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17章我先走一步了(第1/2页)
挑到两个人才之后,今天的好运也彻底用光了。
接下来过来的人都是歪瓜裂枣,以姜晚的标准根本看不上。
一天的面试就这样结束,第二天姜晚再次来到厂里,没想到竟然过来了不少人。
一问才知道,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今天要复试那两位的同学或者校友。
他们得知这家药厂不错,回去后介绍了很多朋友和同学过来。
毕竟是一个学校出来的,学的又是同一个专业,这些人的资质都还不错。
现在要挑选,当然是要从他们的人品下手。
人品好的才能留下,人品有瑕疵的直接走人。
不过他们都是被介绍过来的,也不是什么品德恶劣的人。
姜晚面试过后觉得没问题的就让张医生去面试。
张医生懂很多专业知识,问的问题更有深度。
这时候来的人多了,拼的就是谁上课认真谁上课走神了。
张医生问的问题都非常刁钻,但大多数问题都在他们学习的范围之内。
虽然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但是能全部回答出张医生问题的还是少之又少。
除了面试以外还要考实际操作,张医生将严格进行到底。
毕竟以后这些人都是他的手下,要是太蠢可不行。
他要的是像自己一样全能型的人才。
虽然他们刚刚毕业,但是教蠢人和聪明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张医生不是个喜欢麻烦的人,也不喜欢给别人培养人才。
想过来上班的首先要绝顶聪明,确保不难教,其次要跟厂里签订长期合约。
他可不想前脚把人教会,后脚就被人挖走了。
张医生是个精明的人,所有的问题都要杜绝在萌芽当中。
张医生这个面试,一搞就搞到下午两点。
这个时间点大家都没吃饭,姜晚赶紧让人送来了热乎乎的饭菜。
让大家吃过饭后,张医生这才摊牌。
“你们这10个人当中,我只看中了5个人。”
张医生把5个人点了出来,剩下的5个人让他们离开。
“你们5人虽然符合了面试标准,但还要答应我几个条件才可以留下。”
“因为你们是第1批过来的人才,加上国内目前没有这种大型的药厂,就算有我相信他们的设备也没有我的齐全。”
“你们留下来,我会给你们开出很高的待遇,甚至还会让你们享有少量股份。”
“但是有一点,留下来的人必须跟公司签订长期合约。”
“只有彻底是我们的人,我才会把他当成核心人员,竭尽所能的去教。”
“毕竟教会一个人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要花多少心思,付出多少代价,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我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制药人员,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你们愿意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就离开,我不会勉强任何人。”
张医生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同意的就留下,不同意的直接离开。
其实过来的很多人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着过来学点东西,并没有打算长久的干。
但是没想到一过来面试,就被这大场面吓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17章我先走一步了(第2/2页)
药厂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很多,这些设备确实是花了大价钱大代价买过来的。
而且开出的条件也确实诱惑,不仅工资开的高,竟然还给股份。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只有新厂才会有这种待遇。
去那些老的厂子,设备差劲不说,给的待遇更是极其低下。
他们之前也不是没去面试过,别人要么要有几年经验的,要么手头上要有研究成果的。
什么都没有的新人,给个面试机会就不错了,就算侥幸进来了也是从基层做起。
那些师傅是不会带他们学习的,一个个那点技术都守得紧的很。
除非去给他们当学徒,去当狗一样伺候他们,学个几年可能能够学到一点皮毛。
像现在这样签长期合约一进来就有大师傅教,给的各项待遇都很合理的药厂已经不多了。
更别说现在还实实在在的给股份,当即就有两个人心动了。
“跟你们签了合约,就等于卖给你们了吗?”
“以后要是厂子倒闭,或者管理极其严格,让我们实在混不下去,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辞职吗?”
心动归心动,该有的警惕性还是不少的。
毕竟都是筛选过后留下的人才,这点想法还是有的。
“当然不会,签了合同只是代表你们是我们药厂的长期员工,并且享有股份。”
“工厂不会对你们有什么不公平的待遇,因为我跟你们的待遇也是一样的。”
“你们只要好好干,不搞什么歪门邪道,每个人都会发展的很好。”
“如果你们不放心,也可以把这些条件全部写进合同里,到时候咱们看合同说话。”
“在我们这里干活,保证公平公正,只要好好干的,以后都能跟着赚大钱。”
张医生这些话朴实无华,但却最能打动人。
刚刚还在犹豫的两人,立刻就主动站了出来。
“我同意入职,我同意签合约!”
“我也同意入职,我也同意签合约!”
两人捏紧拳头,看样子打算放手一搏。
剩下四个人原本还在犹豫,其中一个人激动的站了出来。
“我也要留下来!”
“去那些老公司,根本就不把人当人看,留在那里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还不如跟新公司一起发展,说不定把新公司做起来了,我还能得到大把好处!”
“也就是公司现在还在发展才有这样的机会,等到公司以后成行,变成了大公司,想进来就没这么容易了。”
“就算侥幸能够进来也不会给这么好的待遇,还不如现在放手一搏!”
这人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这时候又有两个人站了出来,态度坚决地表示自己愿意入职。
剩下最后一人家里有点关系,其实已经联系了一家药厂。
看到这种情况,他想了又想看了又看,最后还是决定离开。
“厂里的条件太苛刻了,我实在是没办法接受。”
“你们愿意留下的自己留下吧,我先走一步了。”