂是敬畏有加,甚至有些警惕。
    除了诉苦,还有最多的祈祷就是投诉,和举报。
    人们发现,这玩意可比去登闻鼓和衙门公平多了。
    登闻鼓是修士们所用,衙门嘛,则是有理无权莫进。
    什么叫官,官就是管人的。
    是维持秩序和平稳的。
    大奸大恶之徒在被反复多次强烈的反应举报后,就会触及烈阳天界的天理。
    于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赫赫红雷将其生生劈死,其灵魂被天律所化的枷锁带走。
    尤其是在北直隶地区,皇帝灵能最为强势的地方,无论城郭县衙,深山密林,皇帝的灵能时刻等待着呼应。
    这种饱和式的覆盖,就是为了及时反应。
    迟到的正义,还算的正义吗?
    朕不好说。
    但此举,显然满足了人们朴素的公序良俗。
    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人们常常分不清好人坏人,但是谁在做事,谁的态度如何,总是明白的。
    于是,朱翊钧能接受到的信息就更多了。
    京城里哪家修士走火入魔了,哪家婚丧嫁娶,谁家衙内仗势欺人被活活打死,哪个地界出了灭门惨案。
    乃至于,京城的粮食物价涨了两钱,百姓怀疑朝堂里人倒卖粮食。
    家里的老牛和骡马落了残疾,走投无路向皇帝哭诉的。
    亦或者街坊邻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开始找上皇帝处置。
    谁被戴了绿帽子,然后把奸夫淫妇一起摸了脖子的。
    这些朝廷的官僚,以及东厂的番子们不会注意和留心的小事,皇帝都在听。
    并且一一记录在案。
    吾在听,从来不是一句空话,甚至朱翊钧打算将它们雕刻起来,放在天宫内存档。
    朝廷里对皇帝直接把人劈死多有物议,但无人出声质疑,一来这样的例子太少。
    二来,死者都是触及红线的畜牲,而且一死一个不吱声。
    最后是程序问题,但这对于超脱于世间的皇帝,有什么作用。
    皇帝陛下想当好人,想主持公道,那就去吧。
    这种事啊,干一天不难,干一辈子就难了。
    他们在等。
    嘉靖和隆庆已经做出了示范。
    皇帝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众人乐见其成。
    但朝臣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皇帝在悄无声息之间,绕开了朝廷这个大框架。
    甚至于深入到乡野,深入到宗族。
    裁定公理的话语权从地方的乡贤、宗族的族长,演变为太一。
    “这件事,太一怎么说?当今陛下怎么说?”
    往往一句话就能噎的人无以言对。
    不怕死的尽管去。
    可惜,庙堂上的士大夫们看不到。
    他们还以为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修士手中,在士大夫手中,治理国家靠的是他们。
    至于那位在金座焚烧的神皇太一,就是个符号,是无害的神象。
    只要他们收敛一点,不像徐阶那样横行无忌,好日子还能长长久久。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
    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历史的智慧告诉我们,每一次人类社会的变革,都是思想领域的剧变。
    是因为信息传递和承载的成本的大幅度递减。
    第一次的变革是竹简。
    第二次是造纸术。
    上古之时,为何微言大义,既有古人用语之习惯,也因竹简的承载能力是有极限的,就是用更少的笔墨,表达更多的意思。
    所以,才留下了这么多的空白,使后人解释。
    而现在,人们只需要在脑海中将记忆上传,带着当时最为深刻的感觉。
    诸如鸟语花香的触动,食物的温暖,求知若渴的幸福,还有令人恼怒的苦闷,等等不一而足。
    情绪和画面、文字互相结合,令人感同身受,亲历其境!
    这无比契合华夏信达雅的表达方式。
    没有什么比这更为准确了。
    哪怕是目不识丁的老农,也能将知识上传。
    谁能定义只有掌握了四书五经的,才算知识。
    这就是未来。
    朱翊钧正是在做这样的事情。
    从之前利用灵能,扩散简单的情绪。
    到现在,祂开始从芸芸众生之中汲取养分。
    其既要有纵向的传递,也有横向的彼此沟通。
    所以要让更多的人能够脱离生产,将精力放在思考上,进行一场大思辨。
    要打开古代社会不可逾越的知识壁垒。
    所以李时珍必不可缺,粮食,数千年以降,都在这个问题上了,但哪怕死了一位李时珍,朱翊钧依旧会源源不断的寻找下一位李时珍。
    大方向对了,需要的就是人力去堆。
    天才的灵光一闪,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降低成本,但并不是不可或缺。
    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们才会将精力聚集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凡间的朝廷只是皇帝计划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彼时,世间万物将以太一为核心,连为一体。
    所有人,都毫不例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被嫡姐逼做通房后 老男人Ⅱ[GB] 贷款武圣 铸命升途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 透支未来,修出个绝世武神 1994:菜农逆袭 离婚后,封总追妻跪碎了膝盖 和离前夜,她重生回了出嫁前 吞噬星空之血衣真神 我叫宇智波斗焕,打的村民直叫唤 美食之灵 维度乐园,我是召唤系使徒 勇者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 涂家的基因彩票[年代]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无限轮回:我才是怪物 鸿蒙霸体诀 [综武侠]穿成过儿他姐之度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